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探讨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膜支架(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抽取兔骨髓液经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兔MSCs.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未经诱导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B组以经TGF-β1诱导后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C组以经鹿茸多肽诱导后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行HE、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显示术后8周,C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无论从大体标本观察或是组织学检查都与B组的修复效果相当,而且C组与B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说明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MSCs-MCMG复合物移植可提高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骨折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与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C对照组、D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12膝),所有兔子均造成股骨髁间窝直径4mm全层软骨缺损。A实验组:软骨缺损区造成微骨折并注入1μg bFGF和0.1ml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B组:软骨缺损区造成微骨折并注入0.1ml纤维蛋白胶;C组:软骨缺损区注入1μg bFGF和0.1ml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D组:软骨缺损区注入0.1ml纤维蛋白胶;术后8、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每次每组3只(6膝),大体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修复组织与周边组织的结合情况,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修复组织的形态。根据Wakitani评分标准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标本光镜组织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8、12周大体观察与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关节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都有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对软骨再生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力  李奇  唐银丽  田京 《广东医学》2007,28(8):1228-1230
目的 探讨以增强型纤维蛋白胶(FG)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①通过在FG中引入抑肽酶和氨甲环酸,构建细胞标准FG支架复合物和细胞增强FG支架复合物.②将6月龄新西兰兔32只(体重2~2.5 kg)分成A组13只、B组13只、C组6只.复合物体外培养后植入动物模型体内,按缺损内分别植入细胞标准FG复合物和细胞增强FG复合物作为A,B组,C组为空白对照.术后第6,12和18 周取材(n=8),对新生软骨进行大体、光镜观察及组织学评分.结果 A组术后18周,软骨细胞分化良好,表面较平整,但软骨细胞修复层较薄,未形成典型的束状排列.B组术后18周,修复软骨与正常软骨厚度一致,细胞排列进一步趋于规则,富含阿利欣蓝染色阳性基质.C组术后6,12,18 周缺损区均主要由纤维瘢痕充填.细胞增强FG支架组新生软骨组织在组织学特性上与正常软骨组织相似,组织学评分优于标准组,两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纤维蛋白胶中加入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可显著地减缓纤维蛋白胶的降解速度,使FG降解速度与软骨细胞基质形成速度同步,提高了软骨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1)研究不同体外培养时间软骨的生物学特性,探讨运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软骨种子细胞的最适宜培养时间和条件。(2)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探讨运用自体关节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3)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4)研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软骨细胞来源。方法:(1)取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生长曲线,酸性粘多糖及胶原分泌情况。(2)建立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应用自体关节软骨细胞复合生物支架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观察修复效果。(3)应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生物支架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观察修复效果。(4)应用3H-TdR放射自显影方法,确定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细胞来源。结果:(1)体外培养第四代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达到高峰,而第二代软骨细胞分泌基质能力最强。(2)自体或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12周后缺损表面较平滑,与正常软骨界面愈合较好,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胶原分布已较均匀, 骨细胞呈柱状排列,II型胶原在细胞周围阳性表达,而空白对照和材料对照组未见明显修复。(3)3H-TdR放射自显影方法证实修复软骨组织的细胞来源于体外移植细胞,软骨细胞植入体内早期仍进行有丝分裂,而在中后期软骨细胞以分泌基质为主,植入的细胞与周围软骨细胞间存在物质交换。结论:(1)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2-3周左右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最佳时机。(2)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较好方法。(3)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细胞来源于体外移植的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制动造成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过程中IL(白细胞介素)-17及MMP(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IL-17及MMP-3对关节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兔伸膝制动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制动4周(A)组、解除制动自由活动2周(B)组、4周(C)组、6周(D)组及空白对照(E)组兔关节液中IL-17及MMP-3的含量,且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随解除制动后自由活动时间的延长,关节软骨破坏逐渐减轻,软骨修复越明显,且关节液中IL-17及MMP-3的含量逐渐降低(P〈0.05),二者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性(r=0.981,P〈0.05)。