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利用容积数据(volume data)进行各向超薄层重建对孤立肺结节(SPN)诊断的价值.方法 在容积影像数据寻找疑似SPN,对其进行各向MPR重建观察,将量化指标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SVM)诊断系统进行自动诊断分析.结果 各向超薄层重建技术所获得图像指标量化赋值明显丰富于单向(轴位)超薄层.结论 各向超薄层重建技术能对SPN的细节(如形态、边缘、内在特征、强化特征等)显示得更全面、更具体,为其诊断提供更详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瑞雪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50-150,152
目的 探讨研究对肺内的孤立结节采用64排螺旋CT的多层重组技术进行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入院的肺内孤立结节患者42例,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其诊断.结果 42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中,分叶征患者31例,良性结节分叶征者7例,占22.58%;恶性结节分叶征者24例,占77.42%.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分叶征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毛刺征患者29例,细短毛刺患者16例,粗长毛刺患者13例,其中良性毛刺征者14例,恶性毛刺征者15例,毛刺征的良恶性无显著差异,但细短毛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结论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实现了各向同性,且具有对病变多方面进行观察的特点,使肺孤立结节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肺内孤立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84例肺内孤立结节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中,分叶征患者有62例,其中良性结节分叶征14例;恶性结节分叶征48例,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分叶征有显著性差异(P〈0.05)。毛刺征有22例,其中良性毛利征8例;恶性毛刺征14例,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毛刺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实现了各项同性,具有对病变多方面进行观察的特点,能使肺内孤立结节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8例病变中,有13例位于胸膜下,12例位于肺下叶;CT表现为类圆形结节16例、空气支气管征15例、血管集束征8例、宽基底与胸膜相连7例、晕征6例、胸膜反应5例、胸膜凹陷2例、毛刺征4例、分叶征2例。结论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征象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李佩如 《药物与人》2014,(8):279-279
目的:探讨高分辨螺旋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微细诊断结果。方法:对50例肺癌孤立性癌结节进行螺旋CT扫描,选择同一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强化值及其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影像鉴别。结果:高分辨螺旋CT扫描能充分显示肺孤立性结节内的细微结构,肺窗位所见胸膜凹陷征为有意义的征象、增厚及结节内空泡征为特征性改变。32例恶性结节中点状钙化4例,10例结核瘤中9例钙化,空洞8例,密度不均匀坏死12例,17例炎块中14例钙化,2例错构瘤中既有钙化又含脂肪成份。结论:常规CT扫描结合高分辨CT扫描或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结节征象、内部结构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80例孤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良性102例、恶性78例。入选患者术前均行MSCT检查,同时检查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抗原(SCC)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水平;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孤立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和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评价MSCT和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孤立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结节患者磨玻璃或混合密度、分叶征、空泡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检出情况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结节患者CEA、NSE、SCC及CYFRA-2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准确度为73.89%(133/180),肿瘤标志物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准确度为69.44%(125/180),联合检查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准确度为88.89%(1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病理证实为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采取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良性与恶性结节形态、边缘、内部特征、邻近结构征象和结节类型。结果:恶性组圆形/类圆形、分叶征、气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混合磨玻璃结节检出率高于良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多排螺旋CT对GGN的影像学征象与病灶类型进行综合分析,能对GGN的良恶性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李绍国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15):140-142+188
目的:针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对其诊断效能展开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80例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对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常规CT诊断)与观察组(n=40,多排螺旋CT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效能。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诊断符合率,观察组多排螺旋CT诊断(95.00%)高于对照组常规CT诊断(85.00%)(P<0.05);对照组常规CT诊断操作时间为(24.51±5.15)min,长于观察组的(17.57±3.51)min(P<0.05);观察组多排螺旋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40例患者当中,34例钙化患者,占比85.00%,11例分叶征患者,占比27.50%,9例毛刺征患者,占比22.50%,32例空泡征患者,占比80.00%。结论:针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较常规CT诊断,其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用时短,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较小,常规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结节性质,误诊和漏诊率较高,延误患者治疗。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10-01-2018-12-31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8例,患者均经肺结节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影像学特征,并依据病灶形态特征评估结节良、恶性,同时以肺结节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恶性结节毛刺征(χ~2=10.428,P=0.001)、分叶征(χ~2=36.706,P<0.001)、血管集束征(χ~2=9.411,P=0.002)和胸膜凹陷征(χ~2=9.263,P=0.002)发生率均较良性结节高,空洞(χ~2=5.032,P=0.008)、晕征(χ~2=11.126,P<0.001)和钙化(χ~2=5.682,P=0.017)发生率均较良性结节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异度为88.46%(23/26)、灵敏度为92.31%(48/52)、准确度为91.03%(71/7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从多方位、多层面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形态特征,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过病理证实的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并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并对其中良性、恶性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包括22例良性病变和40例恶性病变。