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报告和监测点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全省菌痢发病率4.31/10万~9.28/10万,年均发病率6.5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0~5岁组发病率最高(41.20/10万);发病顺位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和学生。5年监测总检出率为2.5%,仅发现福氏志贺菌(B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97例确诊病例中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例较少;分离的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头孢噻肟高度敏感。[结论]福建省菌痢发病率有些地区仍较高,患者症状较轻,易造成误诊漏诊,流行菌型不断变迁,耐药日渐严重,菌痢防治工作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药敏试验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河南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16.15~31.5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3.43/10万.6~10月为发病高蜂;各年龄组中5岁以下耍幼儿发病率最高,为110.85/10万,不同职业中农民发病最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分离的流行菌株优势菌型是F2a、F4c和F1a,流行菌株对蓁啶酸、四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和氨霉素高度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耐药率逐年上升,耐7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51.8%.有79.51%的菌株同时携带4种毒力基因.[结论]2005~2009年河南省菌痢发病率延续平稳下降趋势,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给菌痢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经生化与血清学复核鉴定为志贺菌53株,其中宋内志贺菌37株,福氏志贺菌15株,鲍氏志贺菌1株,分别占分离菌株的69.81%、28.30%和1.89%。药敏试验显示53株志贺菌敏感药物为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耐药的有利福平、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且有50株菌出现了≥3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大连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痢疾杆菌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当引起重视。药物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海淀区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病保障工作提供基础本底资料,为细菌性痢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海淀区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传染病疫情报告作描述性分析,对2004年6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134.05/10万~353.98/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在234.0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5~9月份为主,发病最高峰在每年的8月份;0~4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达93.8.15/10万;不同职业发病数前三位是学生、干部职员、散居儿童。志贺菌60株分型,福氏志贺菌37株占61.67%,宋内氏志贺菌23株占38.33%,福氏37株以福氏4为主(15株,占40.52%)。结论海淀区近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始终占据法定传染病发病首位。夏秋季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期;0~4岁组、学生、干部职员为重点防治对象。以福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两型为流行株。  相似文献   

5.
张华一  王素萍  石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52-2053,2059
目的掌握青海省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病原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青海省国家级细菌性痢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药敏结果参照NCCLs手册(2005版)。结果 2005~2009年青海省细菌性痢疾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以0~5岁组散居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原菌主要以B群福氏志贺菌,占78.80%;其次为D群宋内志贺菌,占21.20%。其中B群福氏志贺菌血清亚型共检出11种亚型,亚型中以Fx变种为主,占62.76%;其次为F4a,占14.48%。药敏试验结果:福氏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敏感,对萘啶酸、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耐药性较高;宋内氏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敏感,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 B群福氏志贺菌仍为青海省主要流行菌株,血清型主要以Fx为主。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为青海省治疗菌痢的首选药物。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预防菌痢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徽省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探讨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因素和病原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安徽省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5.08/10万~27.1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50/10万;5~10月是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高;0.5 ~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87.87/10万;职业以农民发病最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行菌株优势菌型为福氏志贺菌;流行菌株对复方新喏明、阿莫西林、萘啶酸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5.21% ~97.60%,耐5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95.5%,对氟哌酸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2005-2011年安徽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先降后升,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病依然是安徽省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痢疾病原菌的优胜菌型以及药物敏感特征,为痢疾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菌种鉴定仪系统生化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对从腹泻病人分离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52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694株,宋内志贺菌258株。福氏志贺菌共分为13个血清型,其中福氏Ⅳc 288株,福氏Ⅰa 119株,福氏Ⅱb118株,福氏Ⅱa84株,福氏X变种43株,其余8个菌型共42株。复方新诺敏耐药率91.16%,氨苄青霉素耐药率84.07%,氯霉素耐药率25.87%,庆大霉素耐药率17.03%,其余耐药率均在10%以下,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氟哌酸均敏感。结论该区志贺菌感染的优势菌型为福氏Ⅳc型、宋内氏志贺菌、福氏Ⅰa型、福氏Ⅱb型和福氏Ⅱa。药物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淮北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菌痢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全市12家哨点医院细菌性痢疾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674份病例样本,实验室培养出阳性样本197份,其中福氏志贺菌188株,宋内氏志贺菌9株;阳性率为11.77%。109株优势菌株药敏试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噻肟敏感率较高。儿童和老年人病例数较多;病例以幼儿、农民、工人、学生为主。