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浅析影响DR照片质量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开发研制成功,使影像诊断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因为DR成像是通过特殊的探测系统将通过人体的X线转换为数字化电信号,进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传输和图像重建,其间不存在光子成分的衰减或失真,因而保证了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直接数字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简称D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广泛地投入使用,DR片的质量控制是医学影像质控的一个新的课题,DR片图像质量与成像的各个环节(成像链)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DR维修实例     
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是由数字影像采集板(探测板(Flat Pannel Dector)就其内部结构可分为CCD、非晶硅、非晶硒)、专用滤线器BUCKY数字图像获取控制X线摄影系统数字图像工作站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非晶硅影像板中,X线转变为荧光再转变为可见光,再经TFT薄膜晶体电路按矩阵像素转换成电子信号,传输至计算机,通过监视器将图像显示出来,也可传输进入PACS网络.DR技术从X线探测器成像原理可分为非直接转换和直接转换2类.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具有高质量图像和高工作效率特点的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技术正在逐渐替代现有的传统X线摄影技术[1].数字化X线摄影具有动态范围大、线性好、影像层次丰富、信息量大、采集速度快和可立即网络传输或远程会诊等优点[2],大大地提高了放射检查的工作效率和放射诊断的准确率[3].但由于DR主机、控制室及影像工作站均采用计算机作为影像采集、数据传输、影像处理及打印、刻录等功能的主要操作平台,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计算机故障.以下是笔者在检修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付孝根 《医疗装备》2008,21(9):13-15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化X线成像(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以下简称DR)质量与普通X线摄影成像质量的差别,说明DR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抽取1000例做分析材料。对照组为我院所摄的普通高kV胸片影像,按顺序抽取1000例做分析材料。结果DR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X线胸片。结论:DR的影像对比度高,层次丰富,肺野内细微结构显示很清晰,病变检出率高;DR的诊断信息量大,可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DR可在PACS系统上传输,并可将数据传到激光照相机打印;DR的摄影成功率接近100%,并可在后处理中调节、修正成像。  相似文献   

6.
近100多年来,X线摄影一直是用胶片记录X线影像,即屏/片系统成像、为临床提供了高品质的影像。这种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剂量效率以及功能效用己成为医疗成像的标准。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出现后,推动了X线摄影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MR、DSA的成熟发展使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CR问世,开创了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的先河。由于CR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影像数字化,人们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晶体管制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研制了DR,从而完成了X线摄影直接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与普通X线摄影成像质量的差别,以及对胸部重叠部位病灶检出率的不同,说明DR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80例DR胸部影像中发现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普通X线摄影,分析两种摄影方法成像质量的差别和对胸部病灶显示率的不同。结果:两种摄影方法对胸部各细微结构和对病灶边缘结构的显示情况各异,DR的图像质量明显比普通胸片好,对重叠部位的病灶显示率高于普通X线摄影的影像。结论:在胸部病变的诊断中,DR提供了更高的影像质量,能更清楚显示和发现胸部病变,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DR系统最佳影像的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 Radiographpy,DR)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获取DR系统最佳影像方法的问题。通过应用X线摄影体位设计、选择数字摄影条件参数、使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匹配激光相机、合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机器、设定机器所处环境因素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影响DR图像质量的问题。使获取DR系统最佳影像的方法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艳  李伟  王建福 《职业与健康》2005,21(6):885-885
在医学影像领域内计算机X线摄影正在取代普通X线摄影,新设备的引进使医学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解决了图像的存储、传送和管理,CR(计算机X线摄影术)系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可接受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成像板(简称IP板)代替了普通摄影中的屏/胶组合,从而实现了数字化影像的重建和显示以及网络传输和管理.IP板的正确使用对图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影像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其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紧密相连,只要谈到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就必然涉及到相关设备的推陈出新.常规X线设备近期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主机系统的高频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图像系统的数字化.实现图像数字化主要有成像板技术(IP)、平板检测技术(FPD)、CCD或CMOS技术及线扫描技术等.数字化新技术在X线摄影方面,CR在朝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多、操作更方便发展.DR在降低辐射计量、提高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及进一步拓展软件功能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