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配合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颅脑CT测量定位。选用合适长度的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尿激酶引流治疗。结果:86例患者,死亡14例,存活72例,随诊6—12个月,46例生活完全自理。14例生活部分自理,12例生活不能自立。结论: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配合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做好颅内压监护及头部引流管的护理,确保其大小便通畅及正确的体位,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42例,进步65例,死亡19例,显效率为37.31%。结论:科学的护理能够保证微创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芙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186-186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急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如果出血量较大,仅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经CT确诊后,采用简易立体定向法开展的新术式,其创伤性小,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我科自2002年开展该技术以来,共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2月,我院应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疗效满意,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3~81岁,平均52.6岁,高血压病史1~20年,平均12年。1.2 症状与体征 入院时体温>38.5 < 16例,血压>185mmHg(lmmHg=0.133kPa)28例,>150mmHg 16例,<150mmHg 16例;GCS计分 3~5分 18例,6~9分 30例,10~12… 相似文献
7.
8.
冯清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6):94-94,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开颅术相比,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2例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乙组20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结果:甲组总有效率78%,乙组为80%,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5),但甲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简单、疗效可靠,有效率与常规开颅手术相当,但可大大降低病人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定位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CT摄片确定血肿位置,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清除颅内血肿.结果:46例中,41例术后效果明显,恢复较好.5例因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脑疝导致死亡.血肿基本清除时间,平均(5.1士2.3)d.对侧肢体偏瘫好转时间,平均(7.8±3.4)d.出院后随访,生活能自理的37例.结论:应用CT定位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均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诊断标准、出血量均>30m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使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钻颅双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6年行钻颅双管引流治疗的48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总有效率为35.4%,发病7 h后手术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发病7 h内手术的有效率。结论:本方法简便、安全,对脑组织创伤小,再出血机会少,适应证广,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新型纤溶药物的应用,临床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十年来护理干预手段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领域研究进展。方法利用《中国科技期刊全文光盘数据库》,选择1997-2007年数据库,用题名或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检索到相关论文58篇,对论文发表的时间、数量、引文数量、科研基金资助、作者地域分布、使用的研究或分析方法及中医护理干预手段的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年以来,有关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防治方面的护理研究论文共58篇,其中针对术后并发症防治的论文占94.8%;引用参考文献的文章共34篇,即有58.6%的论文引用了参考文献,且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量不超过5篇;3篇论文使用了对照试验,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论文0篇;论文作者多分布在山东省、河南省等地;合著论文36篇;实施中医护理手段的论文7篇。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防治在护理干预领域的研究已受到重视,但目前的研究与应用范围还很局限,很有必要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该领域文献无论数量、质量、科学性均有待提高;中医护理科研规模需扩大;护理科研的资助强度需加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开颅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CT定位下引流术.采用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CN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CSS、CNS、NIHSS评分,残死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CSS、CNS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残死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HICH的疗效较开颅术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应辅助检查结果,总结护理要点和体会。及早发现颅内出血、脑疝的先兆症状:头痛、头晕、呕吐、视力障碍等;通过回答问话、肢体运动和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掌握意识状况,定时观察瞳孔大小、差别及对光反射,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深、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且洪大、呼吸慢而浅,应警惕颅内出血或脑疝;密切观察其他器官出血对脑出血有预见意义,护士要熟悉每日尿常规检查、眼科检查意义,密切观察血尿、视网膜出血、反复鼻出血等出血征象;有效控制抽搐,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予高流量吸氧。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挽救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HICH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月后死亡和中残各2例,植物生存、重残及恢复良好各1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塞由一种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治疗措施不恰当可导致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中采用术中超声辅助清除脑内血肿并与对照组进行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后1个月预后的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颅内残留血肿量为(4.5±1.7) mL,明显低于对照组[(10.7±4.6) mL],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一个月两组病例预后结果无差异.[结论]采用术中超声技术不仅能准确定位血肿位置、彻底清除脑内血肿、保护周边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更重要的是有了术中超声定位技术保障后就能给予手术者以足够信心,从而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微创治疗+醒脑静)和对照组(微创治疗),各30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另加用醒脑静20mL/d静滴,共14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治疗组显效率(50%)和有效率(76.7%)均优于对照组(23.3%,4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NDS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间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按发病-手术间隔时间分为≤7 h、7~24 h和>24 h 3组,分别进行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比较.结果:①≤7 h组中有23例(27.38%)出现术后血肿复发或增大,高于其他两组;②>24 h组中恢复良好10例(20.4%);中残17例(34.7%);重残15例(30.6%);植物生存5例(10.2%);死亡2例(4.1%).其近期疗效差于另两组;③3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时机在发病后7~24 h最为理想,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不同营养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66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术后第2~7d起,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B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C组(6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测定术后不同时间的多项营养指标。结果: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明显高于C组比较(P<0.05);外周总淋巴细胞计数:三组分别在第7d、14d、21d明显高于第0d(P<0.05);血糖:A组和C组,在术后第7、14和21d分别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于第7、14和21d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谷丙转氨酶: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A组和C组第7、14和21d与第0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在第21d与第0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不引起代谢紊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