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CT表现与WHO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胸腺上皮肿瘤采用2004年WHO分类法进行病理分型。利用CT资料统计肿瘤大小、形状、钙化、坏死或囊变、包膜完整性、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胸水,对不同病理类型胸腺瘤的CT表现进行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分析其CT表现间的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105例中男性52例,女性53例;年龄18-75岁,平均(47.98±12.54)岁。不同病理类型胸腺肿瘤中大小、形状、坏死或囊变、包膜完整性、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胸水差异有显著性(P<0.05)。B2型、B3型及胸腺癌较其它型瘤体大,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超过50%瘤体大于10cm。A、AB及B1型多为圆形或类圆形,B3型胸腺瘤75%及胸腺癌85%瘤体不规则。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出现坏死或囊变分别为67%、57%。B3型胸腺瘤83%、胸腺癌100%包膜破坏。随着恶性程度增高瘤周组织侵犯率升高,B2型为33%、B3型为75%、胸腺癌为81%。B3型50%、胸腺癌48%出现胸水。钙化多见于B型胸腺瘤。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胸腺上皮肿瘤有不同的CT表现,CT表现能反映胸腺肿瘤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影像学上通过观察其局部侵袭性或是否转移,对鉴别胸腺瘤的良恶性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本文通过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提高对本病术前CT诊断及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吴辉  汪美华  黄早胜 《河北医学》2003,9(11):1010-1011
胸腺瘤比较少见 ,起病隐匿 ,早期不易被发现 ,只有瘤体生长较大而引起压迫症状时才就医检查 ,由于早期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因此早期发现就显得较为重要。本文对 2 2例胸腺瘤螺旋CT表现与病理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常州市第六医院和常州市第四医院 1993年 7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经手术切除的胸腺瘤2 2例 ,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2 4~ 70岁 ,平均 4 5岁。临床表现 :胸闷 10例 ,胸痛 11例 ,重症肌无力 4例 ,咳嗽 5例 ,上腔静脉综合症 2例。1.2 方法 :使用TOSHIBAXvisionGx型机 ,取仰卧位 ,自胸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表现,研究CT对胸腺瘤的分类、分期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病理分为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Ⅰ型、恶性胸腺瘤Ⅱ型.CT表现:纵隔肿块;纵隔胸膜侵犯;胸膜种植;肺侵犯;心血管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本组病例CT对纵隔肿块、肺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显示较好,但CT对纵隔胸膜侵犯显示较差.肿瘤的大小对判断病变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而瘤内钙化对判断恶性程度可能无价值,肿瘤内出现钙化不排除侵袭性胸腺瘤的可能.结论CT能准确显示恶性胸腺瘤周围侵犯范围、胸膜种植及远隔转移,可进行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并对分类及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5.
胸腺瘤是前纵隔中较常见的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上皮细胞为主的上皮细胞瘤,以淋巴细胞(即胸腺细胞)为主的淋巴瘤,和上述两种细胞组成的混合型以及棱形细胞与小体的上皮细胞为主的混和性结构型肿瘤。笔者自1996年以来共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见胸腺来源病变的CT分析与鉴别.方法:26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少见胸腺来源病变的患者,从CT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少见胸腺来源病变具有各自的CT表现.结论:CT是诊断少见胸腺来源病变的重要方法,对于鉴别诊断少见胸腺来源的病变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和胸腺增生均可导致纵隔阴影的增宽和变形,胸腺瘤是前纵隔中最常见的肿瘤,约占50%[1]。国内有关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CT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收集我院从1990年至1997年间经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胸腺瘤,6例胸腺增生,结合文献,就其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5例,女11例。20例胸腺瘤中,年龄17~75岁,根据目前病理学上良、恶性胸腺瘤的分类标准[2],良性11例,恶性9例。临床上有咳嗽、咳痰6例,其中痰血1例;胸闷、胸痛11例;局部和/或全身重症肌无力患者8例(40%)。6例胸腺增生中,年龄6~30岁,…  相似文献   

