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48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丙种球蛋白)和治疗组(24例,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组间比较(x2 =4.181,P<0.05),治疗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对合并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合并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甲泼尼龙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系统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手足口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对合并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及相关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并辅助正压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各指标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肢体抖动缓解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廷读 《右江医学》2013,(6):864-865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给予甘露醇脱水、炎琥宁抗病毒、甲基泼尼龙抗炎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1 g·kg^-1·d^-1,连用2天.治疗48 h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统计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1±1.5)d,对照组为(6.5±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疗效好,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2期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期手足口病患儿共有108例,其中对照组60例,每次给予甘露醇0.5~1 g/kg脱水,利巴韦林10 mg/(kg·d)抗病毒;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1~2 mg/(kg·d),丙种球蛋白(总量2 g/kg,分2 d应用);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NSE、S100B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10、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发热时间、皮疹消失、神经系统症状恢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SE、S100B、IL-6、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促进NSE、S100B恢复,改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会亮  张玉睿  武平  王立兰 《医学综述》2012,(20):3497-3498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有重症手足口的患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组(60例)和小剂量组(60例),两组患儿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基础上,分别联合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10~20 mg)和小剂量甲泼尼龙(1~2 mg)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肺出血、肺水肿、休克发生情况以及好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大剂量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肺出血、肺水肿、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1),好转率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治疗,增加了患儿的肺出血、肺水肿以及休克的发生率,联合应用小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洛芬控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体温≥39.0℃的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者63例,其中治疗组32例高热时予以甲泼尼龙4~6 mg/(kg·次)联合布洛芬控制体温,对照组31例予以甲泼尼龙1~2 mg/(kg·次)联合布洛芬控制体温,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高热时间、高热间隔时间和高热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泼尼龙4~6 mg/(kg·次)联合布洛芬能缩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高热持续时间,可以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变为危重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干预组差距较大(P0.05),对照组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与干预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患儿持续发热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消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甲泼尼龙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10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IVIg (1g/kg·d)1次/d,连用2日,甲基泼尼龙1~2mg/kg·d,1次/d,连用3日,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发热,手足口皮疹,惊跳等)的改善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I V I g甲基泼尼龙用途广泛,其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因其免疫调节功能及减轻脑水肿,肺水肿,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近年来收治的8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小剂量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短期大剂量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0例为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15-20mg(/kg.d),共3d,同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d应用).30例为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15-20mg(/kg.d),共3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且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效率73.4%,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榆林市靖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病情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中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给予抗病毒药物,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EER及RBC-C3bR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EER及RBC-C3bR红细胞免疫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中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患儿尽快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普来可那利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方法 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用普来可那利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20例用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及好转率.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来可那利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重症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和研究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加甘露醇,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甘露醇与甲泼尼龙治疗,将2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1.6±1.2)h、皮肤疱疹愈合时间(84.4±13.1)h、肢体抖动停止时间(12.8±7.6)h、易惊停止时间(48.2±8.5)h;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3.7±1.3)h、皮肤疱疹愈合时间(110.5±15.6)h、肢体抖动停止时间(31.4±9.3)h、易惊停止时间(108.4±9.6)h;观察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治疗中,能够有效保持体液负平衡,控制患儿颅内高压,预防肺水肿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丙种球蛋白治疗组22例,其中又分为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单纯治疗组)14例和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8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体温恢复、皮疹消退和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常规治疗组中7例无效或进展为危重症,联合治疗组中无进展或无效病例,单纯治疗组有1例进展为危重病例,3组无效或进展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8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记录2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表现、住院时间.检测2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和易惊、肢体震颤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治疗组112例,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甘露醇脱水、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以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喜炎平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病理征消失及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和喜炎平注射液对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可观察到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RP值以及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3.65±5.24)mg/L、(9.25±2.35)d、(7.34±1.68)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CRP值和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28.65±10.32)mg/L、(12.34±2.22)d、(11.25±2.3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具有突出疗效,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