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胶囊内镜检查患者24例,均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腹胀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0~62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胶囊内镜检查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4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协同护理理论为指导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调查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检查配合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配合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CM理论指导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1例病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4—10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6例病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查看和询问病史以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说明检查的原因、目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常规的肠道准备方法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如充分术前评估、个性化心理护理、严密监督肠道准备过程、加强胶囊运行速度的实时监控,对胶囊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或胶囊运行速度过快的患者进行体位变换等指导,确保胶囊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全小肠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两组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成功和病变检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赫晓磊 《医学综述》2012,18(4):606-608
胶囊内镜(CE)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被用于不明原因的消化系出血、小肠克罗恩病、乳糜泻、家族性息肉综合征等小肠疾病的诊断和监测。CE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弥补了传统胃肠镜的一些不足,但也显露出一些弊端,如何弥补这些弊端是CE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就CE的发展过程、临床应用的利弊及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徐红霞  何碧云 《当代医学》2007,(15):130-131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 对45例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腹痛,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及肠道准备,检查中做好饮食与活动的宣教,观察检查进行情况,检查后观察胶囊排出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检查均成功,发现异常40例,图像清晰,取得满意效果,显示胶囊内镜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护士的精心护理也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磷酸钠盐口服液(辉灵)在脑出血患者胶囊内镜肠道准备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脑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 25例脑出血患者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后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为92.0%,其中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患者不良反应少,无引发再发脑出血.结论 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清洁肠道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护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素芬  苗立红  韩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607-1607,160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对25例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腹痛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为其进行检查目的、方法、用途知识介绍,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及肠道准备,检查中做好体位、活动、用药与饮食的宣教,观察胶囊排出情况.结果:25例患者检查均成功,发现异常21例,图像清晰,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胶囊内镜是安全、实用、有价值的检查,护士的密切配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 对45例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腹痛,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及肠道准备,检查中做好饮食与活动的宣教,观察检查进行情况,检查后观察胶囊排出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检查均成功,发现异常40例,图像清晰,取得满意效果,显示胶囊内镜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护士的精心护理也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2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小肠患者中,成功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者79例;胶囊通过率为96.34% (79/82);49例发现病变,阳性检出率为59.76%(49/82).结论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小肠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检查前3d前开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3次/d,肠道准备前半小时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10mg,对照组按常规行肠道准备,观察胶囊内镜通过情况及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平均胃排空时间(32±16)min,对照组(63±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5)。完成全小肠检查者通过时间观察组(228±43)min,对照组(303±5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5)。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05,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诊断阳性率为28.6%,对照组为2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428,P>0.05)。观察组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5.229,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可能缩短胃肠排空时间,从而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可能减少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的护理及配合。方法对4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期取得最佳的检查效果。结果40例患者共行40次检查,所有检查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检测图像,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检查前后恰当的护理及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2.
OMOM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对照分析30例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用3种不同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后进行肠道的清洁。结果:发现A、B、C3种方式使用后小肠达到良好清洁度的百分率分别为40%、77.7%、100%。结论:口服甘露醇加恒康正清(复方聚乙二醇散)可为胶囊内镜检查提供良好的肠道准备,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术前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 对15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等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前为患者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以取得最佳的检查效果.15例患者检查均成功,检查过程均无不良事件发生,图像清晰,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OMOM胶囊内镜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检查中,护士的精心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刘琳 《四川医学》2020,41(11):1166-116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乳果糖进行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拟实施胃肠道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磷酸钠盐口服液进行肠道准备,B组采用磷酸钠盐+乳果糖进行肠道准备;对比两组的肠道清洁度,胶囊通过胃、小肠的时间,两种肠道准备方法患者的耐受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小肠、结肠肠道清洁评分分级均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患者胶囊内镜通过小肠、胃的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 00%低于A组患者的1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中磷酸钠盐+乳果糖进行肠道准备较单用磷酸钠盐口服液具有更好的肠道清洁效果,缩短内镜在体内的运行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胶囊内镜检查对各类小肠疾病的检查效果及护理。方法:对73例各类小肠疾病患者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结果:除1例外,其余72例均顺利完成检查。诊断小肠血管畸形、静脉瘤13例,小肠炎症10例,克罗恩病、小肠新生物、肠道寄生虫病各6例,小肠溃疡性病变4例,小肠多发息肉、小肠间质瘤、门脉高压性肠病、活动性出血未能发现病因各3例,异位胰腺、可疑肠易激综合征各2例,升结肠肿瘤、放射性肠炎各1例,未见异常10例。结论:胶囊式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效果好,但需改进和完善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因胶囊滞留行腹腔镜手术的16例进一步分析?结果:325例中,胶囊滞留16例(4.9%)?所有胶囊滞留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探查,行部分肠管切除术,并通过术后病理明确诊断,诊断率100%?术后病理分别为:克罗恩病9例,腺癌2例,间质瘤2例,脂肪瘤1例,肉芽组织型毛细血管瘤1例,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胶囊内镜诊断与腹腔镜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7.5%?实施腹腔镜手术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迅速的恢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出现胶囊滞留,通过联合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取出胶囊,更重要的是对小肠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6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M2A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中发现病变22例,包括小肠息肉7例,克罗恩病5例,血管畸型4例,平滑肌瘤2例,淋巴瘤2例,类癌1例,回肠憩室1例。阳性检出率占84.6%。小肠平滑肌瘤、淋巴瘤及类癌等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胶囊内镜检查时间平均为473min(205min—555min),小肠内滞留中位时间240min,平均时间为236min(90min~433min)。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09年12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0年11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1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内镜检查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严格的评估掌握适应证排除禁忌症,规范化的宣教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充分的术前肠道准备及术中、术后的有效指导和配合方面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以及病变的检出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以及病变的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供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提高肠道清洁效果,提高全小肠的检查率及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人体小肠冗长迂曲,全长5~7 m,且病灶隐蔽,因此其疾病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以往主要借助小肠气钡造影、小肠血管造影、小肠血管核素扫描及腹部CT等检查来进行诊断,阳性率低[1]。随着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的出现,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我科于2008年3月-2010年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