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4种古医书为依据,提出马王堆养生思想精髓:聚精、养气、存神。以精、气、神为基础,通过食养生精、房中守精(聚精)、导引行气、寒头暖足护气、却谷食气、劳逸养气(养气),顺察天地之道、神形相安、喜怒制神(存神)而达“寿参日月”。  相似文献   

2.
古医书引经偶有张冠李戴之误,吾辈应当细心查核,不可盲目转引,以免重蹈覆辙。其误大致有四:有错引作者名的。《续名医类案·吐血》:“此张景岳  相似文献   

3.
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医用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必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表示疑问,不像口语可以用疑问语气、现代汉语书面用问号来表示。常用的疑问词:一、语气助词,如乎、耶、哉、欤等;二、疑问代词,如安、焉、何、谁等;三、语气副词,如乌、岂、其等.此三者有时各自为用,有时语气助词与疑问代词、或语气副词合用。  相似文献   

4.
<正> 〔(月入)〕音匹。泛指颈部的肌肉。〔脰〕音豆。①指颈部的肌肉,②指咽喉部位。〔胡〕指颈部的肌肉。〔肣〕音含;或(月含)。指舌头。〔(月司)〕音四。指脑盖,头顶部。〔肫〕①音淳。指颧骨部;②音衣。或作颐,指位于下巴壳的外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肮〕音岗,或亢。①、指颈部②指咽喉。〔肳〕((月昬))同吻,音义同,①口角②唇  相似文献   

5.
严振海 《中医杂志》1981,(12):50-52
<正>现行重要的古代医书,无论是旧法句读,还是新式标点,误读现象时有发现。现就平时阅读所见,择其要者,从误读形式和误读原因两方面,分类举例,略加分析,明误读之有害,示标点之重要,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同时,为阅读、整理古典医籍,和教学医古文句读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学生具备了阅读古医书的能力无疑是为了看懂古医书,以求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中医学知识。然而,如何使学生阅读能力达到看懂古医书的水平?这是需要由多方面的因素来促成的了。这些因素应该包括需要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等等。作为医古文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汉语的素养,又当抓住哪些具体要素作过细努力?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7.
张家山汉简古医书出土30年来,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对张家山汉简《脉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释文考释以及与经脉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有关《引书》的研究集中于释文考释、导引术内容及古代养生学理论的相关问题。在相关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还有值得进一步推进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余康 《养生月刊》2003,24(12):559-559
《黄帝内经》及马王堆出土医书《天下至道谈》均提及养生的“七损八益”,其中《天下至道谈》有较为系统的阐述。“七损”为“闭、泄、竭、勿、烦、绝、费,”其内容为房中养生。  相似文献   

9.
<正>反训,即反义相训。清人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言》云:“诘训有相反相同者”。相反,指义相反,相同,谓词相同,亦即一词而具相反两义。反训不能存在于单义词中,而只可出现于多义词内。多义词既具多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一般句子必须具有主语和谓语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因为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是回答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例如:  相似文献   

11.
<正> 汉字通假(又叫假借或通借),是古人用字的一个突出特点。不识通假,在阅读和整理古医书时必将误释词义,曲解经文。兹就汉字通假谈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许敬生 《中医杂志》1988,(11):70-71
<正>古人进行句读是用“、”作标志,句标在末字之旁,读标在两字之间,以示区别。后来用“、”表示读,用“。”表示句,或是都用“。”来表示。这些只是把文句点断而已。我们今天标点古书,不能只满足于把文句  相似文献   

13.
古医书《脉法》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法》是一本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抄录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古医书。全书十三行,约三百六十字。由于文字缺损较甚,尚不能了解其全部内容。但从已认出的一百八十余字研究而知,该书主要是叙述人体“十一脉”病证的治疗原则及灸、砭的具体规式。现分为五段诠释于下:第一段:“以脉法明教下,脉亦圣人之所贵也。”对于人体的认识,古人首先重视的是血与脉。后来的《灵枢·九针篇》说:“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王充在《论衡·论死篇》也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我国最早的血脉学专著从汉墓出土的医帛书《足臂十一脉灸  相似文献   

14.
盼望已久的《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一书,终于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问世了,捧读之后,受益匪浅,深感这一历史悠久而又深奥难解的珍贵医学古代文献,得以完整易读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确实是了不起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典籍浩瀚。其语言与现代的差别较大。扫除语言障碍,提高阅读古医书水平,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然则,如何才能以较快的速度,径直地提高阅读古医籍的水平呢?这是很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浅谈个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书田 《国医论坛》2008,23(2):42-45
异文,是指古籍中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包括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其中,古字与今字相对而言,通假字与本字相对而言,异体字与正体字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有直引与意引之分;凭依所引出处或主旨正确与否立论,有确引与讹引之异。  相似文献   

19.
医书《大方》为宋、金时期作品,《永乐大典》载其著者为袁当时。此书亡佚已久,近世医者少有所闻,但此书内容被我国古代国宝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可见在当时其医学价值是被肯定的。现将所辑得的《大方》条文作了详细的考证,并对此书著者情况、成书年代和亡佚条文加以探究,希望可以将这部鲜为人知的古医书重新展现给读者,并为文献研究、临证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有直引与意引之分;凭依所引出处或主旨正确与否立论,有确引与讹引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