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病例;男、36岁,农民,咳嗽伴间断血丝痰4个月,在当地医院诊为右肺结核,口服雷未封、肌注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转我院门诊诊治,于1990年2月20日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急诊以“菌痢”收住院,在传染科对症治疗无效,且腹痛加重并出现粘液血便,次日经普外科会诊为肠套叠。查体:体温36.8°c,脉搏88次,呼吸18次,血压14.0/9.0kPa,消瘦体质、贫血貌。胸廓对称,右上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8次,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稍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下腹可触及-5cm×5cm包块,质软,活动,界清,触痛(サ),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活跃,可闻及高调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WBCl3×lo~(9)/L,NO.80,LO.2,大便常规.红血球满视野,x线腹透:左中上及中下腹部可见多个液平,胸片示:右肺上叶后段可见大片状增高影,中心较浓密,右后第8肋可见-1.2cm×2.Ocm结节影,右上第3肋可n尢骨质破坏,右上肋间隙变窄,水平裂下移。侧位片:右上叶后段呈团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见封底图1),临床以右肺癌肋、肺、小肠转移继发肠套叠于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我们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老年入肠套叠LZ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2岁一73岁,平均63岁,以腹痛、腹胀、呕吐、腹块、出血(血便或潜血)为主,急性发病者4例,发病时间3天一5天;以反复腹痛发病者8例.发病时间最长达2年。伴营养不良5例,既往有胃肠手术史者3例。辅助检查:腹透12例,5例示液气平,钡灌肠7例,5例示“林口”征象,纤维结肠镜检确诊结肠癌2例。CT检查3例,显示“轮胎””或“靶”征象。合并症:冠心病9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老慢支2例,肺心病1例,前列腺增生症3例,胆石症1例。治疗结果: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4.
例1:男,65岁。反复发作上腹部隐痛20d,加重3d入院。患者于20d前出现上腹部及脐周围疼痛,性质为隐痛,阵发性加剧。近3d腹痛加重,性质为绞痛,同时伴恶心呕吐18h入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查体:腹胀,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立位腹平片:左中上腹可见多个液平面。螺旋CT检查小肠内脂肪密度肿块及小肠套入影像。白细胞16.5×10^9/L。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少量血性渗液,  相似文献   

5.
我院外科 1978年至 1999年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并肠套叠 2 1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兹摘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9例 ,女 2例 ;年龄 1~ 82岁 ,平均 41岁。病程5小时~ 8天 ,其中 2天内 15例。全部病例均有突发阵发性剧烈腹痛 ,其中呕吐 18例 ,呕血性液体 2例 ,排果酱样便 5例 ,不排便、排气 12例 ,畏冷发热 3例。腹膨隆或腹部不对称隆起15例 ,伴肠型蠕动波 7例 ,肌紧张 10例 ,压痛 2 0例 ,反跳痛12例 ,扪及腊肠型肿块 14例 ,有气过水音 11例 ,腹穿有血性液体 3例 ,腹透见液平 12例。术中见小肠 -小肠型套叠 16例 ,回 -结肠型 5例 …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8岁。因反复腹痛伴恶心、呕吐6个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后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升段梗阻。腹腔彩超检查示:空腹胃腔扩张8.2cm,内有液体潴留,空肠扩张4.2cm,肠壁呈“齿梳状”,左上腹见一13.5cm×5.7cm的腊肠形包块,横切呈“同心圆”征。考虑肠套叠。行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Treitz韧带10cm处近端空肠套入远端空肠,长约50cm。复位后距Treitz韧带20cm可见一灰白色肿瘤,直径约3cm大小,外生性生长,质地坚硬,肠系膜上可见10余枚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光镜所见肿瘤组织呈腺管状、乳头状排列,细胞核…  相似文献   

7.
8.
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阵发性腹部疼痛4天,加重伴呕吐一天入院。患者四天前开始出现脐周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无放射性。腹痛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不等,未经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一天前腹痛再次发作,伴恶心、频繁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出现黏液血便三次。来院急诊立位腹平片检查提示小肠大量积气。经抗炎、输液症状无缓解,收入院。入院后查体:痛苦表情,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以脐周部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包块,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活跃,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1×109/L,N83%。L14%。便常规:黏液血便,红细胞满视野。考虑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梗阻原因待查。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排除肠系膜血管病变。再次行立位腹平片检查,发现小肠积气,并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气液平面。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末端回肠约40cm肠管套入盲肠。复位后,套入肠管颜色暗红,蠕动消失。距回盲部约30cm处回肠壁对系膜侧可见约3cm瘢痕样变,质硬、不能除外恶性,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行连同末段回肠60cm、回盲部、升结肠、肠系膜及区域淋巴结在内的肠切除术。手术完毕切开肠管,发现疤痕处肠管内有一直径约2cm息肉一个,质硬、边界尚清晰。病人术后经抗炎、输液、静脉营养治疗,恢复良好。病理回报:1小肠息肉样弥漫—结节性黏膜相关淋巴瘤,B 细胞来源,肿瘤侵达肌层。2小肠黏膜及肠系膜间质水肿,小肠黏膜下间质水肿伴出血,有三处黏膜坏死及溃疡形成,符合肠套叠改变。3慢性阑尾炎。该患者主要诊断为:原发息肉型小肠恶性淋巴瘤。拟行进一步化疗及放疗。 2讨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是指无浅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周围白细胞数正常、肝脾正常的小肠恶性淋巴瘤。约占消化道恶性淋巴瘤的1/3~1/4。起源于小肠黏膜下淋巴滤泡,回肠是好发部位,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下,男女之比为21。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致机体细胞免疫失调关。依大体形态分四型,出现频率依次为浸润型、缩窄型、溃疡型、息肉型。小肠恶性淋巴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措施,应行根治性切除术。要求切除范围有足够长度,病变肠段上下各20cm,包括肠系膜及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术后应行进一步化疗和放疗,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不易为病人和医生重视,往往不能及时诊断,而是在处理肿瘤并发症或其他疾患的腹部手术中被意外发现,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小肠粘膜下脂肪瘤临床少见,常因继发肠套叠等并发症而求治,我们曾收治三例。例1 男,55岁。因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12小时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屈曲位,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稍膨隆,左中腹可触及约15×5cm 肿块,活动,有触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8 U。腹透:右中腹肠管少量积气,两膈活动好,无液平。术前诊断:肠梗阻,小肠扭  相似文献   

