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新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6):506-507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为开展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的新标准,用水银柱血压计检测5 421名学生的血压。结果高血压检出率为3.30%,其发生与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有关。结论我校大学生高血压总体发生率较高,加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童峰  范穗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25-122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基本知晓率为56.4%,男性大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女性大学生,城镇生源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率总体不高,应针对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健康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农村生源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次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在大学生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我市某大学在校门诊部确诊的大学生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血压正常的大学生6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饮食情况、运动情况、高血压病家族史、身高、血压、体质量指数、心率等各项指标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结果:两组饮食情况、锻炼情况、家族高血压史等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体质量指数、舒张压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心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高血压疾病和其家族病史、体质量指数及生活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院方需要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在某社区入户逐人填写调查表,收集血压、个人基本情况、高血压诊断治疗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此外,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家族遗传史,食入过量的盐和食荤等。  相似文献   

5.
北京椿树地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英 《北京医学》2000,22(2):120-120
我院配合宣武区卫生局于1997年11月~1998年10月对椿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高血压严重威胁人群的身心健康,是冠心病、脑卒中确定的危险因素.我国分别于1959、1979和1991年做了高血压抽样调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99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26%.随着未来社会的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的发病率仍会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知识分子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分析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校参加2011年健康体检的教工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将体检资料及问卷结果记录入档,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9.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TG)、精神压力是高校知识分子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加强高校知识分子高血压一级预防,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避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灌南县城乡高血压发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灌南县城市和乡村抽取20—69岁居民44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FPS)、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5.9%,标化率为28.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发病与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体重指数(BMI)、年龄呈正相关,其OR值〉1.0(P〈0.05)。结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为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BMI、年龄,灌南县城乡高血压患病率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原因可能与该地区饮酒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状况,为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6 280人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的问卷进行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7.22%,吸烟率为28.04%,高盐高脂饮食率为35.29%,参加体育锻炼率为48.52%。结论:大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大学生人群中对高血压保健知识的知信行普遍不足,部分人存在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行为,应该大力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承德市区15岁以上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制订社区高血压防治措施,并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2个社区为调查点,从中随机抽查3 578人进行问询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3 565名资料完整的被调查者中15岁以上社区高血压患病685例,占19.21%,其中,女性患病325例,占18.30%,男性患病360例,占20.1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丧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在婚人群,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家族史、糖尿病、不锻炼、精神压力大、高盐饮食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无以上相关因素人群,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承德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家族史、糖尿病、锻炼、精神因素、高盐饮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从两所高校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558名,获得其年龄、性别、相关社会心理学因素以及是否存在抑郁状态等信息。结果218人患有抑郁症状(39.1%),且男性中发生比例(44.9%)显著高于女性(34.4%)(x^2=6.4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身体状况(OR男=1.852,OR女=1.924)和倾诉与否(OR男=2.000,OR女=1.694)均为男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少年时期的生长环境(OR=1.781)、专业兴趣的有无(OR=2.971)、恋爱与否(OR=2.326)和年龄差异(OR低年龄组=3.088)是男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而就业前景(OR=1.803)、人际关系(OR=2.112)和在校学习年限(OR一年=5.739)则为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男大学生中抑郁状态产生比例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不同性别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从两所高校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558名,获得其年龄、性别、相关社会心理学因素以及是否存在抑郁状态等信息.结果 218人患有抑郁症状(39.1%),且男性中发生比例(44.9%)显著高于女性(34.4%)(χ2=6.4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身体状况(OR男=1.852,OR女=1.924)和倾诉与否(OR男=2.000,OR女=1.694)均为男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少年时期的生长环境(OR=1.781)、专业兴趣的有无(OR=2.971)、恋爱与否(OR=2.326)和年龄差异(OR低年龄组=3.088)是男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而就业前景(OR=1.803)、人际关系(OR=2.112)和在校学习年限(OR一年=5.739)则为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男大学生中抑郁状态产生比例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不同性别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角膜移植供者缺乏制约角膜病治疗。调查研究南京市3所高校学生角膜捐献意识现状,分析其角膜捐献意愿的相关因素,探讨促进角膜捐献的可行方法,以增加角膜移植供者。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层整群抽样930名在校学生,对其人口统计学信息及12个角膜捐献意识问题回答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是否愿意身后捐献角膜为结果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族回归模型分析高校学生角膜捐献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回收合格问卷884份,合格率95.1%。①角膜捐献意识现状:高校学生对角膜捐献相关知识认知不够。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知识认知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知识正向总得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高校学生角膜捐献态度并不积极,仅36.9%表示愿意身后捐献角膜。49.9%学生赞成立法,89.7%学生反对有偿捐献。②角膜捐献意愿相关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校学生的专业[优势比(odd ratio,OR)=1.4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1.92]、性别(OR=1.51;95%CI:1.14~2.01;P=0.004)与身后角膜捐献意愿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医学生,女学生更愿意捐献角膜;而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对其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愿意身后捐献角膜的高校学生并不多,大部分高校学生赞成立法、反对有偿捐献;高校学生中医学生、女学生更愿意身后捐献角膜。对高校学生进行医学知识尤其角膜捐献知识宣传,完善角膜捐献法律、法规,提倡无私的角膜捐献精神,将有利于促进角膜捐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中打鼾的人群分布特征,对可能引起打鼾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防、控制打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三年级的485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性的评价。结果有效问卷485份,打鼾者占35.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打鼾高于女性,肥胖、鼻咽部疾病、饮酒均为打鼾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性别、超重、鼻咽部疾病三个因素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打鼾患病率较高,肥胖、饮酒、卫生习惯以及鼻咽部疾病等因素与打鼾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对卒中危险因素、自身卒中风险、卒中预防的认知情况.方法 2012年1-8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500例有卒中危险因素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要求患者回答卒中危险因素、自身是否存在卒中风险以及卒中预防措施等,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467份.其中,46.3%的患者能正确回答至少1个卒中危险因素,15.5%能回答≥3个.回答卒中危险因素中比例最高的分别为高血压(39.4%)、高脂血症(17.1%)及糖尿病(14.6%).44.8%的患者意识到自己存在卒中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与卒中风险认识水平独立相关.55.2%的患者认为卒中能够预防.卒中预防措施中提到最多的是合理饮食(29.3%)、适当锻炼(28.5%)、避免情绪激动或跌倒(18.4%).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高危患者缺乏对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及卒中预防措施的认识,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卒中预防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高校知识分子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校中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该校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员工中抽取2 053名30岁以上知识分子的体检资料,并采取统一问卷调查收集其主要行为方式,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等10个因素与高血压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血糖以及睡眠状况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从控制血糖、合理营养、保证睡眠以及降低BMI等方面入手,进行健康教育,有效降低高校知识分子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张掖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探讨高血压危险因素。方法于2004—200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张掖地区〉35岁城乡常住居民1045人进行高血压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就其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49.80%和5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和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53.39%和5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高血压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增长、有高血压病史、被动吸烟、BMI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常吃豆类的居民其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结论张掖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个人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邯郸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9~11月对邯郸市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痤疮发病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 582例,其中痤疮患者872例(55.12%),男性患病率59.71%,女性患病率50.00%,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痤疮是邯郸市大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受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济宁市397名大学生,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过去一年中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可能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因素。结果(1)精神暴力的发生率为44.6%,躯体暴力的发生率为2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不能控制情绪、经常被父母打骂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校园暴力现象不容忽视,应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