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淋巴瘤移植模型小鼠Bcl-2 m RNA、Ki-67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BALB/c小鼠建立淋巴瘤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吴茱萸碱组、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给予不同条件干预。干预后第6天、第12天、第18天、第24天,测定肿瘤体积、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含量以及肿瘤组织中Bcl-2m RNA、Ki-67 m RNA的表达量。结果:干预后第6天、第12天、第18天、第24天,环磷酰胺组、吴茱萸碱组、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吴茱萸碱组、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均明显小于环磷酰胺组(P0.05),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肿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吴茱萸碱组(P0.05);吴茱萸碱组、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明显高于吴茱萸碱组(P0.05);环磷酰胺组、吴茱萸碱组、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 m RNA、Ki-67m 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吴茱萸碱组、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 m RNA、Ki-67m 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环磷酰胺+吴茱萸碱组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 m RNA、Ki-67 m 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吴茱萸碱组(P0.05)。结论:吴茱萸碱能够抑制淋巴瘤移植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增强NK细胞功能并下调Bcl-2 m RNA、Ki-67 m 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血清中ox-LDL及炎性小体caspase-1表达的影响,从抗炎抗氧化作用方面探讨吴茱萸碱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和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3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TG、TC、HDL、LDL含量及ox-LDL、caspase-1的表达量;观察HE染色切片大鼠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及肝细胞结构变化。结果:HE染色见大鼠肝组织及主动脉弓组织中吴茱萸碱给药组炎症细胞浸润及脂肪变性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其中吴茱萸碱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能显著提高AS大鼠模型HDL血清中的含量,显著降低TC、TG、LDL水平及ox-LDL、caspase-1含量,其中吴茱萸碱中剂量效果最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吴茱萸碱可通过抗炎抗氧化途径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及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1)将大鼠灌胃次黄嘌呤(100mg/kg),再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盐(20mg/kg)致尿酸增高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2)通过喂食鸡高蛋白高钙饲料建立鸡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在给药7d和14d后的降血尿酸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高低剂量组均有降低大鼠血清尿酸值的作用,且低剂量组降血尿酸作用效果显著;在给药后第7d和第14d,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血清尿酸值。结论:吴茱萸碱具有一定的降血尿酸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碱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总碱的急性毒性,为吴茱萸碱类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雌雄兼用,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总碱组。各给药组分别单次灌胃给药2 g/kg,无小鼠死亡。然后进行单次灌胃最大给药量(5g/kg)实验,连续观察14 d。观察小鼠一般指标及体重变化;分别在给药后2 h、8 h、1 d、7 d和14 d测定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尿素(Urea)的浓度;同时进行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在观察的14 d内无小鼠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吴茱萸3种生物碱给药小鼠的皮毛、行为活动、呼吸、精神状态、饮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测定药后2 h、8 h、24 h、7 d和14 d ALT、AST、Crea、Urea及主要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肉眼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没有异常发现。吴茱萸碱组于给药后7 d和14 d时,体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分别单次灌胃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或吴茱萸总碱最大给药量5g/kg,连续观察14 d,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曾报道吴茱萸碱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可能与 vanilloid 受体的活性有关,其辣椒素样作用与辣椒素作用的强度相当。还有报道称吴茱萸碱对离体豚鼠左心房具有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作用,但机理不清楚,且吴茱萸次碱的强心作用未见报道。因此作者研究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强心作用及其与vanilloid 受体的关系。离体豚鼠右心房在60 min 平衡期后被彻底清洗,再平衡15 min。