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人类颌骨退化变小,而牙胚的数量及大小并未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最后萌出的智齿往往因没有萌出的空间而发生阻生.现将1例埋伏阻生智齿致恒牙牙根吸收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病因,对口腔功能和美观的影响极大,其变化多样。以往人们认为只要去除有阻力的软硬组织,任其自行萌出即可,但在临床上观察发现,就诊时埋伏阻生牙的牙根大多数发育完成,常不能自行萌出,若不作处理,可能致相邻牙的拥挤,错牙合或牙根吸收。而目前治疗多数以拔除为主,但由于埋伏阻生牙大多数为形态基本正常的恒牙,所以对于埋伏牙的保存治疗,获得完整尥恒牙列及建立良好的咬牙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极为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51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采用正畸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阻生齿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的手术,由于阻生齿位于磨牙后区,萌出最晚,前后骨阻力和牙的阻力都较大,给临床上的阻生齿拔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拔牙术是口腔治疗中最古老、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长期以来已形成一套传统的拔牙器械与方法.但传统的拔牙器械由于材料和设计的限制,常常需要用锤敲击辅助用力,震动性大,给病人造成极大的恐惧心理,而且常引发周边软硬组织损伤及颞下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了高速涡轮机磨除法解除阻生智齿的阻力,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反应明显减小.下面就我们近5年来拔除的195例阻生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桂军 《广西医学》2003,25(8):1494-1495
埋伏阻生齿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尤其是下颌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智齿 ,临床上常需拔除 ,由于有骨组织覆盖 ,传统的凿骨拔除法费时 ,出血多 ,损伤大 ,术后局部水肿等并发症多见。用高速涡轮机钻去骨法拔除 ,简便、迅速。但对骨组织有一定损伤。1 996年至 2 0 0 2年我们应用种植机钻拔除去骨配合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和上颌前牙埋伏阻生齿 1 0 6例 ,并与凿骨劈冠法、高速涡轮机钻法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种植机钻法组 ) 1 0 6例门诊病例 ,男性 47例 ,女性 5 9例 ,年龄 8~ 35岁 ,平均年龄1 8.6岁。凿骨劈…  相似文献   

5.
刘建胡  徐木土 《中外医疗》2011,30(28):78-78
目的阻生智齿致邻牙吸收破坏较少见,也需引起重视。方法回顾分析临床1例阻生智齿致邻牙大部分吸收病例。结果患者经诊断明确后,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发现邻牙大部分吸收伴松动,予一并拔出。结论埋伏阻生智齿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能早发现,并拔除智齿,就可避免邻牙破坏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种系发生演化过程中,随着食物越来越精细,带来咀嚼器官的逐渐退化而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不协调。下颌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造成程度不同的阻生。阻生智齿及智齿萌出过程中。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与细菌极易嵌塞于盲袋内,加之冠部牙龈常因咀嚼食物而损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局部细菌毒力增强而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给患者带来咀嚼、张口困难及疼痛等全身症状。所以临床上多数患者需要拔除下颌阻生齿。究竟临床上采用何种方法拔除该牙既省时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又少呢?近年来作者采用高速涡轮钻去骨法与锤凿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二者统计后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掌握合理的拔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术后并发症,以保阻生智齿顺利拔除,现就临床实践浅谈如下几点:1掌握拔牙的适应症不能正常萌出反复引起冠周炎、肿胀;张口受限制或智齿本身有龋及造成邻牙龋坏;有无骨内埋伏造成压迫神经痛及无对(?)牙的智齿等都需拔除。2掌握下颌智齿阻生的形态和阻生类型2.1牙冠形态:从临床病人就诊角度及X线牙片所看,下颌阻生智齿牙冠常略小于邻牙,(?)面的牙尖,沟窝及颊面的发育常不如邻牙明显。  相似文献   

8.
局部填塞碘仿纱条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下颌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程度不同的阻生。由于阻生牙拔除术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术中需要翻瓣去骨的阻生牙拔除,术后经常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9.
阻生齿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手术,但术中如何熟练地解决阻生齿与周围骨及软组织的阻力,是手术操作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下颌Ⅱ类阻生齿拔除术16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在我科门诊行下颌阻生齿拔除术者,术前首先排除手术禁忌证,并经X片证实为Ⅱ类阻生。166例患者中,男128例,女38例,18~50岁,平均32岁;单根牙114例,双根牙52例。1.2操作方法局麻、消毒、铺巾后,先做远中龈切开,翻瓣,如冠部未完全暴露,再行颊侧近中切开。牙冠暴露后,若与邻牙形成阻力或冠部骨组…  相似文献   

10.
上颅埋伏阻生齿常常引起上颌牙排列下齐,因矫冶往往需要拔除埋伏阻生齿。上颌埋伏阻生牙唇侧或腭侧的准确定位对指导临床手术进路十分重要。自1991年我们采用上全面埋伏生牙改良颏顶位定位法。定位62例上全面埋伏阴生牙,均获满意影像。  相似文献   

