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头颈血管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扫描后的数据在工作站使用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后重建。结果 27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中,发现CTA检查结果正常者4例,异常者23例,其中一侧椎动脉全程均匀性变细11例,动脉起点变异7例,动脉瘤5例。共检出动脉狭窄42段,其中动脉轻度狭窄12段(28.6%),中度狭窄16段(38.1%),重度狭窄9段(21.4%),完全闭塞5段(11.9%)。后处理图像质量优23例(85.2%),良2例(7.4%),差2例(7.4%),后处理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6%。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直观、立体的显示血管情况并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血管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72例行64排螺旋CTA扫描, 减影后原始扫描数据传入ADW4.4后处理工作站, 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分析。结果: 结果发现动脉瘤26例, 动脉狭窄17例, 动脉瘤合并动脉狭窄7例, 血管异常起源8例, 烟雾病5例, 动静脉畸形4例, 正常5例。结论: 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各主支血管及其分支, 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诊断、预后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临床诊疗起重要指导作用, 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方法对9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分析,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和假阴性评价并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分级结果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56,P<0.05,两种结果呈正相关性;以DSA为标准的CTA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均>94%,假阳性<9%,假阴性<7%。结论:CTA检查在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DSA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64排Light Speed VCT螺旋CT机对73例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头颈部血管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4.0ml/秒先做延迟时间测定,再做血管增强扫描.后将薄层图像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73例中72例CT血管成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1例因头部轻微运动产生移动伪影.结论:头颈部CTA成像技术在工作站后处理图像上可更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为诊断脑及颈部血管病变提供丰富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64层CT血管成像,且应用同步减影技术(ssCTA)。扫描数据在AW4.3后处理工作站上使用各种不同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100例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Willis环均能显示,共检出狭窄142段,闭塞26段,动脉瘤11例,血管起点变异15例,血管正常患者17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初步诊断,并且头颈部CTA能够成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首要检查及主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12月共69例怀疑头颈部血管有病变的患者,通过GE公司Lightspeed VCT_xt 64排螺旋CT机行头颈部CTA检查,应用VR、3D、MIP、CPR等技术进行重建。结果:69例患者全部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多人次明确诊断血管病变。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头颈部动脉,对血管病变的诊断较普通CT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6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和分析64排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检测,从而分析和研究患者的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经过64排螺旋CT检测,共发现187个各类冠状动脉内斑块样病变,其中软斑块67个,钙化斑块93个,混合斑块27个。通过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准确度较高。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准确度较高,能够为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提供有效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科2007年8月-2009年7月31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并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评价SCTA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栗:31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9例、静脉瘤2例、动脉狭窄2例。SCTA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对动静脉畸形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SCTA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作为颅内血管性病变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患者旁路移植(CABG)术后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对46例冠心病CABG术后患者可评估的114条桥血管进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A能够清晰判断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显著狭窄或闭塞,并能清楚显示桥血管吻合口的情况。CTA正确诊断22处病变,漏诊1处,误诊3节段;敏感性96%,特异性97%,阳性预测率88%,阴性预测率99%;准确率96%。结论:CTA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图像清晰,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一种重要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9年购进了GE64排CT,两年来开展头颈部血管CTA200多例,本文对收集的头颈部血管CTA图像中伪影少、质量高、减影质量好的160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表现,所有病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利用多平面重组法(MPR)、曲面重组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T)进行血管成像。结果:21例患者均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和主动脉壁钙化,观察主动脉弓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能准确、全面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凤敏 《中外医疗》2016,(8):155-156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测,对不同图像进行后处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1级动脉MPR、MIP和VR三种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均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为38.46%,高于MIP的30.77%和VR的2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检出率为19.36%,略高于MIP的17.94%和VR的1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多种图像后处理应用于肺动脉栓塞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90例患者,记录冠脉造影时的护理过程.结论 精心的检查护理能保证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进行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CTCA)检查显示有冠状动脉内斑块样病变386个,其中有钙化斑块为192个,混合斑块46个。经分析冠状动脉诊断出的病变位置、严重程度和血管内超声检测具有一致性,准确性较高。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其准确性高,可以显示重要诊断影像。  相似文献   

15.
谢占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93-469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 T 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 SA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排螺旋C T 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经 D SA 检查发现42例共46个动脉瘤,经64排螺旋C T 血管造影检出42例共45个动脉瘤;两种检查方法均阴性3例。以D SA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 T 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检出个数的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90.00%,准确度89.13%。结论64排螺旋C T 血管造影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高,诊断效能与D SA 相似且更为简便和安全,是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及术后随访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似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并结合轴位原始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0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所有CTA均显示责任血管,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8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的资料。结果:观察发现,84例患者中,其中19例患者的颈、脑血管完全正常;显示颈内动脉狭窄者有24例;颈总动脉狭窄者有13例,一侧颈动脉分叉处狭窄都有3例;一侧椎动脉纤细17例,颅内动脉畸形者有5例;显示颅内动脉瘤3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诊断、预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急性肺动脉栓塞的72例患者行CTPA检查,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技术(VR)。结果72例共累及476处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右肺动脉主干36处,左肺动脉主干42处,肺叶动脉157处,肺段动脉203处,亚段动脉38处,CTPA征象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混合性、附壁性、中心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等。结论64排CTPA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等优点,可立体、直观地观察到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及范围并可观察肺内间接改变,是临床诊断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耀波  农剑波 《微创医学》2011,6(4):339-340
传统的血管造影(DSA)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1,2]。DSA是一种有创检查,检查过程长,检查费用昂贵,且需要专人多人的密切合作,同时有1.5%~2%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在一些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DSA图像不能显示病变的外部形态,不能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SCT)扫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64排SCT的成像资料,分析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直接征象:19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①中央型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3例;②偏侧型充盈缺损10例;③附壁性充盈缺损3例;④完全性阻塞3例。部分患者可见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①肺梗死4例;②胸腔积液12例;③支气管动脉扩张3例。结论64排螺旋CT具有快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是肺动脉栓塞一种重要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