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营养不良,且受到麻醉、手术创伤、尤其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黏膜损伤[1-2]。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能够增强宿主抗微生物防御机制,恢复燃料储备,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停留时间,以及降低住院费用和减少移植后感染的发生。因此,及时有效地给予肝移植患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早期进食对肝移植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霁  任辉 《护理学报》2006,13(7):4-6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肝移植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排序分组法将2005年1-9月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和常规进食组,各26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感染率、死亡率、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ICU时间、营养费用、睡眠质量。结果早期进食组肝移植术后感染率、营养费用明显低于常规进食组;肝功能、睡眠情况恢复较好;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ICU时间较常规进食组短,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营养指标和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进食相比,早期进食减少感染率,促进肝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缩短ICU监护时间,降低营养费用。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志锋  刘红  王楚  苏惠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03-1404
随着肝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减少,而许多围手术期因素成为影响肝移植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我院成功开展肝移植14例,结合患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洪忠新  鲁纯净 《临床荟萃》2002,17(22):1356-1358
影响肝移植预后的因素很多 ,下面就营养不良、腹水、供体肝和受体肝营养状况对移植预后的影响、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骨质疏松、巨细胞病毒感染、肝脂肪变性、乳糜性腹水和铝中毒等 9个影响移植预后的因素及其处理措施介绍如下。1 营养不良慢性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 ,发病率高达 6 0 %以上[1] 。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减少 ,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增加 ,高代谢和消化功能的缺陷 (脂肪吸收不良 )也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造成该类患者去脂组织 (LBM )下降 ,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增加 ,物质代谢障碍[1,2 ] 。该类患者的营养不良常是混合性的 ,并与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对15例肝移植病人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3d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人白蛋白、血浆;术后4~5d肠内营养(E N)结合肠外营养(PN);术后6~10d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术后10~18d完全经口进食。术后常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 H4~7d。结果:除1例死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例死于术中术后大出血外,余13例恢复顺利。结论:适当营养治疗对肝移植病人是安全的,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肝移植的2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记录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糖测定值及胰岛素用量。结果肠内营养组感染率、死亡率与静脉营养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静脉营养组少(P〈0.05);在控制血糖等效的情况下,术后6d内胰岛素日平均用量比静脉营养组低(P=0.03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住院费用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液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患者多为终末期肝病,全身情况差,且往往伴有肝肾综合征,术前多有体液分布的不均衡,故术后重视液体治疗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1998~2004年共进行肝移植4例次,现将肝移植术后液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供肝功能的恢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与肝功能有关的9项生化指标的水平,判定供体肝脏在受体内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至2005年行肝移植术的病例,自术后第2天起定期清晨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血清ALT、AST、GGT、ALP、GLDH、CHE、ALB、PAB及CHOL测定,最长监测时间90天。然后回顾性筛选出术后未发生各种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设正常对照组。结果血清GGT、ALP,血清AST、ALB,血清ALT、GLDH、PAB和血清CHE、CHOL分别在术后第2天,第10天,第12天和第90天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结果提示肝移植术后供体的肝功能要完全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约需3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病人术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排序分组法将实施原位肝移植术后32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各16例,检测两组病人肠道pH值及菌种比例、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EEN组肝移植术后肠道pH值和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比例明显低于TPN组:EEN组手术后3、57、d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较TPN组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EEN,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保护肠黏膜屏障,从而减少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胃肠道瘘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15例早期并发胃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要点.结果 肝移植术后早期胃肠道瘘的发生率为1.2%(15/1 173).其中,胃瘘为0.42%(5/1 173),十二指肠瘘为0.08%% (1/1 173),空肠瘘为0.34% (4/1 173),回肠瘘为0.08%(1/1 173),横结肠瘘为0.34%(4/1 173).本组胃肠道瘘发生的时间为术后7~24 d.采取“三阶梯”不同热量的营养支持及手术和综合治疗后,7例肠瘘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6.6%(7/15).其余8例康复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胃肠道瘘的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合理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案对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行肝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肝移植术后接受肝穿刺术的患者89例,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 81例被证实为排异反应.89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28例占31.5%有局部轻微疼痛.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护理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护理可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从而降低肝穿刺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平衡膳食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4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随机分为平衡膳食组24例和普通膳食组23例.平衡膳食组按照"食品交换份法",5种食品按照比例份数搭配配餐,普通膳食组按照患者的习惯进餐,不实施干预.比较2组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在平衡膳食组,患者体质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7个指标在移植后90 d与移植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8.5,-4.7,-4.2,-10.2,-3.9,-14.1和-80.9),P<0.01;在普通膳食组,仅有体质量、血小板和前白蛋白3个指标在移植后90 d与移植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4.5,-4.6和-14.9),P<0.01.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平衡膳食有利于造血的全面恢复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7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得分(15.10±2.30),总生存质量得分(13.38±2.91),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心理领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总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士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早期活动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早期活动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制定详细的“肝移植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时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睡眠状况、相关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提前,住 ICU 监护、胃肠道功能恢复、留置胃管和导尿管时间明显缩短,每日进食量、自然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安眠药物使用率明显减少(P 均<0.01);在留置尿管一次拔管成功率以及切口裂开、胆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可促进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例行同种异体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分层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n=48)和对照组(C组,n=48).观察并分别记录麻醉后、无肝前期(T0)、肝下下腔阻断30 min(T1)、肝下下腔开放30 min(T2)、肝下下腔开放60 min(T3)、肝下下腔开放12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CO)、平均动脉血压(MABP)、体循环阻力(SVR)、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毛细血管嵌压(PAW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无肝前期CCO、MABP、MPAP、PAWP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均明显下降(P<0.01),SVR明显升高(P<0.01);开放肝血流后30 min,两组患者MABP和RVEF开始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无肝前期(P<0.01,P<0.05),SVR较无肝前期明显下降;再灌注后60 min,U组患者CCO、MABP和RVEF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SVR明显高于无肝前期,MPAP和PAWP基本正常或接近于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改善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综合征,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对原位肝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对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与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90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两方面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生存质量中的社会领域、总体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总体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生理领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社会领域与总体生存质量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护士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支持对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全球范围内肝移植外科技术日臻成熟、新一代强力免疫抑制药物的不断涌现,术后ICU水平的提高,肝移植自90年代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笔者对90例接受肝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心理治疗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收集从2004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完善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8例肝移植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干预等围手术期护理实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8例肝移植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一套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以及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肝移植患者护理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