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外周血GGTmRNA-H亚型表达与肝癌血源性播散的关系.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HCC)、肝转移癌、良性肝病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H亚型(GGTmRNA-H).结果:38例HCC患者中有16例检出GGTmRNA-H,阳性率为42.1%.肝转移癌、良性肝病及健康者均为阴性.外周血GGTmRNA-H阳性率与临床分期、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GGTmRNA-H是反映HCC患者有无血源性播散的重要标志,并对AFP阴性或低值的HCC患者有补充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5例肝细胞癌,21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2例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甲胎蛋白(AFP)mRNA,结果:AFR-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AFR-mRNA的检出率(44/65,67.7%)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组(2/22,9.1%,P<0.01)。AFR-mR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7例(58.3%)可检出AFR-mRNA.结论:AFR-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或肝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AFR-mRNA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一种敏感的用于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两个月检测85例行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MAGE-1 mRNA和AFP mRNA的表达.结果外周血中MAGE-1 mRNA和(或)AFP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肿瘤病期越晚,外周血中微转移灶的检出率越高(P<0.01).1年的随访中,有23例患者出现复发,MAGE-1和(或)AFP mRNA的阳性率为78.3%(18/23),而62例无复发患者阳性率为46.8%(29/6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患者中,15例外周血中MAGE-1 mRNA和(或)AFP mRNA持续阳性,5例术前阴性者分别于术后5个月及8个月转为阳性,另外3例术前、术后均保持阴性.经术后1年随访,无肿瘤复发的62例患者中有24例MAGE-1 mRNA和(或)AFP mRNA由术前阳性转为术后阴性.AFP mRNA阳性率与血浆AFP水平呈正相关(P<0.01),MAGE-1 mRNA阳性率与血浆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AFP mRNA和MAGE-1 mRNA阳性率与肿瘤直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MAGE-1和AFP mRNA的表达是早期发现肝癌术后复发、评估预后的一项敏感可信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荧光检测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定量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 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51例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18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1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甲胎蛋白mRNA。结果:AFP mRNA在非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无异常表达,在转移性肝癌(20%,2/10),慢性肝病(6.3%,1/16),原发性肝癌(37.3%,19/5)、AFP mRNA的基因拷贝数和肝癌TNM分期[1],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及血清AFP值无相关性。结论:巢式FQ-PCR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异常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可作为肝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和有无肝外转移及愈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静脉滴注化学免疫治疗(chemoimmunotherapy,C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36例肝癌患者血液AFPmRNA表达在TACE+CI前后的变化,并与单纯接受TACE的35例患者比较。结果在治疗后1周和4周,TACE组血AFPmRNA阳性率分别为54.3%和57.1%,与治疗前的51.4%(18/3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TACE+CI组血AFPmRNA阳性率各为22.2%和33.3%,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58.3%,21/36)和TACE组(P<0.01和P<0.05)。经过6~12个月随访,TACE+CI组平均缓解期为(5.8±2.8)月,有6例出现门脉癌栓或肝外转移(16.7%),而TACE组为(3.7±2.6)月和13例(37.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和P<0.05)。结论应用RT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动态变化对判断TACE等方法治疗肝癌的疗效有重要参考价值。联合静脉化学免疫治疗能显著降低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阳性率,可能对防止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外周血AFP mRNA可确定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表达高低与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1~3].本文建立了一种具有内参照的定量检测AFP mRNA的竞争性RT-PCR方法,并初步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F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坚  王洪林  涂刚  董蒲江 《肿瘤》2006,26(4):335-338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neoplasms,PHC)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的CD44v6 mRN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0例PHC患者、40例肝良性疾病(10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10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D44v6 mRNA的表达。同时RTPCR检测PHC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CD44v6 mRNA的表达。结果:PH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 mRNA检出率为53%(32/60),而肝癌组织中CD44v6 mRNA检出率为75%(27/36),癌旁组织中检出率为17%(6/36)。在肝癌组织中不表达CD44v6m RNA的肝癌病例,40倒肝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以及正常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出CD44v6 mRNA。PH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 mRNA检出率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血管浸润、肝内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CD44v6 mRNA可能作为肝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PHC患者的预后,监测其复发以及对PH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Shi M  Zhang Y  Zhong C  Lin XJ  Zhang CQ  Li JQ 《癌症》2008,27(1):83-87
