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作者在我院教学使用的骶骨标本中,发现有两块骶骨特殊,这两块骶骨均由6块骶椎愈合而成,现报道如下:形态观察:两块骶骨均由6块骶椎愈合而成,都各有5对骶前孔和5对骶后孔。与最常见的骶骨比,都多出了一块骶椎,多出了1对骶前孔和1对骶后孔。由于多出一块骶椎,所以,骶曲曲度与常见的骶骨明显加大。测量数据:第一块,如图一、二所示。从腹侧面测量(图一),骶岬中部至第六骶椎腹侧缘中部直线距离为11.7cm,沿骶曲弧线测量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2.
骶后孔(八髎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为八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我们测量了 30例骶骨标本 ,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 ,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 ,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 ;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 ,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间距以及每侧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结果 :根据统计分析 ,我们确定了两种骶后孔定位方法 ,取得了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的数值 ;4对骶后孔口径的大小顺序是 :1孔 >2孔 >4孔 >3孔。结论 :两种定位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 ,避免一些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可使一些医疗麻醉等措施得以成功实施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面面积的影响。方法 观测50例成人干燥骶骨标本(男28例,女22例)及其骶髂关节面,并测量关节面面积以及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时所切除的骶髂关节面的面积,并计算出该切除面积占骶髂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男性经第1骶后孔上、下缘,第2骶后孔上、下缘切除的骶髂关节面所占的平均面积百分比为:72.6%、47.5%、22.4%、12.3%。1例(3.57%)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5.0%的关节面。女性各百分比为:76.1%、53.8%、26.4%、17.0%。2例(9.09%)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9%的关节面。结论 经第3骶后孔上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选择及其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左右侧骶角同高占70.8%,不同高考占24.8%,骶角不显占4.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7mm。在后正中线上,骶角间点至骶2后孔间点为53.0±8.4mm,骶2后孔间点至骶2后孔点为20.5±2.8mm。结论:骶管裂孔穿刺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管,骶管中部狭窄,骶管麻醉一侧阻滞不全,或只需一侧阻滞麻醉,以及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均可经骶后孔穿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通过骶部骨性标志快速定位识别骶管裂孔,并阐明其与骶神经节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为从骶管裂孔进行骶管囊肿穿刺治疗的进针位置、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指导。 方法 取成人尸体标本15例。测量骶管裂孔到硬脊膜下界及骶神经节的距离,对骶角、骶管裂孔以及左右髂后上棘与骶角中点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矢状切面进行了多种解剖学测量,记录穿刺针插入的角度和深度。结果 两侧骶角中点到尾骨末端的平均距离为(5.73±0.81)cm,两侧髂后上棘与骶角中点构成等腰三角形,3条边的尺寸在女性偏小,从骶管裂孔进针的平均俯角是60.4°,两侧骶角中点到达硬脊膜下界的距离大于到达第3骶神经节中点的距离,小于到达第1、2骶神经节中点的距离。 结论 总结出骶管裂孔的体表定位方法,阐明了骶管裂孔在体表的准确位置、深度及其与骶神经节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骶管裂孔进针的最佳角度,这些测量研究结果可帮助临床医师对骶管囊肿进行更安全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为骶管麻醉、骶前后区射频神经切断术,以及超声检查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适合骶后孔骶管阻滞的精确定位方法及其进针角度和深度,为临床骶管阻滞和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8例尸体标本,层次解剖并测量骶后各结构,对半劈开或打开骶管后壁,观测骶管各结构。以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1轴,以通过两骶角连线为X2轴,以骶后正中嵴垂线为Y轴进行定位。结果:①第2、3骶后孔的精确定位X1轴坐标分别为:男(68.45±5.78)、(86.91±6.14)mm,女(60.44±6.30)、(78.60±7.23)mm,X2轴坐标分别为:男(52.46±5.24)、(31.00±4.62)mm,女(48.26±4.32)、(30.20±4.27)mm,Y轴坐标分别为:男(20.76±2.53)、(19.20±2.50)mm,女(19.58±2.10)、(17.45±2.32)mm。②硬膜囊下端一般平对第2骶椎,与第2骶后孔上缘水平的距离为(13.07±5.50)mm。结论:第2、3骶后孔均可作为经骶后孔进针骶管阻滞麻醉的理想部位,推荐采用倒"工"形双重坐标法定位,穿刺角度宜向内、下偏斜矢状轴30°~40°,进针深度分别为9.3mm、6.4mm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临床前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成年防腐盆部标本20具(40侧),解剖观察髂内动静脉、髂腰动静脉与骶髂关节的位置关系,测量L4、5神经前支及腰骶干与骶髂关节的毗邻关系。 结果 髂内动脉横跨骶髂关节处的外径左侧为(5.92±0.7)mm,右侧为(5.38± 0.7)mm,起始处距骨壁距离左侧为(11.91±2.4)mm,右侧为(12.52±2.9)mm,髂腰动脉横跨骶髂关节处的外径为(2.54±0.39)mm,起始处距骨壁的距离为(2.50±0.41)mm。骶髂关节从后上到前下的不同平面到L4、5神经前支及腰骶干的距离逐渐减小,L4神经根前支距离骶骨翼骨面的垂直距离亦逐渐减小,L5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几乎紧贴骶骨翼骨面行走。 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前路手术要特别注意医源性血管神经的损伤,L5神经根易受损伤,安全放置钢板的位置是骶骨翼中上部,距骶骨翼边缘20 mm以内。  相似文献   

8.
