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根据是否患糖尿病和冠心病分组,A组糖尿病无冠心病组[DM(+),CHD(-)];B组无糖尿病有冠心病组[DM(-),CHD(+)];C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D组健康对照组[DM(-),CHD(-)],均测定血浆hs-CRP、血浆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和HOMA-IR指数.结果A组和B组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平均h8-CRP均较对照组高.[C组为(4.01±1.89)mg/dl,D组为(0.18±0.12)mg/dl,均P<0.01;C组平均hs-CRP水平高于第B组P<0.01].在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冠心病,血浆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INS)、HOMA-IR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的患者与冠心病无糖尿病的患者具有相似的hs-CRP水平,而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较冠心病无糖尿病者有较高的hs-CRP水平.由于血浆hs-CRP,空腹胰岛素和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因此,炎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同时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经济的2型糖尿病(T2DM)SD大鼠模型.方法 SD雄性大鼠以高脂、高胆固醇灌胃加糖水喂养,诱发胰岛素抵抗,记录饮食、饮水、体重变化,3月后两次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 mg/kg)诱发高血糖症,继续喂以高脂、高胆固醇、高糖2月,造成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体重、空腹血糖(FGLU)、糖化血清蛋白(FMN)、胰岛素水平(INS)、C肽(C-P)、超敏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L)进行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结果 STZ+HFD组大鼠的FGLU、FMN、INS、C-P、CRP、TG、TCHOL、IRI明显高于HFD组(P〈0.05),HD组高于ND(P〈0.05).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0 mg/kg)分两次给药、毒性小,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率可达到90%.结论用高脂、高胆固醇灌胃加糖水喂养结合小剂量STZ两次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T2DM大鼠模型,具有2型DM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同时具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可作为研究T2DM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见斑块)和糖尿病非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未见斑块),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2CRP。结果:糖尿病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的hs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2CRP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在老年T2DM颈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应用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组(DM+INS组)4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组)40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4mg/d,共3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指数的改变。结果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l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l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T2DM)的大鼠模型,观察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30只)。高脂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得到T2DM大鼠24只。将成模的24只T2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PIO组,每组12只。监测DM组、PIO组和对照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DM组、PIO组大鼠的体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指数和HOMA-β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PIO组的HOMA-β高于DM组(P<0.05)。结论:PIO发挥治疗T2DM大鼠糖尿病的作用可能与减轻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应用于单用胰岛索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13.9mmol/L范围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胰岛索治疗组(DM+INS组)5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组)52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索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RoslglitazoneRSG)4mg/d,共三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IG)及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结果: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lC、TC、TG、HDL-C、LDL-C和胰岛索用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1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减步。而DM4+INS组治疗前后FIG、PPG、HbA1C无盟显的改变。DM4+INS4+RSG组TC、TG、HDL-C、LDL-C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略有增加(P〉0.05)。DM+INS+RSG组8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5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胰岛索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可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良好的控制,减少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索用量。临床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斯匹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10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口服阿斯匹林100mg/晚;B组59例维持原抗糖尿病治疗方案.经过12个月治疗后观察患者血清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INS)、空腹C肽、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FBG、HbA1c、INS、C肽、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s-CRP降低(P<0.05),UAER升高,但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s-CRP、UAER升高(P<0.01).B组较A组hs-CRP、UAER升高(P<0.01).结论阿斯匹林可以降低T2DM患者血清hs-CRP,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患者血清CRP、HbA1c、Fins、TC、TG、FBG水平和HO-MA-IR、BM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慢性炎症炎症可能是导致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机制,是导致胰岛素抵抗、促使β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检测血清CRP可了解IR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斯匹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92例T2DM患者在原来抗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口服阿斯匹林100mg/晚。B组50例,维持原抗糖尿病治疗方案。经过12个月观察后,观察患者的血清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INS)、空腹C肽、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等标志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FBG、HbA1c、INS、C肽、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s-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ER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s-CRP、UAE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hs-CRP、UAE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斯匹林可以降低老年T2DM患者的血清hs-CRP,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莹莹  陈春燕  桂丽 《海南医学》2009,20(12):15-18