结论 IL-17及MMP-3在关节液中的含量与损伤软骨的修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评测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骨形态形成蛋白用于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探讨应用方法,观察修复效果。方法:在51只成年兔股骨的髌髁关节面上制造5mm×10mm的骨软骨缺损,深3~5mm。缺损内分别填充骨形态形成蛋白和纤维蛋白粘合剂复合物(BMP/FS)、BMP、FS,植入物均用自体游离骨膜覆盖。术后2、4、8、12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BMP/FS组,8周时软骨下骨再生已完成,12周表层新生软骨组织结构接近正常,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组。结论:骨膜覆盖固定BMP/FS,是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脱钙松质骨(DCB)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1月 龄雄性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复合制备的DCB体外培养2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4~5月龄新西兰兔30只双侧股 骨内髁制作直径3 mm、深3 mm,穿透软骨下骨板的骨软骨缺损模型,20只右侧关节缺损处植入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A组),左 侧缺损处植入DCB(B组),10只双侧骨软骨缺损未予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组)。分别于术后1、3、6月取修复组织标本,进行大 体形态、组织学及Ⅱ型胶原染色;并对6月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比较各组修复效果差异。结果制备的DCB为三维多孔的 海绵结构,孔隙大小约为100~500 μm,相互交通。DCB植入体内后1月开始降解,3月完全吸收。术后6月A组缺损处修复组织 主要为透明样软骨,与周围正常软骨厚度基本一致,修复交界区整合良好,不易辨认。修复组织深层细胞在软骨陷窝内,呈柱状 排列,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染色接近正常软骨,软骨下骨板完整。B组缺损处以纤维软骨样组织修复为主。C组以纤维组 织填充。组织学评分显示术后6月A组除软骨下骨板重建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 其它各项评分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修 复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注射型活性材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尝试在兔的膝关节软骨缺损区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别于10周,14周,18周处死,观察大体和形态学特征,组织学评分。结果:A组于10、14周时,软骨缺损被白色半透明坚硬组织平滑修复,富有光泽,与正常软骨边界清楚,18周时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边界模糊,质地坚硬,表面平滑光润。对照组于10、14、18周时均未见软骨修复。组织学评分A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的缺损,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韩培  蒋垚  陈旸  邵俊杰  张先龙 《上海医学》2004,27(5):327-330,i003
目的 研究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结合软骨下骨钻孔治疗犬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依照软骨缺损处理方法的不同将64侧股骨髁随机均分为4组:①结合组:软骨下骨钻孔 胶原海绵吸附rhBMP-2充填软骨缺损;②BMP组:胶原海绵吸附rhBMP-2充填软骨缺损;③钻孔组:单纯软骨下骨钻孔;④对照组:不作处理或单纯用胶原海绵填塞。术后2、4、8、12周取材观察其大体、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情况。结果 除对照组仅有纤维组织修复外,其余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修复,但结合组的修复在组织细胞形态、超微结构、Ⅱ型胶原含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rhBMP-2结合软骨下骨钻孔能有效修复犬膝关节软骨的全层缺损,该技术可行,有望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注射性壳聚糖/磷酸甘油(C/GP)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将54只3个月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下肢髁关节面上制作2个直径 3 mm、深3 mm的全层软骨缺损, 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18只.术后1周,A组注入壳聚糖/磷酸甘油(C/GP)复合自体MSCs混悬液1 mL;B组注入C/GP混合液1 mL;C组注入生理盐水1 mL,3组分别术后4、8、12周各处死大耳白兔6只,应用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Wakitani评分评估各组大耳白兔缺损软骨的修复情况.结果 大体观察:术后12周A组修复区与正常组织难以区别,B组修复区与正常组织接近但仍可区分;C组缺损明显,可见肉芽组织部分充填缺损.组织学观察:A组术后12周组织切片显示新生组织中见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多,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相近;B组术后12周见短小卷曲的胶原纤维和软骨陷窝样组织;C组术后12周见纤维组织颠充部分缺损.组织学评分:A组4、8、12周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B、C组(P<0.01);B组4、12周组织学评分低于C组(P<0.01).结论 可注射性C/GP复合自体MSCs提高了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冬眠心肌细胞内Ca2+、Mg2+含量的变化。方法使22只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缩窄50%,继续喂养1个月,利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测量慢性冬眠心肌细胞内Ca2+、Mg2+含量。结果①成功地建立了慢性心肌冬眠的动物模型;②10只犬完成所有实验步骤,存活(45.2±9.59)d,左前降支内径缩窄平均48%;③缺血心肌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心肌[(13.48±4.26)vs(9.47±2.32),P<0.05],而Mg2+则明显低于正常[(19.37±5.62)vs(27.18±8.77),P<0.05]。结论慢性冬眠心肌存在细胞内Ca2+超载,提示细胞内Ca2+超载可能是慢性心肌冬眠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报道在胰腺保存中采用ATP-MgCl_2-CollinasⅡ液作保存液的应用实验。