两者之间病变直径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肺结节多伴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含气支气管征,与良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靶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64排CT肺部扫描发现的30例SPN患者进行靶重建,分析其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0例靶重建显示小结节征8例、空泡征9例、钙化4例、分叶征16例、毛刺征12例、棘突征13例、胸膜凹陷征12例、血管集束征7例及20例增强病例显示密度变化均高于常规扫描;靶重建后诊断符合率为90%,也高于常规扫描的66.7%。结论:靶重建技术有助于提高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田增川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46-147
为了探讨肺内孤立结节在CT中的表现特点与病变病理性质的关系。本文回顾自1998年4月~2001年11月间经病理记录的肺内孤立结节CT资料。评价其诊断价值,提高对病变性质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戴勇 《现代养生》2014,(24):39-39
目的:对应用动态CT增强扫描方式对患有孤立性肺结节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病理学诊断为孤立性肺结节疾病的患者,采用常规CT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定义为对照组),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定义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孤立性肺结节疾病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个检查所需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动态CT增强扫描方式对患有孤立性肺结节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使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78例肺结节患者进行螺旋CT与非螺旋CT、常规剂量CT和低剂量CT的对比分析。结果 肺结节行常规螺旋CT检查的优秀率为98.7%,与非螺旋CT的88.5%相比有明显提高。对不同剂量的CT成像进行定性检测,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螺旋CT检查的确诊率为97.4%,而病理学检查结果准确率为100.0%。CT检查与病理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影像表现出的低剂量螺旋CT的清晰程度比常规CT要差,这会给细节的定性带来一定的难度。临床使用CT螺旋扫描较非螺旋扫描对肺结节的判定优秀率存在显著优势。同时,在肺结节的诊断方面,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等不同剂量所得图像对结果判定并无直接影响,故扫描时可优选低剂量降低管电流进行分析。结论 螺旋CT对肺结节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表明螺旋CT对肺结节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32例CT靶扫描患者中肺内孤立性结节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平均56岁。结节直径最小5mm,最大2.9cm,平均2.1cm。2例有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1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6.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宇  周飞  张铁钢 《中国医师杂志》2004,6(8):1049-1050,1054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 117肺孤立性结节 ,平扫后 ,以 2ml/秒速率注入造影剂后 1、2、3、4、5分钟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 -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将CT表现与富血管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 3 9 6± 15 8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19 18± 17 2 3Hu(P <0 0 1)。以强化值 15Hu为阈值 ,敏感性 10 0 % ( 5 7/ 5 7) ,特异性 63 3 % ( 3 8/ 60 ) ,准确性 82 9% ( 97/ 117)。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结核瘤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 (分别为 19例、16例 ) ,占 92 %。结节的强化值与肿瘤中央血管数目呈正相关 ,与微血管密度呈等级正相关。结论 强化值≤ 15Hu ,提示良性结节 ;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更富血管 ,其强化也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炎性假瘤及部分错构瘤是产生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动态曲线的分析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良性及恶性结节的CT征象。方法:选择本单位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33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将17例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全部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计算诊断符合率,并组间对比结节平均直径以及胸膜牵拉征、血管包被征、毛刺征、分叶征等CT征象的分布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4.12%(16/17),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97%(32/33)。研究组的结节平均直径为(3.41±1.36)cm,大于对照组的(1.14±0.69)cm,统计学对比有差异(t=6.445,P=0.000)。研究组有9例(52.94%)患者存在分叶征,13例(76.47%)患者存在毛刺征,10例(58.82%)患者存在血管包被征、14例(82.35%)患者存在胸膜牵拉征;对照组有3例(9.09%)患者存在分叶征,4例(12.12%)患者存在毛刺征,6例(18.18%)患者存在血管包被征、3例(9.09%)患者存在胸膜牵拉征,两组比较,统计学对比有差异(χ2=11.828,20.704...  相似文献   

18.
肺内孤立性结节是多种肺部疾病常见的CT征象,其早期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但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是影像学研究中的棘手问题.笔者通过应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内部结构、轮廓边缘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HRCT对鉴别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评价增强CT动态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动态扫描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值及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结果 病理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217例,良性病变患者183例;增强CT动态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度为86.25%,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87.10%,特异度为85.25%;增强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时孤立性肺结恶性结节的CT数值显著高于良性结节;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出现毛刺征、磨玻璃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的占比显著高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均P<0.05)。结论 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中可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征象,并依据不同时段CT值的差异辨别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