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语后聋Nucleus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普通话声调识别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ACC)材科及北京协和医院耳蜗中心自编(声调测试)材科,评估14例语后聋Nucleus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普通话声调识别能力,其中使用Nucleus24型Sprint产品ACE方案者11例,Nucleus22型MSP产品MPEAK方案者3例。结果所有植入者的普通话声调识别率均高于机会水平,其中2例Nucleus24型Sprint产品使用者可达到100%。结论Nucleus人工耳蜗语后聋使用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普通话声调识别.Nucleus24型Sprint产品可为部分植入者提供充分的声调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16例Nucleus24Contour人工耳蜗的手术方法和初步效果。方法 介绍Nucleus24Contour人工耳蜗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和结果,与Nucleus24M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编程调试结果(T-Level,C-Level)进行比较。结果 16例病人术后4~5次编程调试后,声场测听达到20~35dB(HL),平均24.4±5.8dB,C-level。T-Level和C-Level均比Nucleuse24M要小,动态范围比Nucleus24M大。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Nucleus24Contour人工耳蜗性能比Nucleus24M型人工耳蜗有某些提高,但手术时应注意操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变化的特点,对比直电极和弯电极的阻抗差异,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调试提供参考。方法在Nucleus多导人工耳蜗编程调试界面上,应用R126V1.3和NRTV3.0软件,测试11例语前聋儿童在不同时期的阻抗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I24M和CI24Rcontour两种植入体阻抗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是:术中较低,开机时最高,以后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CI24Rcontour阻抗高于CI24M。结论人工耳蜗植入体阻抗开机后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新型CI24Rcontour植入体与CI24M相比,其阻抗值在术中至开机后3周内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试和比较Nucleus 24人工耳蜗系统中直电极与弯电极神经反应遥测(NRT)值的差别,分析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对不同电极电刺激反应特性的差异。方法:对46例进行耳蜗植入和编程的Nucleus 24人工耳蜗系统直电极与弯电极患者进行配对分析,计算患者vNRT值的均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直电极的NRT值为160~170μV,弯电极为150~160μV,总的趋势是低频值较低而高频值较高。结论:Nucleus 24人工耳蜗系统弯电极较直电极所需电刺激量略低。  相似文献   

5.
人工耳蜗植入电极插入技巧对蜗内电极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技巧对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蜗内电极位置的影响。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Nu cleus 2 4M (直电极 )、Nucleus 2 4Contour(弯电极 )以及不同的手术技巧 ,术后以改良斯氏位X线拍片 ,测量、比较蜗内电极插入的深度。结果  59例人工耳蜗植入病例中 ,3 2例Nucleus 2 4M型人工耳蜗常规手术的电极X片显示电极在平面图上的深度为 2 68°~ 3 53° ,平均 2 78.6° ;15例Nucleus 2 4M型人工耳蜗采用改进的电极插入方法 ,术后耳蜗电极X片在平面上显示弯成 3 60°~ 445° ,平均深度 3 91.7° ;12例Nucleus 2 4Contour型人工耳蜗植入采用标准术式 ,术后蜗内电极X片在平面上显示电极弯成 3 80~ 455° ,平均 42 3°。结论 澳大利亚Nucleus 2 4M型人工耳蜗通过改良的手术技巧可使电极插入的深度更大 ,部分病例可与弯电极相似 ,Nucleus 2 4Contour型人工耳蜗的电极则更靠近蜗轴  相似文献   

6.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10例Nucleus CI24M及4例Nucleus CI24R(CS)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一个月进行NRT检测,比较两者术中和术后的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阈值差异,并利用术中ECAP阈值指导首个言语处理器映射图。结果 14例患儿术中各电极的ECAP平均阈值均高于术后一个月开机时相应电极的ECAP平均阈值,CI24M植入体各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相应电极的ECAP阈值平均高11CL;术中10个电极相应的ECAP波形采集只需5分钟;术后开机整个过程约1小时。结论 术中应用NRT技术可快捷地了解植入体安置的情况,指导术后首个映射图的调试,明显节省了术后开机调试的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Nucleus 24CA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行为反应阈值(T-level,T级)及最大舒适级(C-level,C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内在联系,探讨其对术后调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1例植入Nucleus 24CA型人工耳蜗患儿,分别在术中、术后1、2、6个月进行电极阻抗阈值测试,收集术后对应T、C值,并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极阻抗值术中检测最低,术后1月开机最高,此后逐渐减低(P<0.01);自蜗顶至蜗底各通道间电极阻抗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电极通道T值、C值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5),并与电极阻抗值呈线性相关。结论测定电极阻抗值是评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状态的有效手段;术后2月应同时调试T值及C值,此后则应对C值进行重点调试。  相似文献   

8.
