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人总结16年来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壶腹周围癌17例。其中切除15例,总切除率88.2%。切除组:男10例,女5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2岁;45岁以上14例,占93%;治愈14例,占93%;死亡1例,占7%。胰瘘发生率为2.8%,并发症发生率12.5%,五年生存率5例,占33.3%。对壶腹周围癌的病人,应争取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操作轻柔、准确、细致,吻合层次准确,张力要小,残端胰腺游离充分,恰当的术后处理,努力减少并发症和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等,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1982年3月至1982年3月,我们对36例壶腹周围癌的病人,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过随访观察,疗效尚称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9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8个月,平均2个月。 1.2 病理:十二指肠乳头腺癌16例,壶腹癌13例,胰头癌5例,总胆管下端癌2例。  相似文献   

3.
4.
5.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体会王万祥杨成旺寿乃延(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癌,壶腹周围中图法分类号R574,51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有效办法,我院于1992-10~1997-11,共施行胰头十二...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PPD)与Whiple手术(PD)在治疗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时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病人恢复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施行的57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PPPD术式与PD术式术中情况、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PPPD术式较PD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病人住院天数减少等优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PPPD与Whipple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是,PPPD术后DGP发生率较高,与PD术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PD vs Whipple: 3.59% vs PD0.53%)。结论:PPPD是近年来胰腺外科重要进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应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和规范的手术步骤,使其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治疗壶腹周围的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3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采用PPPD治疗,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 患者均完成一期手术,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并发胰瘘及腹腔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胃排空障碍4例,经处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8 d;术后钡餐检查幽门功能良好,无吻合口溃疡、无排气障碍;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62.5%、31.2%.结论 PPPD治疗壶腹周围的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早期临床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壹腹周围恶性肿瘤128例经外科治疗后并随访,结果其生存率:切除组5年为30.7%,10年为10%;旁路组1年为7.8%,5年为零;探查组均7个月内死亡。提示对本病的早期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术中诊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胰腺癌、壶腹周围癌与门静脉 (PV)系统的关系 ,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 ,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 对我院 1995~ 2 0 0 2年所收治的 2 1例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采用CT检查诊断PV系统未受肿瘤侵犯 14例 ,受肿瘤侵犯 7例。 17例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相符 ,准确率 80 9%。本组中 10例能手术切除 ,3例做了PV壁部分切除整形缝合术。结论 胰腺癌、壶腹部周围癌术前通过CT检查 ,明确肿瘤与PV系统的关系 ,肿瘤未侵犯PV系统和PV系统有微小肿瘤侵犯 ,血管内膜未受侵犯或血管能与胰腺分离者 ,可手术切除。血管被肿瘤包埋 ,明显的血管狭窄或闭塞 ,肿瘤累及肠系膜上动脉 (SMA)或腹腔干近侧 ,肿瘤侵犯PV系统血管内膜或血管内肿块 ,均列为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前列腺癌已成为癌症致死的第二位病因,病死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目前认为前列腺癌的自然进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癌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6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10例原发性腹膜癌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肿瘤在腹腔内表现为广泛种植,全部患者均施行肿瘤减灭术,但大部分患者残留灶直径≥2cm,术后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腹腔化疗.结论 腹胀、腹痛、腹腔积液是原发性腹膜癌主要症状与体征;手术尽可能选择恰当肿瘤细胞减灭术,避免过大创伤,影响患者恢复和化疗,并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腹腔化疗可能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4.
外生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提高对外生性肝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 90年以来国内文献报告的 2 1例外生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年龄及性别与一般原发性肝癌患者相似 ;肿瘤好发于右后叶及其左叶脏面 ,分别占38.1%、2 8.6 % ;本组肿瘤直径平均为 9.5cm ;连于肝脏面的肿瘤与连于膈面者在连接方式、肿瘤大小及与肝硬化密切程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肿瘤均有完整包膜 ,高分化肝细胞性肝癌占 85 .7% ;增强CT诊断正确率 45 % ,血管造影或DSA则达 10 0 % ;本组手术切除率达 85 .7%。结论 :外生性肝癌早期诊断困难 ;联合CT与动脉选影是较可靠的方法 ;肿瘤的完整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 ,TACE及多弹头射频治疗可为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静脉肾盂造影(IVP)、CT及MRI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38.1%、9.1%、80.8%、72.7%,38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随访29例,失访9例。随访期6个月~6a。3a生存率为79.5%,5a生存率为71.9%。随访病例中无残留输尿管癌和膀胱癌。结论: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IVP检查对本病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率低,但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对本病病灶定位准确率高适应于IVP检查失败者。CT及MRI对本病诊断率高,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垂体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垂体转移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有4例来源于乳腺,2例来源于肺部,2例来源于胃肠道,1例来源于前列腺,1例来源于肾脏,1例来源于甲状腺,其中视神经损害4例,尿崩5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眼外肌麻痹3例,生存期(83~490)d,平均(242±25)d。结论垂体转移癌是颅内罕见病变,多来源于乳腺和肺部,以视神经损害、尿崩、垂体功能低下和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收集云浮市人民医院从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5例。对患者术前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手术死亡及生存时间。结果 35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的为13例患者(3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病死率2.86%(1/35)。术后1年、3年、5年单纯修补缝合术生存例数分别为1、0、0;姑息性切除术生存例数分别为:5,3,0;胃癌根治术生存例数分别为7,5,3。结论对胃癌急性穿孔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对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86年1月至1996年7月间13例囊性肾细胞癌和同期244例实质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囊性肾细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的正确率为76.9%,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92.3%。核分级和TNM分期较低,肿瘤细胞类型为透明细胞。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恶性度较低的肿瘤,应与肾细胞癌囊性坏死等肾囊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自1975—06~1994—06共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的肺泡癌34例,分析其临床,X线及病理特点,并对其生存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局限性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50%,比其它型肺泡癌相对好,弥漫肺泡细胞癌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只有2.5个月。结论:肺泡细胞癌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因病理分型而异。  相似文献   

20.
肾癌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盈中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45-1446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20例平均年龄55.4岁,男性78例,女性42例。体检或因其他部位不适在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者74例(61.7%),无痛性血尿26例(21.7%),腰背部疼痛19例(15.8%),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经B超、CT检查发现1例。临床分期为T1N0M074例,T2N0M038例,T3期以上8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19例。术后接受α-干扰素和白介素-2治疗36例。随访79例,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手术、放疗、化疗的补充,生物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