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院自1980年采用气管隆凸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近2年,对于部分侵及气管下段隆凸的肺癌患者,采用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提高了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现将198o年至今施行气管隆凸切除及重建术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8~67岁;全部病例均为右支气管肺癌侵及右主支气管、隆凸或气管下段;3例男性均为鳞癌,术后临床病理分期TZN。风,l例女性为燕麦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TZNMi。4例气管、支气管切缘均阴性。本组4例中,右全肺隆凸切除术2例,气管、左主支气管端端用细丝线间断全层缝合;右肺上叶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气管隆凸切除与重建手术治疗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因肺癌实行气管隆凸切除与重建术87例,其中单纯隆凸切除术9例,右全肺切除及隆凸切除13例,右全肺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11例,右全肺袖式切除17例,右上叶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5例,左侧全肺袖式切除术15例,左全肺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术7例.其中姑息行手术4例.结果 手术近期死亡7例(8.05%).手术后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49%、34.17%和17.05%.结论 正确掌握适应证,手术操作精细,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2~ 1 998年 ,我院共行隆凸气管主支气管肿瘤切除、气管隆凸成形术 4例 ,术后无 1例出现胸膜瘘、出血、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 ,均痊愈出院。现对 4例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作一总结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37~ 53岁。术前经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主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堵塞 ,右全肺不张 3例 ;左主支气管腔内新生物 1例。 3例行右全肺及气管隆凸切除、隆凸成形术 ;左主支管袖状切除及左上肺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气管隆凸部为囊性腺样癌 1例 ;气管恶性多形性腺瘤 1例 ;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 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  相似文献   

4.
27例采用肺癌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其中左及右上叶袖状切除22例;右全肺切除、隆凸切除、左总支气管气管吻合1例;右全肺切除、气管侧壁切除、隆凸半切除3例;气管楔形切除1例。无手术意外及近期死亡。本文对手术指征、操作技术等提出了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3~ 2 0 0 1年间对 4例隆突、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患者行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 ,其中 2例行主支气管全肺切除加隆突切除成形术 ;1例主支气管及右肺上叶切除加隆突、右中间支气管 -气管端端吻合隆突成行术 ;1例行气管下段肿瘤切除气管对端吻合术。现将麻醉处理及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4例男性 ,年龄 3 7~ 62岁 ,其中 3例为右主支气管肿瘤侵及隆突部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见新生物位于右主支气管开口 ,右主支气管开口闭塞或狭窄 ,隆突部受肿瘤侵犯 ;1例为气管下段肿瘤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肿瘤距隆突上方 1 .0cm ,有 1 .5…  相似文献   

6.
<正> 病例资料 两例均为中年女性。病例1病史为咳嗽、咳脓痰18个月,反复咳血6个月。体检右侧胸部呼吸音减弱,胸片见整个右肺血管影减少,右肺野透光度增高,气管轻度右移,右侧肺门阴影较为饱满。呼气相右肺呼气障碍,纵隔轻度向左侧移位,肺灌注扫描见右肺无灌注现象。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主支气管肿瘤,组织学检查为类癌形腺癌。手术见右肺明显充气不足,肿瘤位于右主支管腔内,将支气管几乎完全堵塞。行支气管袖状切除,肿瘤直径15毫米,侵及支气管全层。术后肺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癌切除、气管隆凸重建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右全肺切除隆凸切除,气管左主支气管吻合1例;右全肺切除,气管下段侧壁切除1例;右肺上叶切除,右中、下叶支气管与隆凸吻合3例;隆凸切除,左右支气管远侧断端相邻两边间断缝合,周边与气管断端吻合3例;右全肺切除,右半隆凸切除4例;左肺上叶袖式切除8例;右肺上叶袖式切除,气管隆凸膜部部分切除1例;左全肺切除及左半隆突切除3例;左主支气管袖式切除,中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侧颈部吻合1例。左肺上叶袖式切除6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肺不张4例,术后6个月,1a、3a、5a及1例生存11a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6.8%(30/31);96.7%(29/30),93.5%(29/31),55.2%(16/29),51.6%(16/31),68%(11/6),9%(1/11),3.2%(1/31)。结论:应重视术前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强调术后呼吸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气管隆凸支气管气肿瘤切除积累经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形术,最大限度的恢复及保留肺功能,结果3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支有痰及取血块后肺复张通气功能正常。术后6个月死亡2例。结论扩大了气管隆凸支气管肿瘤的治疗范围及食管癌的根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行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11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其中对61例采用支气管或肺动脉成形术,5例采用隆凸、支气管成形术,50例采用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结果:术后患者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7%(98/108)、61.2%(49/80)、41.2%(14/34)、25%(2/8)。发生手术并发症19例(19/116,16.4%),死亡2例(2/116,1.7%)。结论:对中央型肺癌选择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进行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能有效清除病灶,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肺癌切除,呼吸道重建,最大限度恢复肺功能。方法将34例气管支气管不同部位的肿瘤切除,其中包括隆凸及部分隆凸切除,气管支气管袖式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术。结果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不同,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即彻底切除肿瘤,又保留健肺组织。结论对气管支气管(中心型)肺癌切除术的病例,可提供更多的手术切除方式,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此方法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48例肺部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10例,右肺上叶8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19例;其中45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同期实施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4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1例因胸腔致密粘连而中转为常规开胸,2例因肺门淋巴结侵及肺动脉干需行肺动脉成形术和1例因超生刀误伤肺动脉需肺动脉修补而将主操作孔延长至8cm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1例术后出现呼吸道痰液阻塞,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二次手术。结论在具有娴熟的胸腔镜操作技术基础上,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早期肺癌及需要切除肺叶的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2.
10例气管、支气管成形术中,支气管肺癌6例,外伤性主支气管闭塞2例,气管平滑肌瘤及支气管类癌各1例。手术包括:气管切除吻合,隆突及右全肺切除后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吻合,气管下段右侧壁与右主支气管吻合,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支气管袖状上肺切除及支气管楔形上肺切除。术后8例良好,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隆凸及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隆凸成形术4例,支气管成形术2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隆凸成形同时行右上毁损肺切除的患者,因肺内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死亡,其余31例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隆凸、支气管成形术扩大了肺癌手术适应证,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又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及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威  李玉  高松  李建哲 《中外医疗》2012,31(11):9-10
目的研究中心型肺鳞癌侵及支气管壁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肺癌手术合理廓清淋巴结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128例中心型肺鳞癌行系统淋巴结廓清术,术后病理确定肿瘤侵及支气管壁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结果 128例患者中肿瘤侵及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者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支气管软骨及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8.7%(5/27),且以N1为主;肿瘤侵及支气管周围肺组织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7.3%(47/82),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心型肺鳞癌随着肿瘤对支气管壁浸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率增加。当肿瘤侵及支气管周围肺组织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术中应廓清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6例胸内气管、隆凸手术。其中支气管肺癌4例,原发性气管癌1例,气管混合瘤1例。施行气管袖状切除1例;右肺切除行气管—左主支气管吻合3例,右上叶切除行气管侧壁缝合、气管—中间支气管吻合重建隆凸,上腔静脉切除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心房吻合、人工血管架桥1例;气管混合瘤切除1例。  相似文献   

