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ELSD法测定青羚散中胆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青羚散中人工牛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进行人工牛黄中胆酸的含量测定,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1%醋酸溶液(77:2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4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温度40℃;灵敏度:10;氮气压力1.0bar.结果:线性范围:0.49~3.92μg,相关系数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5%(n=6),RSD=1.79%.结论:该方法为评价和控制青羚散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青羚散中人工牛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进行人工牛黄中胆酸的含量测定,采用HypersilBDS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1%醋酸溶液(77∶2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4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温度40℃;灵敏度10;氮气压力1.0bar。结果线性范围0.49~3.92μg,相关系数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5%(n=6),RSD=1.79%。结论该方法为评价和控制青羚散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测定蒙药止吐六味散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 C18 5μm 4.6mm×250mm);流动相: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甘草酸在0.506 5~3.543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为0.96%(n=6);r=0.999 8。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蒙药止吐六味散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HPLC方法测定清血八味散中甘草酸含量。方法:HPLC法,甘草酸流动相:甲醇-0.2mol乙酸铵-冰乙酸(310:190:5),检测波长250nm,流量1mL·min-1,柱温30℃。结果:甘草酸在0.0672~0.896μg成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102.6%;RSD=2.6%;三批清血八味散中甘草酸平均含量为0.41mg·g-1。结论:采用本法测定清血八味散中甘草酸的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定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HPLC法测定儿咳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合理选择色谱柱为Kromasil C18(5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63∶37),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在0.0513~0.3076 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0.65%(n=6)。结论:HPLC法测定儿咳颗粒中甘草酸方法可靠、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以对儿咳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法,对处方中甘草浸膏所含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lltech RP-C_(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0.2mol·L~(-1)乙酸铵溶液-冰乙酸;检测波长:25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对照品线性范围为50~500μg,(r=0.9996);平均回收率(n=5)为98.84%,(RSD=1.2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为寒喘祖帕颗粒内在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的牛黄解毒片中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Eternity 5-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mol/L磷酸水溶液(63︰37)。结果:甘草酸的进样浓度在0.010 7~0.171 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20%,RSD=0.6%(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解毒片中甘草酸含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RP-HPLC法测定甘利欣注射液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流速1mL.min-1;柱温为30℃。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混合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峰面积(3次平均)外标法计算甘利欣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结果: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分别在0.1010~1.0100μg(r=0.99984)和0.1033~1.0330μg(r=0.99948)范围内呈线性;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加样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02%、RSD=0.35%和97.5%、RSD=0.54%。结论:对于提高甘利欣注射液药品质量标准,该方法更加简便、可靠、准确,具有定性、定量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白蔻调中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山楂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 moL.L-1醋酸胺溶液-冰醋酸(58∶41∶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甘草酸与其他成分分离完全,峰形良好。在0.041 4~2.068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0%,RSD为1.14%(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祛瘀清热颗粒剂中苦杏仁苷和甘草酸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祛瘀清热颗粒剂中苦杏仁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祛瘀清热颗粒剂中苦杏仁苷和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5μm,4.6mm×250m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苦杏仁苷流动相: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为210nm;甘草酸流动相:甲醇-0.2%醋酸铵-冰乙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苦杏仁苷在2.19~14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为0.89%(n=9);甘草酸在4.68~14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为1.01%(n=9)。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祛瘀清热颗粒剂中苦杏仁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