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健康成人135例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人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各项指标的正常值。方法:应用清华-西安兰港监测系统对135例18~79岁健康成人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①心率变异性时域:SDNN、SDSD、SDANN、RMSSD、PNN50分别为129.52±27.25ms;21.18±8.20ms;114.78±26.84ms;31.36±12.67ms;8.50 ± 7.80ms,所测得正常值范围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②18~35岁组、36~59岁组,均与≥60岁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③各年龄组男女间SDNN、SDSD、PNN50无显著差异(P>0.05),但SDANN男性较女性大(P<0.05);女性RMSSD较男性大(P<0.05)。结论:SDNN>100ms;SDSD>12ms;SDANN>87ms;RMSSD>18ms;PNN50>0.7%可作为HRV时域分析参考正常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老年室颤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访089例冠心病及部分体检正常者,分析31例室颤患者及48名正常对照组的24h HRV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室颤组的HRV明显降低,其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每5mi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变异系数(CV)、众数(MODE)和低频/高频(LF/HF)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 H  相似文献   

3.
150例健康成人的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人24h心率变异(HRV)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监测150例健康成人的24h动态心电图,电脑自动分析HRV各参数。结果正常值范围:24h正常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141.94ms±36.15ms;24h中每5min正常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130.09ms±35.80ms;24h中每5min正常心搏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55.13ms±15.43ms;24h中相邻正常心搏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33.06ms±14.53ms;24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9.45%±9.15%;年青人HRV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1,P<0.05);健康男性HRV高于女性(P<0.05),尤其是中老年组(40~49岁)明显。结论24hHRV的正常值范围与年龄、性别有关,年青人和男性健康人HRV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体外循环(CPB)导致心脏植物神经系统(CAS)损伤的机理,了解温血心停跳液能否防止CPB后心率变异性(HRV)的降低,采用对照方法观察了温血心停跳液与冷晶体心停跳液对狗HRV的影响。结果显示:CPB后温血心停跳液组(WB组)和冷晶体心停跳液组(CC组)的全频谱(TP)、低频(LF)和高频(HF)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且CC组比WB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LF/HF在组内及组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CPB后24小时平均心率(MHR)明显增加(P<0.05),且CC组高于WB组(P<0.05)。本研究表明:采用温血心停跳液或冷晶体心停跳液的CPB不会干扰CAS平衡,但均能使HRV降低,温血心停跳液不能防止HRV损害。  相似文献   

5.
60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构型分类的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 HRV) 的特点。方法: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左心室重构组和左心室肥厚组3 组, 每组各20 例; 对照组30 例, 对比分析其HRV 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重构组HRV 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 P< 0-01) , 正常构型组中仅有HF 和LF/HF 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 高血压病各组间HRV 比较, 左心室重构组与正常构型组间仅频域指标有差异( P< 0-05 , P< 0-01) , 其余各组间HRV 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P< 0-01) 。结论: 按高血压病左心室构型的差异分组研究HRV 很有价值。依左心室不同构型HRV 的变化, 评估高血压病早期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有望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廖虹 《右江医学》1998,26(3):149-150
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3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和41例非心血管病人(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研究其时域指标特点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38例DCM患者的SDNN、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级以上的患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以下者(P<0.01和P<0.05)。LVEF和SDNN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492,P<0.02);DC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HRV下降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及LVEF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Compas XM Holter分析系统检测22例窒息新生儿和21例正常新生儿的心率变异性。和窒息后早期及恢复期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DX)、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SDNN、SDNNIDX、HRVI与24h最慢心率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8.
采用Doppler超声测量CHD、HD、HCD-CHD及s四组AT、ET、AT/ET、ICT、PEP/ET、PEP、IVRT、AcTE、AcTE/MVOT,结果CHD、HD、HCD-CHD三组IVRT明显升高(P<0.01),HD、CHD与HCDCHD之IVRT差异有显著性(P<0.01),NS、CHD、HD与HCD-CHD组PEP/ET、ICT、PE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CD-CHD组PEP/ET、ICT、PEP值升高,NS、HD与CHD、HCD-CHD、AT/ET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及HCD-CHD组AT/ET下降,HR、AT、ET、ACTE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oppler超声时间指标评价左室功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自主神经活动及心率变异(HRV)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了22名正常人和35例冠心病患者108阵心肌缺血前及发作时的HRV。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降低,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HF316.58±93.60比204.34±64.61,P<0.05),阵发性心肌缺血前5min内及发作时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更明显(HF213.54±58.91比136.75±17.52,P<0.05),并可能有继发性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提示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导致冠状动脉张力变化而致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0.