骶管裂孔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骶管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0例正常成人骶骨标本,观察骶管和骶管裂孔的形态,测量两侧骶角与后正中线之间的距离、测量第二骶椎下缘水平与两骶角连线的垂直距离。结果①骶管裂孔的形态变异较大,首先两侧骶角并不都是对称位于后正中线两侧,其中较多的是左侧骶角比较靠近后正中线,40例中有13例,约占32.5%;骶管裂孔的形态以三角形和长尖形居多占57.5%;其次是马蹄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占42.5%;②测得左侧骶角与后正中线之间的距离平均为(0.78±0.06)cm,右侧骶角距后正中线的距离平均为(0.94±0.06)cm;测得第二骶椎下缘水平与两骶角连线的垂直距离平均为(2.73±0.22)cm。结论①骶管裂孔的形态变异较大,其中较多的是左侧骶角比较靠近后正中线,所以对骶角不对称的病人,作骶管麻醉时,可考虑左侧卧位。②根据我们测得的数据,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麻醉范围和麻醉效果,骶管麻醉进针的部位可以考虑在两骶角连线的中点偏左0.1cm处,进针的深度正常成人在不超过2.4cm的范围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骶骨前孔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为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6具 (5 2侧 )成人尸体进行骶前孔区血管、神经走行特点的观察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①骶外侧动脉的分支进入骶前孔 ,S1多在骶前孔外上缘 (5 6.3 %) ,S2 多在骶前孔内上缘 (73 .1%) ;②臀上动脉与骶丛相交点水平线上距S1AB线 (横线与骶前孔内侧缘交点的垂线 ) (3 0 .0± 7.3 )mm ,S1水平线下方 (-11.3± 9.9)mm ;③骶外侧静脉与臀上静脉及出骶前孔的静脉存在吻合支 ,骶前静脉丛与椎体静脉有广泛吻合 ;④S1、S2 、S3 、S4神经与AB线的夹角分别为 (63 .1± 11.7)° ,(71.2± 11.8)° ,(70 .2± 11.3 )° ,(79.7± 16.2 )° ;⑤梨状肌多起自S2~ 4椎体侧方 ,梨状肌上缘与S1、S2 的垂直距离为 (-11.5± 11.0 )mm ,(12 .7± 10 .0 )mm。S1神经与梨状肌上缘相交点与S1的距离为 (2 2 .9± 9.8)mm。结论 :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是相对安全的 ,但应避免损伤骶前孔区的血管 ;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最好沿骶神经走行方向进行 ,到达梨状肌上缘即可。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究尚少,测量数据也多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或CT中获取,而从MRI中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与L5/S1椎间盘突出后发生重吸收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目的:观察L5/S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后腰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应改变,筛选出椎间盘重吸收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腰骶矢状面参数。方法:选择具有完整MRI影像资料的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单纯接受非手术治疗L5/S1突出节段发生重吸收现象。MRI测量冠状面上的最大突出层面的突出面积、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α)、L5/S1椎间盘角(β)、椎间隙高度、腰骶关节角、骶骨平台角、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将腰骶矢状面参数在R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骶骨骨折的诊断率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正常骶骨标本(50块),骶骨骨折标本(28块),测量这些骶骨标本每条横线中点距骶骨翼边缘的水平距离,测量骶前孔、骶后孔横径、骶孔的前、后径,将所有骶骨标本左右侧对应值进行比较。结果:正常骶骨每条横线中点距左右骶骨翼水平距离无显著差异,骶前孔、骶后孔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侧块压缩性骨折、横行骨折引起骶前孔变形、变小,侧块压缩性骨折骨折侧横线中点距骶骨翼边缘水平距离较正常侧明显变小,位置越高两侧差异越大。骶后孔、骶管变形、变小在骶骨骨折标本不明显。结论:骶骨侧块压缩性骨折、横行骨折时骶骨失去对称性,骶前孔变形、变小是造成骶神经损伤原因之一,临床上应注意骶前孔的变化,检查骶神经功能,应将扩大骶前孔进行骶神经减压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背景:模拟骶骨骨折S2椎弓根钉外进钉固定拔出力与在拔出椎弓钉时的应变电测分析鲜有报道。 