11.
无冠周炎型下颌阻生智齿的局部解剖特点陆蔚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无锡214002)关键词阻生齿;解剖学下颌智齿阻生是引起冠周炎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亦能发现有的下颌阻生智齿(埋伏齿除外)却从未有冠周炎史。本文将这类智齿称为无冠周炎型下颌阻生智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常规曲面断层片与颌面CT对于下颌中、高位阻生智齿位置判断的价值,探讨曲面断层片代替颌面CT判断智齿萌出方向、与邻近结构解剖关系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科83例下颌中、高位阻生智齿患者,共100颗阻生智齿,所有患者均拍摄常规全口曲面断层片与颌面CT,测量两种检查方法中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宽度、磨牙后间隙、倾斜度,计算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测量结果。结果曲面断层片与颌面CT都能清晰显示下颌中、高位智齿的阻生位置及其与邻牙的解剖位置关系。两种方法对于中、高位阻生智齿萌出方向的判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曲面断层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代替颌面CT准确判断下颌中、高位阻生智齿萌出方向,以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经常见到各种原因所致恒牙不能正常萌出患者 ,埋伏阻生于骨内 ,影响牙列整齐与功能。采用外科手术去除病因后助萌 ,或暴露牙冠 ,粘附托槽后牵引导萌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共 19例 ,男 7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2 0岁。其中由牙瘤引起的有 4例 4颗牙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1例 4颗牙 ;多生牙引起的 4例 5颗牙 ;乳牙根尖肉芽肿 1例 1颗牙 ;骨量不足 9例 16颗牙。1 2 方法 外科手术去除病因 ,其中 2例埋伏阻生牙牙根未形成 ,牙冠松动 ,予以关闭切口 ,两邻牙置推簧保持间隙 ,1年后自行萌出 ,因伴…  相似文献   

14.
何影  孙晋虎 《微创医学》2007,2(5):425-426
目的探讨应用牙钻微创去骨分牙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91例102颗下颌埋伏阻生智齿,随机分为牙钻组与对照组。牙钻组用微切口和高速涡轮牙钻去除骨阻力并分开牙齿,拔除低位近中埋伏阻生智齿33颗,近中水平埋伏阻生智齿18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51颗,其中近中埋伏阻生智齿29颗,近中水平埋伏阻生智齿22颗。两组患者术后牙糟窝内均未放入任何药物,常规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消炎和止痛药物,拔牙术后3、7d各复诊1次,并记录相应的主诉、症状和体征。结果牙钻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反应较轻,拔牙时间短,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结论应用牙钻微创去骨分牙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干槽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下颌阻生齿的形态特点及临床应用500例分析李保柱(东海县人民医院口腔科222300)根据500例阻生齿拔除的临床经验,结合X线片记录,将下颌阻生齿的形态特点从临床应用角度讨论如下。1牙冠形态下颌阻生智齿牙冠常略小于邻牙,面的牙尖沟窝及颊面、发育沟不如...  相似文献   

16.
庞煊奈  康娜 《重庆医学》2013,(35):4341-4342
牙齿因为骨、牙或纤维组织的阻挡而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称为阻生牙。轻微阻生时牙齿可能萌出迟缓或错位萌出,严重时牙齿可能埋伏于黏膜或骨内称为埋伏牙[1]。埋伏阻生牙是口腔正畸科常见的错畸形,病因复杂,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本文就埋伏阻生牙的发病率、检查诊断方法、外科手术术式及正畸牵引治疗作一综述。1埋伏阻生牙的发病率由于人种、地区和调查对象不同,埋伏阻生牙患病情况有  相似文献   

17.
巫肖虹 《浙江医学》1997,19(4):212-212
下颌阻生齿拔除并发出血和干槽症临床多见,笔者采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阻生智齿牙槽窝预防出血和干槽症,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影响而造成牙萌出受阻,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主要是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萌出牙的空间而造成.阻生牙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阻生牙最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常常引起反复发作的冠周炎、邻牙损伤,有时出现周围骨组织膨隆、牙合关系紊乱,极大地危害机体的健康.临床上常需拔除阻生智齿的治疗方法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在口腔科治疗中较为常见.阻生上颌前牙其中一部分为多生牙,临床上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牙间隙增宽、牙扭转、邻牙迟萌等,应尽早拔除;另一部分为形态基本正常的恒牙,对于这部分埋伏齿临床上应尽量保留,以获得完整的恒牙列及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应分别对待,现将笔者临床上所治疗的上颌埋伏前牙6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导萌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例22颗有保留价值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病例进行翻瓣闭合牵引导萌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1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经3~11个月导萌均顺利萌出,牙髓活力正常,未见埋伏牙及邻牙牙根吸收,17颗牙周组织正常,4颗尖牙牙龈形态不理想.1颗埋伏阻生中切牙因意外治疗失败.结论 经X线准确定位,采取最佳的导萌方式和合理牵引方法和牵引力,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能够得到保留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