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后外科治疗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HZ  Dong SX  Zhou ZX  Shao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57-1461
目的探讨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81年6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的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其中原发肿瘤位于结肠39例,原发瘤位于直肠36例,同时性肝转移59例,异时性肝转移16例,45例与原发瘤行同期手术,29例为异时手术,1例原发的直肠癌未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12/75),手术死亡率为1.33%(1/75),术后体内仍有肿瘤残留者35例,无残留40例。全组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35.5%,22.2%,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体内无肿瘤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58.1%,34.9%,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有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4%,5.4%,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组在生存时间上经LogRank检验差异显著,P=0.000。结论肝切除能显著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完整切除所有肝转移及肝外病变的根治性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可切除大肝癌术前肝动脉插管化疗(TACE)对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患者生存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可切除大肝癌(直径≥5 cm)患者随机分为一期手术组(OP组,n=56)和TACE+手术组(TACE+OP组,n=5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肿瘤切除率,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TACE+OP组插管化疗后γ-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OP组(P=0.046),手术切除后第7天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OP组(P=0.031)。O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ACE+OP组(P=0.042),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TACE+OP组(P=0.017),肿瘤转移患者明显少于TACE+OP组(2vs9,P=0.018)。两组患者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及出血量以及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并不能延长术后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可能促进肿瘤转移,损害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1995-01/ 2003-12收治的128例E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 结果:在128例EHCC中,59例施行了外科切除, 69例施行了内或外引流术和非手术治疗. 在切除组59例中,根治性切除47例,姑息性切除12例. 其中,根治性切除1,3,5 a生存率分别为72%,45%和23%;姑息性切除1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4%和9%,无5 a存活者. 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显著(log-rank test,P<0.05).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对预后有重要影响(P<0.05). 结论: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治性切除可提高EHCC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H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甲胎蛋白(AFP)水平、肝外转移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液AF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肝外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HCC能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肝外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根治性切除16例,1、3、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31.23%、18.75%;姑息性切除13例,1、2、3年存活率分别为61.52%、23.46%、0;未切除17例,平均存活9个月。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周立民 《四川医学》2012,33(6):1048-105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76例可行手术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或保守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给予治愈性或姑息性手术治疗,非手术组给予化疗或化疗加放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手术组48例,非手术组28例,手术组1年内死亡15例,生存超过3年以上6例;非手术组1年内死亡12例,生存超过3年1例。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可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疗效,对适宜手术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InChina,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rankssecondincancermortalitysince1990s-InthefieldofHCCtreatment,surgicalresectionremainsthebest,whichincludeslargeHCCresection,smallHCCresection,reresectionofsubclinicalrecurrence,aswellascytoreductionandsequentia…  相似文献   

8.
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Hu SS  Wang XQ  Xu JP  Sun LZ  Liu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66-770
目的总结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30年494例心脏肿瘤的资料,年龄43岁±16岁(4个月~78岁),其中黏液瘤432例,非黏液性良性肿瘤27例,恶性肿瘤35例。结果黏液瘤手术死亡11例(病死率2·5%),非黏液性良性肿瘤无死亡,恶性肿瘤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8·6%)。对1990年1月到2004年7月黏液瘤手术患者241例进行随访,失访17例,随访率为92·9%,平均随访70个月±36个月;远期死亡10例,5例死于复发,5例原因不明。恶性肿瘤完整切除10例(28·6%),大部分切除15例(42·9%),因广泛浸润转移仅做活检者10例(28·6%);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12个月(4~38个月);死亡18例(51·4%),均在3个月至2年内死于复发或转移;5例失访。结论外科治疗心脏良性肿瘤具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9.
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目的 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2000年3月至2003年6月共112例临床分期属于Ia期和Ib期的小肝癌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组和射频消融组,分别予以全麻下开腹行肝切除术或经皮射频消融作为首次治疗方法。结果 手术切除组65例的术后第1、2和3年的肝内累积复发率分别是10.7%、18.4%和24.6%。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2%、85.7%和67.3%。射频消融组47例的术后第1、2和3年的肝内累积复发率分别是8.5%、19.1%和23.4%。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8%、82.0%和64.5%,两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534)。按临床分期进一步分组比较,Ia期两组的生存率相近,射频消融组略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53);Ib期时,手术切除组的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略优,其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4617)。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为小肝癌根治性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特别是对肿瘤直径≤3cm的Ia期小肝癌,近期疗效优于手术切除,达到了根治性效果,在条件许可和技术上有保证的情况下,可部分代替开腹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ecurity of complete remission (CR)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chieved with sorafenib treatment, and investigate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predictive factors in CR.

