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胜  汪宏  刘玉海 《安徽医学》2011,32(2):161-162
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和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2月1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5 min。发现隐性疝5例,阴囊积气2例,切口线结反应1例,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微创技术是近年来外科发展的新趋势[1] 。我院近期引进了小儿腹腔镜 ,学习和借鉴了国内现行的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30例、39侧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 39侧 ,男 2 4例 ,2 8侧 ;女 6例 ,11侧。其中临床体检发现 30例 32侧。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 7例 ,年龄最小 11月 ,最大 14岁 ,平均年龄7岁 3个月。1.2 手术方法术前禁饮食 ,补液 ,自行排空膀胱。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平卧位 ,脐皱摺下缘皮肤切开 1.0cm ,徒手提起脐旁两侧的腹壁皮肤 ,veress针穿刺 ,缓慢充气 ,形…  相似文献   

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已经渐渐被广大患儿家属以及小儿外科医师所接受,该文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肌沟斜疝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83例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下由腹壁缝入半圆带线针,单手在腹腔内缝合打结,完成183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全部患儿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常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min,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无睾丸萎缩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改良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海  马桂桃 《河北医学》2011,17(3):379-381
目的:评价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8例(传统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6例(腹腔镜手术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精索阴囊肿胀及有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精索阴囊肿胀等并发症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微创、手术安全、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 方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4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右侧斜疝89例,左侧斜疝39 例,双侧斜疝14例.单侧斜疝中有11 例同时存在对侧隐性疝.所有斜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单侧疝 14 min,双侧疝 26 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切口无须缝线、无并发症.病人随访6~26个月,平均15个月,斜疝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8例,并与小儿腹股沟疝的传统手术在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过程顺利,适合于3岁以上的患儿,其平均手术时间为(12±5)分钟,肠鸣音恢复时间为(4.8±0.3)小时,住院时间2天,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术后随访3个月-4年末见肠管损伤、输精管损伤、膀胱损伤、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复发1例。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疤痕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熊伟  董科  俞小炯 《四川医学》2013,(4):461-463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病例资料。分别对106例腹腔镜手术组和105例传统手术组的患儿,就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住院时间等,腹腔镜手术组少于传统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疝复发1例,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成功;传统手术组术后疝复发6例,2例经腹腔镜、4例经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具有明显优越性,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斜疝在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方法、管理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5岁ASAⅠ~Ⅱ级54例患儿在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行单次骶管阻滞,经鼻孔放置气体采样管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中视情况静脉辅助用咪达唑仑及丙泊酚。观察麻醉效果,气腹前、气腹后及放气腹后的SPO2、PETCO2等的变化。结果:镇痛完全49例,欠缺5例,患者术中肌松能满足手术要求。气腹后PETCO2显著增加,P〈0.01,自主呼吸尚能代偿,SPO2稳定。结论: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开放性手术比较。方法:抽取100例患有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分别行常规手术方式和腹腔镜技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内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患儿;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技术对患有腹股沟斜疝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65例腹腔镜下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PIP、PETCO2,观察其在CO2气腹前后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建立气腹后HR、MAP、SpO2无明显变化(P>0.05),PETCO2显著升高(P<0.01),PIP亦升高(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返流误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CO2气腹对小儿生理功能有一定干扰,麻醉处理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合理用药,加强循环,呼吸功能监测,就能使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采用微创切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结果:5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Ⅰ级愈合,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结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且住院时间短,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33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45例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结果:33例均在腹腔镜手术下完成,与传统开放手术患儿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无创方法 ". 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3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经脐孔置入150腹腔镜,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方1cm穿孔作操作孔,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用自制穿刺针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围绕内环口于腹膜外层完成荷包缝合,缝线拉出体外打结. 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50分钟,平均31分钟,术后住院1-4天.戳口网膜组织脱出1例,无出血及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其中25例随访1-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能同时发现对侧隐匿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单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疝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0月38例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病例资料.结果 38例无一复发,无并发症.结论 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单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其中108例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疝囊高位结扎,72例应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108例腹腔镜手术术后创伤更小,不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术中出血量少,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中可同时探查并处理对侧隐匿疝。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孔法腹腔镜小儿内环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 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6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男66例,女20例,年龄21个月至14岁(平均3.5岁),全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手术时间5-30分钟,平均12分钟,术中缝合区血肿2例,无副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易、安全、痛苦小,能同时处理隐性疝及发现潜在的疾病,可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腔镜修补术手术技巧要点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入院的23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病例,行腹腔镜下改良修补术,比较与常规手术时长、技巧要点、临床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儿无转入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长5~20分钟,较常规手术时长8~30分钟有所缩短,有4例阴囊水肿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复发2例。结论: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改良修补术,具有医生易掌握技巧,手术时长短,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改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对常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改良:腹腔镜下采用普通8号注射器针头带入4号丝线,体外持针,腹腔内辅助,分次行疝囊颈2个"半圈"缝合,将腹腔内两线头经辅助Trocar拖出体外,打结,倒拉回腹腔内,收紧线尾,打结于腹股沟处皮下。采用改良的手术术式对183例患儿进行手术,观察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83例(男142例,女41例)患儿(共计278侧次)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单侧6.8~15.2 min,平均(13.1±1.2)min;双侧22.7~33.3 min,平均(28.4±4.7)min。术后住院时间1~3 d,平均(2.3±0.6)d;术后复发率为0.7%。术中发现隐匿疝48例(发现率达35.2%),均同时予以高位缝扎。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肯定,且取材容易,值得进一步实践以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赛恺  高群 《安徽医学》2014,(6):790-792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 080例腹股沟斜疝行单部位腹腔镜下腹膜外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38例入院诊断单侧腹股沟斜疝者,术中发现185例对侧隐匿性斜疝,发现率为25.07%,双侧者342例。2例因患儿肠管胀气,无法暴露内环口,转常规手术,余均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单侧手术时间为8~19 min,平均11.6 min,双侧手术时间为13~31 min,平均18.4 min。术中缝合时损伤精索血管出血者14例,损伤髂血管出血者4例,腹壁下动脉损伤者7例,压迫后均自行止血。脐部渗液者3例。脐部切口裂开者2例,予重新缝合敷贴加压固定后痊愈,线结反应者7例。术后平均住院1.3 d,随访4~16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为0.55%。结论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斜疝效果确切,且操作容易,符合切开美观的需求,如改良穿刺器械、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总结经验,可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