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LK7-AS1是一种新发现的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但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lncRNA MLK7-AS1在21对结肠癌组织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以及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SW480、HCT116、SW620、DLD1、HT29、LOVO)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的表达。将结肠癌细胞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分别用MTS、平板克隆试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qRT-PCR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各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均P<0.05)。将lncRNA MLK7-AS1表达量相对较低的SW480与HCT116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两种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均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CDK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结肠癌细胞中Lin28b基因表达及其与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构建干扰Lin28b的shRNA质粒(sh-Lin28b),并转染至结肠癌细胞(Cac02、SW480和HCT116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中Lin28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sh-Lin28b和奥沙利铂化疗协同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处理后的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Cac02、HCT116及SW480结肠癌细胞中均有Lin28b基因表达,其中在SW480细胞中的蛋白表达量比在HCT116中高1.83倍.SW480和HCT116细胞中Lin28b的mRNA表达在50 nmol/L的sh-Lin28b作用下分别被下调36.4%和90.2%,在100 nmol/L的sh-Lin28b的条件下分别被下调61.8%和89.5%.CCK-8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48 h后,HCT116细胞的IC50值为(6.09±1.42) mg/L,SW480细胞升高34.3%,至(8.18 ±3.64) mg/L.sh-Lin28b联合奥沙利铂处理组比较于对照转染组(NC)抑制SW480和HCTll6细胞生存率分别为(55.10±0.78)%和(50.30±0.69)%.Transwell 实验结果显示SW480细胞的迁移能力在sh-Lin28b的作用下降低至(48.60±0.92)%.结论 沉默表达于结肠癌细胞的Lin28b,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并促进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HCT116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 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人结肠癌SW480及HCT116细胞, 随机分为对照组, 丹参酮ⅡA(25、50、100 μmol/L)处理组, 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划痕试验分析细胞迁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凋亡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STAT3、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SW480及HCT116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 丹参酮ⅡA(50、100 μmol/L)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23.1%、35.3%及26.8%、34.6%;丹参酮ⅡA(50、100 μmol/L)干预后, 两组细胞的迁移抑制率分别增加了26.6%、36.5%及39.8%、42.0%;丹参酮ⅡA干预后SW480细胞中细胞凋亡通路中VEGF、bcl-2蛋白表达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338-5p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38-5p在40例临床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随后使用miR-338-5p-mimics转染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确认过表达成功后,分别使用CCK-8法、FITC-AnnexinV.PI法及Propidiumiodide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①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②与转染阴性对照比较,转染miR-338.5p.mimics后,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HCT116细胞:(11.43±0.67)%比(7.98±0.36)%,P〈0.01;SW620细胞:(10.5±0.2)%比(7.93±0.5)%,P〈0.01],诱导HCT116和SW620细胞G1期阻滞[HCT116细胞:(80.41±1.34)%比(64.87±1.83)%,P〈0.01;SW620细胞:(68.76±0.41)%比(54.89±0.78)%,P〈0.01]。结论miR-338-5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作用,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小RNA 562(miR-562)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5例行手术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 获取其结直肠癌组织及肿瘤边缘>5 cm处正常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癌旁组织、结肠癌组织、人正常结直肠细胞(FHC细胞)和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T29及HCT116细胞)中miR-562的表达。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组、miR-562 mimics组、miR-562 mimics+pcDNA3.1组、miR-562 mimics+pcDNA3.1-FGFR1组。CCK-8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SW480细胞侵袭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62和FGFR1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FGFR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 结肠癌组织中miR-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croRNA-224(miR-224)对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real-time PCR检测4种结肠癌细胞株(Caco-2、HCT116、HT-29、LoVo)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miR-224的表达水平;将HCT116细胞分别转染miR-224模拟物和阴性对照组序列,以未处理的HCT116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224的表达水平,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情况。 结果:4种结肠癌细胞株miR-22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HCT116细胞比较,miR-224模拟物转染组HCT116细胞miR-22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增殖活力明显增强,细胞克隆数量明显增高(均P<0.05);细胞周期G1到S期转换的趋势增强(P=0.074);阴性对照组序列转染组HCT116细胞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miR-224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上调,miR-224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演进,而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NS-398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Star3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PPAR)δ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信号转导通路间交互作用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COX-2 mRNA表达水平,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处理结肠癌细胞系SW480,Western blot检测Star3与PPARδ信号转导通路成员表达,噻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未检测到COX-2 mRNA表达,NS-398(75μmol/L)作用于SW480细胞72h后,G1期细胞比率由37.9%上升至48.6%,S期细胞比率分别由58,1%,下降至44.9%,细胞增殖受抑制。