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切除7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脾切除适应证的合理选择,围术期处理以及脾切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10年781例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部分病例的术后随访.[结果]切脾指征中以门静脉高压性病理脾最为多见(321例,41.10%),其次为腹部肿瘤联合脾切除(213例,29.32%);781例患者中共行1 373例次不同类型的手术,联合手术中以分流或断流术最多(23.65%);术后共有113人(14.47%)发生20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25.86%,以感染最为多见.对120例门脉高压巨脾切除后进行了1~10年的随访,未见有严重感染发生.[结论]门静脉高压性病理脾是我国脾切除主要适应证,且病理脾的切除对术后远期疗效是有益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切脾指征密切相关,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近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脾切除手术指征及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脾切除手术的近期疗效以提高其安全性、降低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并指导正确掌握切脾适应征。【方法】统计 430例脾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 ,包括切脾指征、手术种类、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切脾指征中的原发疾病以肝为最多 192例 (4 4% ) ,尤其是门脉高压性脾亢 16 4例 (38% ) ;430例患者共行 76 8例次不同类型的手术 ,除切脾外 ,以分流断流为最多 75例次 (2 3% ) ;术后发生 111例次并发症 (2 6 % ) ,以感染为最多 (12 % ) ,术后死亡 12人 ,术后受治病死率 2 %。【结论】认识脾的免疫功能 ,正确掌握适应征和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脾切除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部肿瘤联合脾切除适应证的选择、围手术期最佳处理以及脾切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对1995年的1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28例腹部肿瘤联合脾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原发肿瘤以胃癌最为多见(70/128,54.69%),其次为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7/128,13.28%)和胰体尾癌(14/128,10.94%)。128例病人共行195例次不同类型的手术,共有20例(15.63%)术后发生35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27.34%,以感染最为多见。结论联合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原发疾病和手术科类密切相关,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近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69例胃癌并肝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淋巴结清扫范围、肝功能分级等11个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7例(53.6%)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m现并发症,以腹水(27.5%)最多见。单因素分析手术根治度、脾切除、Child—Pugh分级、有无门静脉高压、有无基础疾病与术后并发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Child—PughB或C、脾切除、D2淋巴清扫、术前有门静脉高压、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合并肝硬化术前应改善肝功能和门脉高压症,不应追求淋巴结清扫和联合脏器切除,减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23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占91.9%(217/236)。结果 围手术期止血率98.3%(232/236),围手术期死亡率1.27%(3/23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复发出血率3.37%(8/236)肝性脑病发生率2.97%(7/236)。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于术疗效应做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与门静脉血栓形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持续发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及110例因外伤行脾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发热的发生率。结果212例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加断流术,153例术后行彩超检查,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8.6%(59/153),持续发热发生率17.6%(27/153);110例外伤性脾切除病例83例术后行彩超检查,门静脉血栓发生率16.9%(14/83),持续性发热患者2例(2.4%)。结论门静脉血栓形成与持续性发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2年1月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静脉高压症45例(其中3例为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1/2、1、2、3、4、5、6、7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44/45(97.8%)、30/41(73.2%)、26/36(72.2%)、13/27(48.1%)、10/19(52.6%)、5/13(38.5%)、1/7(14.3%)、0/2(0)。住院期间发生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各1例。随访中共死亡14例,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9例,肝功能衰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有选择性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加门奇断流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32例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术期处理包括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异常、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护肝治疗、胃肠道准备、术后适当限水限盐及利尿治疗等。20例行肝癌切除加脾切除术,12例行肝癌切除加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结果①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术后1周,白细胞、血小板分别由术前的3.32×10^9/L、42.52×10^9/L上升到9.53×10^9/L、332.04×10^9/L。②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于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或大致正常水平。③术后共出现并发症9例(28.1%),死亡1例(3.1%),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并发症包括中等量腹水5例、左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均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43.7%、21.9%。随访中死亡20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11例,肝功能衰竭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重视围术期处理,有选择性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门奇断流术效果好,并不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并有利于肝功能恢复,预防远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位脾切除加传统断流术18例,原位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9例。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9例(10.3%),其中传统断流术3例(16.7%),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8.7%)。经抗凝、溶栓治疗后8例血栓完全消失,1例基本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原位脾切除、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脾脏大部切除+带蒂脾段后腹膜移植在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5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成2组,其中20例接受脾脏大部切除+带蒂脾段后腹膜移植+改良Sugiura术(保脾组),35例接受脾脏切除+改良Sugiura术(切脾组)。结果保脾组术后1及2周血小板计数低于切脾组(P〈0.01),保脾组术后门静脉流速大于切脾组(P〈0.01);而两者在肝功能、门静脉直径、出血量、输血量、血栓形成率及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脏大部切除+带蒂脾段后腹膜移植可以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