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金匮要略》辨脏腑、明经络,论述了其对《内经》针刺理论的发挥,指出了《金匮要略》首论温针治疗,强调灸法的重要性,对总结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虽是讨论内伤杂病方药的辩证应用的典籍,但书中不乏论及针灸的治疗。本文结合该书内容,就扶阳固既、清肝泻实、引阳散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也对该书在论及针灸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虽是讨论内伤杂病方药辨证应用的典籍,但全书却不乏论及针灸的应用,本着对经书的热爱,就针灸在书中的预防、治疗、预后和禁忌症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得到启发,以更好地学习《金匮要略》和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虽是讨论内伤杂病方药辨证应用的典籍,但全书却不乏论及针灸的应用,本着对经书的热 爱,就针灸在书中的预防、治疗、预后和禁忌症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得到启发,以更好地学习《金匮要略》和指导临 床运用。  相似文献   

5.
滕颖 《黑龙江医学》2004,28(10):799-800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 ,著《伤寒杂病论》 ,创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 ,后世奉为圭臬。凡论《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 ,人们每论及理法方药 ,或称六经纲云云 ,往往忽视仲景治病的另一重要手段———针灸疗法的研究 ,而使其学术思想有所偏解。鉴于对仲景学术思想的崇拜 ,及对针灸学术沿革的学习 ,笔者侧重于针灸疗法于仲景遣方用药之关系方面 ,总结《金匮要略》诸篇有关针灸疗法的论述 ,以求正于同道〔1〕。1 针灸的治病原则《妇人杂病篇》8条 :“……三十六平凡 ,千变万端 ;审脉阴阳 ,虚实紧弦 ;行其针药 ,治危得安 ,……  相似文献   

6.
《金匮》针灸疗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即《金匮要略方论》,为我国现存最早系统论述杂病的专书。因其既有理论,又有临床诊治杂病的内容,实用价值颇大,故一直被后人尊为中医的经典著作。全书前22篇约计398条,关于针灸疗法有10余条,它贯穿于预防、治疗、预后等方面之中。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匮要略》中有关针灸条文,从清泻邪实,针之所为;回阳救逆,灸之所宜;火灸增热,用之宜慎;针灸药治,因证而施四方面论述了其针灸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剖析了《金匮要略》呕吐辨证的细节,总结出呕吐辨证的规律:(1)根据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来辨证;(2)根据呕吐物的性质来辨证;(3)根据伴随发热的情况来辨证;(4)根据大便的情形来辨证;(5)根据呕吐后口渴的情形来辨证;(6)根据呕吐症状的自身特征来辨证。其特色十分鲜明,使临床认证变得非常简洁而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正>《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然而现在常常将脏腑经络割裂开来,甚至忽略了经络辨证。因此,为重视经络辨证在杂病治疗中的作用,笔者将《金匮要略》中的经络辨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谈《金匮要略》治肝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是对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注释、概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文学角度与医学价值上探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明代医家汪机著有《针灸问对》一书,集中反映了其针灸学术思想。主张"针法浑是泻而无补",提倡无病忌灸,反对保健灸法,说理熨贴,笃实明辨;提倡医家应圆机活法,灵活治病取穴,不可按图索骥,同时应提高医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世医所行针刺手法和行医陋习怀疑否定,重视用针从简,不可巧立名目。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难点出发,依据古今注家、医家的观点,重点对<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1条中的"风、痹、瘀热"进行了分析.在湿热黄疸的发病过程中,"风"邪仅为诱发因素,脾"湿"郁遏,是为基本因素,"瘀热"乃为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证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但可防可控可治的一类疾病。《金匮要略》中多个章节可见关于痹证的描述,上承《黄帝内经》,下启后世,内容精深简要,辨证精确入微,立法方药严谨,至今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金匮要略》痹证理论来探讨骨关节炎的起源、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辨证分期治疗,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酸枣仁汤始见于《金匮要略方论》,后世多用治肝血虚、虚热内扰之失眠,然时有不效.文章从处方用药、虚实补泻方面结合同时期著作进行考据,认为酸枣仁汤实为热病后期余邪留扰,阴血内耗所设,实与肾精亏损、肝血虚甚、阴虚内热有别,其立方之意,与今所言慢性虚损性疾病更当加以区分,不可一概而论.文章对此展开详细探讨的同时,以此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探讨了针灸方面特别是刺血方面诸多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针灸和服药在本书中经常联合运用,疗效甚佳。文章从张子和临床辨证联合运用针药的5个特点即治分主辅、法有先后、互补救弊、灸药兼施、注重时机来分析讨论,以供针灸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证不同《金匮要略》版本,重解《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第7、12、13条原文,提出第13条大承气汤证是典型刚痉,第12条葛根汤证为欲作刚痉,第7条是刚痉提纲,由葛根汤证向大承气汤证的转归反映了刚痉的传变过程,以“口噤”为典型刚痉先兆。文章旨在统众家之纷说,明刚痉之原理,以期从刚痉动态发展的角度为临床选方用药及判断预后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积聚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积聚的特点从循经取穴上看多取任脉、肝肾、膀胱、脾胃经穴;从分部取穴上看多取腹部、下肢阴面相关经穴以及背部穴,并重视运用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