目的探讨不同腰臀比的2型糖尿病(DM)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33例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27例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28例糖耐量正常肥胖的对照者和25例正常非肥胖的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空腹及口服75 g葡萄糖后30 min的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水平、C肽,同时观测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IC)、FA、反应蛋白(CRP)、血糖、身高、体重、腰/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结果2型DM组的W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HBAIC、FA,2型DM肥胖组高于正常非肥胖组和正常肥胖组(P〈0.05),正常肥胖组高于正常非肥胖组(P〈0.05),但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服糖后30 min胰岛素及C肽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5),但未发现抵抗素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WHR、血TC、LDL、HBAIC、FA、CRP、空腹血糖(GLU)等指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型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正常,且与肥胖、腰臀比值、胰岛素抵抗关系不明显,因而抵抗素可能没有直接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黎明  励晶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32-133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伴NAFLD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单纯胰岛素(A组)和胰岛素+吡格列酮(B组)治疗,另择单纯T2DM患者60例作为T2DM组,并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观察三组人群Visfatin水平差异并T2DM伴NAFLD患者治疗前后Visfatin及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结果单纯T2DM组的Visfatin水平、HOMA-IRI、腰围(WC)、TG均高于正常体检组,而均低于T2DM伴NAFLD组(均〈0.05)。FBG、WC、ALT及GGT为影响血浆Visfatin的独立危险因素。A、B两组较治疗前胰岛素抵抗(IR)明显减轻,血浆Visfatin水平下降,胰岛功能(HOMA-BI)改善(均〈0.05)。A与B组相比:治疗前IR、血浆Visfatin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B组的IR及Visfatin水平显著低于A组(〈0.05)。Visfatin与IR呈正相关。结论 Visfatin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机制与T2DM、腹型肥胖及NAFLD的进展有相关性。应用吡格列酮可能干预T2DM患者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高敏CRP(hsCRP)水平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30例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hsCRP及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组根据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评分分为血管无病变组(26例)、血管轻度病变组(45例)和血管中重度病变组(59例)。比较各组问指标水平,对sICAM-1、sVCAM-1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下肢血管病变与各项危险因素的Person相关性分析,以下肢血管评分作为应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血管中重度病变组的sICAM-1[(385±88)gg/L]、sVCAM-1[(811±293)μg/L]水平,高于血管轻度病变组[(292±84)μg/L与(572±189)μg/L]、血管无病变组[(282±56)μg/L与(4504-176)μg/L]和对照组[(2394-60)μg/L与(358±177)μg/L](t值为4.15—8.93,均P〈0.05);hsCRP水平为(1.614-1.01)mg/L,高于血管轻度病变组(1.044-0.79)mg/L、血管无病变组(0.594-0.34)mg/L和对照组(0.924-0.56)mg/L(t值为2.18~4.27,均P〈0.05)。sICAM-1水平与TC、LDL.C、sVCAM.1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0.20和0.49,均P〈0.05,sVCAM-1水平与病程、收缩压、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18和0.21,均P〈0.05)。结论T2DM患者sICAM—1、sVCAM-1及hsCRP水平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程度有关,其升高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初诊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代谢特征。方法202例初诊T2DM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3组在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0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方面的差别。结果青年组具有最高的BMI、血尿酸、吸烟率及HOMA—IR;老年组具有最高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白蛋白(UAlb)、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中年组的血压、血尿酸、UAlb、吸烟率及甘油三酯较高。3组间HOMA—β无统计学差异。青年组HOMA—IR与HbAlc、高密度脂蛋白相关(r=0.499、r=-0.643),HOMA—B与总胆固醇相关(r=-0.519);中年组HOMA-β与BMI、HbAlC相关(r=0.555,r=-0.481);老年组HOMA—IR及HOMA—β与代谢参数间无相关性。结论初诊T2DM代谢异常特征随年龄不同而不同,青年T2DM患者表现为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中老年T2DM患者以高血压与高白蛋白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瘦素比例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病例152例,男72例,女80例。根据FPG水平分组研究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结合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如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BMI等因素,以稳态模型公式评估HOMA-IR,分析脂联素/瘦素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A/L与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相关(均P〈0.05)。其中,A组患者的BMI、TG、HDL、LDL指标与A/L均关系密切,A/L与B组和C组中的部分指标有关。结论 A/L比单独采用脂联素和瘦素指标更适于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不能做为精确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指标,A/L较之HOMA-IR可能更加适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空腹及餐后2h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T2DM患者85例,按照HbA1c检测值将其分为控制不良组(n=30)、控制一般或者良好组(n=55)。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电极法对葡萄糖进行测定,酶联法对FFA进行测定,化学发光法对胰岛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对HbA1c进行测定,HOMA—IR用稳态模式评估。结果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A1c、FPG、2hPG、HOMA—IR、FFA及2hFFA各项指标的检测值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中的控制良好组比较,控制不良组患者的HbAIc、FPG、2hPG、HOMA—IR、FFA及2hFFA各项指标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2hFFA明显正相关于HbA1c、FPG、2hPG、HOMA—IR(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FFA水平的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的关系,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 OPG)与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个体、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各30例。用ELISA方法测定OPG,生化法测定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组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组及合并冠心病组血清OPG、FPG、HbA1c、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2型糖尿病组HbA1 c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P<0.01)。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OPG水平、血糖、胰岛素及HOMA-IR明显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与血清OPG、血糖、胰岛素升高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关,OPG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可能与胰岛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慢性亚临床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探讨炎性反应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检测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36例T2DM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C组,85例)和颈AS组(A组,51例),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与C组比较,BMI、WBC、hs-CRP、LDL-C、TG、HbA1c、HOMA-IR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WBC、hs-CRP、LDL-C、TG、HbA1c、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0.26、0.63、0.42、0.32、0.05、0.17、0.31,P值分别为0.01、0.16、0.52、0.00、0.00、0.00、0.00、0.02)。结论慢性亚临床炎症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颈AS程度,为预测和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与作用。方法选择2011-03~2012-12间于我院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5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另筛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相关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的FBG、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HbA1c与FBG呈正相关(r=0.443,P〈0.05),与C肽呈负相关(r=-0.628,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清C肽水平发生异常,其结果可以作为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两者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