β阻滞剂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β阻滞剂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50~100mg/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复方降压片治疗,用24hHolter资料对两组治疗前后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及治疗组自身对照,治疗组HRV明显提高,时域指标中SDNN,SDANN,SONNinde均显著增高(P<0.01),频域指标中LF成份明显下降,HF成份明显增加,LF/HF也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β阻滞剂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HRV,有助于解释β阻滞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关系。方法  186名飞行学员 ,完成焦虑问卷并记录 5分钟短时程心率变异性。分析焦虑与心率变异性、心率的相关 ,并分组比较。结果 焦虑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相关 ,外显焦虑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低外显焦虑个体心率较快 (P <0 .0 5 )。结论 用生理指标对焦虑进行评价缺乏敏感性 ,不同的指标对焦虑程度的变化敏感性不同 ,心率用于评价外显焦虑敏感性较好 ;个体自我陈述的焦虑程度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窦性心率震荡(HRT)是新出现的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探讨HRT和心率变异(HRV)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进行监测,同时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分析HRV和HRT各项指标参数.用非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分析HRV和HRT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TS与SDNN、PNN50、RMSSD、HF均呈正相关,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644,P<0.001),TO与SDNN、HF、LF均呈负相关,但与LF相关性较强(r=-0.543,P<0.001).SDNN与24h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合并高血压、LVEF等都有较弱的相关性,TS和TO与这些因素之间无相关性.结论:TS主要与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TO很可能与迷走和交感神经共同调节有关,与HRV相比,HRT指标(TS和TO)受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和左室射血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一些研究中发现HRT对SCD高危患者预测价值高于HRV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药对难治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服用心衰Ⅲ号。结果 本组36例服用心衰Ⅲ号后显效率为33.33%,有效率50.00%,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心衰Ⅲ号能明显地改善患的心功能状态,提高患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减少洋地黄中毒及利尿剂造成的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心衰常规治疗,6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U)及HR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72.4%)(P〈0.01);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SU及HR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心衰,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HRV,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王浩宇  刘涛  赵超美  陈世蓉  殷文 《西部医学》2012,24(7):1337-1339,1342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率振荡和心率变异性特征。方法观察组共纳入中重度慢阻肺患者43例,对照组纳入健康者40例。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试、超声心动图检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和心率振荡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参数(SNN50、PNN50、SDNN、SDANN和rMSDD)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震荡初始值(TO)的负值显著缩短,震荡斜率值(T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心率震荡起始(TO)与SDANN,rMSDD呈负相关,而震荡斜率与SNN50、PNN50、SDNN、SDANN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震荡初始值(TO)负值明显缩短,同时多项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异常,这表明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对心率震荡参数与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综合分析能够理想地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危险分层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仪监测评估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的改变。方法: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每组10例,观察术前1d、麻醉完善后切皮前、切皮后30min、术后2h,1d,3d,7d处时相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HRV分析各成分变化。结果:围术期老年组HRV显示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总频(TP)、低频(LF)、代频标化(LFnorm)均呈显著性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平均动脉下降。年轻组TP和LF在麻醉完善后切皮前、术后2h,1d下降显著,于术后3d恢复,而R和MAP在围术期无显著改变。两组两比较,老年组TP和LF在麻醉后各时相占 明显低于年轻组(P<0.01)。老年组高频(HF)及高频标化(HFnorm)在麻醉给药后切皮瓣均无明显变化,但在术中和术后各时相点的下降,而年轻组仅切皮后30min,出现一过性下降。结论HRV可较好地评估围术期机体自神经变化;术期麻醉和手术创伤均可使机体自主神系统调节受损,尤其老年人受损程度大,恢复慢,恢复慢,术后1周仍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衰患者糖代谢调节激素的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7例(B组)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A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水平及短程心率变异指标。结果:①各组间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②B组治疗前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均显著高于A组(P〈0.05),其中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③B组治疗前后AVLF、ALF、AHF、TP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④B组治疗前后ALF/AH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的损害,不仅损害迷走神经,同时也损害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记录104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HRT(TO和T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静息心率(RHR)、SDNN,随访6~18个月,终点事件是患者心力衰竭恶化入院、心源性死亡。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LVEF≤30%、SDNN≤100 ms、RHR≥75次/min、HRT 1、HRT 2等6个变量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其中HRT 2具有最强的预测意义(RR=5.40,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LVEF≤30%(RR=4.68,P<0.05)、RHR≥75次/min(RR=3.18,P<0.05)、SDNN≤100 ms(RR=3.69,P<0.05)、HRT 2(RR=5.12,P<0.05)为仅有的4个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的变量。结论 HRT是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一个有力的预后预测凶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晨峰心率的变化特征。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晨峰心率的变化。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各参数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方差分析,糖尿病组3个时间段心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3个时间段心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晨起的3个时间段内,只有〉6∶00~7∶00心率最小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率变异各项指标降低,晨峰心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