10.
小肠恶性淋巴瘤并发肠套叠三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恶性淋巴瘤并发肠套叠者较少见,近年我们遇到3例,报告如下。例1 女,40岁。脐周阵发性剧痛2天伴恶心呕吐。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软,肝脾未触及,右腹部触及条索状包块,表面光滑、活动、轻压痛。剖腹见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渗液,距回盲部70cm 处回-回型套叠,肠管色泽血运尚好,手法回复。检查套叠肠管,见肠腔内有约蛋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肠息肉引起肠套叠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1例由小肠息肉引起肠套叠患者,对其实施小肠息肉局部切除或者小肠部分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21例患者,其中1例术后第7天出现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缓解,2例切口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21例患者均随访3~5年未见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是小肠息肉引起肠套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小肠型肠套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类型,以往常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诊断,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高频探头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小肠型肠套叠被诊断出来。本文对185例诊断为小肠型肠套叠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小肠型肠套叠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女患,17岁,学生。986年8月7日晚九时,无诱因于平卧休息时突发腹痛,起始于脐周,并可触及一鹅卵大包块。包块逐渐增大,腹痛进行性加剧,由阵发性胀痛转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停止排气排便。既往史:三岁起至今常犯“腹痛”病,痛时起包,发作无规律,可忍受,常于排气排便后缓解。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男,36岁。主因落崖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①肝破裂;②胃前壁浆膜层裂伤;③肠系膜挫伤;④后腹膜裂伤。术中发现患者小肠过短,全长1.3米,无明显肠壁肥厚和扩张改变。术后追问病史,无手术史,平素易饿,少吃多餐,体质一般,能参加重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男,28岁。主因休克伴便血4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当日午饭饮白酒一两后入睡。睡中因恶心而苏醒,数十分钟后排出半便池血性便,后又排血性便数次,呕吐两次(吐物为胃内容无血液)。测血压50/40mmHg,经抗休克处理,血压升至80/60mmHg。面色苍白,心率120次/分,律  相似文献   

16.
小肠纤维肉瘤极为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03%,兹简要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张××,男,72岁,(住院号3284)。因腹部隐痛一月余,加剧一天,伴有呕吐,于1976年10月30日中午急诊入院。患者自入院前月余起下腹呈阵发性疼痛,能自行缓解,在疼痛前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疼痛与进食饥饿无关,大便性状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正> 患儿,女,11岁。主因阵发性腹痛半年,发现腹部肿物3个月,于1988年3月29日入院。患儿半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脐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腹痛多以每日下午为著,与进食无关,无呕血,便血,发烧及腹泻史,食欲差,大小便尚正常。于入院前3个月,无意中扪及脐右侧有一约核桃大小的肿物,压之疼痛,症状日渐加重,肿物有  相似文献   

18.
【病例】 女,10岁。体重2 5kg。因腹痛、脱肛、便血2天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 8 2℃,脉搏95 /min ,呼吸3 5 /min ,血压85 /60mmHg。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口唇重度发绀,两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尚清晰,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脏叩诊位于胸廓右侧,听诊心率95 /min ,律齐,胸骨右缘第二  相似文献   

19.
患儿 ,3岁 ,因“右下腹疼痛 3小时 ,阵发性加重伴呕吐 ,排果酱样便 14小时”入院。查体 :T39℃ ,高度腹胀 ,腹肌紧张 ,右侧腹可扪及腊肠样肿物 ,表面光滑 ,可略微推动。压痛明显 ,反跳痛 (± )。腹透示 :回盲部见杯口状充盈缺损 ,近段回肠扩张并可见多个液平面。肛诊指套染果酱样便。入院诊断肠套叠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 :末段回肠套入结肠达横结肠中段。手法复位后见 :距回盲瓣约 30cm处回肠明显肿胀 ,淤血 ,可见片状发黑区 ,该段回肠系膜对侧缘见 0 5cm×0 5cm凹陷 ,内可扪及约 4cm× 2cm盲管。术中诊断美克尔憩室并发肠套叠 ,行憩室同…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男,25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2年余,加重伴腹部包块1周,于1999年6月3日入院。1周前腹痛加重,呈绞痛,发作时左上腹出现包块,经热敷可缓解。既往无手术史,家族中否认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3℃,脉搏82/min,呼吸20/min,血压135/98 mmHg(18/13kPa)。慢性病容,体型消瘦。口唇、口腔粘膜、手掌及足底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