改良X线耳蜗平片投照位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5月~2003年1月我院对10例行人工耳蜗(Nucleus CI 24M)植入术后的患者应用改良X线耳蜗平片投照位观察人工耳蜗所处的位置与电极排列状态,借以探讨该投照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直接记录Nucleus24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内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的技术手段。NRT是多导人工耳蜗中一项崭新的测试技术,对于该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NRT的测试条件、测试原理、测试结果以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多导人工耳蜗病人听觉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直接记录Nucleus24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内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的技术手段。NRT是多导人工耳蜗中一项崭新的测试技术,对于该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NRT的测试条件,测试原理,测试结果以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工耳蜗植入是科技和医学的非凡结合,改变了成千上万听力损失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在2009年4月,登记使用的Nucleus植入系统已经超过110000例.全球范围内的调查表明,每10名人工耳蜗植入者中,就有7人植入了Nucleus系统.2005年,科利耳公司推出了第四代人工耳蜗植入系统,Nucleus?FreedomTM.Freedom产品以25年来在耳蜗植入领域的研发经验为基础,结合了医学、植入材料、电子技术和声音编码领域的先进技术.本文讲述了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发展,概述了前三代产品,并且详细描述了Freedom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澳大利亚Nucleus(直电极和弯电极)、奥地利Medel和美国Advanced Bionics人工耳蜗不同电极植入者开机后的调试情况,以及听觉和言语康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探讨不同植入电极患者术后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我科自1997年3月至2007年6月共植入人工耳蜗313例,选择其中植入年龄、植入时间、术前残余听力、术后康复条件等各方面条件相近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者70例,将其按植入产品的不同分为4组,包括澳大利亚Nucleus直电极组22人,澳大利亚Nucleus弯电极组25人,奥地利Medel C40+组12人和美国AB公司90K组11人。比较4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开机半年后的阈值(T-levels).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M-levels)和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有无差异,并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4组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评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电极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水平和言语可懂度康复效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耳蜗植入者CAP分级和SIR分级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试时澳大利亚弯电极组和直电极组的T-levels、C-levels和动态范围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地利C40+组与其它三组相比,最大舒适强度和动态范围更大;美国90K组阈值最低,所需刺激量最小。结论人工耳蜗不同电极植入术后均能产生良好效果,其阈值,最大舒适强度和动态范围有差别,但不同植入电极术后的听觉水平和言语可懂度等康复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Nucleus CI 24导Contour弯电极与Nucleus CI 24导直电极植入后的电阻阻抗、刺激阈值和舒适阈。方法植入澳大利亚NucleuS人工耳蜗的患者分为2组,1组(19例)植入Nucleus CI 24导Contour电极阵列(弯电极),另1组(11例)植入CI 24M电极阵列(直电极)。所有患者耳蜗植入术后15天开机调试,并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周、1月、3月分别记录各电极的电阻、刺激闽值和最大舒适阈。结果开机后由于Nucleus 24直电极的刺激阈值呈上升趋势,3月和6月时弯电极的阈值明显低于直电极阈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1周、1月和6月2组的舒适阈接近。开机后弯电极和直电极的电阻值接近。结论Nucleus CI 24导Contour弯电极的刺激阈值稳定,刺激阈和舒适阈之间动态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的工作主要包括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调机和言语康复。《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第三期转发了针对以上各方面制定规范和标准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因不同人工耳蜗装置的材料和设计原理不同,其使用的调机硬件、软件不同,调机方法、调机过程和调机参数也不同。在中国,目前大部分病人使用的是Nucleus的人工耳蜗装置,大部分人工耳蜗中心使用的是Nucleus调机硬件、软件和调机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技术的参数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清  王硕等 《耳鼻咽喉》2001,8(6):323-326
