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血清ɑ-L-岩澡糖苷酶(AFU)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5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根据临床诊断不同,分为肝炎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每组55例,正常对照组60例;同时分别检测AFU、ALT、AST、GGT,对其结果进行分析;AFU、ALT、AST和GG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各肝脏疾病组AFU、ALT、AST、GGT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统计结果分别为AFU(F=76.995,P<0.05)、ALT(F=171.800 0,P<0.05)、AST(F=197.821,P<0.05)和GGT(F=188.304,P<0.05);肝炎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388,r=0.392,r=-0.429,P﹤0.05);肝硬化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531,r=0.533,r=0.382,P﹤0.05);但肝癌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无相关性(r=0.203,r=0.145,r=0.206,P>0.05)。结论:肝脏疾病患者同时检测AFU、ALT、AST和GGT,更有助于观察肝脏的损害程度及预测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 GGT活性及 GGT/ AL T比值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 6 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观察组 ) ,8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对照组 )的 GGT活性及 AL T活性 ,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 GGT活性及 GGT/ AL T比值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 (P <0 .0 0 1)。结论 :血清 GGT活性及 GGT/ AL T比值的联合应用对原发行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与ALT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献血者血清抗-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RNA,分析ALT活性与HCVRNA水平的关系。结果 83份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7份标本含HCVRNA,HCV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 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8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GGT活性及ALT活性,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P<0.001).结论: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的联合应用对原发行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与生活习惯的联系,保证优良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0280例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饮酒、吸烟、饮食、运动、熬夜、服用药物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Epidata3.0双录入,导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异常率为9.76%,ALT升高标本有1003例,体重质量指数、饮酒、运动及体力劳动、熬夜、服用药物是ALT升高的影响因素;清淡饮食是ALT升高的保护因素;吸烟对ALT的影响不大。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对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健康的体质来源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血清GGT、GGT/ALT及AFP检测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GGT、GGT/ALT以及AFP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14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GGT、ALT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AFP活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GGT活性高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0.05);胆道梗阻组GGT活性显著高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P<0·01)、肝硬化组(P<0.01)及肝癌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GGT/ALT比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急性黄疸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P<0.01)。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AFP和GGT联检可提高阳性率。结论:血清GGT、GGT/ALT比值以及AFP联合检测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谱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常见肝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日立7170S生化分析仪对425例肝胆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种肝胆疾病中血清酶(ALT、AST、ALP、GGT)与总肝胆汁酸(TB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变化。结论:TBA测定是肝胆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胆疾患的患者同时检测血清酶ALT、AST、ALP、GGT和TBA,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对106例不同疾病新生儿和40例正常新生儿用萘酚AS—MX法测定白细胞硷性磷酸酶活性(LAPA)。