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抢盐风波"发生了,来得快,澄清得也快。这对茶叶行业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抢盐风波"。百度百科资料显示,2011年3月中旬受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致使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潮。除了广东外,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发生市民抢购碘盐。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泄漏对人体有影响,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日本发生核泄漏,中国的老百姓又认识了一个化学名词——碘-131。为此,举国上下恐慌不已,还爆发了一场抢盐风波。  相似文献   

3.
刘也良 《中国卫生》2014,(12):42-43
<正>2014年1月20日,媒体关注的十大公共卫生热点评选揭晓,第一大热点就是"质疑乙肝疫苗接种致死事件的风波"。乙肝疫苗风波成为跨年度公共卫生热点。疑似病例出现2013年12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接报,湖南省3名婴儿疑似在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两名婴儿不幸死亡,迅速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事件发生后,国家食药总局立即派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塑化剂"、"毒血旺"、"黑心烤鸭"、"膨大西瓜"、"地沟油"等诸多名词涌现,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剌痛我们的神经,更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由于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几乎每一条相关新闻、相关事件都会成为本刊关注的热点.本刊2011年第一期"健康视点"栏目就已经在密切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下半月的"每月健康黑榜"栏目更是密切地关注着食品安全问题.时值2011年岁末,就让我们共同来盘点一下本年度发生的十大"类"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引起一场场风波后,终于归于平静。在事件之后,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以及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我们发现,事件发生后,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只是道歉和召回产品,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对企业为了"逐利"而泯灭社会责任的行为,法律上和监管上缺乏有效  相似文献   

6.
继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12年后的"新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再次引起舆论热议,食品安全及监管问题也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对固体饮料与特医食品的区别、特医食品的管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该事件发生原因,讨论特医食品监管系统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我国发生"三鹿奶粉"导致婴幼儿中毒事件的风波刚刚平息,2010年,甘肃、青海、吉林又陆续曝出三聚氰胺奶粉超标事件,由此,三聚氰胺再度引起公众的密切关注,同时又警示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监测的普遍性、连续性、持久性。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内容,就三聚氰胺的性质、添加于食品的生  相似文献   

8.
直击"染色馒头"事件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监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将其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刑拘。  相似文献   

9.
朱毅 《大众健康》2011,(7):28-29
肇始于台湾的这次塑化剂风波,是台湾30年来最恶劣的一次食品掺毒事件。海峡那边,发生了一场震级很高的食品安全地震,海峡这边的大陆,并未有隔岸观火的淡定,震感一样强烈。震撼之中的我们慢慢来梳理“震源”、“震波”。  相似文献   

10.
陈淑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70-2470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食品添加剂的正确、合理使用将有利于食品工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添加剂事件,尤其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风波引发了对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严肃思考。本文就我国当前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和管理方面的缺失进行初步探讨。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上海销售染色馒头事件成为最新食品安全事件,随着相关企业被吊销生产许可证,5名嫌犯被刑拘,食品添加剂卫生安全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为什么十部委联合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后还会出现"染色馒头事件",为什么"有毒奶粉事件"后,还会有企业和个人冒死"投毒",主要是由于食品添加剂在监管上存在问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贵州省2011-2018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规律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防控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1-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资料,对食物中毒暴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8年贵州省学校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8起,中毒1 506人,住院869人,死亡1人;5月是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峰期,分别占学校事件总数和中毒人数的20.51%(16/78),27.36%(412/1 506);中小学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场所,占学校总事件的83.33%(65/78).中毒食品最多的是植物类及其制品,占50.00%(39/78),其中变质或受污染大米引发的食物中毒居于首位,占总事件的16.67%(13/78).结论 中小学生是学生食物中毒高发群体.应加强学校食堂及周边学生集中进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食品加工人员及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黄中夯 《健康向导》2012,18(3):21-2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食品安全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广大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2011年,我国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双汇瘦肉精、雨润烤鸭问题肉、地沟油、牛肉膏、染色馒头、毒豆芽、波及多行业的“塑化剂”风波等,每次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牵扯着国人的神经,令人触目惊心,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着公众的化学知识,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日前,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受到“瘦肉精”和“塑化剂”等事件的冲击,中国的食品行业信任度很低.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相似文献   

14.
慧仙  杨满 《健康》2011,(9):40-41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一道菜中可以没有酱油,没有味精,但绝不能没有盐.2009年8月的"碘盐事件",使得"吃盐"问题从灶台走进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5.
浅析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它可改善风味、调节营养成分、防止食品变质,使食品丰富多彩,满足消费者需求。近几年来,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中消协评选出2005年食品健康消费领域10大事件中,涉及到与添加剂的有3件,即2005年2月,英国第1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苏丹红(1号)色素,啤酒甲醛风波引发消费者恐慌,鲮鱼罐头在港检出孔雀石绿[1]。使用添加剂的原则是安全性和有效性。解决添加剂安全使用问题已摆上突出位置,必须对影响添加剂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对策措施。1主要问题1.1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不规范…  相似文献   

16.
人们摄入的过多的盐主要来自包装食品和餐厅食品。在墨西哥城的餐馆里,和龙舌兰酒相伴的是盐与酸橙,喝冰镇啤酒也少不了盐,甚至水果也要与盐、辣椒相伴。墨西哥人对盐的偏好令人惊讶,据估计,他们吃的盐通常是推荐量的3倍,远高于美国人的盐摄入量。伴随这一现象的是肥胖症和高血压发病率的上升。食用过量的盐是人体健康的潜在噩梦,为此,墨西哥城投入大量资金发起了减少市民食盐摄入量的"低盐运动"。墨西哥城卫生部部长阿曼  相似文献   

17.
刘士敬  黄显斌 《药物与人》2006,19(11):15-17
提起北京“福寿螺事件”人们也许还心有余悸,福寿螺风波带来的连锁反应,致使鱼、虾、蟹等水产品也受到连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祸从口入”的危害。中国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称:食源性疾病是中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造成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人们往往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了食源性疾病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我们还能吃什么?”面对不断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不禁从心底一遍遍发出拷问。如何防范类似“福寿螺事件”再度发生,确保食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安全的食品将会造成疾病和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尤其影响到婴幼儿、老人和患者。近十年来,食品中检出非食用红色素的事件,例如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2011年重庆毒花椒事件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食品中的非食用红色素进行快速有效的测定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的非食用人工红色素及其危害,并详细阐述了用于非食用红色素测定的常规检测方法以及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食品生产企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监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今世界人类在促进工业、农业和经贸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和食品造成了污染。近年来,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比利时的二嗯英风波,法国的李斯特杆菌污染事件,亚洲国家出口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虾类产品中被检测出带有氯霉素残余等等。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食品界、卫生界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该文对食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残留的种类进行分析,并提出监控管理防制对策,为大力发展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食品”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危及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令人防不胜防;新技术影响食品品质,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以及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性日益提高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改善食品安全性。这些努力是对不断增长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消费者的日益关注作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