然后将超大剂量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对照药辣椒素(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是中药吴茱萸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二者可以通过激活辣椒素受体(TRPV1)释放CGRP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本课题研究了吴茱萸次碱的母核构像与辣椒素受体有关的药理作用的选择性关系。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两个5-脱氧吴茱萸次碱的类似物,并分别测试它们对动脉环和气管环的影响。结果这两个化合物均能产生弱于吴茱萸次碱的舒张血管作用,且它们与吴茱萸次碱一样不能产生任何支气管收缩作用。结论计算机模拟显示这两个化合物有着与吴茱萸次碱类似的近平面结构,而这种近平面的结构可能是它们不能产生支气管收缩作用的原因。实验结果为研究TRPV1亚型,开发新一代以TRPV1为靶点的低副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建立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探讨吴茱萸碱在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AOM/DSS建立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10 mg/kg)和吴茱萸碱高剂量组(20 mg/kg),给药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死亡情况,比较各组小鼠结直肠的长度、肿瘤数目及大小,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结直肠组织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PCNA的表达。结果 AOM/DSS可造成小鼠的体质量下降和死亡率增多,而吴茱萸碱可改善这一现象,并且减少结直肠肿瘤的发生,降低组织炎症水平和细胞的异常增殖。结论 吴茱萸碱对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组织炎症水平和抑制细胞异常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纳米珍珠粉对大鼠钙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比较纳米和微米珍珠粉对大鼠生长发育和骨钙水平作用的差异。方法出生21d断乳SD大鼠100只,喂养低钙饲料2周。随机分为5组,雌雄各半,Ⅰ~Ⅱ组分别为微米珍珠粉低、高剂量组,喂饲饲料为低钙饲料混合不同剂量的微米珍珠粉;Ⅲ~Ⅳ分别为纳米珍珠粉低、高剂量组,喂饲饲料为低钙饲料混合不同剂量的纳米珍珠粉;Ⅴ组为低钙对照组,喂饲低钙饲料;另取10只SD大鼠为实验本底组(即Ⅵ组),Ⅵ组于实验开始前处死。实验期为4周。结果2个不同剂量的纳米珍珠粉组的大鼠体重、股骨干重及长度、钙吸收率、钙存留率均高于2个相应剂量的微米珍珠粉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米珍珠粉能够被大鼠很好地吸收利用,具有增加骨钙含量的功能,在钙吸收利用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微米珍珠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结果 枸杞饲料组小鼠,外周血B细胞增多,骨髓前体B细胞及未成熟B细胞增多,造血干、祖细胞均显著减少。结论 枸杞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动员,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 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结果 枸杞饲料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总数及B细胞增多,骨髓细胞总数减少,骨髓前体B细胞及未成熟B细胞增多,造血干、祖细胞均显著减少。结论枸杞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分化,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两种配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证候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两种配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证候特点.方法:根据喂饲高脂饲料配方的不同,将大鼠分为高脂血症1组(B1),喂饲单纯高脂饲料;高脂血症2组(C1),喂饲高蛋白加高脂饲料.同步检测饮水,摄食,体质量,抓力,腋温,爪、尾显微放大拍照及图像处理得到r值,旷场水平跨格数和垂直站立数,计量辨证其气盛衰度、阴盛衰度、阳热程度及痰湿程度,对两组证候及其演变进行比较.结果:模型复制第42天,模型大鼠血胆固醇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三酰甘油不升反降.在证候方面,两组没有出现痰湿证.C1组在饮食量、气和阴精盛衰程度,以及痰湿证候表现、血脂水平等方面均优于B1组.结论:喂饲高脂饲料可形成稳定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其方法还需要探索.高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对大鼠证候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4只和模型组32只。正常组喂饲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饲高脂饲料。饲养第5、9周末处死部分大鼠(每次每组8只),然后于第10周将剩余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干预组,每组8只,继续喂饲高脂饲料,同时干预组予以盐酸小檗碱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等量的蒸馏水灌胃。于第13周末处死剩余大鼠,采血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等生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免疫组化法和 RT -PCR 法测解耦联蛋白2(UCP2)、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AST、ALT、TC、TG、FBG、FINS、HO-MA-IR明显升高,肝组织UCP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AST、ALT、TC、TG、FBG、FINS、HOMA-IR明显降低,肝组织UCP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1)随着高脂饲养时间的延长,NAFLD大鼠肝组织UCP2表达逐渐上调,GLUT4表达则逐渐下调,此促进了NAFLD的进展;(2)小檗碱能改善NAFLD大鼠高脂血症、高糖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具有一定肝细胞保护作用;(3)小檗碱能上调NAFLD大鼠肝组织GLUT4的表达和下调UCP2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禁食大鼠摄食的调节方式,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4只,将其中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摄食组与禁食24 h组,每组5只,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NPY及其Y1受体的表达;剩余24只大鼠行CeA内套管植入术,术后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CeA内注射NPY,另1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1组),1、2及4 h后分别观察大鼠摄食量;另12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CeA内注射Y1受体阻断剂,另1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1、2 及4 h后分别观察大鼠摄食量。