Stat3、PPARδ、Cyclin D1与bcl-x L表达水平随NS-398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能通过非COX-2依赖途径影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lncRNA MTID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人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和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SW480、HCT116中lncRNA MTIDP的表达;将pcDNA3.1和pcDNA3.1-MTIDP转染至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曲肽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奥曲肽、GSK-3β抑制剂Li C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W480细胞的凋亡与细胞周期,以及用DNA凝胶电泳实验进一步验证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GSK-3β、p-GSK3-β(Tyr216)及p-GSK-3β(Ser9)蛋白表达。结果: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SW480比较,奥曲肽处理SW480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与G0/G1细胞明显升高,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梯形"DNA条带,总GSK-3β蛋白与p-GSK3β(Tyr216)表达明显上调,而p-GSK3β(Ser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Li Cl单独作用对SW480细胞的凋亡与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均P>0.05),但与奥曲肽联合作用能明显削弱奥曲肽对SW480的促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均P<0.05)。结论:奥曲肽能有效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GSK-3β蛋白的表达,并调节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ABCG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药物浓度的5-FU处理SW480细胞,用CCK8法检测5-FU在SW480中的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SW480细胞ABCG2的阳性表达率.RT—PCR检测ABCG2的mRNA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5-FU对SW480细胞的IC50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正常SW480细胞(A组)中ABCG2阳性表达率为(6.26±0.86)%;在药物处理48h后即刻检测时(B组)的阳性表达率下降至(3.43±1.18)%(P〈0.05);在药物处理48h后的第2代细胞检测时(c组)则升高至(12.91±3.42)%(P〈0.05)。3组ABCG2mRNA表达趋势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结论不同浓度的5-FU可以影响人结肠癌SW480细胞ABCG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的dsP21-555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LNCaP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合成dsP21-555(实验组)和dsControl(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至PC-3和LNCaP。使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分析前列腺癌细胞转染后的p21mRNA及p21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使用MTT实验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及增殖能力。结果 转染dsP21-555后PC-3和LNCaP细胞中的p21 mRNA水平分别上调至2.90倍(P<0.01)和2.05倍(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符合这一趋势。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转染dsP21-555后,在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下降,在G0/G1期的细胞比例则增加。MTT实验显示,与dsControl组相比,转染dsP21-555后,PC-3和LNCaP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sP21-555组的集落的数量较少,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结论 人工合成的dsP21-555能明显激活前列腺癌细胞中p21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的进展和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TK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并研究TTK在ccRCC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对112例ccRCC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测定,根据TTK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TTK高表达组和TTK低表达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分期等临床特征与TTK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别通过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TK对ccR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TTK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结果 ccRCC患者标本中TT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TK表达水平与患者T分期(P=0.008)和淋巴结转移(P=0.023)明显相关。TTK敲除能够抑制ccRCC细胞株HTB-47和CRL-1932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还有助于小鼠体内ccRCC的生长和转移。结论 TTK能够影响ccRCC的进展,并可能成为ccR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kip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p2 7ki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 69例膀胱癌石蜡标本中cyclinE和 p2 7kip1的表达情况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cyclinE和 p2 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2 %和 51 %。cy clinE阳性表达率在复发肿瘤中及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 (P <0 .0 5) ,但与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p2 7kip1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及在复发肿瘤中下降 (P <0 .0 1 )。cyclinE与 p2 7kip1二者的阳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 结论 cyclinE和p2 7kip1表达可能是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增殖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RK52E细胞用5.6mmol/L葡萄糖(NG组)、25mmol/L葡萄糖(HG组)、25mmol/L葡萄糖联合不同浓度舒洛地特(终浓度分别为0.5LRU/ml、1.0LRU/ml、2LRU/ml)于96孔板中分别培养24h、48h、72h后,运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变化。24h后,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ICAM-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G组细胞增殖及ICAM-1的表达均增强,舒洛地特组能抑制这种趋势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舒洛地特能通过减少ICAM-1的表达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外胆管癌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53  
