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THL)是原发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肿瘤,习惯上归属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范畴。研究表明,单纯依据病理形态学标准诊断的“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绝大多数起源于淋巴细胞,而 THL 仅占 NHL 的0.2~2%。因此,正确的诊断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特殊技术。近十年来,由于免疫学、  相似文献   

2.
皮肤假性淋巴瘤(CPL)是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药物等其他原因在内的不同起源的良性皮肤淋巴组织浸润。M A LT淋巴瘤患者胃中频繁发现幽门螺旋杆菌。2001年1月,一位43岁男性患者因躯干部发现瘙痒性红色斑片、斑块和扁平肿块1个月就诊于作者所在科室。组织学检查示表皮内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伴有淋巴细胞胞吐作用的组织细胞组成的结节状浸润。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组的分子学检验未发现单克隆性。基于上述临床、实验室和组织病理资料,诊断为皮肤T细胞假性淋巴瘤(CTRL)。患者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采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联…  相似文献   

3.
用形态学、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和基因重组分析研究44例T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基因型特征。病例分为两大组,即低度恶性组小淋巴性淋巴瘤(3例),蕈样霉菌病(1例)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Lennert淋巴瘤(5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样T细胞淋巴瘤(1例),多形细胞性,小细胞型(8例)。高度恶性组多形细胞性,中细胞型(8例),大细胞型(1例),透明细胞性(1例),淋巴母细胞性(8例)和大细胞性淋巴瘤(7例),其中包括免疫母细胞性(1例),大无裂样T细胞性淋巴瘤(1例),大细胞多叶核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细胞样T细胞淋巴瘤(各2例)。10例基因重组分析证明为T细胞。对于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各型特征和分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B淋巴瘤细胞株中的敏感性及TRAIL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人B淋巴瘤细胞株Ramos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表面受体DR4/DR5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测定Ramos细胞经TRAIL作用24 h后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供试的4株B淋巴瘤细胞中,Ramos细胞为TRAIL敏感株,Ramos细胞表面受体DR4/DR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RAIL耐药株;TRAIL抑制Ramos细胞增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介导;细胞调亡伴随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变化;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内相关凋亡信号分子包括Caspase-9,Caspase-3,PARP蛋白等均明显活化.结论 4株B淋巴瘤细胞株对TRAIL敏感性不同,并与DR4/DR5表达相关;TRAIL抑制Ramos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活化Caspase-9及下游凋亡蛋白;线粒体调亡途径是介导TRAIL诱导Ramos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按照WHO关于B细胞淋巴瘤的新分类,对我省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探讨三结合方案在DLBCL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同时采用PCR扩增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β基因(TCR-β)克隆性重排的研究。结果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有四种变型,分别为中心母细胞型17例(60.7%),免疫母细胞型5例(17.8%),间变性大细胞型4例(14.3%),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2例(7.1%)。免疫组织化学标记:28例DLBCL肿瘤细胞CD20均阳性表达(100%);4例间变性大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30阳性表达(14.3%);1例中心母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5阳性表达(3.5%);1例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Lysozyme阳性表达(3.5%)。PCR扩增检测结果:DLBCL中IgH重排9例(32.1%),TCR重排10例(35.7%),双阳性2例(7.1%),总的阳性率为75.0%。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长期以来一直是病理工...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癌旁肝组织与肝癌组织发生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用亲和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6种凝集素受体的表达。③结果肝癌组织菜豆凝集素(PHA)、花生凝集素(PNA)、双花藕豆凝集素(DBA)、荆豆凝集素(UEA—1)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2=4.16~53.86,p均<0.01或0.05);肝癌组织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SL)、大豆凝集素(SBA)受体的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无明显区别(x~2=0.03,0.04,p均>0.05);散在的嗜酸性毛玻璃样肝细胞、嗜酸性细胞结节BSL,SBA受体阳性。