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的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 ,AnnexinV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和肿瘤MiaPaCa -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中 ,细胞培养液不含FCS时 ,超声波刺激时间为 6min、 11min和 2 0min的剂量组 ,其吸光光度值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性增高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 0 1) ,其细胞增殖峰值在 11min。细胞培养液含 5 %FCS时 ,超声波刺激不同时间的剂量组的吸光光度值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增高 ,并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 0 1)。 (2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肿瘤细胞超过一定时间后 ,少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 ,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增多 ,凋亡程度也逐渐加重。其中超声波刺激时间为 60min、 80min和 10 0min剂量组的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短时间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能促进细胞增殖 ,超过一定时间则会抑制细胞生长 ,甚至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芥子气对人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氧化损伤在芥子气所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人皮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芥子气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采用DCFH-DA荧光染色法检测芥子气对细胞内ROS的影响;采用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芥子气作用于成纤维细胞24 h,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15μmol/L;随着芥子气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ROS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芥子气导致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细胞在芥子气和ROS清除剂的双重作用下存活率显著高于芥子气组。结论芥子气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ROS的产生,活性氧清除剂NAC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芥子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碘对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碘离子(终浓度为0~10000μg/L)染毒1×104个/ml的成纤维细胞悬液。于4、12、24、48h后测定细胞增殖活性;于24、48h后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计算细胞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染毒24h,碘离子浓度≤7000μg/L时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碘离子浓度7000μg/L时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染毒48h,碘离子浓度≤3000μg/L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碘离子浓度≥7000μg/L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结论碘对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香烟烟气提取物对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香烟烟气提取物 (Cigarettesmokeextract ,CSE)对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动力学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噻唑盐 (MTT)吞噬试验、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及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 0 2 %~ 10 %的CSE对成纤维细胞生长、毒性及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CSE抑制细胞生长 ,LDH释放增加 ,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细胞周期动力学 ,表现为G2 /M期细胞数增加 (近 4倍 ) ;S期细胞数从 15 7%减少到 8 5 %。同时凋亡发生率由2 1%增至 2 3 0 %。 [结论 ]CSE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 ,促进凋亡发生 ,G2 /M期生长阻滞可能是CSE作用皮肤细胞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及作用时长的电刺激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活性、衰老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16年7~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根据电刺激时长的不同,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分为0 h组、2 h组、4 h组、6 h组,其中0 h组为对照组;根据电刺激强度的差异再将每组细胞分为50 mV/mm、100 mV/mm、200 mV/mm组,共计12组。采用CCK-8试剂盒、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其活性、衰老及凋亡,每组实验重复4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 mV/mm 4 h与6 h组、100 mV/mm 2 h组细胞活性增高(P0.05),而50 mV/mm 2 h组、100 mV/mm 6 h组、200 mV/mm 2 h与6 h组细胞活性下降(P0.05),100 mV/mm 4 h组、200 mV/mm 4 h组细胞活性变化不明显;100 mV/mm 2 h组细胞衰老率降低(P0.05),而50 mV/mm 2 h、4 h、6 h组、100 mV/mm 6 h组、200 mV/mm 4 h与6 h组细胞衰老率升高(P0.05),100 mV/mm 4 h组、200 mV/mm 2 h组细胞衰老率变化不明显;50 mV/mm 2 h组与100 mV/mm 2 h组凋亡细胞比例下降,其余组凋亡细胞比例均升高。结论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在不同的电场强度及作用时长下活性、衰老、凋亡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电刺激对细胞的影响时,应充分考虑电刺激的强度及作用时间。其中,100 mV/mm 2 h的直流电刺激可以提高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的活性,抑制其衰老及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较高浓度反全式维甲酸对口腔鳞癌Cal27细胞系增殖、凋亡、周期、迁移等生物学过程的影响,为其在口腔鳞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用不同浓度反全式维甲酸对口腔舌鳞癌Cal27细胞进行刺激,分别用CCK-8法检测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反全式维甲酸对舌鳞癌Cal27细胞进行处理,发现不同浓度反全式维甲酸均可抑制Cal27细胞增殖,尤其在100μmol/L时,细胞增殖明显变慢,几乎处于增殖停滞状态,而相同浓度反全式维甲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未见有显著影响。在迁移实验中,3个浓度梯度均能减慢细胞迁移,60μmol/L与100μmol/L 2个浓度对迁移影响较大,特别是在100μmol/L时,细胞24 h几乎未有任何迁移。凋亡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作用细胞时,均存在凋亡增加的现象,但不同药物浓度之间凋亡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反全式维甲酸可通过增加凋亡,改变细胞周期,进而抑制舌鳞癌细胞的活性,减慢细胞增殖,抑制程度随浓度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 采用5-澳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在BrdU掺入法测定中,细胞培养液不含小牛血清(FCS)时,超声波刺激时间为8和14min剂量组的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增高(P<0.05,P<0.01);而细胞培养液含10?S时,超声波刺激时间为5,8,11和14min剂量组的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培养液的FCS含量分别为0%,5%和10%时,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的高峰值均在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时间为8~11min时.