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载AT1受体siRNA对血管内皮细胞AT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具有不同N/P比值的MPC30-DEA70与siRNA的复合物;将不同比例的MPC30-DEA70/siRNA基因复合物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FM)检测其细胞内分布;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效率及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AT1受体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N/P比值的基因复合物在电泳中可见不同程度的迟滞现象,随正电性增强而显著。FM观察到MPC30-DEA70/siRNA复合物分布在细胞核周围,FCM结果显示随N/P比值的增大,转染效率明显增加,荧光强度也随之增强。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显示随着N/P比值的增大,基因复合物可使AT1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MPC30-DEA70可作为AT1受体siRNA的载体转染至血管内皮细胞,下调AT1受体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示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可以有效负载和运输siRNA,抑制特异基因的表达,是一种有效的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嵌段磷酸胆碱基聚合物MPC30-DEA70 作为反义寡核苷酸(AS-ODN)运输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载体MPC30-DEA70(N)与c-myc AS-ODN(P)在不同N/P比值的条件下复合,应用DNA凝胶电泳法、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复合物溶液进行检测,观察复合物在HeLa细胞中的转染情况.结果 c-myc AS-ODN能与载体MPC30-DEA70电性中和,N/P比值越大复合物正电性越强;MPC30-DEA70/AS-ODN复合物能够进入细胞,转染效率随着N/P比值增大而增大;同时随着N/P比值增大复合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结论 MPC30-DEA70可以有效负载和运输c-myc AS-ODN,抑制HeLa细胞增殖,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的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竞  杨解人  王安才 《实用全科医学》2008,6(9):882-884,F000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并通过其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血压的机制。方法将24只16周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SHR对照组,阿托伐他汀50mg剂量组[50mg/(kg·d)],阿托伐他汀10mg剂量组[10mg/(kg·d)],缬沙坦组[20mg/(kg·d)],灌胃给药共6周。在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采用尾袖法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主动脉活性氧(Ros)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AT.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实验前SHR各组SBP无差异,但显著高于WKY组(P〈0.01);给药后4。6周,50mg剂量组SBP明显下降(P〈0.01),10mg剂量组SBP无明显变化;自给药后2周缬沙坦组SBP逐渐下降(P〈0.01)。SHR对照组血清ROS水平显著高于WKY组(P〈0.01);用药6周后,50mg剂量组血清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SHR对照组心肌AT1受体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WKY组(P〈0.01),50mg剂量组AT.受体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SHR对照组AT1受体mRNA表达明显高于wKY组(P〈0.01),50mg剂量组AT.受体mRNA表达下调,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SHR的血压,下调SHR心肌细胞AT1受体表达,减少ROS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能否有效地转染针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进入到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及转染后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内TGF-β1表达的影响,为MPC30-DEA70,聚合物作为药物基因治疗载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奠定基础。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MPC30-DEA70/TGF-β1AS-ODN(FAM标记)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二者的细胞转染效率、荧光强度;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细胞内表达。结果①原代培养的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或者不规则形,细胞核较大,数量1~2个不等,轮廓清楚,核仁大而明显,呈椭圆形;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FAM标记的基因复合物多数分布在细胞核周围;③流式结果显示转染效率及荧光强度随N/P比增加而明显增大;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N/P比值的增大,TGF-β1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MPC30-DEA70,能够携带TGF-β1-AS—ODN进入离体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并能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新型双嵌段磷酸胆碱基共聚物作为siRNA基因运输载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载体MPC30-DEA70(N)与siRNA (P)在N/P比值不同的条件下复合,用DNA凝胶电泳法,倒置显微镜,MTT法表征复合物溶液;同时分析胎牛血清(FBS)对细胞转染的影响.结果 显示在无胎牛血清条件下siRNA能与载体MPC30-DEA70电性中和,N/P比值越大中和的越多,而有胎牛血清的条件下siRNA几乎不能与载体MPC30-DEA70电性中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到siRNA分子能进入细胞,转染效率随着N/P比值增大而增大;同时随着载体浓度增大,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性增强.