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说起不幸,大家都想回避它。但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舒舒服服和平平坦坦的,总会遇到许多坎坷和磨难。 我,就是一位不幸者。在我的人生路上,就曾连续多次遭遇失去亲人的不幸。5岁那年,我失去了父亲;57岁那年,任中学教师的妻子突然患上精神病,从此,我承担了长达20多年的护理重担。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那年,我嫁给了哥哥的朋友李煜。婚前,李煜处处对我关怀体贴,比哥哥对我还要好上几倍,当李煜向我求婚时,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一直认为比哥哥对我还好的人一定能够成为我的丈夫,是我终生的依靠。因此,才刚刚22岁的我,便穿上了红嫁衣,在一片祝福声中将自己嫁了出去。  相似文献   

3.
周莹 《健康大视野》2014,(24):120-121
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相似文献   

4.
我参加工作那年,父亲退休了。那时父亲才50岁,但是身体发福已经到了极致,每次为父亲做棉布衣裤时。母亲总是笑着说:你爸爸的腰围比腿还长了。其实,原来的父亲并不胖。一次在车间干活时,不小心砸伤了腿,就呆在家中养伤。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匣子     
1975年夏天,呱呱坠地的我将正在田里劳作的父亲唤回了家。当父亲知道我是个女孩时,高兴得咧开了嘴。那时我已有三个哥哥,分别是11岁、9岁和7岁,被妈妈命名为"淘气小分队",所到之处狼烟四起。可能正因如此吧,父亲格外喜欢女孩。从我蹒跚学步起,只要父亲在家,我就粘在他身边。夏天他在院里劳作,会随手给我扣一顶大草帽.我托  相似文献   

6.
千里追寻瘫哥哥那年,史喜芬才15岁,来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每天当她经过医院大院时总会看到一个黑瘦的年轻男子坐在轮椅上,给病友们讲笑话。男子虽然残疾,但脸上洋溢出阳光般的笑容,深深地感染着喜芬。此后,每当父亲睡着了,喜芬就会跑去听那个残疾青年讲笑话。  相似文献   

7.
金盒子     
记得五岁的时候,我与长我三岁的哥就开始收集各色各样的香烟片了。经过长久的努力.我们把《封神榜》香烟片几乎全部收齐了。我们就把它收藏在一只金盒子里——这是父亲给我们的小小保险箱,外面挂着一把玲珑的小锁。小钥匙就由我与哥哥保管。每当父亲公馀闲坐时.我们就要捧出金盒子,放在父亲的膝上.把香烟片一张张取出来.要父亲仔仔细细给我们讲画面上纣王比干的故事。要不是严厉的老师频频促我们上课去.我们真不舍得离开父亲的膝下呢!  相似文献   

8.
蔡旭 《大众健康》2003,(7):49-49
我9岁那年,一次母亲因为要去镇上而把我留给哥哥姐姐照管。看到妈妈开车离开,我飞快地跑进她的卧室,开始翻箱倒柜看她的“宝贝”。  相似文献   

9.
《健康必读》2008,(4):37
2007年12月11日,著名笑星赵本山悲痛欲绝。因为这一天,他82岁的父亲因肺癌去世。岁月沧桑,父子情浓。曾经,时空将他们父子情缘割断20年,重逢后,赵本山的殷殷孝子心令人感慨,令人动容……自从他8岁那年,父亲带着哥哥姐姐逃荒去了黑龙江后,赵本山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父亲了。赵本山至今还清楚  相似文献   

10.
生活感悟     
《健康生活》2010,(2):1-1
汉末,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4岁时就很会做人。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相似文献   

11.
在人生的长河中,有很多事情都让岁月的风沙冲刷得无影无踪,惟有父亲给我的爱却如河底的珍珠,时间越长越珍贵,永远在我人生的长河中闪烁。记忆最深的是在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一所离家千里的师范学校。开学的时候,父亲不放心我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就亲自护送我去学校。正好赶上九月高校开学的高峰,火车票空前紧张,父亲排了半天队才买到了两张当天晚上的车票,  相似文献   

12.
父亲病后,不久就卧床不起,我就请假在家照顾他.可是,悉心的照料也没能挽回父亲离去的脚步,那一年深秋,一个冰冷的深夜,父亲永远离开了,那年我十三岁. 父亲的葬礼上,我几乎没有落泪.我只是紧紧搀扶着母亲,她的悲恸如山崩地摧,惊恐和担忧已让我窒息.之后,我回到学校,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日子.来年暑假,一张初中毕业证成了我学生时代最珍贵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健康》2009,(4):82-8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8岁那年,我和父亲大吵一架。原因是为填志愿与父亲意见不一致。我坚持了自己的志愿,没有听家里的。父亲以为一片好心却不被理解,一向听话的我竟敢反对他,便发火大骂我“不孝”。而我认为我有权利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便说:“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于我!”  相似文献   

14.
闲来无事,我翻阅相册,看到46年前我和贾嘉的结婚照,那年她刚刚18岁.贾嘉的父亲是国民党政府的文职官员,她刚出生,就被社会打入另册.她童年的记忆充满了恐惧,眼睁睁看着父亲无休止地挨打挨批.她从小只要一听到村里开会的钟声,就吓得往厕所里跑。  相似文献   

15.
汉末,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4岁时就很会做人。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  相似文献   

16.
我第一次向朱颜求婚那年,她只有18岁。她是董太婆的外孙女,来外婆家过暑假,我家与董家毗邻而居,我是家中老三,哥哥们去游泳,不肯带我。我追到门口哇哇大哭,她在隔壁听见了就过来问:"小弟,你哭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矫友田   《健康文摘》2008,(7):25-25
从懂事起,她就见父亲拄着双拐走路,那两根拐杖被父亲的胳膊磨得油亮。她听母亲说,在她3岁那年,父亲在附近一家石场采石,不慎被一块飞石砸伤了腿,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走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37岁那年,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到我家,母亲脑溢血瘫痪在床上,哥哥肾病复发,面临尿毒症危险而入院抢救。  相似文献   

19.
正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都拿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当我又在炫耀的时候被父亲听到了,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身体一直很不好,下不了庄稼地.家中里里外外就靠着爷爷奶奶和母亲,后来哥哥主动辍学回家,帮着家里干活,来减轻家庭的负担. 记得第一次见哥哥出远门,看着他推着小推车的背影,哥哥和村里一帮人去百公里外的洼地拾草.初冬的寒风冰冷如刀,已经出去好几天了,哥哥他们还没回家.傍晚,父亲和我一起去哥哥回家必经的路上等他.当哥哥的“小车队”来到我们跟前的时候,哥哥的身上蒸腾着热气,帽沿上滴答着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