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病变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共56条患肢.术前经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肢病变血管情况,对胫前和胫后动脉的远端(或足背动脉和足底动脉)至少有一条开放者行PTA.术中选择与病变血管相同直径的长球囊导管(长80~120 mm)进行球囊腔内血管成形. 结果 对56条患肢中的38条行PTA,34条患肢完成治疗(34/38, 89.47%),其中4足(有溃疡)症状明显缓解,其余症状基本消失,患肢皮肤颜色、皮温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内,9条(9/34,26.47%)患肢再次出现缺血症状,其中5条患肢病变血管再狭窄,4条患肢病变血管闭塞(1条为急性闭塞),再次进行血管成形治疗,患肢缺血症状消失. 结论 PTA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狭窄或闭塞较为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TCD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对9例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的颅内血管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7例,基底动脉狭窄1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1例。结果 所有患成功地进行了支架成形术,术后临床TcD随访6个月,无血管再狭窄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成功率高,可以改善狭窄远端的供血,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顽固性心绞痛(RUAP)患者的择期与立即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7例RUAP患者,11例内科药物稳定症状后PTCA,16例立即PTCA,观察术后即刻、6个月内症状复发情况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即刻症状缓解率96.3%,病情稳定后择期PTCA的6个月内症状复发率(18.2%),明显低于立刻PTCA者的复发率(37.5%)。结论:对RUAP患者行PTCA疗效肯定,但应昼在内科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PTCA,对不能控制症状者应立即行PTCA。  相似文献   

4.
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治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UK)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PTA消除,并注入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10例、大脑中动脉16例、椎基动脉系统4例,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7%。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PTA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的疗效。方法:症状 性MCAS患者7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支架组和药物组,各35例。支架组采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并 在术后服用抗血栓药物,药物组给予单纯抗血栓、调脂、降压药物等治疗。比较2组治疗1月、6月、1年后脑 卒中及死亡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率、改良Rankin(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狭窄段舒张末期流速及 血管搏动指数。结果:支架组治疗1年后脑卒中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57%(P<0.05)。支 架组治疗后血管狭窄率、mRS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药物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收 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治 疗后MCA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狭窄段舒张末期流速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药物组治疗后,血管搏动指数显 著高于治疗前及药物组治疗后(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MCAS比单纯药物治疗有 更好的临床远期疗效,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接管狭窄,探讨治疗内接管狭窄的新途径。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两例,均出现血液透析时内接管血流量不足。选择患者肘动脉为穿刺点,18G针头为穿刺针,0.09cm导丝,7F鞘管,优微显为造影剂。造影确定狭窄部位后,选择与紧邻狭窄区上游或下游的正常血管直径相近的扩张气囊,将扩张气囊在荧屏监视下置于狭窄区,用充满50%稀释的造影剂的压力计进行充气,压力缓慢增加致狭窄在气囊作用下消失,其边缘与未狭窄部位完全平行。扩张持续时间为15秒,压力为15个大气压。结果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即感血管震颤较扩张前明显增强,第二天透析时血流量明显增加,可完全满足透析需要。接管使用半年余,血流量持续维持在2Mmymjn,未发生扩张部位再狭窄。结论 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选择适宜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4年4月~2006年3月应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治疗颅内动脉血管狭窄11例,成功释放支架10枚,1枚未能输送到位,手术失败,术后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2~70岁,平均59·7岁。术前均行脑CT或MR I检查,4例显示脑部有陈旧性腔隙梗死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狭窄率在50%~90%,均为颅内症状性罪犯血管,其中大脑中动脉7例,椎基底动脉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1例。术前均行全面评估,无绝对禁忌证[1]。1·2手术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7天予肠溶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10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内瘘狭窄处内径和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静脉压和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变化,术后3、6个月的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3例(90.3%)患者B超下PTA术成功。