Methods

The case of a patient who achieved CR of advanced HCC with sorafenib treatment was analyzed. The cas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evant reports retrieved from the PubMed database.

Results

A 58-year-old male patient achieved CR of advanced HCC after 23 weeks of oral treatment with sorafenib alone for 41 months and maintained CR for more than 35 months. Eleven reports worldwide have documented a total of twelve patients who achieved CR of advanced HCC, including six with nonsurgical oral sorafenib treatment, four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in the descent stage following oral sorafenib treatment and two with oral sorafenib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metastasis.

Conclusions

For unresectable advanced HCC, sorafenib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achieving CR in some cases. In addition, surgical resection of advanced HCC in the descent stage is possible following oral sorafenib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distant metastasis of HCC, sorafenib treatment also provides clinical benefits and can even achieve CR. Besides, long-term sorafenib administration is safe, and patients should continually receive sorafenib to avoid recurrence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of cancer. Furthermore, early HFSR, rapid decline of AFP levels and rapid tumor shrinking observed by imaging are known parameters describing sorafenib’s effects.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gene locus of sorafenib sensitivity in HCC patients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s)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GISTs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生存因素。结果:所有47例均手术治疗,43例(91.5%)完全切除。全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76.3%,5年无病生存率为68.7%。完全切除术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总体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前转移、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像数目及术后复发(P<0.01)。完全切除后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无病生存率的因素为术前转移(P<0.05)及核分裂像数目(P<0.001)。结论:手术完全切除对于GISTs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前转移及核分裂像数目是GISTs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小肝癌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肝癌(≤5cm)优化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9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切除组(n=406)和微创治疗组(n=443),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治疗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切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72.1%,其中262例肿瘤≤3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3.3%,144例肿瘤3—5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0.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6);术后1、2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13.5%、29.9%和39.8%。微创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73.8%,其中136例肿瘤≤3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4.7%,307例肿瘤3-5cm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2.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5);治疗后1、2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12.6%、28.7%和40.4%。微创治疗组中肿瘤≤3cm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中肿瘤≤3cm的患者(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治疗组患者(30.8%vs6.1%,P〈0.01)。结论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相当,包含微创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Brain metastasis fro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rare, yet perplexing problem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We report on 5 patients with metastasis of HCC to the brain after radical hepatectomy.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occurred in 3 patient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to sites other than the brain was observed in 3 patients (lung, 2; bone, 1). The symptoms for brain metastasis included headache, hemiparesis, and vomiting. Hemorrhage was found in 4 of 5 patients. All patients had a single nodular lesion in the brain. The alpha-fetoprotein levels were more than 10,000 ng/ml in 4 patients. Two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1 received cranial irradiation, and 2 were administered corticosteroids. The interval between diagnosis of the primary cancer and detection of brain metastasis ranged from 2 to 54 months. The mean survival period was only 3 months after diagnosis of brain metastasis. All 5 patients died of neurologic causes. Because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is from HCC is available,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完全性切除组35例、不完全性切除组34例和减状手术组29例,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 本研究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0.5~40.