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医院内感染现状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常规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三维法检测AmpC酶.结果 在33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09株,产酶率为18.4%,产酶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含酶抑制剂复合物药物敏感率下降明显,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8%(2/61)、44.26%(27/61)、31.1%(19/61),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治疗该菌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第4代头孢菌素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近3a临床主要G^-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方法:VATEK32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检出的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结论:G^-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鲍氏不动杆菌出现广泛耐药,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杆菌的产酶情况与耐药模式,并比较产酶菌与非产酶菌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应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超广谱酶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以K-B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在149株G^-杆菌中,16株(10.7%)产AmpC酶,32株(21.1%)产ESBLs,2株(2.0%)同时产AmpC酶和ESBLs。产酶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结论:产AmpC酶和产ESBLs的G^-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株,治疗产2种β内酰胺酶细菌引起的感染亚胺培南为首选,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可作为选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样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分析多重耐药发生率、菌种分布、样本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检测菌株间的同源关系。结果:多重耐药株发生率为92.37%(605/655);分离率居前3位的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23.05%)、大肠埃希菌(22.29%)和铜绿假单胞菌(15.73%);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分离的各菌种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他唑新虽有较高的敏感率,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61.54%(32/52)和47.83%(22/46);存在ESBLs菌株在院内的传播扩散。结论:临床上应重视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和严格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血培养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阳性率6.9%,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52.1%、46.1%、1.8%,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33.1%、20.7%,两菌对哑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0~10.3%),铜绿假单胞菌对受测试的10种药物的耐药率较低(0~10.5%).结论血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具有不同的耐药特点,及时规范的血培养检查有助于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系统鉴定细菌;K-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结果:在65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细菌分别为101株、212株和26株,总检出率分别为15.5%、32.6%、4.0%,其中阴沟肠杆菌AmpC酶检出率最高,为54.5%,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最高,为56.7%.产酶菌株对前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单环类抗生素氨曲南及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高度耐药,其耐药率均高于80%,但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仍保持高度敏感性,其耐药率分别为0%和20%左右,另外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亦有一定的敏感性.产酶菌株耐药率明显比非产酶菌株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和AmpC酶的状况已十分突出,其多重耐药机制严重影响各类抗菌药物的治疗,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及时、准确的检测AmpC酶与ESBLs菌株,为临床提供细菌的耐药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延缓耐药的产生,控制耐药株传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ICU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法)检测我院1999~2003年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563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3%)、大肠埃希菌(18.1%)、肺炎克雷伯菌(15.0%)、肠杆菌属(14.6%)、不动杆菌属(12.1%)、嗜麦芽窄食假单胞(9.8%)等。5a间,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分别是44%和42%,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分别是256、256、32、16mg/L。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对肠杆菌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90分别是256、32~256、256、64mg/L,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加强细菌的感染监控,及时提供医院内感染菌株流行情况及其耐药率变迁信息,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革兰阴性杆菌中AmpC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梅  郄会卿  杜士卜 《临床荟萃》2007,22(20):1460-1462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AmpC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及产酶株的耐药性。方法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β-内酰胺酶;用K-B纸片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3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三维试验阳性菌株29株;17株(7.2%)单产AmpC酶,8株(3.4%)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株(0.8%)同时产AmpC酶和ESBLs,2株(0.8%)为非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共检出产AmpC酶菌株19株,检出率为8.1%;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除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外,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本院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的检出率为8.1%;产酶菌呈多重耐药特性,治疗产酶菌感染首选第四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02~2005-02收治的门诊或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1056例,经痰培养证实为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阳性患共计60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天文  李玮  陈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2):1112-1114,1116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研究资料给人们展示了目前细菌耐药的新特点,现试从国内革兰阴性杆菌的埘药现状、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来揭示国内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之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临床分离的Gˉ杆菌采用VITEK32和双纸片法检测ESBLs,NCCLS 2008作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等产ES-BLs菌的检出率为43.8%和37.6%,产ESBLs的Gˉ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30株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观察细菌耐药性,以利于治疗。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产ESBLs菌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及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9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PCR扩增耐药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产酶菌株同源性.结果 14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具有3种模式,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为主94株(66.7%)、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敏感46株(32.6%)、亚胺培南敏感和美罗培南耐药仅1株(0.7%).但其他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小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黏质沙雷菌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仅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为EDTA协同试验阳性(2.8%),其余菌株均为EDTA协同试验阴性.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显示,4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产VIM-2型金属酶;34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30株(88.2%)产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OXA23型27株(79.4%),OXA24型13株(38.2%),OXA66型23株(67.6%).并且22株(64.7%)细菌同时产生一种以上的OXA型碳青霉烯酶.7株洛菲不动杆菌全部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1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黏质沙雷菌均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其中6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同时具有IMP-8新亚型金属酶.PFGE结果显示,3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PFGE谱型共有15种,其中有14株属于A型,7株属于B型;7株洛菲不动杆菌不属于同一克隆;4株产VIM-2型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不属于同一PFGE谱型;11株柠檬酸杆菌属于同一PFGE谱型;5株肺炎克雷伯菌属于同一PFGE谱型.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而且产生多种碳青霉烯酶,并在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有产酶克隆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2643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来源监测及耐药试验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64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5%)、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4.7%)、阴沟肠杆菌(9.4%)、鲍曼不动杆菌(7.5%)。不同来源的标本病原菌分布不同:呼吸道标本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余标本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10.5%,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达49.4%~97.4%。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12.7%,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丁胺卡那、头孢他啶耐药率达50.2%~90.2%。结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而且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以大肠埃希菌(23.97%)、肺炎克雷伯菌(17.08%)和鲍曼不动杆菌(15.70%)为主,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67%)和铜绿假单胞菌(11.02%)。不同系统的感染,其细菌种类有所差异。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耐药性,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也具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00%、86.67%。结论:引起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进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原霞  李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5443-5444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2008—01/2008—12革兰阴性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267株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7%,肺炎克雷伯菌占16.9%,阴沟肠杆菌占7.9%,铜绿假单胞菌占6.7%,鲍曼氏不动杆菌占6.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5.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丁胺卡那,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度高。产ESBLs者大肠埃希菌占20.8%,肺炎克雷伯菌占22.2%。结论: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临床应高度重视微生物学检查,重视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院患标本中分离到的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我院2003-01~2005-06呼吸道感染患送检的痰标本中培养获得的236株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3a来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a共分离出5695株细菌,27个细菌种,肠杆菌科细菌3795株,占65.9%;非发酵菌1941株,占34.1%;分离率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2008年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2008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醋酸钙不动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高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及其耐药谱。方法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按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按表型筛选法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93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内科、神经外科,以痰或咽拭子、创面或伤口分泌物、尿3类标本多见,检测到15株(16.1%)产高产AmpC酶菌株,10株(10.8%)产ESBLs菌株,产酶株均呈多重耐药,对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氨曲南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产高产AmpC酶、产ESBLs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对产酶株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前,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1];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而随着气管切开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且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原因造成了耐药现象的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加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感染的关键.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现对111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