结论 2005-2009年淮北市菌痢流行株为福氏,宋内氏次之,儿童和老年人是预防菌痢的重点人群,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为治疗菌痢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起暴发流行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采集的15份标本中,4份粪便和1张洗碗布标本检出福氏志贺茵X变种。5株福氏志贺茵X变种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均耐药,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利福平均敏感。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福氏志贺菌X变种引起的食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建省志贺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进行系统检测。[结果]4年共复核鉴定菌株115株,有志贺菌77株,其中宋内志贺菌49株,福氏志贺菌28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3.6%和36.4%。药敏试验显示,77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全部耐药药物为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结论]2005--2008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04~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北京市石景山区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石景山区2004~2010年临床诊断菌痢的资料进行分析,对2008~2010年共计5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石景山区2004~2010年共有临床诊断菌痢病例77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4.04/10万,2004年死亡1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共有病例4980例,占病例总数的64.46%;高发年龄分别为0岁~、1岁~、2岁~和≥80岁年龄组;不同职业发病数前三位的分别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公务人员及职员.志贺菌50株分型,宋内氏志贺菌26株,占52.0%,福氏志贺菌22株,占44.0%,痢疾志贺菌2株,占4.0%,福氏22株以福氏2为主(15株,占68.2%).结论 石景山区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发病率仍位居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前三位.重点关注人群为0~3岁、80岁及以上老人、中学生、公务人员及职员;夏秋季为菌痢高发季节,应针对高发季节采取全面综合预防措施;以宋内氏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为流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特点,为痢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7—2009年送检的肠道腹泻病人中分离出的志贺菌进行菌型分型,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7—2009年间共检出261株志贺菌,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氏志贺菌。其中福氏志贺菌190株(72.80%),宋氏志贺菌71株(27.20%)。190株福氏志贺菌中有10个血清型(F1 a14株,F2 a100株,F2b13株,F4 a4株,F4 c38株,FX变种7株,FY变种11株,F4b、F5 a、F6型各1株)。261株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利福平、萘啶酸的耐药率分别为87.36%、88.12%、86.97%、81.23%、96.93%。结论该区志贺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且多重耐药,所以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临床细菌性痢疾207例多病原监测及流行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淀区临床细菌性痢疾中确诊菌痢菌型、多病源特征、流行因素、发病特点,为2008年的奥运会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充分详细的科学数据。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菌痢患者的粪便进行多病原检测,按《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GB16002-1995)方法进行,并进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诊断菌痢的207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致病菌32株,检出率为15.46%,其中志贺菌属13株,检出率6.28%(福氏F4志贺菌2株,宋内志贺菌11株);其他致病菌19株,检出率9.18%。确诊菌痢女性多于男性,与临床性别比存在很大差异;检出数最多为2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30岁组;职业以干部职员、学生为主;工作单位以公司、国家机关为主;危险食品是凉拌菜、生蔬果;外出就餐次数越多,患病的危险性也越大。结论2007年海淀区已成为宋内志贺菌流行为主的地区,临床菌痢中至少有9.18%诊断错误,造成菌痢发病率虚高的假象。干部职员、学生、20岁年龄组为重点防控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各种餐饮企业的监督管理,减少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韦小瑜  田克诚  游旅  马青  刘英  唐光鹏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85-1186,1269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7-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菌型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2010年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菌痢疫情为资料,分析菌痢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并对146株菌痢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7-2010年贵州省共报告菌痢48 222例,平均发病率为31.92/10万,病死率为0.049%,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151.76/10万,其次为65岁以上组,发病率为36.66/10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46.04%,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29.73%、11.0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发病率为49.06/10万,其次是黔南和黔西南;贵州省菌痢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菌型分布以宋内为主,其次是福氏志贺菌。菌株的多重耐药严重,84.93%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结论菌痢是贵州省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7-2010年贵州省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婴幼儿和农民为主,流行菌株以宋内和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2003~2006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朝阳区2003~2006年临床诊断菌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朝阳区2003~2006年共有临床诊断菌痢病例297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6/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共有病例20268例,占病例总数的68.19%。高发年龄为10岁以下年龄组。603例临床诊断菌痢病例进行了粪便细菌培养,阳性89份,阳性率为14.76%,其中检出B群福氏志贺氏菌64份,占71.91%,D群宋内志贺氏菌25份。结论通过病原学分型可以看到临床诊断的菌痢病例经过粪便培养,实际检出的阳性率很低,目前我国诊断菌痢的现行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儿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氏菌感染66例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氏菌感染对抗生素敏感性.[方法]对本院2005.2~2006.8收治的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显示福氏志贺氏菌感染患儿66例,采用KB纸片法,对福氏志贺氏菌属进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结果]福氏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头孢呋辛钠耐药率达82%.福氏志贺氏菌的多重耐药率:以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最常见占26%,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钠占15%,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三嗪占7%,多重耐药率达48%.[结论]小儿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氏菌感染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定期监测本地区病原菌药敏情况,为临床科学选用抗生素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