结果:①细菌感染组治疗前LAPA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感染组和病毒组(P均<0.01);病毒感染组LA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细菌感染组治疗后LAPA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毒感染组治疗后LAPA增高,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非感染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③10例严重细菌感染的濒死患儿入院时LAPA明显低于一般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LAPA不但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有意义的检测指标,而且对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鉴别及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通过WGA亲和层析柱后,可分成不结合的峰Ⅰ和结合的峰Ⅱ两个活力峰,峰Ⅰ为肝型(L-ALP),而峰Ⅱ为骨型(B-ALP)。L-ALP在急性肝炎时明显增高;慢性肝炎或肝癌时轻度上升,而肝硬化时变化不大。如将L-ALP再通过欧蔓陀罗凝集素(DSA)亲和层析柱,则正常血清L-ALP完全不被DSA结合;急性肝炎的血清L-ALP有部分为弱结合;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除弱结合组分外,出现较多的中度结合组分;而原发性肝癌则出现中度结合组分及特有的强结合组分。这些结果说明肝病越发展成慢性或恶习性或恶性,血清L-ALP和DSA的结合力越强。这可应用于临床上鉴别各类不同肝的。肝病血清L-ALP结合于DSA增多的原因主要是N-连接型糖链的无线数增加,后者尚可从天线末端唾液酸增多以及强结合组分不被ConA结合而获得证明。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观察盐浓度对人血清碱性磷酸酶 (HSAP)活性的影响。②方法 应用磷酸苯二钠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NaCl,NaH2 PO4及MgCl2 存在下的HSAP活性。③结果 NaCl浓度小于 0 .4mol/L时HSAP活性降低 ,大于 0 .4mol/L时对其活性无影响 ;NaH2 PO4浓度在 1.0mol/L之内使HSAP活性增加 ;而MgCl2 浓度小于0 .4mol/L时使HSAP活性增加 ,大于 0 .4mol/L其活性降低。④结论 低浓度的NaCl对HSAP有抑制作用 ;NaH2 PO4对HSAP有激活作用 ;低浓度的MgCl2 对HSAP有激活作用 ,高浓度的MgCl2 对HSAP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个不连续缓冲系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和一个新的活性染色程序。用牛犊小肠和人胎盘硷性磷酸酶作内标和外标,分离鉴定人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所得电泳图谱与萘基磷酸固兰 BB 盐染色改进法比较,清晰度、灵敏性、和重现性均较好,可以扫描定量。分析120例以上体检和肝病血清,各同工酶(肝、骨、肠和其它高分子量碱性磷酸酶四带)电泳迁移率与文献参考比值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145例正常孕妇胚胎期绒毛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表明:胚胎期绒毛组织ALP活性与孕龄有关,在胚胎早期绒毛ALP活性较高,随着孕龄的增加ALP活性逐渐降低,而与孕妇的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安息香为柱前荧光衍生剂的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几种肝病患者血浆中胍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中胍基乙酸在肝硬化等重症肝病时显著升高,在其它肝病时未见明显变化;血浆中其它胍类化合物在几种肝病时均未见明显的改变。肝病时血浆胍类化合物的变化与其它常见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检测30例慢性肝病的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腺苷脱氨酶(ADA)活力。结果发现上述全部病人的血浆ADA活力显著高于正常人;10例未经治疗的慢性肝病病人的PBMC-ADA活力显著低于正常人,而强力宁治疗组其活力接近正常;其他药物治疗组其活力则略低于正常对照及强力宁组,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BMC-ADA活力测定对观察免疫调节剂疗效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技术对51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进行检测,以观察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在肝病中的变化。结果发现肝癌(20例)、肝硬化(16例)病人血清LN水平明显增高,而急性肝炎患者(15例)并无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因而提示,血清层拈连蛋白含量与肝脏疾病慢性纤维化,癌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0例肝病患者及74名正常人血清中尿激酶(UK)的含量。失代偿性肝硬化组(13例)的血清UK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达9.82±1.85ng/ml;其他组依次为:肝癌(16例)8.80±2.27ng/ml,慢性活动性肝炎(14例)8.33±1.69ng/ml;急性病毒性肝炎(15例)7.28±1.21ng/ml;其他疾病(32例)6.64±1.94ng/ml;正常对照组(74例)6.37±1.28ng/ml。大部分疾病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肝病患者血清UK含量与血清白蛋白含量成负相关(p<0.05)。本实验提示,严重肝病时的出血倾向可能与肝脏对UK等纤溶激活物的灭活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铅对人类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的作用,以探讨铅影响胎儿发育的分子机制。②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Pb(NO3)2存在下的PLAP活力,用荧光法检测其荧光光谱的变化;用双倒数作图法确定Pb(NO3)2对该酶的抑制类型。③结果低浓度的Pb(NO3)2(<0.50mmol/L)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但其内源荧光强度略有增加,发射峰位蓝移;当Pb(NO3)2的浓度为0.75mmol/L时,酶活力及其荧光强度均迅速下降;当Pb(NO3)2浓度>0.75mmol/L时,随其浓度的增加,酶活力与其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但发射峰位蓝移减少;当Pb(NO3)2浓度为10.00mmol/L时,酶活力丧失,荧光熄灭。Pb(NO3)2是PLAP的反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为1.40mmol/L.④结论Pb(NO3)2抑制了PLAP的活力,并使其构象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铅影响胎儿发育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