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们采用山楂益母草合剂,观察鸡胆固醇、血粘度等8项指标及冠状动脉病理变化,探索该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实验动物:莱亨鸡(雄性),体重平均为0.84±0.13kg(±S),设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7只,共14只。(2)AS 饲料:胆固醇2%,动物脂肪10%,蔗糖1%,基础饲料87%。(3)合剂:由山楂和益母草按1∶1煎剂,每毫升含生药1g。二、方法:(1)鸡孵化出后4周,称重分笼。对照组和给药组均给 AS 饲料,给药组同时喂山楂益母草合剂,剂量按鸡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喂1g,混在少量饲料中食用。饲养16周,对照组体重为2.43  相似文献   

2.
消斑柔脉饮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预防AS发生发展。为了寻求预防AS药物,用食饵性AS模型,以组织形态学、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液流变学、血脂为主要指标,探索了消斑柔脉钦对AS的顶防作用与机理。1 材料与方法1.1 方法 选用5月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0只(新缰维吾尔自治区生物制品厂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2kg。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只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大鼠颈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s)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的有效方法。方法:实验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建模后,药物组灌胃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12 g生药/(kg·d)-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8周。实时PCR(real time PCR,RT-PCR)法测定PPARmRN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颈动脉内PPARα、PPARβ及PPARγ含量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PPARα、PPARβ及PPARγ含量显著升高(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PPARα、PPARβ及PPAR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PPARs可抑制AS形成,化浊行血颗粒可有效激活PPARα、PPARβ及PPARγ,从而抑制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颈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8周。实时定量PCR测定PPARmRNA,免疫印迹法观察NF-κB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颈动脉内PPARα、PPARβ及PPARγ含量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PPARα、PPARβ及PPARγ含量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和药物组NF-κB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PPARα、PPARβ及PPARγ含量显著升高(P0.01),药物组NF-κB显著降低(P0.01)。[结论]化浊行血颗粒可激活PPARα、PPARβ及PPARγ,拮抗NF-κB,从而抑制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对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四氧嘧啶或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高血糖的模型,按高、中、低剂量的山楂水提液和同样高、中、低剂量的山楂颗粒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观察给药后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山楂水提液中剂量组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血糖作用(P<0.05)。山楂水提液高剂量组及山楂颗粒溶液高剂量组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有显著升高血糖作用(P<0.05)。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高血糖没有降血糖作用(P>0.05)。结论山楂水提液中剂量组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血糖作用;而山楂水提液高、低剂量组和山楂颗粒各组无降血糖作用。山楂水提液和山楂颗粒各剂量组对链脲佐菌素实验性高血糖小鼠没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丹参山楂药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和山楂提取物(水浸膏)单煎及其合煎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采用腹腔注射VD3叠加卵清白蛋白激发免疫反应的方法诱发大鼠AS模型。造模8周确定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血脂康组、丹参组、山楂组、丹参山楂合煎剂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4周。实验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以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TC,TG,LDL-C,MDA,ET,TXB2水平以及TXB2/PGF1α比值降低,HDL-C,SOD,NO,6-keto-PGF1α水平升高,CRP,IL-6,IL-8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TNF-α的释放未见明显影响。各药可见不同程度的抑制主动脉血管壁病理变化。结论:丹参山楂药对可以干预大鼠AS的形成,同时降低血脂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及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 O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及对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A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使用美洛昔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疾病状况(AS综合评价(BAS-G评分)、AS病情活动指标(BADSDAI指数)、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关节疼痛状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检测结果差异。结果药物治疗12周后,两组的BAS-G评分、BADSDAI指数、BASFI评分、VAS评分、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良好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对整体改善AS患者受损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有益,同时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活动期ESR、CPR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具有清热作用的葛根、黄连、决明子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葛根组、黄连组及决明子组.空白组动物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动物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动物按体质量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清抗氧化能力、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结果 葛根、黄连可显著降低AS兔主动脉弓部斑块校正面积(PA/CVA)与最大斑块厚度(MPT),降低AS兔血清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决明子则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葛根与决明子可降低AS兔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葛根、黄连与决明子均可降低AS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葛根与黄连可降低低切变率全血黏度.结论 具有清热作用的葛根、黄连、决明子有较好的抑制AS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升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对心率变异的影响及华夏小葱制剂的疗效.方法: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用ECGLAB2.0心电图工作站分析药物干预治疗后各组心率变异程度,并评价药物的疗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SDNN、LF、HF、LF/HF、三角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速效救心丸和华夏小葱制剂两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华夏小葱制剂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速效救心丸(P《0.01).结论:AS兔心率变异性程度明显降低,说明AS过程中存在HRV,通阳中药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影响AS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诊断和治疗中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A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各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Ⅰ collagen,CTX-Ⅰ)和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同时测定HLA-B27、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CTX-Ⅰ水平在AS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AP水平AS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S组比较,健康对照组的ESR,CRP水平显著低于AS组(P<0.01).结论:AS患者骨代谢异常,CTX-Ⅰ是判断不同AS患者骨吸收的敏感指标,与BAP一起,可作为判断AS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丹参强肝胶囊联合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苦参素胶囊联合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情况、门静脉血流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52例患者完成研究,2例患者中途退出,对照组患者中共51例患者完成研究,3例患者中途退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Ⅲ、Ⅳ-C、LN、HA四项指标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VV、HA-PI和LVI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1例(2.38%)出现一过性胃肠道反应,对照组患者中1例(1.96%)出现一过性全身乏力,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强肝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和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在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A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每组50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指标低于对照组,HDL-C指标高于对照组;IMT、斑块数量及斑块厚度低于对照组;TMAO指标高于对照组;CRP、IL-6、TNF-ɑ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疾病使用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脂代谢指标,缩小斑块厚度,优化血清指标,治疗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4.
