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提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精神障碍20例,发生率13.3%;经过积极护理和治疗,18例痊愈,2例自动出院。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是预防和避免发生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对预防术后精神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胆石症术后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4例胆石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组42例,采用全面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做好T管引流护理,同步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切口愈合等级、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胆石症患者术后实施全面、科学、系统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8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地做好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精神障碍心理护理及对躯体疾病的治疗,重视安全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残留尿量、住院天数、焦虑评分(S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残留尿量、住院天数、SAS评分及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腹腔手术后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孙波 《护理学报》2007,14(3):9-12
目的 了解腹腔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各类临床表现和护理需求情况.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治疗患者105例,在手术前3 d内和术后第7天时分别接受韦氏成人智测量表调查,了解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各类临床表现和护理需求情况.结果 105例接受腹腔手术治疗患者第7天确诊为POCD 43例,患病率4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和合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数目与POCD发生密切相关(p<0.05).术后临床经过比较,POCD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频度均明显长于或高于术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术后各类护理需求中,POCD患者的心电监测时间、血压监测时间、血氧饱和度监测时间、吸氧时间、输液时间、记液体出入量时间、测体温次数、叩背次数、心理干预总时间、每天心理干预时间、每次心理干预时间、心理干预总频度和每天心理干预频度均明显长于或高于无POCD患者(p<0.05).结论 腹腔手术后发生POCD患者年龄大、合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数目多,临床上表现为住院时间长、花费高,并发症多,各类护理工作量和心理干预工作量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0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21例(11.6%)。症状轻微者采取心理干预,予约束性保护,合理控制疼痛;重症者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患者的年龄、手术级别、饮食、睡眠等因素与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合理的风险评测及心理沟通,术后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胃肠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预见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出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预见性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矫正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围术期血糖控制、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矫正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血糖值,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李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637-2638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加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临床指标。干预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脏直视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病因及护理策略.[方法]对763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心脏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后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有13例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7%,其中1例死亡,其余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发生率、术后严重疼痛发生率、术后开始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精神异常的观察,有前瞻性、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方法:术前参观ICU熟悉环境,介绍沟通的技巧,做好心理护理,减轻ICU环境对患者身心的影响,从而预防心理行为异常的发生.术后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术后精神异常的出现.一旦发生心理行为异常,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同情,使患者早日康复.结果:98例心脏手术患者,发生精神障碍5例,转出ICU时已痊愈4例,1例在转出普通病房一个月后,才恢复正常.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是预防精神障碍发生的重要措施,预防是避免精神障碍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12月306例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肺部情况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VAP的相关因素除患儿的个体情况外,与体外循环时间(ECCT)、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天数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CPB术后患儿的具体情况,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呼吸系统的监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V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11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体位指导、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均康复出院。认为加强围术期护理,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有效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11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体位指导、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均康复出院.认为加强围术期护理,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有效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住院接受PTCA手术成功的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可较好地改善PTCA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住院费用,实现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将结肠癌拟行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按照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各种资料,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并给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体位、饮食要点,术前缩短禁食时间及减少灌肠次数,术中麻醉后由巡回护士留置胃管和尿管;术中保持正常体温,术后早期活动,做好饮食及输液管理等.于2组患者出院前1 d收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18.4 d,平均住院费用2.6万元,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9.8%,而观察组平均住院15.1 d,平均住院费用2.1万元,无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应用肠道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后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既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实现了快速康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1例发生精神障碍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术后用药、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与同期105例精神活动正常的患者作比较。结果:年龄大、肌酐水平下降快及并发症的病人均在术后有发生精神障碍的倾向(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是多因素所致,应加强老年护理,合适的心理调控。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积极防治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住院费用,实现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将结肠癌拟行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按照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各种资料,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并给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体位、饮食要点,术前缩短禁食时间及减少灌肠次数,术中麻醉后由巡回护士留置胃管和尿管;术中保持正常体温,术后早期活动,做好饮食及输液管理等。于2组患者出院前ld收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18.4d,平均住院费用2.6万元,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9.8%,而观察组平均住院15.1d,平均住院费用2.1万元,无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应用肠道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后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既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实现了快速康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