结论 在一定刺激时间内,低剂量脉冲超声波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其增殖情况与超声波的刺激时间以及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含有小牛血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金叶败毒制剂(简称中药)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HCMVAD169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分别用金叶败毒制剂和更昔洛韦(GCV)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HCMV感染及药物干预后HEL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HCMV感染及药物干预后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在HCMV感染48h内,细胞增殖及凋亡指数与细胞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CMV感染72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凋亡指数明显增高;而两种药物干预后,72h后明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金叶败毒制剂可能通过促进HCMV感染细胞的增殖,抑制感染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机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毒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诱导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讨砷性皮肤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直接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MTT)还原法检测亚砷酸钠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皮肤成纤维细胞经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诱导后,吸光度值均有改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1)。0.5~5.0μmol/L浓度的亚砷酸钠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而10μmol/L浓度的亚砷酸钠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低浓度NaAsO2、NaAsO2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变化规律。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05~1.0μg/m1)的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于LPS加入后第7天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增殖周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胶原酶mRNA的表达。结果LPS刺激浓度在0.005~0.1μg/ml时,S期细胞比例随着刺激浓度增加而增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当LPS浓度为0.5μg/ml时,上述作用开始降低,但仍高于空白对照;当浓度达到1.0μg/ml时,s期细胞比例均低于空白对照;LPS刺激浓度在0.005~0.1μg/ml时,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抑制胶原酶mRNA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当LPS刺激浓度为0.5μg/ml,上述作用下降;而当LPS刺激浓度到达1.0μg/ml时,抑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促进胶原酶mRNA表达。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PS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而过高浓度LPS则呈现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电刺激对L 92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情况的影响,进而探究不同频率的盆底电刺激在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采用物理电刺激方法治疗女性SUI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本研究团队设计和制作的改良变频细胞电刺激装置对L 929细胞分别进行4组不同频率(25 Hz、50 Hz、75 Hz、100 Hz)的直流电刺激,电刺激时长为2 h,对照组不进行电刺激操作。电刺激干预结束后继续培养12 h,采用碘化丙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周期检测,并计算增殖指数。此外,在电刺激结束后采用EdU增殖试剂盒检测电刺激后细胞的增殖情况,荧光细胞计数后计算细胞的增殖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频率为25 Hz的电刺激使细胞的增殖指数增加,G0/G1期细胞数比例明显降低,S期和G2/M细胞数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频率为50 Hz电刺激时细胞的G0/G1期在总细胞数中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S期的细胞比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采用频率为75 Hz和100 Hz电刺激的细胞中,G0/G1期细胞数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S期细胞比例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EdU增殖试验发现采用25 Hz和50 Hz的较低频率组电刺激比对照组细胞的增殖率明显增高(P<0.05),采用较高频率75 Hz和100 Hz的电刺激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较低频率(25 Hz)的直流电刺激能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从相对静止的G0/G1期进入DNA合成期,加速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较低频率电刺激可能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恢复女性盆底支持系统中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和重构过程,帮助女性盆底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对SiO2刺激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SiO2(100 mg/L)组,SiO2(100 mg/L)+TGF-β1(1.0μg/ml)抗体组。应用MTT法检测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各处理组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O2组细胞增殖最明显,其次为SiO2+TGF-β1抗体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O2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S期及G2/M期细胞百分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GF-β1抗体处理后,G0/G1期细胞百分率与SiO2组比较明显增加,S、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TGF-β1抗体可能通过阻止SiO2刺激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高碘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碘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HSF)分为9组,[1个空白对照组(0μg/L),8个实验组(100、500、1 000、3 000、5 000、7 000、9 000、11 000μg/L),每组6个平行样].应用含不同浓度碘化钾的DMEM培养基连续培养24 h,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密度和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碘的浓度在5 000 μg/L以下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随碘浓度的升高而增加;5000、7000 μg/L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两组间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0、9000、11000 μg/L组细胞增殖活性随碘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 碘的浓度在5 000 μg/L以下,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高于7 000 μg/L时,会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GF-β1刺激后对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 以原代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分2组:浓度组:10 ng/ml、5 ng/ml、1.0 ng/ml、0 ng/ml.时间组:给予10 ng/ml的TGF-β1刺激不同时间,分别在0、15、30、60、120 min的时间点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浓度组及时间组p-ERK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随着TGF-β1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强,在TGF-β1 5 ng/ml时p-ERK水平达作用最强,在作用60 min时p-ERK达高峰.结论 随着TGF-β1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大剂量TGF-β1时可上调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内的ERK信号蛋白活性.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p-ERK水平增高可能是依赖ERK通路激活的,但ERK通路与TGF-β/Smad通路存在交互作用的机制,目前还无定论.  相似文献   

15.
