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铈代铅作捕获剂、经实质灌注固定、液氮冷冻组织来研究小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电镜观察见酶反应沉淀物位于内质网的膜上、池内及核膜上,颗粒细微、均匀,电子密度较高,未见非特异性反应产物和酶反应物弥散。反应物积聚量与细胞内酶活性相一致。细胞超微结构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猕猴淋巴结淋巴细胞ATP酶与G-6-P酶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TP酶反应颗粒主要定位在淋巴细胞膜质膜内侧。在核膜内侧也可见到清晰的酶反应沉淀物。G-6-P酶反应颗粒主要在内质网表面。两种酶定位与人类相似。结果提示:此法酶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判定实验动物免疫淋巴细胞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DEN与AFB诱发大鼠肝癌为模型,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癌周淋巴结淋巴细胞酶定位并与正常组对比酶活性变化。结果 显示:(1)ATP酶反应颗粒主要定位在质膜的内侧,G-6-P酶反应颗粒定位在内质网及线粒体等膜相结构,5′-ND反应颗粒定位在细胞膜外表面。(2)肝癌模型组ATP酶与G-6-P酶活性明显下降,5′-ND活性明显增强:(3)此结果与人肝癌癌周淋巴结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及活性变化结果相同。结果提示:实验性肝癌周淋巴结淋巴细胞酶活性变化可怍为研究肝癌免疫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对15例正常人肝组织标本进行了肝细胞微体的立体定量研究,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se)、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ase)细胞化学反应。人肝细胞的微体大多呈椭圆形,有一层单位膜包绕,内含均匀细颗粒状,在胞浆中成簇分布。微体的体密度为1.33±0.38%(x±s),数密度为40676±6809个/mm~3(x±s),线粒体/微体的数量比为10.29±2.5(x±s)。酶细胞化学反应的研究发现,内质网腔与微体不相通,与微体相连的纤细膜结构G-6-P酶细胞化学反应阴性,表明此膜结构不是内质网,可能为特殊的微体网状结构。高尔基复合体与微体结构上不存在移行关系,而一部分微体出现了分裂、芽生的现象,此结果表明新的微体是由细胞中原有的微体分裂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ET),将其作用于H22荷瘤小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酶化学染色法观察H22肝癌细胞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蟾蜍毒素组和氟尿嘧啶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是32.0%和3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g~(2+)-ATPase、G-6-Pase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度变低,提示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蟾蜍毒素可降低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质膜标志酶Mg~(2+)-ATPase及内质网标志酶G-6-Pase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生、15,30、60天和成年组大鼠鼻咽上皮内 LDH 及其同功酶、ATPase、ALP、ACP、SDH 和 MDH 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以纤柱细胞顶部酶活性最强,在不同年龄组酶活性呈递增趋势。复鳞上皮、中间型上皮内 LDH 及其同功酶、ATPase、ACP 以基部细胞呈阳性反应,SDH、MDH 则分别以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胞质内活性最强,这些酶的活性程度和分布特征均有年龄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实验性肝癌过程中,用电镜观察肝结节内肝细胞及G-6-Pase的改变,结果显示:(1)肝细胞问的连接较正常为少,部分区域的细胞连接消失,细胞问隙增宽。(2)部分肝细胞核有凹陷,核仁肿大,胞质内线粒体嵴变短而少,粗面内质网膜上核糖体脱落,糖原颗粒减少。(3)少数细胞的细胞核增大,胞质内游离核糖体丰富,各细胞器不发达。(4)诱癌第8周,肝细胞内G-6-Pase呈阳性反应,12周后为阴性。这些特点可认为是肝细胞去分化的主要指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小鼠肾脏发育中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不同胚龄和出生后小鼠肾脏做常规电镜标本。结果:凋亡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核染色质固缩边聚或中聚,内质网扩张,还可见细胞质皱缩、线粒体肿体等。结论: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核变化为,内质网扩张较为常见,线粒体的变化发生在内质网改变之后。  相似文献   

9.
