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8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18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有2例出现髋关节脱位,有1例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其余均无其他并发症,经过手法复位和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锻炼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人工髋关节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做好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出院康复锻炼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 8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8~25天,平均18.3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3月开始下地行走,按照髋关节置换评定标准试行方案[1],手术优良率88.6%.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严格按照规范护理,术后正规康复锻炼,出院康复指导定期随访,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韦懿珊 《吉林医学》2012,33(22):4884-4886
目的:对老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年龄在68~89岁之间老年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通过个体化的围手术期原有慢性基础病进行积极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均能顺利完成置换手术,平均住院20 d,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2年,最短7个月,髋关节术后功能状况良好,Hss评分平均97分。结论:围手术期对老龄患者伴有的慢性基础病治疗护理要给予重视,尤其是做好老年患者人工置换术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重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随访12个月,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出现人工髋关节脱位,无1例出现迟发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5)。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54/5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日益成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显示出其优越性。文中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方法选取15例老年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行人工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0.5~2年,术后功能Harris评分:优6例、良7例、一般2例,平均89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总结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要点,探讨选择小切口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35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问6~24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微创理论的完善和更新,小切口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骨科手术中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18例.结果 手术时间50~75min,围手术期失血200~350mL.术后16例平均随访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假体无松动下沉,基本恢复到术前髋关节功能状态.结论 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对45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3例,女22例,均为单髋.该45例患者均在手术前制定周密的围手术期治疗与术前、术后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施行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均无出现并发症.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部骨折,各类股骨头不可逆病变的可靠有效方法,而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水平、加强术前、术后康复指导是该方法成功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8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及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术后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经积极抗凝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28例患者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 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48例,平均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手术措施及并发症,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教训。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结果 48例患者均进入随访结果分析,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1分。其中3例股骨头置换由于假体松动疼痛行全髋置换翻修术。2例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翻修,1例感染疼痛清创旷置翻修。结论 适应症和假体的选择,围手术期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出院前患者满意率100%.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5.12%.结论 加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75-1377
目的:总结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做好术后的健康宣教。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6周下床活动,未出现髋关节脱位现象。结论: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多种髋部疾患的主要手段 ,通过它可减轻关节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我科于1998年 3月~ 2 0 0 2年 4月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1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就围手术期护理作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5 8~ 74岁 ,平均6 6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2例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 4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6例 ,其中国产骨水泥型 7例 ,进口非骨水泥型 5例。2 治疗方法及结果12例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成功率 10 0 % ,术后切口无感染 ,伤口一期愈合 ,无长期卧床并发症 ,经过 6~ 12m随访 …  相似文献   

16.
王梅  朱坤  张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740-1742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PFF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住院期间11例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Harris评分显著提高(P< 0.01);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1).结论: 合理安排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可以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初步结果。方法2004年4月到2005年5月,采用微创切口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18例,同期随机抽取25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年龄、性别及疾病谱相似。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进行比较。结果微创切口组切口长度为7.8~9cm,平均8.2cm;较常规组短,围手术期出血量(286±150)ml、引流量(116±20)ml,微创手术均较常规组少,平均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而3个月后结果相似。术后随访,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措施的疗效.方法 术前、术中及术后对74例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减少了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促进了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1996~2006年53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术前、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3例患者围术期出现并发症11例(占20.7%),其中肺部感染3例,压疮2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2例,假体头脱位1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股骨颈骨折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荣 《吉林医学》2013,34(2):36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护理,心理疏导,认真的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及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结果:58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1年,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及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是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