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总有人站出来,他们以己身为寄,甘做鸿羽,不求功利,非羡浮名,黎元为先.值得骄傲的是,我的父亲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言行彻底改变了我,成为激励我进步的动力.时值大年初二,父亲就回到了镇上,开始了持续一个多月的疫情防控工作.那段时间里,大家都待在家里,甚至连日常必需品都是专人配送,这时的他却坚守...  相似文献   

2.
你常常照镜子吗?你关心镜子中自己的形象吗?你对自己的形象满意吗?进入老年后,保持好的身姿体态很重要,它是一种象征,活到八九十岁,腰不弯、背不驼,就证明了你是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老人。反之,一些老人的“衰象”正是由他们躬身曲背、低头弯腰的萎靡体态表现出来的。他们的身姿就似乎在述说着沉重的生活故事,使人不禁心生怜悯。保持硬朗的身板必须要经过持久的努力,优雅的形象要靠自己塑造。保持身体挺拔,首先有赖于好的身体骨架,身子骨挺直了,方才有气质和风度,各种器官也会保持在它们恰当的位置上。如果身体骨架变了形,上面所说的一切就…  相似文献   

3.
吉玲 《人人健康》2001,(2):42-43
老天给了我修长匀称的身段,玲珑有致的曲线,端庄秀丽的五官,却吝啬给我一张无瑕的脸.  相似文献   

4.
现在,孩子对自己的父亲角色的漠视让一些中国父亲很“心痛”。一位老师曾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可写父亲也可写母亲,结果是班上40余名学生,有30多名选择写《我的母亲》。他曾问过这部分学生,回答同出一辙:对父亲不太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1910年冬天,父亲刘炳凡出生在湖南省汩罗县影珠山下风景秀丽的桃花洞,一户以种田兼做篾货的农民家庭里。当地气候湿润、水源充沛、盛产楠竹,这里世世代代农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编织竹篮、竹凳、箩筐、簸箕等等日常家什,川山毛笔更是远近闻名。离他家6里路的塾塘乡唐家桥新屋里还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这就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 父亲21岁时与我母亲曾秀秀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男孩,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     
父亲涉足医林半个世纪,他常说:“先辈们虽有才智和聪明,然而受到当时的条件限制,好比‘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我经历了新旧不同的两个社会,有幸赶上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我发挥自己的所学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我要感谢国家,给我创造了条件;我要感谢人民,给我的支持与肯定。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     
父亲积劳成疾,在37年前去世了。那时我17岁。他享年仅61。患了肺病多年,到最后,五脏都有问题。医生说,父亲既不吸烟,也不饮酒,而又没什么奇难杂症,只因为工作过度、营养不好,于是孤灯挑尽,回天乏术。  相似文献   

8.
9.
在我读初中时,父母在县城一处繁华的地段租下一间铺面,经营烟酒副食生意.铺面不到20平方米,坐落于十字路口,路口一边连着农舍村庄,一边连着繁华城区,附近还有一座千年古塔.早市时分,赶集的人、商旅人士、香客等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0.
高一暑假结束,学校与学生商量,实行暑假补课计划,每天上午补班,下午离家近的回家,远的就想办法自己解决住宿问题。有些时候上完课不算太晚,我就留在教室里做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他的家长在县城上班,他偶尔也会留在教室。有一次,班里只有几个人,他故意"吓唬"某某说",我可得了红眼儿病了,我会着(传染)上你"说就说呗,他跟对方坏笑着说着,眼睛却看着我,我也偷偷看看他,就笑。  相似文献   

11.
在14岁那年,经历了一场改变了我人生的变故。受困于这场变故,我在低谷中迷茫彷徨了近3年。同样又得益于这场变故,我开始有了很多深入的思考,想透了很多事,也找到了很多答案。从那之后,我又经历了很多:经历过月收入1200元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破烂平房里的日子,经历过家庭中的重大变故和几乎要和父亲对簿公堂的一触即发,经历了我的婚姻,经历了一些亲密的人  相似文献   

12.
爸,让我也倒着读您一回吧!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在心底暗暗喊道.两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养儿育女的重任落在了父亲的肩上.看到父亲如此劳累,邻居们纷纷劝父亲把我送人,或是放到福利院……父亲虽没文化,但听着邻居们的劝说,他坚定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13.
高一暑假结束,学校与学生商量,实行暑假补课计划,每天上午补班,下午离家近的回家,远的就想办法自己解决住宿问题。有些时候上完课不算太晚,我就留在教室里做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  相似文献   

14.
东子 《人人健康》2005,(7):22-23
上午,大姐打来电话,语气很焦急的说父亲病了,住在县城的医院里.我了解父亲,如果不是很重的病他是不去医院的.于是我匆匆向公司请假之后就直奔长途车站,踏上了归乡的路.  相似文献   

15.
天凉好个秋“喂,是阿华吗?我是你爸,最近还好吧?”一位老父亲正在给远在北方上大学的儿子打电话。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有一双手那手心的舒适和温暖,让我一生无法忘怀,鬓角的白发,额头的皱纹,大山般的父亲,留给我们的应该不只是背影……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梁实秋的幼女,现定居于美国西雅图的梁文蔷也已是七旬老人。营养学博士梁文蔷并没有“子承父业”,但来自父亲生前的鼓励,一直成为她勇敢地拿起笔的动力和缘由。虽然父亲离去已近20年,但提起往事,那样一位真性情的父亲还时时让她沉浸于快乐、忧伤和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中。  相似文献   

19.
20.
母亲来看望我和姐姐,一住就是半年,留父亲一个人在家“独守空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