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量检测 ATP在卵巢癌药敏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 35例新鲜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药敏试验 ,应用 Victor 2多功能检测仪微量检测 ATP值。结果  1Victor 2多功能检测仪微量检测 ATP标准品与发光值的关系 ,在 ATP浓度为 10 - 9~ 10 - 5m ol/ml时 ,显示极好的线性关系 ,直线方程为 Y =0 .892 X +10 .2 5 7,相关系数 r=0 .998(P<0 .0 1)。 2微量检测 ATP的变异系数平均为 7.3%。 3微量检测 ATP进行药敏试验 ,敏感性 92 .0 % ,特异性 70 .0 % ,预测准确率为 87.1%。结论 应用 Victor 2多功能检测仪微量检测 ATP进行药敏试验 ,方法稳定 ,实验成本降低 ,更为简便、快速 ,误差小 ,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新鲜卵巢癌标本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CVA),用液闪计数仪对25份新鲜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在ATP浓度为10^-9~10^-5mol/ml时,ATP标准品与发光计数呈一线性关系,Y=1.48X+15.03,相关系数为0.9963;所检测的25份标本中成功22份,试验的可评价率为88%,其敏感性为85.7%(12/14),特异性为83.3%(5/6),阳性预测值为92.3%(12/13),阴性预测值为71.4%(5/7),总的预测准确率为85%(17/20)。上述结果表明,本药敏试验结果的预测准确性较高,与临床疗效之间具有很好地相关性,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ATP体外药敏试验指导的卵巢癌预见性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TP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卵巢癌化疗的价值。方法  86例卵巢癌患者中 ,5 7例在化疗前接受了ATP体外药敏试验。其中ATP敏感组 49例 ,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化疗 ;ATP耐药组 8例和对照组 2 9例则凭经验化疗。结果 ATP敏感组有效率为 75 5 % (3 7/4 9) ,ATP耐药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0 (0 /8)及 5 5 2 % (16/2 9)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本研究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 78 9%〔(3 7+ 8) /5 7〕。结论 ATP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卵巢癌化疗是可行的 ,疗效也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ATP生物荧光法在卵巢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在卵巢癌体外药敏试验(ATP-TC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TCA法对卵巢癌手术标本25例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ATP-TCA的可评估率为92.00%;25例卵巢癌患者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足叶乙甙17.39%,阿霉素26.09%,健择34.78%,丝裂霉素39.13%,5-氟脲嘧啶43.48%,草酸铂56.52%,顺铂65.22%,紫杉醇69.57%.结论:ATP-TCA法是一种敏感的化疗药物试验,在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基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加比例法药敏试验对疑似结核病患者的150份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0份痰液标本的涂阳率为60.0%(90/150),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62.7%(94/150),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为60.0%(90/150),比例法药敏试验异烟肼的耐药率为43.9%(36/82),异烟肼的kat G/inh A基因总突变率为35.1%(33/94);以改良罗氏培养加比例法药敏试验为标准,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异烟肼耐药性和敏感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7.7%、86.1%和100.0%。结论 DNA微阵列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大部分疑似结核病临床标本的kat G和inh A基因突变,可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检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也可用于临床诊断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利福平敏感性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同时采用罗氏固体培养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76例疑似耐多药结核涂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MTB对利福平的敏感性检测,以罗氏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对基因芯片技术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76例标本中,经罗氏固体培养法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初步鉴别,1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MTB标本共64例;经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中野生型54例,突变株10例,突变率为15.63%(10/64),突变株中rpoB526突变5例、rpoB531突变2例、rpoB511突变、rpoB516突变及rpoB511、rpoB516两者联合突变各1例.以罗氏固体培养法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药敏检测的准确率为98.44%,敏感度为98.18%,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0.00%.结论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TB对利福平的敏感性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 PCR)对尖锐湿疣 (CA )的诊断价值。方法  FQ- PCR检测病理确诊的 CA患者 36份标本和健康人 84份标本 ;FQ- PCR及病理诊断同期检测临床送检病例 2 73份标本 ,并做诊断性试验评价。结果  36例病理确诊的 CA患者 HPV6和 HPV11的 DNA FQ- PCR全部阳性 ,平均拷贝数为 1.0× 10 7± 1.0× 10 2 / m l;84例健康人 FQ- PCR全部阴性 ,平均拷贝数为 3× 10± 2× 10 / ml。 FQ- PCR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10 0 % ,CA患者与健康人拷贝数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FQ- PCR与病理诊断对比得出 :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度为 92 % ,误诊率为 0 .0 8,漏诊率为 0 ,准确度为 98.9% ,阳性预测值为 98.8% ,阴性预测值为 10 0 % ,阳性似然比为 12 .5 ,阴性似然比为 0。结论  FQ - PCR能准确定量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快速 ,简便 ,可作为尖锐湿疣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突变,并将其与传统药敏试验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4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运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和传统药敏法分别检测其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以传统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荧光PCR溶解曲线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突变的灵敏度90.0%(9/10)、特异度93.9%(31/33)、阳性预测值81.8%(9/11)、阴性预测值96.9%(31/32)、符合率93.0%(40/43),其中有2例出现不均一突变,判为敏感;检测异烟肼耐药突变的灵敏度80.0%(12/15)、特异度96.4%(27/28)、阳性预测值92.3%(12/13)、阴性预测值90.0%(27/30)、符合率90.7%(39/43)。与传统药敏有很好的一致性。传统药敏试验和荣光PCR溶解曲线不符合的12株菌株经测序分析,结果荧光PCR溶解曲线法与测序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性(除20、21号)。结论荧光PCR溶解曲线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突变,并且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