以上结果显示,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可以有效负载和运输siR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遗传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特异性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 1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30只 ,随机均分为缬沙坦治疗组 (SHR +缬沙坦组 )和非治疗组 (SHR无药组 ) ,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SHR+缬沙坦组给予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 2 0mg/ (kg·d) ,溶解于特制饮水器中每天 1次胃管灌入。其他两组每天饮用水 10ml/kg灌胃。观察期限为 12周 ,每 2周测鼠尾动脉血压。 12周后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HR随周龄增长 ,血压增高、心肌肥厚的同时发生心肌细胞凋亡 ,缬沙坦用药 12周后 ,SHR心肌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至接近Wistar组 (P <0 .0 5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求奥美沙坦(olme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血管紧张素Ⅱ 1型(AT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分作SHR对照组(正常饮水)、SHR-olme组[奥美沙坦,30 mg/(kg·d)]和WKY组(正常饮水).4周后,断头取材,采用RT-PCR方法检测RVLM内AT1受体mRNA的水平,并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 给药1周后奥美沙坦组血压均能够达标.SHR-olme组RVLM内AT1受体mRNA平均光密度(MOD)明显低于SHR组[(0.94±0.41)vs(2.41±0.37),P<0.01],但高于WKY组(0.81±0.22,P<0.05).结论 奥美沙坦能够显著减少SHR的RVLM组织中AT1受体mRNA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AT)Ⅱ(AngⅡ)受体阻滞剂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和2型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以及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组,血管紧张素Ⅱ+AT2受体阻滞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上清中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含量,细胞ELISA法测量细胞中贮存的Ⅰ型胶原的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量Ⅰ型胶原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阻断AT1受体后,两种大鼠VSMC分泌以及胞内胶原量较AngⅡ照组明显下降(P〈0.01);阻断AT2受体后,SHR大鼠VSMC分泌以及胞内胶原量均较Angli对照组下降(P〈0.01,后者P〈0.05),而在SD大鼠中,则无明显下降。结论在胶原合成方面,源自SHR的VSMC对于AngⅡ反应性高于源自SD大鼠的VSMC。AT1受体参与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过程;AT2受体参与AngⅡ诱导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过程,但是在SD大鼠的VSMC巾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血管紧张素Ⅲ型(AT1)受体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缬沙坦为对照,用ELISA法测心肌AT1受体蛋白含量。结果:缬沙坦组降压幅度最大,与夏膝口服液中、低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高剂量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心肌AT1受体蛋白含量,SHR空白组显著高于缬沙坦组和夏膝口服液高剂量组(P<0.05),而缬沙坦组与夏膝口服液高剂量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SHR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Ⅲ型(AT1)受体蛋白含量作用,说明本药在某种程度上有类似ARB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T1a)表达,以观察其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及其心肌肥厚重构的影响.构建两肾一夹(two-kidney,one—clip: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用携带U6启动子和AT1a特异短发夹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pAT1a—shRNA1,pAT1a—shRNA2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以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无关质粒pGenesil—Con(pCon)、选择性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每日灌胃给药干预3周,无干预为对照,检测尾动脉压变化和颈动脉压水平、左心室重量与体重之比(LV/Bw),并用Western-blot分析组织AT1受体表达情况.结果尾动脉压(与干预前比较):Blank组及pCon组继续升高25mmHg左右,pAT1a—shRNA1、pAT1a—shRNA2组下降15~16mmHg,缬沙坦组下降约30mmH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负载反义miR-146a寡核苷酸(AMO-miR-146a)转染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其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化分为未损伤组、单纯损伤组、多聚赖氨酸(PLL)组、AMO-miR-146a组、PLL载MPC30-DEA70/AMO-miR-146a复合物(P/M=3:1组和P/M=5:1组),每组10只.