为研究胆管癌生物学特性,我们建立了国内首株人肝外胆管癌细胞系,命名为QBC_939,组织学上与源癌组织相似。观察结果:QBC_939细胞具有较多的微绒毛、微管、微丝及细胞连接,细胞质和细胞膜存在角蛋白和桥粒蛋白等上皮来源特征,且生长速度快,群体活力高,独立生存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致瘤性;该细胞系呈现明显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频繁发生断裂、移位、缺失和插入等,多倍体癌细胞比例甚高。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建立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类主要细胞周期素(Cyclin D1、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特征并进行分类,探讨其对临床肿瘤分类的可行性及潜在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双参数法半定量检测161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细胞中Cyclin D1、E、A、B1表达,根据不同Cyclin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异常表达特征,将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分为不同类型。结果细胞周期外Cyclin(D1)及周期内Cyclins(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无组织差异性(P〉0.05)。其异常表达大致可归为5种类型:Ⅰ型Cyclin(D1、E、A、B1)均高表达;Ⅱ型Cyclin D1低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Ⅲ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Ⅳ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低表达;V型Cyclin(D1、E、A、B1)均不表达;再根据各型中不同周期内Cyclin的优势表达分为相应不同的亚型。a亚型:Cyclin(E、B1)表达为主;b亚型:CyclinE表达为主;c亚型:Cyclin B1表达为主;d亚型:Cyclin(E、A、B1)表达为主。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类型及相应亚型分布无组织来源的差异性(P〉0.05)。结论主要Cyclins表达类型可以作为不同组织来源肿瘤分类的依据,可能是体现不同肿瘤细胞周期破坏共同特征较为客观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27^KIPI基因对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一种可诱导性真核表达载体pMD-neo,通过外加Zn^2 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脂质体转染法将p27^KIPI全长cDNA转入肝癌细胞系HCC-9204中,检测p27^KIPI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目的基因对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显示转染的p27^KIPI基因有高水平的表达。在外加Zn^2 48h后细胞生长被抑制35%,G1期细胞数由35%增加到76%,P=0.000;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00)。结论:p27^KIPI基因能够使HCC-9204细胞的G1期延长并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脯氨酸、谷氨酰胺剪接因子(SFPQ)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SFPQ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正常肝组织及HCC组织中SFPQ的表达丰度差异;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SFPQ表达与HCC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以及与增殖基因PCNA、Ki-67和周期蛋白CCNE1、CDK2的相关性。观察敲低HCC细胞株HepG2及Hep3B中SFPQ的表达后增殖能力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组织标本分析结果显示,SFPQ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HCC组织中SFPQ mRNA表达丰度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越高,SFPQ mRNA水平越高,高表达SFPQ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降低,SFPQ mRNA表达与PCNA、Ki-67、CCNE1、CDK2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敲低SFPQ表达后,HepG2及Hep3B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并出现明显G1期阻滞(均P0.05)。结论:SFPQ在HCC中表达升高,升高的SFPQ可通过调节HCC细胞周期,促进HCC细胞的增殖,加速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株人肾颗粒细胞癌细胞系(GRC-1),在体外培养110代,历经17个月。细胞生长和传代稳定,无其它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细胞为完全贴壁生长,群体倍增时间为16小时,集落形成率为14%,软琼脂培养平均集落为17.5%,具有超二倍体核型,染色体众数为82,流式细胞仪分析DNA指数为1.88,细胞在ConA为3.1μg/ml时发生凝集反应,乳酸脱氢酶同功酶酶谱与正常细胞差异较大,为此细胞系所特有,有IL-6mRNA表达,培养上清中有较高IL-6生物活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We established and characterized a human hilar bile duct carcinoma (HBDC) cell line from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ascites of a 75-year-old Japanese woman.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were confirmed to be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pat BsrlCm according to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Biliary Surgery General rules for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 on cancer of the biliary tract, 4th edn.). Using a semi-agarose method, a daughter-cell strain was also established. Both the cell line and the strain were transplanted into scid or nude mice with a 100% inoculation rate. The population doubling times of the cell line and the strain were 32.25 and 35.78 h, respectively. The cell line and strain strongly expressed human epithelial antigen (HEA)-125 and cytokeratin (CK)-19 but did not express desmin and partly expressed vimentin. High values tumor markers (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 Span-1, KMO-1) were detected in culture supernatants from both the cell line and the cell strain and the concentrations paralleled the patient's serum data. DN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ell strain was diploid, whereas the cell line was aneuploid, with a DNA index (DI) of 0.85. Chromosomal analysis of the cell line and the strain revealed a range of numerical abnormalities (76–93 and 74–88,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HBDC cell line and strain may provide some benefit for fundamental biological research. Received: March 3, 2000 / Accepted: May 15,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