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破膜时间长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6例未足月PPRO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28~33+6周为研究组,34~36+6周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胎膜早破不同潜伏期母婴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早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破膜潜伏期在48 h以内新生儿呼吸窘迫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8 h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破膜潜伏期在48 h以内及48 h以上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28~33+6周胎儿应早日给予抗感染、促胎肺成熟等措施来延长孕周,对孕34~36+6周胎儿肺成熟者无需继续保胎,应在破膜48 h内终止妊娠以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剩余羊水量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PPROM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膜早破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A组(55例,AFI≤5.0 cm)、B组(45例,AFI5.0 cm),对比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状况。结果 A组的剖宫产率高于B组(P0.05),正常产率低于B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率、羊水胎粪污染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潜伏期48 h所占比例高于B组(P0.05),潜伏期48 h~7 d、潜伏期7 d所占比例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 PPROM孕妇剩余羊水量羊水指数AFI≤5.0 cm母婴不良结局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55例(绒毛膜羊膜炎组),另抽取2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但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组成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其临床特征与妊娠结局,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5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心率加速占比最大(69. 09%),产前发热次之(65. 45%);绒毛膜羊膜炎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胎膜早破孕周、羊水过少、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早破潜伏时间(>48 h)、白细胞计数(WBC)(>15×10~9/L)、C-反应蛋白(CRP)(>8 mg/L)占比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潜伏时间(>48 h)、WBC (>15×10~9/L)、CRP (>8 mg/L)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 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心率加速、产前发热等,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增加,临床应密切关注,注意监测胎膜早破潜伏时间、WBC、CRP水平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方法及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18例,将28-33+6孕周70例作为A组,34-36+6孕周48例作为B组。两组入院确诊后常规产科检查。A组采取期待疗法,给予抗生素治疗3-7 d;25%硫酸镁30-6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500-1 000 ml静脉滴注,口服舒喘灵每次2.4-4.8 mg,3次/d;地塞米松每次6 mg,2次/d,肌内注射,治疗2 d。待孕周达到34周后不再抑制宫缩,自然分娩。B组在破膜超过12 h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24 h未分娩者,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缩宫素2.5 U静脉滴注,引产。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妊娠结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阴道分娩A组58.57%,B组52.08%;剖宫产A组41.43%,B组47.9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A组分别为37.14%、28.57%、35.71%,B组分别为10.42%、0、10.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34孕周胎膜早破给予期待疗法,≥34孕周促其分娩,可提高妊娠质量。≥34孕周新生儿妊娠结局优于<34孕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PPROM单胎妊娠孕28~33+6周孕妇103例,依据分娩后胎盘的病理结果,诊断为HCA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5例无HC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特征、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新生儿结局,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CA发生率为66.0%(68/103).观察组破膜孕周明显小于对照组[(28.2±1.2)周比(32.3±1.4)周],其分娩时CRP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8.3±4.7)mg/L比(5.4±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院时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颅内超声检查异常、新生儿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过少、破膜孕周<32周、分娩时CRP>8 mg/L、潜伏期48 ~ 168 h是发生HCA的危险因素(P< 0.01或<0.05).结论 HCA可导致PPROM患者的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升高;在期待治疗过程中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48 ~ 168 h、分娩时CRP水平及入院时羊水过少均与HC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处理、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妊娠妇女。按破膜时妊娠周分为:28~34+6妊娠周和35~36+6妊娠周2组。分析不同妊娠周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破膜至分娩的时间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2组妊娠周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4+6周组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明显低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治愈出院的时间明显长于35~36+6周组(P<0.01);破水≥48h分娩新生儿诊断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破水48h内分娩者(P<0.01);妊娠35~36+6周组延长孕龄对新生儿结局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妊娠28~34+6周发生胎膜早破在排除感染且最大羊水池深度>2cm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35~36+6周发生胎膜早破者考虑终止妊娠;无明确剖宫产指征时应选择阴道试产,出现产科指征和感染征象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后残余羊水指数(AF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723例PPROM患者,根据AFI值将患者分为A组(AFI≤40 mm,201例)和B组(AFI40 mm,522例),均给予抗感染、抑制宫缩等处理,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和B组产妇年龄、破膜时孕周及剖宫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破膜至分娩时间为(71.29±12.20)h,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和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94±1.41)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新生儿窒息、围生期感染、新生儿死亡和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分别为14.93%、30.85%、5.47%和18.91%,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PPROM后AFI≤40 mm时,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情况明显增加,故PPROM后残余羊水量评估是围产期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处理、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妊娠妇女.按破膜时妊娠周分为:28~34+6妊娠周和35~36+6妊娠周2组.分析不同妊娠周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破膜至分娩的时间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2组妊娠周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4+6周组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明显低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治愈出院的时间明显长于35~36+6周组(P<0.01);破水≥48h分娩新生儿诊断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破水48 h内分娩者(P<0.01);妊娠35~36+6周组延长孕龄对新生儿结局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妊娠28~34+6周发生胎膜早破在排除感染且最大羊水池深度>2 cm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35~36+6周发生胎膜早破者考虑终止妊娠;无明确剖宫产指征时应选择阴道试产,出现产科指征和感染征象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例羊膜腔的感染因素,以加强待产期间临床观察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因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的150例患者的胎盘送病理检查,按组织学确诊羊膜腔感染与否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羊膜腔感染与年龄、分娩方式、孕周、破膜时间及孕期合并阴道炎的关系.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羊膜腔感染组与无感染组破膜时间<2天、2~7天、>7天比较,t值分另q为23.666、25.968、18.427,均P<0.01;两组孕周<31周、31~35"周者比较t值分别为21.158和32.898,均P<0.01.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孕周越短,保胎时间越长,孕期合并阴道炎致羊膜腔感染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羊水补充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d、8d、分娩期的羊水指数与治疗前1d相比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皆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合理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羊水补充疗法的期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对胎膜早破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应严格把握,尽可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刘敬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3,(9):133-133,135