对23例人胚鼻咽上皮原代培养细胞进行了酸性酯酶(ANAE)、乳酸脱氢酶(LDH)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A)等三种酶组织化学研究,发现培养的上皮细胞有一定的ANAE和LDH的活性,β-GA活性很弱或不能显示;ANAE反应产物弥散分布于整个胞浆中;LDH反应产物主要集中在核膜附近的胞浆中,多核巨细胞的 LDH 反应产物则满布整个胞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γ-GT酶、G-6-P酶和ATP酶的组织化学反应研究了10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其周围肝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癌组织与癌周肝组织具有显著酶的差异性。肝癌γ-GT酶的活性,2例显著增强,5例轻度增强,3例无酶的活性。这种变化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因而γ-GT酶不能作为肝细胞癌可靠的阳性酶标记。其癌周肝组织γ-GT酶的活性皆有明显增强。G-6-P酶的活性在癌组织中皆显著降低至消失,而周围肝细胞的活性较强,着色甚深,形成鲜明对照,这一酶的组化反应可作为鉴别肝细胞癌与非癌肝组织的参考。ATP酶的活性在肝癌组织中减弱至消失,在周围肝组织中存在轻度活性,但二者对比不鲜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通过胎盘对动物胚胎及仔鼠肝脏正常发育与功能变化的影响,我们分别给妊娠11d、13 d、15 d、17 d及19 d的Swiss种小白鼠皮下一次性注射乌拉坦1mg/g bw,用酶组化方法检查不同时期胚胎肝及新生仔鼠肝脏几种酶的变化。对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三磷酸腺苷酶(ATPase)、5’-核苷酸酶(5’-Nase)、碱性磷酸酶(AKP)、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糖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在肝内分布及质与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在不同妊娠时期,这种化合物对胚胎及生后仔鼠肝脏酶活性均有明显影响。而且在给药后第3天这5种酶均有明显改变,尤以肝细胞酶形成期接受致癌剂后改变更明显。有意义的是G-6-Pase、ATPase、5′-Nase、ALP及糖原呈现规律性变化。可能反映了这类致癌(畸)性化合物在诱发动物产生形态学明显的肿瘤或畸形之前,肝细胞内某些酶的生成与正常调控已先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虫体的酸性磷酸酶 (AcPase)、葡萄糖 6 磷酸酶 (G 6 Pase)和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等 3种代谢酶的影响。方法 将Pc接种于有支持细胞的 5 0ml培养瓶中 ,4h后 ,试验组每瓶加入DHA 5 0μmol·L- 1 ,同时作对照组。用药后 12h ,作电镜酶细胞化学 ,观察上述 3种酶的定位及用药后各种酶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变化。结果 AcPase反应产物用药组与不用药组无明显变化。G 6 Pase、ATPase反应产物用药组明显减弱。酶的阴性对照组无酶产物产生。结论 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细胞内的AcPase无影响。双氢青蒿素对PcG 6 Pase、ATPase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 ,可能是影响Pc细胞的代谢功能 ,最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GOT和GPT在肝细胞内含量非常丰富,当肝细胞受损时将大量逸出,进入血液。因此,血清GOT,GPT常被作为反映急性肝实质性损伤的灵敏指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定位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而后者又与毒物代谢转化有关。在肝毒理学研究中常将肝匀浆G-6-P作为观察指标。关于大鼠以上三种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虽已有报道,但有的所用动物数甚少(15~30只),有的甚至不管资料属何种分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1990,7(2):138-138
<正> 用小鼠肝脏离体灌流和大鼠肝脏组织切片培养方法,观察了甲醛对肝脏多种酶、谷胱甘肽(GSH)及细胞亚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致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加,5′-核苷酸(5′-N)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下降,GSH 含量下降,细胞膜和内质网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肝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原位二步灌流法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原代肝细胞,化学合成法制备抗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小分子干扰RNA(caspase-12 siRNA),脂质体包裹转染小鼠原代肝细胞。毒胡萝卜内酯4μmol/L诱导肝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果;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反映细胞凋亡。