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活血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硝酸醋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等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痛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等情况。结果: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42/5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00%(48/50),较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6.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治中,采用活血定痛汤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治疗常规方法无效的结石引发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常规方法无效的结石引发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及曲马多治疗,而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治疗常规方法无效的结石引发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经过3周的药物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肌电图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42/45)比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49.5±3.2)m/s比(40.2±2.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利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宋乐芹  吴丽萍 《现代保健》2014,(10):152-154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8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等改善情况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树欣  李佩瑞 《现代保健》2012,(14):146-14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中药加西药治疗,对照组仅西药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4.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2.00%)与对照组(10.0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燕 《现代保健》2011,(2):33-34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试验组70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长春西汀20mg溶于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及弥可保500μg肌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14d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有较明显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用神经营养药物。  相似文献   

8.
钱芳 《药物与人》2014,(6):127-127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方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各吲达帕胺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剐为(5.1±3.6)mmol/L、(8.8±1.5)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加吲达帕胺及二甲双胍联合疗法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嘉鸿 《现代保健》2012,(18):133-13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有效率为52.6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增高,尿量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伴大量蛋白尿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较高,能够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肖瑜  范明莉 《现代保健》2013,(5):132-133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9月起因中风并发偏瘫性肩痛病例118例,分为针灸治疗观察组68例及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及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治愈率42.6%;有效37例,有效率54.4%;无效2例,无效率2.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24.O%(12/50)、有效率56.0.O%(28/50)和无效率20.0%(10/50)。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分别为(7.20±2.91)分、(7.36±2.65)分;治疗后观察组为(3.10±O.96)分,优于对照组的(4.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性肩痛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疗法在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6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抑郁缓解情况。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43%,则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前抑郁评分为(82.5±10.3)分,治疗之后患者抑郁评分为(63.1±5.7)分;对照组在治疗前抑郁评分为(81.7±10.6)分,治疗之后患者抑郁评分为(52.5±5.8)分,观察组的抑郁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候证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针刺配合放血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及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0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以及临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放血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中药与甲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甲钻胺与针灸中药进行治疗,经过45d的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止痛有效率为90.43%,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TCSS评分由(8.31±2.20)降低至(3.59±1.56)。对照组的止痛有效率为69.77%,治疗总有效率为32.56%,TCSS评分由(8.40±2.18)降低至(5.46±1.89)。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TCSS评分降低幅度、止痛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联合应用针灸中药与甲钴胺。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及下肢肌电图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OSAHS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OSAHS的相关性。结果OSAHS组47例,对照组38例。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44.3±23.4)次/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0.917±0.037、0.728±0.101,均低于对照组的0.956±0.016、0.890±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OSAItS组27例(57.4%,27/47)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12例(31.6%,12/38)合并周围神经病变,OSAHS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44.3±4.1)m/s比(46.7±3.6)m/s、(34.1±5.1)m/s比(37.7±4.2)m/s、(36.2±4.7)m/s比(40.7±3.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2.12,95%C1:0.68~5.13,P=0.032)、OSAHS(OR=1.52,95%CI:0.42~4.61,P=0.026)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结论OSAHS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0例糖尿病伴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性神经痛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各项神经传导功能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肢体麻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显效50.00%、有效42.86%、无效7.14%、总有效率92.86%,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任何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SBP(124±6)mmHg、DBP(71±5)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控制、改善血压,并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血糖达标后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滴;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甲钴胺静滴,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vs68.8%,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降糖基础上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KT-90A型神经损伤治疗仪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社区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并发症概率为16.00%,对照组为40.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胰岛素使用方法以及血糖监测方面,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以提高,减少发生并发症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出现9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8.0%;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无复发,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