④结论嗜酸性毛玻璃样肝细胞、嗜酸性细胞结节与肝癌细胞具有某些相同的糖结合蛋白,嗜酸性细胞结节是肝癌的癌前期病变;BSL,SBA可作为癌前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方法用刀豆凝集素(ConA)、荆豆凝集素(UEA)、麦胚凝集素(WGA)、花生凝集素(PNA)和麦胚凝集素(WGA)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与4种凝集素相对应的受体糖基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胚泡植入期间,ConA受体一直为弱阳性,变化不明显;UEA受体主要分布于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随妊娠天数增加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PNA受体出现于孕5d,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着床前期,WGA受体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膜上,胚胎植入后,WGA受体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结论在着床期子宫内膜各种细胞的凝集素受体糖基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子宫内膜糖基的变化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1972年Liebow等首先记载了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简称LYG),其临床及组织学表现类似Wegener肉芽肿(简称WG)与不典型淋巴瘤。组织学特征为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不典型淋巴—网状细胞,呈血管中心性(angioc-enfric)及血管破坏性(angiodestrucfive)浸润的坏死性肉芽肿(1~14)。病变主要累及肺,其次是皮肤、神经系统及肾间质(1~3,5~7,12)。最初发现有些LYG可转化为免疫母细胞肉瘤或不典型淋巴瘤,认为本病可能与淋巴瘤有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ggressiveNon-Hodgkin’sLymphomas)常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无标记细胞)原发系统型及原发皮肤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肠病型肠T细胞淋巴瘤、肝  相似文献   

10.
李芬 《西部医学》2016,28(11):1540-1544+1548
目的 探讨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病理诊断质量,规范临床治疗。方法 复习16例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常见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基本构成、大体皮损及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点,探讨病理诊断和诊断要点。结果16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5例,男女比2.2∶1,中位年龄52.5岁。病程2月~16年不等,临床皮损形态多样且无特异性。病理诊断为非肿瘤性的皮肤淋巴细胞浸润3例,淋巴瘤13例包括蕈样霉菌病4例、淋巴瘤样丘疹病3例、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1例、皮肤NK/T细胞淋巴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10例行EBER1/2原位杂交检测,仅1例皮肤NK/T细胞淋巴瘤阳性。9例行TCRγ基因或IgH/IgK受体基因重排分析,蕈样霉菌病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检出克隆性重排。结论 本组皮肤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中,T细胞淋巴瘤居多,以蕈样霉菌病最为常见;与EB病毒关系不密切;诊断与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沙蚕消化道产蛋白酶菌D2株胞外蛋白酶(D2蛋白酶)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选用鼠乳癌细胞EMT6作为靶细胞,经不同浓度的D2蛋白酶作用不同时间,采用MTT法对体外培养靶细胞进行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并与阳性对照组(紫杉醇组)和正常细胞对照组(人胚肺细胞组)比较。结果 D2蛋白酶对鼠乳癌细胞EMT6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及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D2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徐长卿水提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斌  刘妮  赵昉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196-197,233
目的初步探讨徐长卿水提物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通过徐长卿水提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株,观察其对2.2.15细胞株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以初步评价其抗HBV作用. 结果徐长卿水提物作用于2.2.15细胞株12d后,对2.2.15细胞株的半数毒性浓度为62.65g/L,对HBsAg的半数抑制浓度小于0.78 g/L、对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0.13 g/L;对HBsAg治疗指数大于80.32,对HBeAg治疗指数为6.18.结论徐长卿水提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两抗原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HLF 0 2细胞株 ,为老年学 ,肿瘤学 ,病毒学 ,药物学和生物遗传学等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人二倍体细胞株HLF 0 2取于肺组织 ,用胰蛋白酶消化肺组织 ,可获 90 %以上具有正常代谢活性的肺细胞 ,对存活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检查、核型分析、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结果 :建成的HLF 0 2细胞株其形态表现、电镜观察、核型分析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二倍体细胞特征。经过 10个月的体外培养 ,共传 5 0代 ,细胞倍增时间 75 .5h ,染色体始终保持二倍体特性 ,异种移植成瘤试验阴性 ,无支原体污染。结论 :HLF 0 2是一株人二倍体细胞株 ,可用于对细胞老年学 ,肿瘤学 ,病毒学 ,药物学和生物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二倍体细胞株HLF-02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HLF-02细胞株,为老年学,肿瘤学,病毒学,药物学和生物遗传学等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人二倍体细胞株HLF-02取于肺组织,用胰蛋白酶消化肺组织,可获90%以上具有正常代谢活性的肺细胞,对存活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检查、核型分析、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结果:建成的HLF-02细胞株其形态表现、电镜观察、核型分析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二倍体细胞特征。