维奥欣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奥欣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脑血流供应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维奥欣480 mg口服,3次/d。2组均观察2 a,记录患者自觉症状,血流变学,血脂,双侧颈总动脉、颈椎动脉内膜厚度及颅内各血管的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指标的转归并加以分析。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维奥欣可延缓患者AS的进程,能改善大脑血流,是治疗和预防AS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味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四妙丸加味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晨僵、脊柱痛、胸廓扩张度、Schobe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等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晨僵、脊柱痛、胸廓扩张度、Schober、CRP、ESR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TRACP-5b、BAL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丸加味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床疗效确切,且可抑制骨吸收、减少AS骨破坏。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与山楂提取物配伍治疗SHR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山楂提取物配伍联用治疗高血压模型动物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自发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的基础血压值随机分成7组(模型对照、卡托普利、银杏叶提取物、山楂提取物、银杏叶/山楂提取物1:1、1:2和1:3配伍组),同时选用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按设计剂量(卡托普利35 mg/kg,银杏叶提取物150 mg/kg,山楂提取物组130 mg/kg,其他均为300 mg/kg)每日给予受试物,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30天,以尾脉搏法测定血压。每周测量血压、心率和体重一次,实验末摘眼球采血并处死动物,计算心室指数,血液分离血清后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丙二醛的含量以及总超氧化歧化酶的活力。结果:实验末,山楂提取物、银杏叶/山楂提取物1:2和1:3配伍组的动物收缩压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而各组对动物的心率、体重无明显影响。山楂提取物和1:3配伍组的动物心室指数和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一氧化氮水平则显著升高,且1:3配伍组血清中总超氧化歧化酶的活力也明显升高;此外,银杏叶提取物组的动物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也明显降低,而总超氧化歧化酶的活力则显著升高。结论:银杏叶和山楂提取物按1:3配伍联用能协同有效降低SHR的血压,保护累及的组织器官,其作用机制为通过调节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同时通过抗氧化作用来保护高血压诱发的重要组织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丹参酮ⅡA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有冠心病且辨证符合心血瘀阻证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时间、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9.12±1.21)d和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时间(10.64±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11.54±1.75)d、(12.92±1.19)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6.0%)明显优于对照组(6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丹参酮ⅡA对患有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丹参-山楂协同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丹参-山楂提取物(水浸膏)单用及合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干预,探讨两药间的交互协同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ip维生素D3叠加卵清白蛋白激发免疫反应的方法,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造模8周确定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动物分为模型组,丹参组,山楂组,丹参-山楂合用组。各组经口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给药组均可降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OD,NO水平,合用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山楂丹参具有协同作用,二者联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川芎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的方法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再将其分为衰老模型组及川芎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药物干预50 d后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单胺氧化酶(MA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脑组织中SOD、GSH-Px含量降低,MDA、MAO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川芎低、中、高剂量组SOD、GSH-Px含量增加,MDA、MAO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可增加脑组织中SOD、GSH-Px含量,降低MDA、MAO含量,具有良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督灸治疗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性肾阳亏虚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督灸联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对照组假灸联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隔日治疗1次,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病情活动指数(BASDAI量表)、疼痛改善(VAS评分)、躯体功能指数(BASFI量表)、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评估(BASMI)及实验室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星期和8星期AS患者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间疗效无差别(P0.05)。两组AS患者治疗4星期后病情活动指数、VAS评分、BASFI量表、BASMI等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8星期后,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安全性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口服柳氮磺吡啶片配合督灸能有效缓解AS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A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