赵静  刘岩  冯丽  王献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34-2236
[目的]探讨硅肺患者肺灌洗液中巨噬细胞(AM)经SiO2粉尘刺激,得到的AM培养上清对肺成纤维细胞(FB)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硅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AM,进行SiO2再次染尘,取得培养上清,刺激肺成纤维细胞。应用MTT法检测FB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法分析FB各期细胞分布比例(即细胞增殖情况)的改变。[结果]经SiO2刺激硅肺患者AM培养上清,可使FB增殖活性增强,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ous index,PI)明显增加。[结论]经SiO2活化的硅肺患者肺泡AM对肺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人成骨样细胞MG-63细胞在流体剪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作用下细胞增殖效应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MG-63加载强度为1.2Pa的FSS,在FSS作用不同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后采用MTT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通过RT-PCR法观察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4(CDK2、CDK4)及CDK抑制因子p27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30min、60min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0min)细胞增殖效应有所提高,CDK2和CDK4的mRNA表达均有增高,60min时作用最为显著(P<0.05),而120min实验组与对照组(0min)相比增殖活性有所降低,p27mRNA在30min及60min时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20min时明显增高(P<0.05)。结论:FSS对MG-63持续作用不同时间会促进细胞增殖效应及相关基因表达,但是这种持续性应力作用对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具有时间限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多糖(hpopolysaccharide,LPS)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I、Ⅲ型前胶原mRNA和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LPS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正常皮肤按黄勇等方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分为1个对照组及6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O.005、0.010、O.050、0.100、0.500和1.000μg/ml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培养,对照组为DMEM培养。分别通过MTT比色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各组1—9d吸光度(A)值和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对刺激后细胞进行传代,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成纤维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及胶原酶mRNA的表达,并以同一个体相同代数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A值增加,于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A值降低,于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O.500μg/ml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于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1.000μg/ml组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于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O.500μg/ml组促进细胞胶原合成,且O.100μg/ml组作用达高峰(P〈O.05),1.000μg/mlLPS抑制细胞胶原合成(p〈O.05)。LPS刺激浓度在0.005~0.100μg/ml时,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抑制胶原酶mRNA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当LPS刺激浓度为O.500μg/m1,上述作用下降;而当LPS刺激浓度到达1.000μg/ml时,抑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促进胶原酶mRNA表达。LPS刺激浓度在0.100μg/ml时.成纤维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和胶原酶mRNA表达与同一个体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近似。结论LPS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I、Ⅲ型前胶原mRNA和胶原酶mRNA表达的直接调节可能是其参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波紫外线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 观察长波紫外线 (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  [方法 ] 将原代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UVA照射后 ,采用细胞成像、四唑盐比色实验 (MTT)、乳酸脱氢酶 (LDH)检测UVA对皮肤细胞的损伤。  [结果 ] 随UVA照射剂量增加 ,成纤维细胞由正常细长梭状逐渐变圆、皱缩 ;UVA照射剂量为 9J/cm2 时 ,LDH从 ( 5 6.82± 4.78)U /dl上升至 ( 12 0 .40± 7.16U ) /dl;UVA照射剂量为 45J/cm2 时 ,成纤维细胞抑制率达到67.12 %。  [结论 ] UVA可损伤原代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灌注培养条件下不同营养浓度对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形态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灌注营养条件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后,将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分别置于浓度为40%和80%的培养基中进行灌注式培养,分别于第5天及第10天取材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利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呈典型双层结构,表真皮界限清晰,表皮细胞各层次界限不清楚,且均可见明显的角化过度;真皮区成纤维细胞成梭形,排列有序。40%的培养基培养第5天时真皮和表皮中凋亡细胞数显著高于同时间80%培养基的凋亡细胞数(P0.05)。80%的培养基培养第10天表皮中凋亡细胞数显著高于培养第5天的凋亡细胞数(P0.05)。结论灌注式培养可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80%培养基浓度较40%培养基浓度培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韦酋亨  韩溟  谢扬 《现代医院》2011,11(10):11-13
目的探讨石花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HS)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组织植块法分离培养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并鉴定,MTT法检测石花菜乙酸乙酯提取物(0,2.5,5,10 mg/ml)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此外不同浓度的石花菜乙酸乙酯提取物(0,2.5,5,10 mg/ml)刺激成纤维细胞48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结果石花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此外,5~10 mg/ml石花菜提取物使HS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生成及TGF-β1分泌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5 mg/ml石花菜提取物虽不显著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但与对照组相比,它可显著减少TGF-β1的分泌(p<0.05)。结论石花菜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胶原合成及生长因子的分泌,对增生性瘢痕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