背景与目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mRNA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常用的标志物。本研究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外周血中AFPmRNA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 Man MGB探针法PCR定量技术,检测56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15例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合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为42.9%(24/56),高于良性肝占位合并肝硬化患者的13.3%(2/15)和健康对照的10.0%(3/3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2)。术前AFP mRNA的表达与肿瘤有无肉眼及镜下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01)。AFP mRNA阴性患者1、2、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比AFP mRNA阳性患者术后高(P=0.003,P=0.039)。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外周血AFP mRNA阳性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P=0.018)。术后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为37.5%(21/56),术后AFP mRNA的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术前AFP mRNA水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AFP mRNA阳性者比AFP mRNA阳性者肿瘤侵袭性更强,术后可能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外周血AFP mRNA可确定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表达高低与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1-3]。本文建立了一种具有内参照的定量检测AFP mRNA的竞争性RT-PCR方法,并初步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F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高表达中期因子与肝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期因子(Midkine,MK)蛋白高表达与肝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AFP阳性HCC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和手术切除肝癌组织MK蛋白,了解肝癌细胞血行播散和MK表达的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41例HCC患者中,18例术前外周血可检出AFP mRNA,检出率为43.9%.在对应的肝癌组织中,29例高表达MK,表达率为70.7%.在29例高表达MK的HCC患者中,18例术前外周血AFP mRNA阳性,阳性率为62.1%:而在12例MK低表达的HCC患者中,仅3例术前外周血AFP mRNA阳性,阳性率为25.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R<0.05).结论:肝癌组织异常表达MK与外周血循环中存在肿瘤细胞有关,可能是肝癌细胞转移潜能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检测的临床追踪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逆转录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Southern杂交方法对肝癌患者的早期血行微转移灶进行检测并做临床随访观察。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CC),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检测AFPmRNA均为阳性。39例HCC患者中有24例外周血检测为阳性,阳性率61.5%。1a时间随访到28例患者,9例阴性结果的病人,1例死亡,死亡率为11.0%。3例临床证实有转移灶。19例阳性结果的病人,9例死亡,死亡率为47.3%,4例临床证实有转移灶。RTPCR结果不同的两组经卡方检验,P<0.01,患者预后也有明显的差异。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是阳性结果,可以说明癌细胞已进入血循环。随访结果显示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检测呈阳性则同患者出现血行微转移灶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给临床提供一个肿瘤有远处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外周血AFP mRNA表达与原发性肝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通过检测手术或介入治疗前后的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 mRNA)的表达,了解原发生性肝癌的血行播散情况及肝癌综合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技术,对54例原发性吕患者外周血样本AFP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54例样本中,26例(48.1%)AFP mRNA阳性,20例正常人及10例良性肝病患者分别只有1例阳性。16例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手术对大肠癌血行扩散的影响。方法 对 2 3例行根治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 ,分别于肿瘤切除前后采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血中CEAmRNA表达情况。同时取该患者的肿瘤组织作阳性对照 ,以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阴性对照。结果 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4.8%和 69.6% (P =0 .0 4)。 91.3 % ( 2 1/ 2 3 )的病例肿瘤组织CEAmRNA表达呈阳性。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EAmRNA均为阴性。结论 手术操作可促进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血行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外周血珠蛋白(hMAM)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nested-RT-PCR技术检测50例乳腺癌外周血hMAM mRNA的表达和化疗前后外周血hMAM mRNA的变化,并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健康志愿者作阴性对照。结果:50例乳腺癌外周血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34.0%;2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均未检出hMAM mRNA的表达。hMAM mRNA的阳性与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例乳腺癌化疗前检测17例hMAM mRNA阳性,化疗2~3周期后13例hMAM mRNA转为阴性,转阴率76.5%(13/17),化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乳腺癌外周血中hMAM mRNA表达可以反映术后化疗对乳腺癌血液微转移的影响,有望成为乳腺癌血道微转移标志物和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微小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5例肝细胞癌、21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2例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甲胎蛋白(AFP)mRNA。结果: AFP-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AFP-mRNA的检出率(67.7%,44/65)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组(9.1%,2/22,P<0.01)。AFP-mR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经1年的随访发现治疗后外周血AFP-mRNA阳性与肝癌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病人血中,7例(58. 3%)可检出AFP-mRNA。结论: AFP-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或肝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可作为预测肝癌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并且AFP-mRNA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AFPmRNA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基因表达 ,探讨AFPmRNA相对定量值作为HCC微转移指标的可能性 ,建立HCCAFPmRNA相对定量分析法。方法 :建立敏感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体系 (Nested RT PCR) ,对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AFPmRNA进行相对定量值分析。结果 :在 49例HCC及其癌旁和远癌组织、12例非肝肿瘤组织和 8例正常肝组织中AFPmRNA相对定量值阳性分别为 3 5例 ( 71 4% )、2 0例 ( 4 0 8% )、3例 ( 6 1% )、0例、0例 ;3 5例肝癌患者中有2 3例术前外周血AFPmRNA相对定量值为阳性 ( 65 7% ) ,明显高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 ;HCC患者外周血术后 72hAFPmRNA相对定量值的阳性率 2 2 9% ( 8/3 5 )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肝组织和外周血中AFPmRNA相对定量分析可提高HCC阳性诊断率 ,并可作为HCC微转移的早期检测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HCC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