8.
翁泽生  袁丹  林黛英 《中外医疗》2021,40(19):185-187
目的 探讨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观察.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62例,62例患者均接受CT诊断以及病理诊断,探究CT诊断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6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其中胸腺癌占比29.04%、胸腺瘤占比30.65%、胸腺淋巴瘤占比...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腺癌较少见,其发病率为0.035%,占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5%。常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常规诊断方法是钡餐及胃镜检查。但当梗阻较重时,钡餐及胃镜均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CT检查成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关十二指肠腺癌的X线诊断报告较多,而CT诊断报告较少。笔者1998年以来遇见3例,具有完整的临床、CT、手术及病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5~1997年7月间共收治恶性卵巢肿瘤68例,现对其超声诊断、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68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全部有超声、手术及病理的诊断结果。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39.5岁。超声诊断仪为EUB-240型及Alok...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肾上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增经表现及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结合病理组织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肾上腺腺瘤18例,髓样脂肪瘤1例,嗜铬细胞瘤3例,皮质癌3例,转移瘤7例,囊肿2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囊腺瘤1例;结论: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各有特点,CT能鉴别绝大多数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12.
王康 《上海医学》2000,23(12):763-765
在我国 ,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连接部恶性肿瘤比较常见 ,约占整个结肠肿瘤的 5 0 %及全身恶性肿瘤的 15 % [1] ,并呈上升趋势。过去 ,原发直肠癌主要靠肛门指检 ,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活检 ,钡灌肠造影检查等。但上述传统检查都有相同的局限性 ,即不能正确估计肿瘤局部侵犯程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CT在这两个方面却有着独到的作用 ,因而逐渐被临床运用于术前评估。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 2 2例直乙结肠癌术前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来探讨CT在直乙结肠癌术前检查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7年 6月~ 1999年 10月经手…  相似文献   

13.
68例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 1 983~ 1 994年手术治疗胸腺瘤 6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 ,男性 4 0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 7~ 77岁 ,其中恶性胸腺瘤 2 7例 ,病程 1周~ 2年。 8例伴有重症肌无力 ,36例有刺激性咳嗽并有胸闷 ,2 1例有胸痛 ,1 4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 ,咯血痰 1 9例 ,无症状体检发现 6例。所有病人均行正侧位胸片检查 ,4 9例行胸部CT检查 ,MRI1 2例。2 结果本组胸骨正中切口 4 2例 ,后外侧切口 1 8例 ,前外侧切口加胸骨横断 8例 ,肿瘤完整切除 6 1例 ,大部切除 4例 ,未切除 3例。静脉修补 5例 ,血管置换术 7例 ,其中 1例同时…  相似文献   

14.
纵隔病变40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纵隔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67-1997年外科切除的405例纵隔病变组织进行分析。结果:男216例,女189例,中位年龄26岁;肿瘤及瘤样病变230例(56.8%),重症肌无力(MG)172例(42.5%);在肿瘤性病变中,胸腺肿瘤113例(49.1%)居首位,平均年龄40岁;生殖细胞瘤36例(15.7%),神经源性肿瘤30例(13%),淋巴瘤仅6例(2.6%),囊肿29例(12.6%)。前纵隔肿瘤165例(71.7%),主要为胸腺肿瘤;中纵隔肿瘤6例;后纵隔肿瘤30例,主要系神经源性肿瘤。非肿瘤性病变中,MG胸腺淋巴滤泡性增生145例(84.3%),无增生者27例(15.7%);MG伴胸腺肿瘤38例(22.1%),其中微小胸腺瘤12例(6.9%)。结论:MG胸腺伴有淋巴滤泡性增生者,预后好于胸腺非增生和胸腺瘤者,MG胸腺病理诊断对于发现微小胸腺瘤具有一定重要性。纵隔内胸腺肿瘤几乎占肿瘤病变的半数,国人淋巴瘤发病率较低,多数(84.3%)MG患者胸腺表现淋巴滤泡性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中的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54例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疾病患者CT表现差异。结果胸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和胸腺癌组患者间病变位置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病变位于左侧显著多于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癌组患者肿瘤边缘多为分叶不规则状,与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胸腺瘤组与胸腺癌组肿瘤坏死发生情况、胸膜转移情况高于低危胸腺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情况及大血管、心包受侵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间肿瘤钙化、胸腔积液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螺旋CT对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对高危胸腺瘤与胸腺癌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胸腺癌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分析我科手术治疗9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并全部进行随访. 结果完整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组织4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2例.结论胸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易发生外侵,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瘤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64例胸腺瘤患者CT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胸腺瘤CT表现,并分析CT与病理分型、分期的关系。结果 CT表现:平扫显示胸腺瘤病灶均在前纵隔部位;不规则形态占79.69%;密度不均占68.75%;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46例;胸膜侵犯25例,肺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各5例。良性(A型与AB型)、恶性(B型与C型)胸腺瘤在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程度、局部侵犯及转移方面差异显著(P0.05)。胸腺瘤CT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分期I-II期中A型、AB型24例,III-IV期中B型、C型27例。结论病理A型、AB型与B型、C型胸腺瘤CT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CT影像学表现对胸腺瘤良恶性(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判断有重大价值,能为胸腺瘤临床诊治、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