结果:siRNA对小鼠原代肝细胞caspase-12 mRNA在浓度200nmol/L时抑制率为86.22%;对凋亡细胞procaspase-12抑制率为50.04%,与单纯诱导凋亡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比色试验检测发现,与单纯诱导凋亡细胞相比,转染siRNA后细胞活力增高5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的特异酶caspase-12,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抑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内质网应激在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新型分子靶点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用葡萄糖脱氢酶偶联反应测定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活性,并推荐其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以胶原酶原位灌注消化的方法分离大鼠肝细胞,用含10?S的1640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分别换用新鲜的含葡萄糖和不同浓度栎精的培养液培养16 h,随后利用葡萄糖脱氢酶偶联反应测定酶的活性。结果:各组G-6-Pase的活性不全相同,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423,P<0.05);高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较,G-6-Pase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不同浓度栎精组G-6-Pase的活性下降,均低于高糖组(P<0.05),但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利用葡萄糖脱氢酶偶联反应测定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是目前值得推崇的一个检测速度较快、结果较稳定的方法。此外,栎精能够有效逆转高糖诱导的G-6-Pase活性增加,利用它对于G-6-Pase活性的干预作用可能改善糖尿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转导素β-TrCP在出生后乳鼠须毛囊的表达情况,并探讨β-TrCP在毛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胚胎18d、出生后第1d、6d小鼠头部标本,40g/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用LsAB法观察β-TrCP在须毛囊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的须毛囊中,β-TrCP在毛囊发育时期的毛干细胞与毛小皮细胞胞浆阳性表达;鞘小皮细胞胞浆、内根鞘Huxley层、外根鞘、间充质细胞胞浆阳性表达。内根鞘亨勒层细胞胞浆与结缔组织鞘细胞胞浆阴性表达。图像分析显示出生第6d表达量与胚胎18d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β-TrCP在小鼠毛囊发育中呈现特征性表达。提示β-TrCP对于毛囊发育的分子信号通路正常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对小鼠心,肝,肾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小鼠心、肝、肾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热休克(44℃,30min)后4、8、12、24、36h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热休克对不同发育时期小鼠的影响有差异,对出生后小鼠的影响较大;②热休克可诱导小鼠心肌细胞表达AKP;且使ACP活性增强;③热休克诱导小鼠肝、肾组织中AKP、ACP活性显著升高。提示:热休克反应中AKP、ACP活性的增强有利于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0.05%的2-Fluorenylacetamide(N-2-氟基乙酰胺)(2FAA)制成大鼠肝癌模型,进行肝癌组织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Ⅰ酶的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喂养2FAA后肝组织及血清中ALP均明显升高,且两者ALP的升高呈正相关。ALP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肝组织中仅有少许部位阳性,而在卵圆细胞及肝癌细胞中ALP明显增多。同工酶研究显示卵圆细胞,肝癌细胞及鼠胎肝细胞中均可见胎盘型ALP,表明卵圆细胞为癌前期病变。测定血清及组织中ALP活力尤其是胎盘型ALP的酶组织化学染色有利于大鼠肝癌模型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大鼠原生殖细胞的形态学及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形态及其分化特性。方法 取受精后10.5 d的大鼠胚胎作HE染色,取受精后11.0~12.5 d的大鼠胚胎生殖嵴进行PGCs原代培养,光、电镜观察PGCs及其分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碱性磷酸酶 (ALP) 染色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 大鼠PGCs位于卵黄囊内胚层深部的间充质内,体积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染色质细密,含1~2个核仁。体外培养可见PGCs大而圆,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胞质中含有椭圆形的线粒体和丰富的核糖体,ALP反应呈阳性;培养4~5 d,PGCs形态不规则,有伪足,ALP反应减弱,进一步分化可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分泌细胞以及类似血管、心脏的管腔样结构等。由PGCs分化来的细胞ALP反应均呈阴性。结论 大鼠生殖嵴来源的PGCs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的、可分化形成3个胚层衍生物的胚胎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