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Nucleus24型多层人工耳蜗系统首次提供了直接测量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的技术手段--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本文对20例Nucleus24型多层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NRT反应波形采集,选取反应波形较清晰的电极作为测试电极。每次只改变一个测试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总结出不同测试参数的改变对波形赞成的影响。其中对波形影响较大的有电流强度(current level,CL),刺激脉宽(stimulation pulse width)、延迟时间(delay)、增益(gain)、掩蔽刺激间期(masker advance)等。对波形采集时间影响垢刺激速率和叠加次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优化的参数调整顺序,用于快速采集反应波形,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X线显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适合于评价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效果的术后影像学检查技术。方法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69例69耳,其中Nucleus直电极53耳,Nucleus弯电极11耳,Nucleus22导5耳。手术采用耳后面神经隐窝入路。建立放射线耳蜗显像技术,并且所有多导电子耳蜗植入病例术后7-10天均行耳蜗位头颅X-线检查。结果 在69例69耳手术中均成功地植入多导人工耳蜗电极。术后1.0-1.5月进行开机调试,听阈和言语分辨率均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耳蜗位头颅X-平片显示上半规管和前庭易于辨认,可以作为影像学解剖的重要标志。耳蜗X线显像可以直接而且清晰地显示一个完整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电极在耳蜗内的图像,并且每一个电极阵列都可以很清楚地被识别。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植入手术结果的客观资料,而且如果电极扭曲或术后移位很容易发现。对于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位X-线检查则更现必要,是判断手术结果的重要依据。结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植入多导人工耳蜗效果良好。头颅X-线耳蜗显像可以应用于对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结果的评价,而且简单、低放射量、快速和经济,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电极覆盖耳蜗基膜范围对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识别能力,特别是声调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人工耳蜗调试软件通过开启(关闭)不同电极通道设置7种测试条件,以模拟人工耳蜗电极覆盖耳蜗基膜范围的不同状态.并对各测试条件下人工耳蜗使用者元音、辅音、声调识别能力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测试条件下元音识别平均得分56%~91%(P<0.05);辅音识别平均得分72%~85%(P<0.05);声调识别平均得分68%~81%(P>0.05).但随着人工耳蜗电极覆盖基底膜范围的扩大,人工耳蜗使用者元音、辅音成绩呈现显著性改善,声调识别成绩亦有所提高.结论:增加人工耳蜗电极覆盖基膜的范围、积极利用耳蜗各个区域有利于改善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识别能力,进而对提高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总结16例Nucleus24导弯电极人工耳蜗植入体会,比较其与24导直电极手术方法的不同,就其临床手术植入中有关情况做出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耳后切口经面神经隐窝入路植入电极,术中均进行电极阻抗测试和听神经遥测反应(NRT)测试。结果 所有患者电极全部顺利植入蜗内,阻抗测试均正常。术中均引出满意NRT反应。结论 Nucleus24导弯电极人工耳蜗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性能,使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用年龄更小,手术更安全,操作更简便、更容易。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小儿开机一个月调试结果 的变化特点,为其编程调试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受试对象为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 Nucleus 24型人工耳蜗系统的31例儿童.术后一个月起行系列的人工耳蜗编程调试,在调试中运用小儿行为测听法获得阈值(threshold level,TL)、舒适阈(comfortable level,CL)等参数,并将开机及开机后一个月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开机与开机一个月时相比,TL降低而CL升高,其中高频段电极通道的TL下降幅度较低频段电极通道更大,而低频段电极通道的CL增高幅度较高频段大(P<0.001).各次调试获得的TL及CL结果 均显示高频段通道的电流水平高而低频段通道的电流水平低(P<0.001).开机时低频段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s,DR)最大,而开机一个月后高频段DR最大(P<0.001).开机一个月后高、中、低3个频段电极通道的DR均较开机时大,其中高频段的DR改变较低频段更明显(P<0.001).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小儿开机后的一个月期间,其编程调试结果 变化显著,有必要对患儿进行多次调试.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0岁,因“右人工耳蜗术后5年右耳流脓2年余”入院。5年前患者因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于外院行“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植入Nucleus型人工耳蜗,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出院,开机测试正常并进行语言训练,当时无耳痛、耳流脓,语训后能讲简单短句,能与人进行简单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