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从《伤寒论》治脉结代、心动悸的复脉汤以炙甘草为主药,联想到炙甘草可能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想通过实验了解生甘草和炙甘草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是否有异。作者就生甘草和炙甘草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炙甘草在对抗BaCl_2诱发大白鼠心律失常方面优于生甘草。炙甘草和生甘草均对CaCl_2——Ach混合液诱发小白鼠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表现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两者还能加强异搏定诱发小白鼠房室传导阻滞作用,且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隋在云  刘瑾 《吉林中医药》2014,(10):990-992
目的研究脉安心颗粒对冠脉结扎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安心颗粒能明显缩短冠脉结扎导致的QT间期延长,降低心律失常分数。结论脉安心颗粒对冠脉结扎所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177条,方药组成为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该方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历来为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之要方。近年来,炙甘草汤因治疗效果显著,药物作用稳定,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对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结合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对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及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52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方建安 《陕西中医》2003,24(8):678-679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5 2例。方法 :在辩证论治基础上 ,采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 ,总有效率 92 .3 %。提示 :本方能增加冠脉血液供应 ,改善心肌缺血 ,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 ,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10年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相关文献分析,概述经方炙甘草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情况。由方论解读可知炙甘草汤的组成、煎煮方法和适用范围;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文献显示,炙甘草汤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实验结果表明炙甘草汤对多种心律失常大鼠模型具有防治作用。证实炙甘草汤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临床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自拟加味生脉饮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生脉饮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80.00%,对照组分别为32.50%、60.00%,治疗组心肌缺血疗效及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加味生脉饮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晛  荆鲁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471-2473
从炙甘草汤的病因病机、药理学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对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炙甘草汤滋阴补血,通阳复脉,临床可用治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抗血小板活化、保护内皮细胞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相似文献   

9.
炙甘草汤为中医治疗脉律不规则型心律失常唯一的经典专方,对一部分病人有较好的疗效,这已得到历代医家的公认。但脉律不规则型心律失常有很多类型,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非药物所能治的。所以,如不加区别地见到脉律不规则型心律失常(脉结代)的病证就用炙甘草汤,有效率则必然很低。因此,要提高炙甘草汤的疗效,须要注意以下3个要点:首先是适应症的确定。其次是特殊药物的超剂量使用,第三是生地黄的辩证使用。按照这一方法梳理,炙甘草汤的最佳适应症是各类早搏,对减少早搏的数量、减轻心动悸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对慢心率的频发早搏尤具优势。次佳适应症为心房颤动。在心房颤动中,炙甘草汤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心功。而其他脉律不规则型的心律失常,则非炙甘草汤的适应症;其次是要注意炙甘草汤2味特殊药物的超剂量使用-生地黄和大枣。在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常规剂量与超常剂量使用的疗效差别时,应遵从原方使用超常剂量,以确保疗效最大化;第三是生地黄的使用。一般情况下遵从原方用生地黄,如遇有舌淡或舌白的阳虚或血虚情况,则应用熟地黄,才能既发挥地黄的疗效,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阿胶、大枣、麻仁、麦冬、生地黄等加清酒和水共煎而成。作为"脉结代,心动悸"的主方,广泛运用于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并在血液系统、肿瘤等方面实验研究也很丰富。近年来,从炙甘草汤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调节作用在药理研究中得到初步验证后,炙甘草汤便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也让人们看到炙甘草汤在治疗肿瘤、心肌缺血及其它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前景及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简要梳理《伤寒论》炙甘草汤方的适应症、组方及煎煮法;并综述近10年来应用炙甘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结果:炙甘草汤最初的适应症为伤寒后"脉结代,心动悸",与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较为符合;实验研究证实炙甘草汤具有抗病毒作用、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在临床治疗中,炙甘草汤主要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恢复期符合气血阴阳俱虚证者,其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炙甘草汤抗家兔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观察,对照实验前后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及对造型药BaCl_2的耐受量,初步证实炙甘草汤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疗效化于方中的有效单味药麦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制成的青山健心片及加用益气养血药物的青山健心合剂对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的药理效应。方法 :用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片剂及合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作用 ,以及对大鼠心电图 S- T段和 T波的影响。结果 :片剂和合剂组均能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延长心律失常出现时间 ,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并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功效。结论 :青山健心片及青山健心合剂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 ,并有明显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思法 《河南中医》2012,32(6):765-766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34例用心律平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有效率、早搏有效率、心肌缺血有效率分别为97.22%、94.44%、94.44%和70.59%、82.35%、52.9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可有效改善冠脉供血,抗心律失常作用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炙甘草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灸甘草汤能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缩小再灌注后心肌梗墓范围,减少再灌注后心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以及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提示炙甘草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炙甘草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将120例慢性心律失常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5.00%、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66.67%(x2=7.3505,P=0.0067;x2=8.0765,P=0.004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能有效稳定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水平,减轻心肌缺血进而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3,(9):1141-1142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炙甘草汤(炙甘草、太子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麻仁、生姜、大枣)治疗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两组6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3%。结论:炙甘草汤加味组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益气活血、养心通络复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配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加用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炙甘草汤,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显效率分别为96.7%和73.3%;两组心电图显效率分别为93.3%和56.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或〈O.0l。结论:以益气滋阴、补血复脉为法,炙甘草汤配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炙甘草汤对离体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系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和血脉淤阻等原因引起。而炙甘草汤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和阳及疏通血脉之功效,故能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炙甘草汤对于多种心脏疾病或心外其它因素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为了  相似文献   

20.
调脉饮注射液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脉饮注射液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调脉饮注射液大、小剂量组,观察:对小鼠吸入氯仿所致室颤的保护作用;大鼠经20%乌拉坦6 mL.kg-1静脉麻醉后开胸,从颈静脉匀速滴入1.0μg.mL-1.min-1乌头碱溶液,豚鼠麻醉后从颈静脉匀速滴入10μg.mL-1.min-1哇巴因溶液,观察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心搏停止的时间,然后换算为乌头碱和哇巴因的累积量;大鼠麻醉后开胸,结扎冠状动脉5 min后恢复冠脉供血,造成缺血再灌注,观察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制成10%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调脉饮注射液可以提高室颤阴性率,降低小鼠室颤的发生率(P<0.01);推迟大鼠室性早搏、室速及室颤的发生时间,提高乌头碱的累积用量,具有抗乌头碱心律失常(P<0.05)的作用;推迟豚鼠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提高哇巴因的累积用量,具有抗哇巴因心律失常(P<0.05)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能够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心肌SOD的活性。结论:调脉饮注射液能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