目的:测量S2椎弓根外进钉固定拔出力与骶骨应变分布,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 方法:取正常国人新鲜尸体骶骨标本,以椎弓根钉外进钉方法固定于S2椎弓根,以小型力传感器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连接测量椎弓根钉的拔出力,同时以动静态电阻应变仪,对预先粘贴在4个椎弓根螺栓固定边缘部位和骶骨不同部位的应变片进行应变电测量。1号进钉点位置为左侧第1骶后孔下缘最低点,2号进钉点位置为右侧第1骶后孔下缘最低点,3号进钉点为左侧第1骶后孔连线与骶外侧嵴的交点,4号进钉点为右侧第1骶后孔连线与骶外侧嵴的交点。测量椎弓根螺钉最大拔出力和骶骨各测点应变值。 结果与结论:外进钉1号螺钉拔出力为(399.0±7.2) N,2号螺钉拔出力为(281.0±5.2) N,3号螺钉拔出力为(196.0±4.3) N,4号螺钉拔出力为(220.1±4.6) N。应变电测量最小应变发生在2号螺钉8号测点,应变为(13.5±1.1) με;最大应变发生在1号螺钉1号测点,应变为(96.8±6.5) με。提示S2椎弓根钉外进钉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3.
Lumbo-sacral fix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lumbo-sacral instability includes insertion of screws to the sacrum, most commonly into the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pedicles of the first sacralvertebra.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normal anatomical parameters of the Egyptian sacrum, particularly of the first sacral vertebra and its pedicles, to find the safest approach for sacral screw placement in lumbo-sacral fixation procedures, and to describe racial characteristics, if any. In this study, 45 adult Egyptian dry sacra of unknown sex were used. Eleven sacr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Vernier sliding caliper which is accurate to 0.1 millimeter. In this study, the sacrum showed a mean height of 11.43 ± 0.88 centimeters a mean width of 10.39 ± 0.91 centimeters with a mean sacral index of 90.82 ± 1.80 %. The first sacral pedicle had a mean anterior height of 1.83 ± 0.49 centimeters, a mean depth of 2.99 ± 0.53 centimeters and a mean posterior height of 2.38 ± 0.50 centimeters. A medialtrajectory path (representing an anteromedially-oriented first sacral pedicle screw) starting from the infero-lateral border of the S1 facet to the sacral promontory in the middle line was 5.23 ± 0.52 cm.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could provide accurate and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sacrum among Egyptians that could enhance the safety of insertion of sacral screws during lumbo-sacral fixation procedures upon Egyptian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骶骨的解剖学测量,为骶骨纵形骨折后路钢板固定的临床应用提供钉道基础数据。方法 选取20例成人骶骨标本,按骶骨后路钢板固定置钉的钉道要求,设定进针点:骶(S1)关节突外侧a点,S1关节突下侧b点,S2、S3、S4的入点c、d、e位于a点与S4骶骨后孔假想连线上,且各位于上下骶骨后孔间连线的中点处;两侧进针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f、bg、ch、ci、dj、ek;内侧钉道长度分别为A1、A2、B、C、D、E;外侧钉道长度分别为F、G、H、I、J、K和外侧钉道角度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结果A1、A2、B值分别为(31.70±3.54)mm、(35.59±4.50)mm和(27.83±3.80)mm; F、G、H、I、J值分别为(43.68±5.11)mm、(30.10±4.00)mm、(27.66±3.33)mm、(23.51±3.26)mm和(18.72±4.18)mm;Ⅰ、Ⅱ、Ⅲ、Ⅳ、Ⅴ值分别为(5.75±4.14)°、(12.65±5.22)°、(10.05±6.78)°、(8.75±5.87)°和(16.33±8.46)°。