16.
李军  邱阳  熊刚  杨康  廖克龙  曾会昌  王明荣 《重庆医学》2008,37(4):357-358,360
目的探讨和总结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6年6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术中行右上肺叶切除加上腔静脉部分置换3例,右全肺切除加上腔静脉置换2例,右上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式切除加上腔静脉部分置换2例,右全肺切除加隆凸成形加上腔静脉置换1例,右全肺切除加隆凸成形3例,右袖形全肺切除加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2例,左全肺切除加胸主动脉部分切除成形3例,左全肺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4例,左全肺切除加胸段食管切除1例。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4.76%。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例,1例术后出现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14.28%。随访时间5~65个月,平均38.5个月,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5.7%、23.2%。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扩大手术治疗显著地提高和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但其手术适应证必须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17.
晚期肺癌73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近9a实施的肺癌手术203例,其中属于Ⅲb或Ⅳ期的晚期肺癌73例,旨在讨论晚期肺癌的手术指征,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行全肺切除18例(左肺15例,右肺3例),肺叶切除54例,肺癌切除后复发余肺切除1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17例,合并民房部分切除2例;支气管成形术13敢管隆凸成形术1例。结果 除1例因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外,其余均临床治愈,术后生存率1a内为95%,1a以不足2a为80%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0岁。因咳嗽2年,咳血痰8个月于1995年11月27日入院。经胸片、CT、MRI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诊断右肺上叶鳞癌,几期T4N2M0。肿瘤已侵出右上叶开口达右主支气管及气管下段右侧壁,肿瘤距隆突0.5cm。气管前上腔静脉后有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长径2.5cm,未发现远处转移。有轻度通气性、中度限制性肺功能障碍,多次血气分析PO278mmHg左右,鉴于病变已不宜作袖式肺叶切除,而袖式全肺切除又难以负担,故决定作右肺上叶及隆突切除隆交重建术,以保留中下叶。1995年12月6日手术。准备2台麻醉机,先用左Robertshow双腔管麻醉.…  相似文献   

19.
者,女,46岁.于1996年3月在我院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行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放疗、化疗各1次,均因胃肠反应而中止治疗.4年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呛咳,无呼吸困难及咯血,来我院就诊.胸片示右肺上叶5cm×4cm肿物,边缘不光滑.CT示右肺上叶5cm×4cm肿物,边缘呈刺状,侵犯胸膜;气管前、水平裂叶间、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开口阻塞,由于患者不能耐受,未能取到病理标本.于2000年5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侧开胸探查、肺上叶袖式切除、支气管成形、右肺动脉部分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肺上叶后段,5cm×4cm大小,质地较硬,浸润中叶,与后外侧胸壁粘连,范围约5cm.水平裂叶间、胸膜顶、气管前后、隆突下肺、下肺韧带旁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右肺动脉中间干被部分瘤体浸润,不能游离,距隆突1cm右主支气管至中间段支气管被肿瘤浸润.距隆突0.5cm切断右主支气管,将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提起,与隆突袖式吻合.用无创伤血管钳阻断右肺动脉后,切除部分肺动脉壁约0.8cm×0.5cm,无创伤线缝合肺动脉壁.清扫各组淋巴结.术后病人恢复顺利,切口一期愈合,不愿接受化、放疗,出院.  相似文献   

20.
原发于右肺的恶性肿瘤,如已侵犯到右主支气管、气管侧壁和隆突时,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行右侧肺叶袖状切除、主支气管、气管下段和隆突切除,再行气管、左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吻合术,从而达到重建隆突的目的n但此手术较为复杂,并发症也较多。我们对经选择的19例患者,施行右全肺、右主支气管连伺气管下段隆突切除,仅作气管左主支气管对瑞吻合术,手术较易操作,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2岁,平均47岁;鳞癌12例,腺样囊性癌7例。本组肿瘤均原发于右肺,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