术后患者的内瘘狭窄出内径、透析泵控血流和肱动脉血流量分别为(3.65±0.47) mm、(249.5±25.4) mL/min、(986.9±191.7) mL/min,均较术前[(1.59±0.39) mm、(105.5±21.6) mL/min、(335.6±174.3) mL/min]显著增加,而术后患者的静脉压和PSV为(98.9±14.8) mmHg、(272.8±130.7) cm/s,均较术前[(179.9±15.1) mmHg、(415.6±152.4) cm/s]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B超引导下PTA术后3、6个月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81处病变,狭窄率≥50%)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20例(11.8%)出现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10例(5.9%),其中症状性脑出血4例,死亡2例;缺血性卒中6例;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6例,经动脉内溶栓后即刻再通,均无后遗症;无症状性脑出血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无症状性动脉夹层1例。围手术期未规范抗血小板治疗与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显著相关(P=0.02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个部位双支架串联植入与并发颅内出血显著相关(P=0.005)。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脑血管并发症表现形式多样,同一个部位双支架串联植入是并发脑出血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未规范抗血小板治疗易导致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4月至12月对急性心肌梗塞15例,进行了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和血管情况,对其中12例进行了直接PTCA,10例成功,2例因导引钢丝不到位而失败。其余3例因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而采取药物治疗。10例成功PTCA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5.5±5.4岁(42~77岁)。单支血管病变5例,两支血管病变以上者5例。急性下壁心梗5例(2例合并正后壁心梗),前壁心梗4例,高侧壁合并下壁心梗1例。有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合并左心衰。梗塞相关血管段,右冠状动脉5段,前降支4段,回旋支1段。术后残留狭窄从98%下降至22%。冠脉血流从TIMIO~Ⅱ级全部达到Ⅲ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4例Budd-Chiari综合征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认为:(1)术前心理护理及改善营养状况,为手术创造条件;(2)术中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确保手术安全进行。(3)术后防止出血、栓塞、感染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41支颅内狭窄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1处颅内动脉狭窄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42枚,术后狭窄血管均得到明显改善,病变血管狭窄率由术前70%以上降至〈10%。其中,术中1例因微导丝弹跳刺破小血管导致出血,经治疗后有对侧肢体轻瘫。1例在球囊扩张时发生血管内膜撕裂,立即中和肝素并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后第2天死亡。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过程中大脑中动脉撕裂,出血较凶造成颅内血肿后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见支架将大脑中动脉刺破,夹闭大脑中动脉,患者术后12h死亡。术后无颅内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患者均随访3~14个月,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无缺血性卒中发生,TCD复查未见病变血管再狭窄。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创伤小、疗效好,但风险高,应注重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并发症防治及围手术期监护。  相似文献   

14.
总结38例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及疼痛护理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患肢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近吻合口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与内瘘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应用。方法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并发动静脉内瘘狭窄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用超声评估血管,术中采用超声指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统计手术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流指标。结果  介入超声可清晰显示狭窄部位,引导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手术进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彩超显示40例患者血管狭窄及血栓消失,治疗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100%。仅2例患者出现穿刺点皮下轻度血肿,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动静脉内瘘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内瘘狭窄行腔内血管成形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开通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引导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5%~30%。术后高血压不仅影响受者生活质量,而且也影响着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因此,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加强对它的防治,对提高人、肾存活率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作者阐述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及护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踝肱指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踝肱指数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的4.5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7岁,左腕部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狭窄2周.体格检查:左腕部可见一长约3 cm手术切口愈合瘢痕,触之有搏动感和震颤,距切口约3 cm远端触诊震颤不明显.超声检查:造瘘处桡动脉与头静脉相通,吻合口直径约4.3 mm,峰值流速160 cm/s.距吻合口3 cm远端头静脉局部管壁增厚,厚2 mm,管腔狭窄,狭窄处内径1 mm,狭窄范围11 mm,该处血流束变细,呈五彩镶嵌的湍流信号,该处流速明显增快,约495 cm/s(图1).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