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不少既保留椎间运动功能又恢复椎间弹性功能的植入物———人工椎间盘问世。然而,早期大多数设计为人工腰椎间盘,只有少数是人工颈椎间盘。并且这些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只有很少的能达到动物试验时的水平,通过人体临床试验的就更少了。随着对临床经典的颈椎  相似文献   

2.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可以造成原有的症状复发或加重,已经成为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远期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Baba对106例前路手术患者平均随访8.5年发现,有17例由于相邻节段退变引起症状复发或加重而再次手术。Hillbrand随访374例患者,最长达21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CDR)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确诊单节段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ACDF组给予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治疗,ACDR组给予ACDR术治疗,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均能够提高JOY评分、降低NDI评分和VAS评分,但ACDR组提高JOY评分、降低NDI评分和VAS评分幅度明显高于ACD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内固定装置松动、植入物下沉或异位骨化现象等并发症。结论:ACDR术能够缓解单节段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维持脊柱稳定性和最大程度维持颈椎活动度,其远期疗效尚需临床采用大样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前路间隙减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15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间隙减压,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术后稳定性良好,置换节段存在活动度(ROM),神经受压症状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25个月.JOA评分术前为(8.7±1.5)分,术后12个月为(15.6±1.2)分;术后12个月Odom评级为优14例,良1例.术后12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ROM平均为4.9°,左右侧屈ROM分别为平均3.4°和3.5°.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以获得前路减压一样的近期疗效,同时维持了颈椎的正常ROM.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近1年来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80例,年龄18~49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4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对照组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80例患者中,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有效率91.03%,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有效率为83.67%。经x2检验两两比较,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P值为0.042。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还是在患者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组,并且上述数值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31和0.043)。结论: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对脊髓型颈椎病对神经的压迫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节段和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未做钢板内固定;5例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6例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盘摘除加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重点介绍了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结果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融合情况,优良率96%。结论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问植骨融合术可不需钢板内固定,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相邻两节段间盘突出患者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需行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固定,Windows钢板系统能够为减压节段提供足够的即刻稳定性。手术效果取决于减压彻底性及脊髓本身有无变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行13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并行X线检测颈椎活动度(ROM);评价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后12个月单节段及双节段置换ROM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且显著小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颈部外固定时间短,使患者保持正常的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9例中,行颈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31例,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者26例,占83.8%。手术方法:全麻或局麻。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轻度过伸;取颈前右侧横切口,长约5cm,以环状软骨结节定位切口位置;于颈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之间进入,达椎前筋膜层;C臂X线机定位,椎体撑开器撑开并扩大椎间隙;环锯法切除病变间盘及软骨板(或单纯切除椎间盘,刮除软骨板),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达硬膜囊,取出游离髓核,潜…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自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次开展颈前路圆钻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以来,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一直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可能会导致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并且复发率高,影响远期疗效。近年来,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作为一项新的手术方法,在治疗颈椎间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人工颈椎间盘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颈椎间盘突出,其中脊髓型53例,神经根型12例,均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好,脊髓型优艮率92.45%,可、差类10例患者中,神经根型占50%。结论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症状和体征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于神经根型的行前路手术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椎体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随访观察其早期固定及后期融合效果。结果:16例患者都能早期恢复活动,术后3-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无并发症,无BAK移位。结论:BAK植入椎体间融合在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术中有良好的早期固定,后期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7例颈椎病手术的病例,其中19例行人工颈椎盘置换术(置换组),38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融合组)。结果置换组术后颈部生理活动度得到保持,JOA评分由9.6±3.5升至14.3±4.6(2年)、16.1±3.2(5年),dom评定满意率100%;融合组术后颈部活动度由(48.6±6.1)°降至(36.6±3.5)°(单节段融合)和48.4°±4.1°降至27.3±5.3°(双节段融合),Odom评定满意率97.3%。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期疗效满意,前者不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显著减少由融合导致的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11例(14个节段)颈椎病患者行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2~10个月,平均7.2个月.神经系统症状、颈椎活动度、影像学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Odom功能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早期疗效良好,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总结14例(18个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得出结论: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8例(20个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和体位练习等;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体位护理,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合理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等。结果18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手术前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5年 12月~ 1999年 12月行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植骨手术 34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男 19例 ,女 15例。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68岁 ,平均 4 8.1岁。1.2 分型与节段分布 脊髓型 18例 ,神经根型 10例 ,椎动脉型 4例 ,脊髓神经根混合型 2例。单节段突出 12例 ,C3~ 4 1例 ,C4~52例 ,C5~ 6 8例 ,C6~ 71例。 2节段突出 15例 ,C3~ 4 C4~ 52例 ,C4~ 5C5~ 6 8例 ,C5~ 6C6~ 75例。 3节段突出 7例 ,C3~ 4 C4~5C5~ 6 3例 ,C4~ 5C5~ 6 C6~ 74例。1.3 病程与确…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使用,但是由于致病节段颈椎活动幅度的丧失导致邻近颈椎节段的代偿性活动增大,应力负荷增加,继而引起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影响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病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0例.A 组患者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B组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相邻节段退 变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相邻节段ROM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相邻节段ROM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近中期疗效,且术后手术相邻节段退变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88年1月至93年9月为5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了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认为选择该手术的适应证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并从手术切口入路到手术经验进行了探讨.此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对增强脊椎稳定性好,局部、全身创伤反应轻微,减压彻底,疗程短,见效快,符合当代外科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