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铁参数检测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RA患者按CRP水平分为Ⅰ组(CRP>8 mg/L)37例、Ⅱ组(CRP≤8 mg/L)38例。所有RA患者均应用rHuEPO治疗[80~120 U/(kg.周),分2次注射]。治疗前检测红系[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百分比(RET%)]及铁代谢参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CRP等指标,治疗后第24、8、周测定红系指标,第8周检测铁代谢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T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红系指标及sTfR均升高,SF下降,与治疗前及Ⅰ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RP与Hb呈负相关(r=-0.55,P<0.01)、与SF呈正相关(r=0.65,P<0.01)。Ⅱ组sTfR与Hb呈正相关(r=0.71,P<0.01)、与SF呈负相关(r=-0.48,P<0.05)。结论血清铁参数与CRP等指标联合检测可指导rHuEPO的应用,对评价及预测其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能反映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能力,并受病理情况下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红系造血前体总量的影响,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能反映骨髓红系造血活性和机体铁代谢状况。联合测定sEPO和sTfR水平可反映多种病理情况下,体内红系造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并监测外源性EPO的滥用。  相似文献   

3.
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能反映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能力,并受病理情况下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红系造血前体总量的影响,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能反映骨髓红系造血活性和机体铁代谢状况。联合测定sEPO和sTfR水平可反映多种病理情况下,体内红系造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并监测外源性EPO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慢性血液透析(HD),并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的患者,体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sTIR)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观察35例慢性HD患者和18例贫血但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sTIR,并将结果两组对比。结果两组在HB、HCT、SF、SI、TIBC以及TS方面均无差异(P〉0.05),HD组sTIR、sEpo和Ret%则低于对照组(P〈0.05)。单变量相关分析表明HD组sTIR水平与sE-po呈正相关(r=0.770,P〈0.001)。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Epo、SF是两个能够独立影响sTIR水平的因素。结论在HD患者接受rHuEpo治疗时,循环中sTIR水平是反映骨髓红细胞生成活性的良好指标,sTIR的水平反映了HD患者铁的贮存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地中海贫血患者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关系,并估计地中海贫血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50例正常人对照的sTfR和EPO水平:结果显示,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EPO和sTf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轻型患者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结论:黎族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中EPo和sTfR水平升高与地中海贫血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胞生成素(rhEPO)联合肌注右旋糖酐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肾衰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皮下给予EPO治疗,每周用量100-120u/kg。甲组同时予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25mg,每周二次,疗程为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分别测量Hb、Hct、SF。结果:治疗8周后甲组的Hb、Hct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甲组SF水平稳定,乙组SF下降。结论:肌肉注射铁剂可使EPO的疗效显著提高,并使血清铁蛋白浓度稳定。  相似文献   

8.
邵祥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00-5001
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血液透析后给予常规治疗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左旋肉碱,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TC水平以及r Hu EPO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压升高并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性贫血采用L-左旋肉碱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治疗成本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蔡砺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2008,7(10):569-573
目的调查了解国内部分肾科医生治疗肾性贫血的概况。方法选取能反映肾性贫血治疗概况的部分问题构成问卷,在参加2008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的肾科医务工作者中开展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多数肾科医生认同抗贫血治疗血红蛋白靶目标水平为110~120g/L、血红蛋白低于100g/L即开始进行抗贫血治疗、皮下注射途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由以铁缺乏为主的多种因素导致、从开始治疗到达标的时间周期为3个月、维持治疗阶段通过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频率调整用药、在进入透析前对肾性贫血进行治疗。各医疗机构抗贫血治疗的达标率自10%~〉70%不等,多数达标率在50%以上。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在肾性贫血治疗领域仍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规范治疗,提高对肾性贫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年来,随着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广泛应用,多数尿毒症患的肾性贫血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全身症状也有了极大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对于rHuEPO的治疗方案已日臻完善,其中包括给药途径、用药次数、补充铁剂等。但是,约有5%~10%的尿毒症患对rHuEPO的治疗产生抵抗,最常见的原因为铁缺乏。肾性贫血的早期防治、靶目标值的个体化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目前,正在研究其他的促红细胞生成物质。其中,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1.
