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视,越来越多房颤患者被发现,随之房颤负荷这个名字出现。有很多实验证明房颤负荷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有研究正在试图结合房颤负荷与CHADS2评分评估脑卒中风险,以此指导抗凝治疗。文中对房颤负荷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脑白质磁共振成像高信号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查158名正常人的脑磁共振成像(MRI),发现49名在T2加权像(T2WI)上显示白质高信号(WMHs)。分析WMHs与年龄、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眼底动脉硬化间的关系发现,WMHs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脑卒中危险因素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且多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其作用有叠加效应;与眼底动脉硬化间亦有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WMHs具有与脑卒中相同的危险因素,其出现可能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减退、步态异常及平衡障碍。  相似文献   

3.
心房纤颤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CT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1例合并心房纤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房颤组)与162例不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非房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房颤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意识障碍重、上消化道出血多;大面积脑梗死、中线移位、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1月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1)。结论 房颤严重影响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及临床及CT改变并影响其预后,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和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尤以非瓣膜性房颤为著。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临床常见,且病情重、出血转化率高、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口服抗凝药可减少房颤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抗血小板治疗对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也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鉴于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特有的临床特征,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预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594例缺血性脑卒中在30天内复发的22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早期复发率为3.7%(22/594),其中脑血栓复发率为3.3%(18/552),脑栓塞复发率为9.5%(4/42)。72.73%(16/22)复发在原患侧,多为同类型脑卒中复发(86.36%,19/2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高血压、TIA史与复发有显著关系(OR=4.9,OR=7.1),而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入院时高血糖、房颤、高血脂、吸烟、颈部血管斑块与复发无显著关系。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复发多为同类型脑卒中、同部位的复发,高血压、TIA史可能为脑卒中早期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血糖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6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糖尿病组24例,非糖尿病高血糖组43例和非糖尿病正常血糖组96例。按照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和缺血性脑卒中CT扫描病灶范围评分法,对照分析了卒中后高血糖症与临床表现及脑缺血性损害程度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脑卒中后高血糖不仅临床表现病情重(P<0.01)和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大(P<0.05),而且对卒中短期预后也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房颤是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产生影响及对于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月连续收集发病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房颤组(26例)和无房颤组(6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房颤组与无房颤组溶栓治疗后7d溶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 vs 56.7%,P>0.05).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90 d,房颤组57.7%的病人功能恢复好,无房颤组65.0%的病人功能恢复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但与无房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无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可以从溶栓中获益,房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无显著影响,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1年复发率的主要因素。方法登记我院2004-05~2006-07住院的首次卒中患者,前瞻性随访病后1年的复发情况,并登记影响卒中复发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00例首次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106例(35.5%),缺血性脑卒中194例(64.5%)。卒中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13.5%.其中脑梗死复发率为11.2%。脑出血复发率为17.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约为13.5%,应加强脑卒中患者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的监测和预防.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及糖皮质激素的改变及预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反应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血糖及糖皮质激素的检测。并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19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1例,出血性卒中8例);老年组141例(其中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82例)。结果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糖皮质激素亦为老年出血性卒中组最高,两组相比P<0.01。从病情程度比较: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病情重,死亡率高(P<0.01)。结论脑卒中后应激反应越重,预后越差。因此,我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检测血糖及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病情的诊治及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和非随机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 5 h)患者211例,依据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脑卒中合并房颤组(63例)和非房颤组(148例)。溶栓后复查头颅CT,观察有无出血转化发生。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房颤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 211例患者中,发生出血转化33例,无出血转化178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组患者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为30. 2%(19/63例),高于非房颤组(9. 5%,14/148例),组间比较P 0. 001。结论房颤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6~80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6例,糖尿病史8例,其中有2例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病房颤2例,其中既往有高血压又有脑卒中5例。  相似文献   

12.
脑循环储备力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循环储备力(CCR)减退与脑卒中复发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5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75%)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光子发射扫描(SPECT)结合Acetazolamide负荷试验检测CCR,并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期间为2.4年。结果 CCR显著减退组36例,CCR正常组29例,随访期间脑卒中复发11例,其中CCR减退组7例,正常组4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脑卒中复发组平均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非复发组(P<0.05)。结论 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系统闭塞的患者除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卒中外,其它病理机制,如动脉到动脉的栓塞在脑卒中发病中,亦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及其危险因素与脑白质变性(LA)的关系。方法对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LA程度进行分级(LA1、LA2、LA3),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短暂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动脉血栓形成和心源性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的关系。结果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2和LA3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LA1患者(均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A3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均P<0.05);与LA程度明显相关的因素为年龄(OR 0.69,95%CI:0.49~0.97)和腔隙性脑梗死(OR 0.01,95%CI:0.00~0.33)(均P<0.05)。结论与LA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和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的机制为穿支动脉硬化和血压调节障碍影响脑白质血流供应,引起白质局部坏死、腔隙形成或弥漫性LA。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数据库研究的方法学及基线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方法调查记录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经统一培训。结果七家医院共收集脑卒中1000例,其中完全性卒中944例,TIA56例。脑出血占23.4%;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6%,动脉硬化性梗塞占52.1%。各类卒中几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但发病年龄偏低,且女性为多,占59%。脑梗塞发病后在24小时内就诊者仅占约五分之一。糖尿病、心脏病、TIA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甘油三酯水平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为高。结论高血压在导致各类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心脏病、TIA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甘油三酯增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底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12-2019-11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连续收治的196例40~7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病史及头颅MRI检查,将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通过眼底照相获得患者眼底图像,应用Wong-Mitchell分级方法对眼底进行定性分级。比较2组间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确定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冠心病(P=0.009)、房颤(P=0.044)、NIHSS评分(P0.001)高于初发组;复发组LDL-c水平低于初发组(P=0.037)。2组间年龄分布(P=0.028)、脑卒中严重程度(P0.001)、病因分布(P=0.016)、眼底病变程度(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OR=2.677;95%CI,1.079~6.640)、眼底中度病变(OR=5.588;95%CI,1.835~17.019)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中等程度卒中(6分≤NIHSS评分≤15分)存在边缘显著性(P=0.052)。结论中老年人群中眼底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存在相关性。中度视网膜病变是中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的危险因素。眼底评估有助于临床医生发现有复发倾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表明,有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由颈动脉病变引起,而且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本次实验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07—2013-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共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34~82岁,中位年龄67岁;高血压72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17例,有吸烟史37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疾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北京万寿路地区173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认知功能问卷、血管多普勒检查及部分血生化检查,对其中患有缺血性疾病人群的认知功能与非患病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闭塞病人群的MMSE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画钟试验三组比较卒中组得分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影响MMSE得分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史、AAI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论: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闭塞疾病影响认知功能,可作为认知功能下降的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因子Ⅶ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因子Ⅶ(FⅦ)的变化。方法 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测定FⅦa,用ELISA法测定FⅦ:Ag,用一阶段凝固法测定FⅦ:C。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FⅦa与FⅦ:C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缺血性卒中FⅦa/FⅦ:Ag比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病人血浆FⅦ升高明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9.
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其中心房纤颤(房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3%~5%。大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据美国Framingham研究,房颤患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与年龄增高呈正相关,50~59岁发病率为1.5%.80~89岁增加至23.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华法令治疗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减少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10—2016-10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5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临床资料,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缺血性脑卒中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史、CT分型、颈部血管狭窄程度、OCSP分型、斑块性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T分型、斑块性质、OCSP分型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CT分型、斑块性质、OCSP分型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