目的总结分析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以及其潜伏期时间存在的长短情况对于妊娠结局的具体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产科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总体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按照孕周时间的长短将这些产妇分为两个治疗组,即治疗1组(28~32周)和治疗2组(33~36周)对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项治疗1组母婴的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治疗2组(P<0.05),而治疗1组潜伏期在48h后的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潜伏期48h内(P<0.05),而治疗2组产妇其潜伏期在48h内、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周在28~32周之间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要做好有效措施干预,达到延长孕周的效果,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在33~36周之间要在2d内终止产妇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37前发生胎膜早破者不同就诊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32例孕28~36+6周胎膜早破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就诊时间分为A、B、C3组。A组为破膜时间<2h就诊者;B组为破膜时间>2h,但<12h就诊者;C组为破膜时间>12h就诊者。结果:在孕妇宫内感染率、产褥感染率方面A、B两组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3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A、B两组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在2h内就诊,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促胎肺成熟治疗,可减少孕产妇感染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夏剑 《现代保健》2010,(9):98-99
目的观察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实施期待治疗的围生结局,探讨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注意事项。方法pPROM患者120例按入院时不同孕周分为三组:入院时孕26~27^+6周17例(甲组);入院时孕28~33^+6周80例(乙组)入院时孕34~36^+6周23例(丙组)三组患者实施相同期待疗法。结果三组期待治疗时间有差异,乙组最长;孕妇并发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最高,乙、丙组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情况有差异,甲组新生儿情况预后最差,乙、丙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孕周〈28周的胎膜早破者期待疗法难以达到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宜继续妊娠;对孕34~36^+6周胎膜早破可进行引产;孕龄28~34周胎膜早破者采用期待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未足月羊水过少和羊水偏少孕妇羊膜腔灌注(AI)后的妊娠和新生儿结局,探讨AI治疗未足月羊水过少和羊水偏少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2007年在我院诊治,孕周28~34W,B超提示羊水过少或偏少孕妇共48例。其中接受羊膜腔灌注25例(治疗组),未采取治疗措施23例(对照组),观察母儿分娩结局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组25例孕妇共接受羊膜腔灌注33次,最少1次,最多4次,1例穿刺失败。羊膜腔灌注后,治疗组羊水指数(AFI)平均从(5.11±0.94)cm升到(8.78±0.98)cm,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妊娠时间延长(30.4±8.9)d,显著高于对照组(12.4±3.3)d,(P<0.05);治疗组新生儿送NICU 5例,占20.0%,而对照组12例,占52.2%,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剖宫产7例,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例行羊膜腔灌注后证实为胎膜早破,2例行羊膜腔灌注后诊断为胎儿畸形行引产,1例行羊膜腔灌注后出现胎膜早破,但无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穿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羊膜腔灌注能有效扩充羊水,延长孕周,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王杏调  沈荣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17-2119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治疗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PPROM孕妇的临床资料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8例孕妇中出现不良妊娠结局56例(43.75%);就诊时间、WBC、CRP、期待治疗时间及分娩孕周是PPROM期待治疗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临床一旦发生破膜应及时就诊,并严格监测孕妇及胎儿各项指标,采取选择性干预治疗,改善妊娠结局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剩余羊水量对新生儿预后的指示作用。方法:15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根据剩余羊水指数(AFI)分为A组96例(80 mm0.05),新生儿早期败血症和吸入性肺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羊水剩余量与新生儿感染和缺氧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为新生儿预后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卢红艳  常明  吴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47-4549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医院产科出生且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儿生后有无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对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母亲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指数、母亲产前应用激素、破膜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复苏10个项目进行分析。结果:137例早产儿符合研究标准,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24.8%。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排序,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复苏及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破膜时间长短与脑损伤无关。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及患儿生后有窒息复苏史也为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ure of membranes,PPROM)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生殖道感染是其中原因之一。PPROM的处理包括期待疗法及终止妊娠,选择何种处理方法与妊娠周数、胎儿成熟度、羊膜腔感染及破膜引起的母婴并发症有关,也与本地区新生儿科的治疗水平关系密切。期待疗法有预防感染、抑制宫缩、促进胎肺成熟三大传统方法和较新的羊膜腔灌注术及羊膜腔封闭疗法。当临产不可避免时,需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伟  莫美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67-5469
目的:对比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胎膜早破的患者共103例,其中<35孕周47例为实验组A,≥35孕周56例为实验组B;同期妊娠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87例为对照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及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未足月发生胎膜早破是多因素的,多数发病原因不清,有引产或流产史、宫颈炎、阴道炎史。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和剖宫产比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因素复杂,很可能与宫内感染和宫内微环境有关系,胎膜早破使母儿的并发症增高。  相似文献   

20.
汤栩文  崔咏怡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78-3080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期待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例318例。结果87.2%的PPROM存在易发因素,其中129例患者经期待治疗延长胎龄21~336h,平均84.3h。比较孕28~33+6周与34~36+6周的PPROM,发现两组PPROM新生儿窒息率、RDS发生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期待治疗的患者均作CRP检测,CRP≤8mg组与CRP>8mg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8mg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病率、产褥病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导致PPROM的因素很多;CRP对预示母儿近期预后有一定意义;对孕28~33+6周者宜用期待疗法,尽可能减少母儿感染率,以获得母儿最佳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