实验大鼠分别用CollinesⅡ液与ATP-MgCl_2-CollinesⅡ液中作保存液,保存36小时行胰腺移植;受体存活48小时后处死,作胰组织ATP测定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ATF-MgCl_2-CollinesⅡ液较原Collines液更有助于保存细胞的能量,防止细胞水肿,提高供胰的质量,延长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拜糖平联合磺脲类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②方法将34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拜糖平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前者采用拜糖平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后者只用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90,180天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变化。③结果拜糖平组病人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180d时的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也有下降,但180d时的有效率仅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161,P<0.001)。④结论拜糖平联合应用磺脲类、二甲双胍可更加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将32例心肌梗塞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捡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结果与左室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DE捡出心肌梗塞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敏感性为93.5%,特异性100%;与左室造影对异常运动节段捡出的符合率为83.62%。2DE诊断室壁瘤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100%。  相似文献   

15.
恒速静脉灌注中华眼镜蛇毒CTX,对在位大鼠心脏有选择性的毒性作用,表现为R波低电压,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继而出现室性早搏、室速,进而发展为室扑、室颤.预先静脉缓慢灌注15mg/kg CaCl_2,能提高大鼠产生室性心律失常所需的CTX量.预先静脉注射200或300mg/kg葡萄糖酸钙,对CTX中毒的小鼠亦有非常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中C—erbB—2基因扩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差异PCR技术研究了大肠癌中C-erbB-2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发现,大肠癌组织中C-erbB-2基因存在明显扩增,该基因的扩增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远处转移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关联。大肠癌中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程度的加重,C-erbB-2基因扩增逐渐向高、低拷贝转移,说明,C-erbB-2基因扩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肠癌分化状态和生物学行为,可作为大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数,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治喘贴对卵清蛋白所致的哮喘实验大鼠体内T细胞亚群增殖及白介素 - 2 (1L - 2 )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代温灸膏治疗组、治喘贴治疗组 ,后者经外贴治疗 18d。采集大鼠胸腺及心脏血 ,采用流式免疫荧光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分析其体内T细胞亚群增殖和血清中IL - 2的含量。结果 :治喘贴组和对照组大鼠胸腺细胞 (CD4 、CD8 )S期、G2 M期明显高于模型组 ,而细胞G0 /G1期低于模型组 (P均 <0 .0 5 ) ;治喘贴组大鼠血清中IL - 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 (P均<0 .0 5 )。结论 :治喘贴能促进哮喘大鼠胸腺细胞 (CD4 、CD8 )增殖 ,提高IL - 2的含量 ,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气道变态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bcl-2,c-erbB-2基因在胃粘膜良恶生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对提高胃癌诊断率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c-erbB-2基因在98例胃癌,40例不典型增生和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a,bcl-2在正常胃粘膜中有弱阳性表达(10.0%),在不典型增生中为50%,在胃癌中为44.9%,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低分化者bcl-2表达率高,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P>0.05),b.c-erbB-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1%,其中中早期胃癌中的表达低(16.7%),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高,分别为80%,58.7%,二者与早期胃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c-erbB-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2,-B-2c参与胃粘膜的癌变过程,联合检测bcl-2,c-erbB-2可能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筛选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下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HSC)的增殖情况以及细胞中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H2S)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H2S在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铁超载体外培养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H2S供体NaHS和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GLBN),用MTT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敏感硫电极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H2S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FeNTA后HSC增殖,其OD值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下调;给予GLBN后细胞增殖情况与前者相反;细胞增殖下调时细胞上清液和裂解液中的H2S含量升高,细胞增殖上调时H2S含量降低。结论H2S在氧化应激下能抑制HSC增殖,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