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进行治疗的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男性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法 组)32例和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复发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及手术前、手术后3d的症状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33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45例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结果:33例均在腹腔镜手术下完成,与传统开放手术患儿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宁华 《海南医学》2005,16(7):95-96
目的 分析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18例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其中最大年龄5岁,最小3个月。嵌顿性斜疝10例,可复性斜疝8例,10例嵌顿性斜疝嵌顿内容物为子宫附件7例,肠管3例。结果 18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我们认为女性婴幼儿斜疝在临床上较男性婴幼儿少见,并且在临床上易误诊,女性婴幼儿斜疝的嵌顿发生率较男性婴幼儿高,嵌顿内容物多为子宫附件,多不易回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74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治的122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平均年龄18个月,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内环超过2.5cm者,行内环修补。结果122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发作嵌顿来诊者37例(占30%),其中仅1例发生绞窄性肠坏死,均经手术治愈,平均13年随诊中未见复发。结论婴幼儿斜疝嵌顿性发生率高,急症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确认外环是切开腹股沟管,保证疝囊高位结扎的前提;选择性修补扩大的内环,对防止小儿斜疝术后复发可能是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女性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进行腹股沟探查术,3例为大网膜嵌顿,7例为末段回肠或盲肠嵌顿,38例为卵巢输卵管嵌顿,其中14例发生卵巢缺血坏死。所有病例术后无斜疝复发。结论彩超检查对于判断女性嵌顿疝内容物及其活性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根据女性特殊的解剖结构、临床特点和疝内容物的特点,应尽量早期行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而避免其一旦发生嵌顿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1月~2005年6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56侧疝与同期应用传统手术治疗50侧疝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和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均少(小)于传统手术组(P<0.01);并发症2例,少于传统手术组11例(P<0.05);但治疗费用稍高(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有更多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技巧。方法:对223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手法复位及复位后手术治疗。结果:全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时麻醉后复位55例,成功213例,成功率95.5%。130例行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无任何不适。结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手法复位及复位后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及时解除嵌顿,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李锴  未德成 《安徽医学》2016,37(2):181-183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经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15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腹腔镜手术,76例行经腹横纹切口手术,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术后感染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经腹横纹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评价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75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行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行腹腔镜微创治疗,观察记录统计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种组患者在术后复发率上临床效果比较无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方式用于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具有腹腔镜术式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具有创伤小,手术野清晰,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无局部牵扯感等优点,无论从安全性、经济性角度来看,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腹股沟嵌顿疝患儿128例,观察组65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两种疝修补术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应用大圆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嵌顿性斜疝的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科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应用大圆针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36例。术前诊断右侧腹股沟嵌顿疝24例,左侧腹股沟嵌顿疝12例。经脐下缘做小切口置入5mm Trocar,导入5mm 30°腹腔镜,于操作孔位于脐上缘偏向患侧置入3mm Trocar做操作孔,置入3mm操作钳,探查明确嵌顿的疝内容物、嵌顿程度。腹腔镜监视下采用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方法将疝内容物复位,观察嵌顿过的脏器是否损伤,有无血运障碍。如无脏器损伤,在腹腔镜监视下,采用大圆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如存在对侧腹股沟隐匿疝则同时处理。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共14例。嵌顿的疝内容物为肠管28例,大网膜2例,卵巢及输卵管6例。手法复位及在3mm钳辅助下均能顺利还纳,镜下观察大约10min,36例嵌顿疝嵌顿的疝内容物均无坏死。单侧疝(22例)手术时间12~25min,平均手术时间18min;双侧疝(14例)手术时间18~36min,平均手术时间24min。麻醉清醒2h后即可进食,均可耐受伤口疼痛。术后12~24h(平均18h)出院。随访3~16个月,无伤口感染、阴囊血肿、反复疼痛、睾丸萎缩等并发症,36例均无复发。结论: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无需破坏腹股沟管各层的解剖结构,直视下观察嵌顿的疝内容物损伤程度,探查对侧有无隐匿性疝,以大圆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操作简单、方便。该技术微创、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特殊类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4例Amyand疝均行腹腔镜手术;3例合并美克尔憩室,其中2例同时行全腹腔镜下美克尔憩室切除,1例为Littre疝,经脐小切口行美克尔憩室切除肠吻合术;1例腹股沟直疝伴大网膜嵌顿行腹腔镜手术;3例合并嵌顿肠管浆肌层撕裂行腹腔镜下肠修补术.所有患儿术后均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9±2.4)d.术后随访10个月至3年,无睾丸萎缩、复发等.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微创、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斜疝嵌顿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90年1月共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4例,其中复发性疝嵌顿6例,均采用经腹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常见病 ,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但手法复位也很重要 ,特别在婴幼儿。我院自 1 985年来共收 4 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 ,用手法复位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4 3例 ,均为男性婴幼儿 ,年龄 3月~ 2岁 ,反复发生嵌顿者 3 2例。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出现并发症而需急诊手术者为零 ,4 3例均以腹股沟痛性包块而就诊 ,均为嵌顿疝。2 手法复位要点2 .1 强手法 适用患儿哭闹、烦躁 ,疝块较硬 ,估计尚未形成绞窄 ,无腹膜刺激症 ,发病时间相对较长。首先在复位前要了解嵌顿发生过程 ,确诊为腹股沟斜疝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桐柏县中医院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7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手术,观察组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11%(3/37)、复发率2.70%(1/37)均低于对照组29.73%(11/37)、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情况,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临床和尸检资料说明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发睾九坏死的临床表现及解剖基础。从而提出婴幼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治疗意见:(1)嵌顿时间在12小时以上、局部张力大、红肿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免发生睾丸坏死;(2)对嵌顿时间在20小时以上或绞窄疝,手术时应常规探查睾丸,以免遗漏;(3)对睾丸切除应慎甚从事,经处理观察确实坏死者应予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成人无肠坏死或肠穿孔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81.9±23.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5±22.8)mL,平均住院时间(7.7±2.3)d;2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有渗液及1例切口局部淤血患者均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如无肠坏死或肠穿孔,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嵌顿患儿14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00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46例患儿行开放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有关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15~30min、40~48min,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4)min、(43.4±5.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0.3~1.6mL、10~15.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9~21h、9~22h,平均排气时间分别为(14±4)h、(15±3)h;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4d、7~9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5±1.2)d、(8.5±1.4)d;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3)个月,两组均出现2例复发.观察组患儿并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腹腔感染.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老年腹股沟嵌顿疝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杞县妇幼保健院外科手术的110例中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1%)与复发率(3.6%)低于对照组(16.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老年腹股沟嵌顿疝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6):571-57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开放性手术组30例患儿行传统开放性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组90例患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记录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进行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所有患儿术后随访2 a,观察同侧及对侧疝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性手术组(t=13. 200、5. 150、4. 092,P <0. 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性手术组(t=12. 000,P <0. 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44%(4/90)、20. 00%(6/30),腹腔镜手术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性手术组(χ~2=6. 378,P <0. 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儿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 47±0. 96、1. 97±0. 85,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开放性手术组(t=0. 158,P <0. 05);术后2 a内,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儿疝复发率分别为1. 11%(1/90)、13. 33%(4/30),腹腔镜手术组患儿疝复发率显著低于开放性手术组(χ~2=5. 633,P <0. 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