结果:与正常摄食组比较,禁食24 h组大鼠CeA内NPY表达显著增多(P<0.05),其Y1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1组比较,大鼠CeA内注射NPY后1 h内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2组比较,大鼠CeA内注射NPY的Y1受体阻断剂后1 h内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PY在 CeA内对禁食大鼠的摄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Y1受体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尿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喂饲常规饲料;20只采用喂饲高糖高脂饮食,3个月后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和胰岛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应用对实验性高脂饮食大鼠高脂血症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84只,体重200~230 g,SPF级。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总碱高、低剂量组、模型+水煎液组、模型+粉剂组、模型+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动物。除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2次外,其余各组上午9:00~11:00灌胃给予高脂乳剂1 mL/100g,下午灌胃给药,连续12天。给药组动物分别给予给药体积为1~1.06mL/100g的4.5%小檗碱水溶液、0.045%吴茱萸总碱水溶液,100%(黄连∶吴茱萸=1∶1)水煎剂,以及黄连、吴茱萸药材粉末、0.2%浓度的辛伐他汀药液。给药结束后禁食8 h,处理动物,进行指标检测。结果:对大鼠连续灌胃给予高脂乳剂12天,能明显升高动物血清中TC、TG、LDL-C、apoB含量,同时使血清HDL-C、apoA1含量下降,动物体重下降,与人类高脂血症的生化指标变化相似,表明高脂血症模型制备成功。药物预防性给药,可对以上指标的异常起到阻碍作用。结论:黄连∶吴茱萸(1∶1)的配伍具有一定的预防高脂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对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的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基础组(n=10)和高脂组(n=40),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高脂高胆固醇饲料.4周后,按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将高脂组随机分为4组:高脂对照组、白藜芦醇低(5 mg·kg<'-1>·d<'-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食用何首乌后,小鼠造血系统的变化。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何首乌饲料组,喂饲添加何首乌的饲料,10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细胞。结果何首乌饲料组小鼠,脾脏B细胞增多,胸腺CD4+细胞增多,CD8+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干细胞显著减少,其中静止期细胞增多,增殖分裂期细胞减少。结论长期适量食用何首乌有助于减缓小鼠造血系统的衰老,维持造血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高胆固醇饮食致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大鼠脑微循环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每日给予普通饲料,其余2组大鼠每日给予高胆固醇饲料,连续喂饲28 d.造模同时灌胃给药,姜黄素组大鼠给予姜黄素200 mg·kg-1·d-1,...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为传统中药,用于治疗头痛、胸腹痛、呕吐,并用作镇痛剂及感冒药的组分,亦可改善血液循环。吴茱萸碱为该植物中的主要生物碱。作者研究了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对辣椒素敏感的初级神经末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对豚鼠离体支气管平滑肌为一强收缩剂,并呈剂量相关。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特征。方法制备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以吴 茱萸碱为对照,检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及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大鼠尾静脉给予吴茱萸碱包合物以及游离吴茱萸碱后,HPLC 法测定血浆中吴茱萸碱的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吴茱萸碱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约 为18 μg/mL、累计释放百分率约为80%,与游离吴茱萸碱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吴茱萸碱包合物和游离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 Cmax分别为252.5±12.43 μg/L和161.3±3.45 μg/L;Tmax分别为4.00 h和4.07 h;MRT0-∞分别为8.46±0.91 h和4.43±0.74 h;AUC0-t分 别为2266.40±28.64 μg·L-1·h-1和911.92±8.53 μg·L-1·h-1;AUC0-∞分别为2359.76±31.58 μg·L-1·h-1和919.16±9.73 μg·L-1·h-1;吴茱 萸碱包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256.73%。结论吴茱萸碱包合物明显改善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