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王华武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35-123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井穴点刺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井穴点刺放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井穴点刺放血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更好缓解患者的症状,消除疼痛,在临床上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珊  毛红蓉  严言  李娜 《中国康复》2012,27(1):26-2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2组均针刺双侧百劳、肩中俞及中渚穴。对照组加用电针;观察组同时在病变部位寻找热敏穴实施回旋、雀啄、往返和温和灸。结果:平均治疗24次后,2组疼痛总评均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97.1%与44.3%、88.6%,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庆奎 《华西医学》2009,(9):2269-227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9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6例,采用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73例,采用牵引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6.84%,对照组75.35%(P〈0.05)。治疗组痊愈率28.95%,对照组16.44%(P〈0.05)。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群 《中国康复》2010,25(2):127-128
目的:比较多种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给予中频电疗及矿泉水浴。观察组同时施以赖氏手法和颈椎间歇式牵引;对照组取患侧风池、颈夹脊、大椎、天柱为主穴针刺,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0%与17.5%、87.5%,P0.05)。结论:综合物理疗法中,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浆P物质(SP)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20例,给予针刺、推拿及药物治疗;对照1、2、3组各20例,分别采用针刺结合推拿、针刺结合药物及推拿结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浆SP浓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 d后,各组患者血浆SP浓度均明显降低,综合组明显低于对照各组(均P〈0.01)。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2、3组(95.0%与60.0%、63.2%、60.0%,P〈0.05)。结论:多种疗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降低血浆SP的浓度,减轻疼痛,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颈椎功能(NDI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加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提高患者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7.
韩康  李祖虹  刘彬  贺涛  陈新叶  马艳 《中国康复》2019,34(11):593-595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进行评定以及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VAS及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5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85例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80例内服中药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9.41%,总有效率92.94%;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牵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牵引及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牵引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CASCS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ASCS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9%)及愈显率(78.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牵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颈椎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疗效。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收 治的 84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 例。 对照组采取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治疗,观察组采取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持续观察至术后 3 个月。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突出物及椎间盘情况、颈椎 功能。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48% ,高于对照组的 69.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 3 个月观察组突出物长度、 宽度低于对照组,椎间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手术前后椎间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观察组术后 3 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 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并能够保留椎间盘高度,恢复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与加味葛根汤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手法配合加味葛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整脊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加味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失稳的病况,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同时缓解颈部周围组织对神经根部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选取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组(治疗组)46例和推拿结合坐位牵引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综合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症状与体征观察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疗效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与体征观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综合物理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3例,分为2组,观察组63例采用半导体激光、中频电流及按摩手法复位等综合物理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颈椎牵引及中频电流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3.3%,P〈0.05)。结论: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牵引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及中频电疗。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23±1.06)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其显愈率为87.3%)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牵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同时安全性良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木瓜葛根汤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比治疗方法,将临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木瓜葛根汤和成药颈复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 0.05),木瓜葛根汤组明显优于颈复康组。结论:自拟木瓜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程序治疗,综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颈椎牵引、中频电疗法加按摩综合理疗等综合疗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定疼痛程度,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assessmentscaleforcervicalspondylosis,CASCS)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康复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及CASCS评分增加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余芳  张红星  黄国付 《中国康复》2009,24(5):337-33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牵引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20d后,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3.1%、100%与28.1%、87.0%,P〈0.01)。结论: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刺顶项三穴及穴位注射颈夹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顶项三穴加穴位注射颈夹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百会、风池及天柱穴加复方当归为主穴位注射颈夹脊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与70.0%,P〈0.05);2组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针刺及穴位注射刺激相关穴位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整脊推拿治疗)和对照组(牵引+依托考昔治疗)各40例。比较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颈部疼痛程度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9例(97.50%)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部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采用整脊推拿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颈部疼痛程度,提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有效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颈椎牵引加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颈椎牵引加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封包治疗,临床观察及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颈椎牵引加按摩疗法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