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6.9±4.5)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8%(40/98)和18.4%(18/98);完全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8.6±6.2)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25/35)和45.7%(16/35),不完全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1.2±4.1)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6.5%(9/34)和0,减状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9±3.2)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8%(4/29)和0,完全性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3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不完全性切除组和减状手术组(P<0.05),不完全性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3年总生存率与减状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CI、原发灶T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论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采取完全性切除手术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黏液表皮样肺癌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科17年间19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占同期手术切除肺癌的0.68%.肺叶切除术13例,全肺切除5例,开胸探查1例.15例为低恶性,4例高恶性.术后平均随访68.26个月,无失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17/18)、80.00%(12/15)和70.00%(7/10).其中低恶性占78.95%(15/19),均无淋巴结转移,1、3、5年生存率均为100%;高恶性4例,淋巴结转移率75%(3/4),1年生存率为33.33%,无3年生存率.结论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发病率低.病理以低恶性为主.低恶性黏液表皮样癌经彻底手术切除可获治愈,高恶性病人术后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6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仅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组30例在行TACE治疗后1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后对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及肝外转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66.7%)优于对照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6年12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5.8个月,大于对照组10.8个月(P<0.05),观察组肝外转移率3.33%小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有效延长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肿瘤进展期,提高生存时间,降低远处转移率,有望使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冉江林 《四川医学》2013,(8):1180-1182
目的探讨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患者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86例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3例患者采用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MVR)以及联合远处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局部切除术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患者3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肿瘤复发或转移,同时采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0.70%,3年生存率为81.39%,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1.39%,3年生存率为60.46%,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对照组为16.2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37.8±12.4)分,对照组为(30.4±7.7)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例(6.98%)复发或转移,对照组12例(27.91%)复发或转移,观察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或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患者在严格筛选适应征的情况下,采用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MVR)以及联合远处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可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提高近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蔡茁  黄志新  娄安亭  夏旻  蔡光泽 《安徽医学》2012,33(10):1307-1308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00~2011年收治的18例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38~79岁,首次手术胃肠重建方式BilrothⅡ式14例(78%),BilrothⅠ式3例(17%),胃空肠Roux-en-y吻合1例(0.5%)。癌灶发生于吻合口附近10例(55.5%),残胃小弯侧6例(30.3%),胃底贲门部位2例(14.2%)。18例中行根治性残胃切除8例(44.4%),姑息性残胃切除6例(30.3%),联合脏器切除5例(27.8%),剖腹探查+空肠造瘘4例(22.2%)。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期分别为87.5%,50%,12.5%。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平均为15个月,剖腹探查组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残胃癌多发生在残胃吻合口附近,以Bi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多属于中晚期,联合脏器切除率高,根治性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术前完成CT、GD-EOB-DTPA增强MRI、三维可视化并进行手术规划,术中使用ICG荧光影像实时侦测肿瘤部位、边界,肝内卫星癌灶、转移癌灶,根据术中荧光探查结果并联合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完成最终手术方案;对照组97例患者进行常规手术评估及手术切除。对术前肿瘤的影像学信息、术中肿瘤的探测情况、术后实验室指标、病理信息及随访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57例,术前CT影像学检查发现63个病灶;MRI发现70个病灶;术中ICG分子荧光发现80个病灶,比CT多发现的17个病灶 中,病理证实10个为肝细胞癌,7个为肝硬化结节。实验组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00(250)mL[M(QR)],少于对照组的400(390)mL(Z=2.291,P=0.022);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2/57),与对照组的48.4%(47/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6,P=0.001)。实验组的24个月总体无瘤生存率为74.9%,而对照组总体无瘤生存率为28.9%,两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 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ICG荧光影像能够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提供精确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及实施方案,以及术中微小肝癌侦测、精准导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单发脑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NSCLC单发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后均接受全脑放疗及化疗,其中10例患者接受了肺部肿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20.8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8.8%和13.9%;接受和未接受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5个月和25.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6)。结论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对NSCLC单发脑转移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肺部肿瘤是否切除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