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4周后大鼠颈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q-PCR法检测miR-146a的表达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CNA)、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显示,除未损伤组外,单纯损伤组、PLL组、AMO-miR-146a组、P/M=3:1组、P/M=5:1组大鼠颈总动脉血管新生内膜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而中膜面积无明显改变;与单纯损伤组比较,PLL组、AMO-miR-146a组新生内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3:1组和P/M=5:1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M=3:1组和P/M=5:1组miR-146a及目的蛋白PCNA、NFκBp56的表达较未损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PLL组、AMO-miR-146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3:1组和P/M=5:1组组间miR-146a、PCNA、NFκBp5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损伤组、PLL组、AMO-miR-146a组组间miR-146a、PCNA、NFκBp5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30-DEA70可与AMO-miR-146a络合,借助PLL进入VSMC,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VSMC的miRNA-146a的表达,使PCNA、NFκBp56下调,抑制新生内膜增生,防止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蛋白和mRA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降压胶囊大剂量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大剂量组)、降压胶囊小剂量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小剂量组)、降压胶囊大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降压胶囊小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尼莫地平组。连续灌胃8周,每日1次,正常饲料喂食。8周末,动物麻醉取血和分离心脏组织,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RNA的含量,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AT1R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大、小剂量组,中药大、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SHR大鼠血压、血浆Ang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大、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对大鼠心肌AT1受体蛋白表达和mRNA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大、小剂量组对AT1受体蛋白表达及联合大剂量组mRNA基因表达较尼莫地平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可抑制血中AngⅡ水平,降低大鼠血压,其治疗机理与抑制心肌AngⅡAT1受体mR-NA含量的增加和降低其蛋白的表达有关,其降低水平和治疗作用优于单纯用中药和单纯用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间质的表达,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SHR组)和缬沙坦组(VAL组)各10只,VAL组每只大鼠予以缬沙坦30mg/(kg·d)灌胃,共12周。取10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测量不同时期(12周,24周)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尿素氮(BUN)、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TGF-β1 mRNA在肾间质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同WKY组、VAL组同期相比,SHR组的SBP、尿β2-MG均显著增高(P<0.05,P<0.01)。②免疫组化显示TGF-β1、Ⅲ型胶原在24周SHR组肾间质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SHR组相比,VAL组TGF-β1、Ⅲ型胶原明显减少(P<0.05);PCR显示TGF-β1mRNA在24周SHR组肾间质中的表达较同期WKY组明显增强。结论:TGF-β1是参与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缬沙坦能抑制TGF-β1在SHR肾脏的表达,显著减少尿蛋白,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遗传性高血压及心肌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及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的影响. 方法 实验动物为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缬沙坦治疗组(SHR+缬沙坦组)和非治疗组(SHR无药组),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观察期限为8-16周.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 结果 缬沙坦治疗后血压降至163±6?mm?Hg,与治疗前175±3?mm?Hg及无药组193±7?mm?Hg比较显著降低.SHR+缬沙坦组心脏指数3.22±0.19?mg/g,较SHR无药组4.02±0.31?mg/g显著降低.SHR+缬沙坦组与SHR无药组比较,前者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至接近Wistar组.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两种受体亚型(AT1R、AT2R)和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的表达及缬沙坦对两类受体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缬沙坦15 mg/kg组(C1组)、缬沙坦30mg/kg组(C2组)、缬沙坦50 mg/kg组(C3组).用10%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和1%OVA激发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ATR和β2-A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的AT1R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缬沙坦干预后,C1、C2、C3组的AT1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T1R的表达与缬沙坦剂量呈负相关(r=-0.96).A组未见AT2R表达,B组AT2R表达明显增加.缬沙坦干预后,C1组无AT2R表达,C2、C3组AT2R表达量低于B组(P均<0.01).与A组相比,B组的β2-AR阳性表达率明显下调(P<0.01),缬沙坦干预后,C1、C2、C3组的β2-A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大鼠肺组织中存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并在哮喘发作时被活化,可能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ATR与β2-AR的变化可能存在相关性.