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火亮 《中原医刊》2006,33(12):22-24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的应用价值。方法从100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的体格检查血清标本中,抽取288份HBsAg阳性标本及100份全阴标本,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HBV-DNA定量分析。结果经FQ-PCR检测,80份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00%(80/8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5×108拷贝/m l;164份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76.2%(125/164),平均HBV-DNA拷贝数为1.5×106拷贝/m l;12份HBsAg单项阳性的标本,HBV-DNA的阳性率为83.3%(10/12),平均HBV-DNA拷贝数为1.6×105拷贝/m l;100份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阴性的标本,HBV-DNA的阳性率为2.0%(2/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4.5×105拷贝/m l。结论FQ-PCR可以检测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对准确报告HBV感染、指导其选择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检测用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末端标记法直接检测顺氯胺铂等 6种化疗药物诱导 4例卵巢癌实体瘤细胞凋亡的结果 ,并与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 (ATP法 )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同一种化疗药物对不同来源的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诱导程度不同 ,与 ATP法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 (P0 =0 .75 )。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 ,细胞凋亡检测能直接用于了解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 ,若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与 ATP法组合应用 ,将有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检测用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末端标记法直接检测顺氯胺铂等6种化疗药物诱导4例卵巢癌实体瘤细胞凋亡的结果。并与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同一种化疗药物对不同来源的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诱导程度不同,与ATP法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P0=0.75)。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凋亡检测能直接用于 了解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若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与ATP法组合应用,将有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MTT法检测卵巢癌化疗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卵巢癌对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卵巢癌标本52例。用MTT法将癌细胞悬液与17种抗癌药反应,计算各种抗癌药抑制率,推断药物敏感性,同时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景卵巢癌的不同个体和类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药物敏感性与肿瘤分期和分级有关。本组患者的生存率较以往无药敏试验的患者明显提高。结论采用MTT法进行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选择有活性的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ATP—生物荧光法在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在肿瘤体外药敏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该法对小鼠纤维瘤细胞株L929,卵巢癌新鲜组织和腹水细胞进行抗癌药物处理后的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法能测出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不同个体对不同浓度药物反应的差异,实验变异系数CV值为1.2% ̄15.8%,在培养的第5天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检测效果最好,用混和酶液消化,可有效地制备含〈30个细胞团块的单细  相似文献   

15.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民  陈历排 《广东医学》2000,21(4):293-295
目的 探讨ATP生物发光法药物敏感试验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卵巢癌HO-8910细胞对11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与MTT法相比较。结果 ATP浓度、细胞浓度的对数与发光强度(RLU)的对数值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并存在直线回归关系。两种方法测定的抑制率基本符合,但ATP法测定的抑制率数值大,变异系数小,结果稳定。结论 ATP生物发光法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ATP-TCA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评价本方法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术中取新鲜无菌肿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别加入9种化疗药物,采用ATP-TCA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结果 35例标本中32例完成药敏检测,标本的可评价率为91.4%。患者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乳腺癌细胞对ADM最敏感,体外有效率达到81.2%(26/32),其余依次为DOC68.8%(22/32)、TAX59.4%(19/32)、NVB43.8%(14/32)及5-Fu 34.4%(11/32)、DDP31.2%(10/32)、GEM25%(8/32)。而对于MTX及Vp-16,耐药个体占很大部分,体外有效率分别为0(0/32)和12.5%(4/32)。结论乳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以蒽环类和紫杉类有效率最高,ATP-TCA检测的开展可能为临床化疗用药的个体化实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例胰腺癌患者的自身肿瘤组织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其实验结果与临床药物治疗的相关性。本文药敏预测提示,仅2例对氟脲嘧啶显示出很好的相关性。其余3例相关性较差。其敏感药依次是丝裂霉素、阿霉素、噻替哌。在药敏指导下化疗半年后随访,5例患者中有4例药物测定结果与临床效果一致,均已存活1年以上,治疗有效率达80%。作者认为:尤其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在药敏指导下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计量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研究膀胱癌药敏的异质性及指导术后灌注化疗个体化的可行性。方法:用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和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58例新鲜膀胱癌标本对7种常用灌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药敏组58例患者,术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最敏感的化疗药物灌注,对照组60例患者,术后选用吡柔比星灌注,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结果:所有标本均获得药敏结果,可评价率为100%。不同个体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单一某种药物N-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抑瘤率最低为0,最高为89.7%;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羟基喜树碱22.4%,顺铂19.O%,阿霉素17.2%,5-氟尿嘧啶15.5%,表阿霉素12.1%,吡柔比星8.6%,丝裂霉素5.2%;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复发性、多发性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敏组无瘤率为79.3%,对照组无瘤率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浅性膀胱癌对灌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流式细胞计量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测定结果较好反映了该检测技术的异质性,提示其可指导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个体化选择,实现治疗个体化,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Chemosensitivity test has its role in cancer therapy. Using an accurate, efficient, and simple way to choose the proper chemosensitive drugs in our clinical study will help advance our work. The MTT assay is a rapid, precise, and new method to perform drug sensitivity assay. We used 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OC-3L-VGH)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the MTT and the [3H]-TdR incorporation assay in measuring chemosensitivity of 7 anticancer drugs. Good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MTT and the [3H]-TdR assay for drug sensitivity testing (r = 0.893, P less than 0.001). Based on this study we found it may be preferable to use the MTT assay for chemosensitivity scree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