慢性病贫血患者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性贫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对 4 2例慢性病贫血病人经骨髓可染铁检测分为慢性病贫血伴缺铁 (ACDID)组 ,慢性病贫血不伴缺铁 (ACDNID)组及 30例缺铁性贫血 (IDA)进行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及血清铁蛋白 (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的检测及计算STfR/SF、STfR/logSF的比值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 2例慢性病贫血患者中骨髓可染铁缺乏 2 2例 ,占5 2 % ;缺铁性贫血组与慢性病贫血伴缺铁组SF值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慢性病贫血伴缺铁组与慢性病贫血不伴缺铁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STfR、STfR/logSF值在IDA、ACDID组均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ACD NID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病贫血伴缺铁与不伴缺铁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STfR与SF呈负相关 (r =- 0 .39P <0 .0 1)。结论 :慢性病贫血患者约有半数合并缺铁。STfR是一种新的反映机体铁贮存状况指标 ,能准确评估慢性病贫血病人体内贮存铁状况 ,STfR、STfR/logSF可作为诊断ACD是否合并缺铁的诊断依据。STfR与SF间在缺铁性贫血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缺铁性贫血孕妇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 7例贫血和 3 9例未贫血孕妇进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 )、血清铁蛋白 (SF)以及它们的比值 (STfR/lgSF ,STfR/SF)测定 ,结果两组STfR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SF、STfR/lgSF及STfR/SF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 Medline、 Pub 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查找2005~2017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并运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选出符合条件的26篇文献,2018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其中治疗组1062例,对照组956例。中药方联合促红素在升高血红蛋白[MD=10.48,95%CI(8.55-12.42),P<0.00001]、红细胞比容[MD=5.21,95%CI(1.90-8.52),P=0.002]、红细胞计数[MD=0.46, 95%CI(0.33,0.59),P <0.00001]方面优于单纯使用促红素治疗;且治疗总有效率[OR=3.71,95%CI(2.64,5.22),P<0.00001]也高于单纯使用促红素治疗;在降低血清肌酐[MD=-80.06, 95%CI(-105.94,-54.18),P <0.00001]、尿素氮[MD=-5.89,95%CI:-5.89- -2.88),P <0.00001]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一系统评价提供了中药联合促红素比单纯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更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A protein,SAA)水平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将62例CRF(CRF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16例、B组18例、C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AA水平。并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CRF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A、B、C 3组血清SA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F患者血清SAA水平与Alb、Hb均呈负相关(r分别=-0.461、-0.643,P均〈0.01)。结论非血液透析CRF患者存在血清SAA水平升高,这种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并加速了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琼脂糖单向免疫扩散法对200例皮肤病患者血清239人次进行了CPR的测定。结果发现病情活动与缓解两者之间的CRP值,在某些皮肤病差异高度显著性P<0.005,在SLE显著性差异P<0.05,硬皮病和皮肌炎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缓解的某些感染性皮肤病,CRP值是正常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的CRP值是显著地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铁代谢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b、Hct、SI和S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SOD与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能够改善贫血症状和铁代谢指标,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可作为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功能衰竭(RF)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8例NS组和76例RF组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NS组和R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D的检测对NS和RF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变化的观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剂量低频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低频率rhEPO治疗组与小剂量高频率rhEPO对照组,治疗组应用10000U rhEPO每周1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应用3000U rhEPO每周3次皮下注射,分别观察治疗前及用药后4周、8周及12周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升高( P <0.01),且治疗组治疗4、8周后患者Hb、Hct水平升高更明显,贫血伴随症状得到明显纠正,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剂量低频率rhEPO能快速改善肾性贫血患者贫血情况、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吕青  古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2884-2885
目的分析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肾性贫血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铁剂治疗,试验组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连续治疗8w,对比两组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试验组各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明显改善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