哮喘大鼠肺组织中AT1R和AT2R表达增加,β2-AR表达下调.AT1R拮抗剂缬沙坦能抑制AT1R表达,上调β2-AR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缬沙坦 (Valsartan)对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MCT)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M组 (肺动脉高压模型组 )一次性项背部注射野百合碱 (6 0 m g/ kg)后自由摄食、饮水 ;V组 (缬沙坦干预组 ) ,同 M组注射野百合碱并同等条件饲养 ,4周后开始用缬沙坦 (2 0 mg/ kg· d- 1 )灌胃 ,持续 4周达实验终点 ;C组 (正常对照组 )一次性项背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与实验组同等条件饲养。采用大鼠尾压测定仪测量鼠尾动脉压 ,然后经微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 PAP) ;计算右室肥大指数 [RV / (L V+S) ];TUNEL法进行右室心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缬沙坦可有效降低 MCT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m PAP(P <0 .0 5 ) ;抑制右室心肌细胞凋亡 (P <0 .0 1) ;对体循环压力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防治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室心肌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可能与其AT1受体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遗传性高血压及心肌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及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为 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分为缬沙坦治疗组 (SHR +缬沙坦组 )和非治疗组 (SHR无药组 ) ,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 ,观察期限为 8- 16周。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结果 缬沙坦治疗后血压降至 16 3± 6mmHg ,与治疗前 175± 3mmHg及无药组 193± 7mmHg比较显著降低。SHR +缬沙坦组心脏指数 3 2 2± 0 19mg/g ,较SHR无药组 4 0 2± 0 31mg/g显著降低。SHR +缬沙坦组与SHR无药组比较 ,前者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至接近Wistar组。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ARB)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一氧化氮(NO)的改变和对高血压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7~8周龄雄性SHR大鼠24只,WKY大鼠8只。SHR大鼠分成4组,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用缬沙坦(30mg.kg-1.d-1),雷米普利(1mg.kg-1.d-1)和缬沙坦(15mg.kg-1.d-1) 雷米普利(0.5mg.kg-1.d-1)灌胃。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压、心重与体重比值、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血清NO值及心肌、脑和肾组织NO值。应用心肌胶原纤维特殊染色法及图像分析评估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心肌ACEmRNA、AT1RmRNA和AT2RmRNA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联合应用半量的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更全面抑制了SHR大鼠心肌AT1RmRNA和ACEmRNA的表达;明显提升了AT2RmRNA与ATlRmR-NA比值;同时增高了局部心肌、脑和肾组织NO的含量。结论小剂量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提升重要脏器的NO值并抑制高血压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皮下埋植缬沙坦缓释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血压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缬沙坦原药装入药用硅胶管并密封制作成可皮下埋植的缓释制剂;将SHR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埋植组、灌胃组,每组5只。空白组、埋植组大鼠分别于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缬沙坦缓释制剂(100 mg/s),灌胃组用缬沙坦每天灌胃(16 mg/kg),另以5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各组均干预15 d。定期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并采集静脉血,采用超高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缬沙坦血药浓度。结果: 干预7 d后,埋植组、灌胃组SHR收缩压均明显低于空白组SHR(P<0.05),与正常对照组SHR无统计学差别(P>0.05),埋植组与灌胃组SHR收缩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趋势一直维持至干预结束。用药2 h后,埋植组SHR缬沙坦血药浓度达到稳定水平,灌胃组SHR血药浓度在服药2 h达峰值,为埋植组SHR血药浓度的4.8倍;此后,灌胃组血药浓度逐渐下降,于第24小时低于埋植组;48 h后至干预结束,灌胃组SHR血药浓度与埋植组SHR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与口服途径相比,皮下埋植缬沙坦缓释制剂,仅用药1次,即可达到与每天口服药物一样的目标血压长达2周,并能维持更为稳定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问质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SHR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合用组(活血潜阳方+缬沙坦),同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7周及14周后酶免法及放免法测血清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FQ-PCR法测心肌AT1、AT2mRNA表达,光镜观察心肌细胞及间质胶原变化和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与WKY大鼠比较,SHR血清及心肌AngⅡ含量显著增高、心肌AT1、AT2mRNA表达显著上调、CVF显著增加(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