经过10个月的体外培养,共传50代,细胞倍增时间75.5h,染色体始终保持二倍体特性,异种移植成瘤试验阴性。无支原体污染。结论:HLF-02是一株人二倍体细胞株,可用于对细胞老年学,肿瘤学,病毒学,药物学和生物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维生素C、谷胱甘肽、秦美种猕猴桃汁3种抗氧化剂对铬(Cr)所致细胞毒性、DNA损伤及Cr价态的影响.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法、单细胞凝胶电泳及原子吸收法研究Cr的细胞毒性、DNA损伤与价态的变化及3种抗氧化剂的干预作用.结果:猕猴桃汁可以有效地拮抗Cr6+引起的细胞毒性,促进Cr6+在细胞外的还原,降低Cr6+的细胞摄入,而维生素C及谷胱甘肽的作用则随Cr染毒剂量的不同而不同.结论:猕猴桃汁对Cr所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拮抗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C及谷胱甘肽,可能与其促进Cr6+细胞外还原,阻断Cr6+细胞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16.
蜂毒素对骨肉瘤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蜂毒素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以骨肉瘤U2OS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台盘蓝排染法观察蜂毒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生长、增殖,下调PCNA的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S期细胞的阻滞。提示蜂毒素具有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株生长、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灵芝孢子粉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在体内、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噻唑蓝(MTT)法研究灵芝孢子粉水溶性成分在体外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利用裸小鼠的移植瘤模型研究灵芝孢子粉在体内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肝癌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改变.结果:灵芝孢子粉对HepG2细胞的IC50值随作用时间增加而减小,72 h达到最低,IC50值为2.14 g/L.灵芝孢子粉为2 g/kg时,对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率为57.0%.镜下观察灵芝孢子粉治疗组肿瘤坏死组织较多,细胞异型性较小.结论:高浓度及高剂量的灵芝孢子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稳定表达Bcl-2蛋白的肝细胞癌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节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建立稳定表达Bcl-2蛋白的肝癌细胞株。方法 提取含有人bc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DOR-SB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酶切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分别将pDOR-SB和pDOR质粒导入不表达Bcl-2蛋白的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细胞中,通过G-418筛选获得转入目的的基因的阳性细胞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经多次 用有限稀释法连续克隆化直至获得100%稳定表达Bcl-2蛋白的肝癌细胞株。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9kb的bcl-2基因片断,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明转染了pDOR-SB的HCC-9204细胞大部分有Bcl-2蛋白的表达,而转染了pDOR空载体或未转染的HCC-9204细胞均未见Bcl-2蛋白表达,经过连续3次克隆后转染pDOR-SB的HCC-9204细胞100%表达Bcl-2蛋白。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稳定表达Bcl-2蛋白的肝癌细胞株,命名为HCC-bcl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P22e蛋白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含HBVP22e基因的重组pEGFP-C2HBVP22e质粒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并以Act-D、TNFα诱导该细胞系发生凋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具有亚G1期DNA含量的细胞比例代表凋亡细胞数;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变化,进一步研究HBVP22e在肝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效应.结果 HepG2EGFP-C2HBVP22e细胞系在发生凋亡的时间上比HepG2细胞系有明显延迟,凋亡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HepG2细胞系(P<0.01).结论 由于外源性基因HBVP22e的引入及表达,对HepG2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参麦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麻醉后、转机前静脉点滴100ml参麦注射液,次日始:100ml/d静脉点滴直至术后第五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一、三、七天抽取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R)。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每分钟脉冲数(CMP),刺激指数(SI)、和RBC—C3bRR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参麦注射液组能较快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三天),对照组CPM和SI术后第七天均未恢复,RBC—C3bRR术后第七天才恢复。而RBC—ICRR手术前后变化不大。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参麦注射液能减轻细胞免疫的抑制状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机体术后感染的易感性,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