结论 内外侧置钉进针点间距离适合钢板的使用;置钉钉道长度内侧相对固定,外侧多变;外侧置钉角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量完整人颅骨的眶下孔的相关径线,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 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60例(120侧)成人眶下孔内径的长径和短径,并观察孔的形状,观察副孔的数量。测量眶下孔到眶下缘的距离,切此线与面部前正中线平行。测量眶下孔到梨状孔外缘的距离,切此线与面部前正中线垂直。 结果 ① 眶下孔为圆孔(10%)和椭圆形孔(90%);②左右两侧眶下孔副孔总的出现率为2.5%。③眶下孔的长径为(4.24±0.91)mm(2.48~7.59 mm)。④眶下孔的短径为(2.55±0.48)mm(1.37~3.63 mm)。⑤眶下孔到眶下缘的距离为(8.54±1.60)mm(5.16~13.63 mm)。⑥眶下孔到梨状孔外缘的距离为(16.55±2.01)mm(11.73~23.17 mm)。 结论 完善人颅骨眶下孔的形态学资料,为临床开展眶下孔的应用研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腹腔镜下骶前方植入骶神经电刺激电极手术入路解剖及手术可行性。 方法 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腹腔镜下显露骶骨前第2~4骶神经前支手术,观察骶骨前方第2~4骶神经前支的形态特征和骶孔周围可能损伤重要血管的区域。 结果 第2~4骶神经前支出骶前孔至汇成骶丛的长度:S2左(32.62±3.15) mm,右(31.46±3.28) mm;S3左(21.96±2.59) mm,右(20.61±3.14) mm;S4左(15.04±1.64) mm,右(16.09±1.38) mm。骶外侧动脉的脊支动脉进入骶前孔的方位主要为内上象限。臀下动脉穿过神经时比较偏外侧靠近神经汇合处。骶椎旁静脉在第2~4骶前孔处与骶外侧动脉伴行,脊支静脉出骶前孔的位置与动脉一致。 结论 骶骨前方第2~4骶神经前支游离的长度能够达到硬膜外型骶神经电刺激器电极植入的要求。手术中骶前孔内侧为血管易损伤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下颌后牙种植术中,由于下颌神经管走行于下颌骨体内,有时可损伤下齿槽神经,因而制约了牙种植术的应用。 因此,牙种植术的应用需详细了解下颌神经管的解剖结构。 目的:观察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内的走行及管内的解剖结构。 方法:共纳入15具成人牙下颌骨标本与4具新鲜下颌骨动脉灌注标本。纳入对象均牙列完整,后牙无缺失,牙槽骨无吸收。测量15具成人牙下颌骨标本下颌管走行及其管腔各径长度,包括下颌管横径与纵径,下颌管至上下内外缘距离。观察4具新鲜下颌骨动脉灌注标本管内下颌神经管内神经、血管位置关系。 结果与结论:下颌管内缘至舌侧骨板的距离比下颌管外缘至颊侧骨板距离短(P < 0.01);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较下颌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大(P < 0.01)。表明下颌管在下颌骨体部走行中偏舌侧、偏下颌骨下缘。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体部的部分横径小于纵径(P < 0.05),亦即下颌管截面形态为上下径略长的椭圆形。神经管横纵径于前后牙位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还发现在暴露的下颌管腔中下牙槽神经及伴随血管有一层被膜包绕成神经血管束,血管位于神经上方,而且位置恒定,并发出小分支包绕神经。结果提示,下牙槽血管神经束在下颌管内走行中血管位于神经之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量骶结节和骶棘韧带附着处附近的骨性标志间的距离,获得两条韧带的解剖定位方法及其体表投影位置,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男、女性各10例20侧)正常成人防腐骨盆标本,用游标卡尺测量同侧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髂后上棘至坐骨棘、髂后上棘至第4骶椎横突结节、髂后上棘至骶角、坐骨结节至坐骨棘、坐骨棘至骶角、坐骨结节至骶角的距离,并进行性别比较。结果男、女性骨盆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距离分别为(12.19±0.49)cm和(11.20±0.39)cm(P0.05);髂后上棘至骶角距离(7.62±0.50)cm和(6.70±0.92)cm(P0.05)。骶结节韧带的体表投影线为同侧髂后上棘至骶角连线中点与坐骨结节的连线;骶棘韧带的体表投影线为同侧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坐骨棘位置,约距髂后上棘8.5cm)与骶角的连线。结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类学数据,且提供的体表定位方法,为临床相关应用和康复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