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病急症,及时抢救,尽早给药开通梗塞的冠状动脉,尽可能挽救濒死的心肌,有效地缩小梗塞面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在溶栓AMI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我科自1993年1月至今分别利用尿激酶和蝮蛇抗栓酶对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61例符合溶栓条件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蝮蛇抗栓酶对照组。AMI的诊断符合WHO(1979年)标准。两组在年龄、性别、梗塞部位等均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见表1。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 AMI 的病死率,有效地限制了梗塞面积,改善了左室功能。然而,静脉溶栓治疗 AMI 除可引起出血、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外,仍有20—30%病例溶栓失败。此外,在溶栓过程中可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如处理不当就会加重心肌损伤,增加失败率及死亡率。因此,要严格掌握溶栓治疗 AMI 的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与东菱克栓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立华 《临床荟萃》1998,13(9):425-426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大进展,它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缩小梗塞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的发展,从1979年,De,WOOD等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证实在发病6小时内,心肌梗塞患者中80%冠状动脉内的有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开拓了冠状动脉内和经静脉短期大剂量溶栓治疗的新纪元.近十余年来,随着冠心病监护病房在全国各地区医院的广泛建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律失常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则成为AMI的主要死因.已有研究表明:AMI存活率高低主要取决于梗塞范围及相关冠脉是否再通,只要梗塞区冠脉畅通供血,即使左室功能尚未改善,病死率也降低,AMI溶栓疗法对重建冠脉循环,降低AMI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有一定价值.国外自1979年开始在临床上对AMI应用溶栓疗法,我国则开始于1984年;据1992年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应用溶栓治疗AMI约1000余例,其中静脉注入溶栓剂治疗AMI约900例,冠脉内溶栓疗法约100例.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滔 《临床荟萃》1995,10(2):49-51
以静脉内溶栓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标准治疗。同时用一些辅助治疗药物,可使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进一步下降。 1 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基础疗法为溶栓疗法。第一个大规模静脉内溶栓试验GISSI(1986)报告,标志AMI早期常规应用血栓溶解法的新纪元开始。该试验对发病12小时内11 71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溶栓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重组链激酶溶栓,分别于溶栓开始前,溶栓治疗后3小时采血样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异常。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各项血液流变指标均明显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刚性指数为著。结论、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方面,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对缩小梗塞面积,恢复心肌灌注,减少并发症,防止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建昌  吾柏铭 《临床荟萃》1995,10(22):1043-1045
冠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原因,溶栓治疗是近年的重要进展。1991年10月~1994年10月共收治AMI 41例,其中15例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本文比较两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溶栓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卢瑞福 《临床荟萃》1995,10(15):715-717
在过去十年中,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处理重点已由预防或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发展到缩小梗塞范围,预防再梗塞和促进心肌愈合.1912年首先提出心肌梗塞与冠状动脉血栓有关.50年代末期,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开始建立.60年代直流电除颤应用于临床.1968年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ial bypass graftingCABG).1977年开展经皮冠状动脉内气囊成形术(Pai-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balloon angioplasty PT-CA).1979年开始进行溶栓治疗.随之新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如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斑块璇切术及冠状动脉内金属网血管支架植入等相继开展.AMI的治疗发展很快,但是一般性的处理仍是十分重要的.AMI治疗原则是:缩小梗塞面积、预防治疗合并症、降低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丁超  于富军 《临床荟萃》1997,12(20):944-945
目前,溶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具有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减少泵衰竭、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作用。但溶栓治疗能否防止梗塞后再缺血和再闭塞,尚有争议。本文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在国内广泛开展,我旗属AMI高发区,急性期住院病人病死率为10%左右,我院于1996年开展AMI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16例。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6h)成功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是防止左心室重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A)早期再通,恢复TIMIⅢ级血流,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阻抑梗塞扩展、防止左心室扩大和重塑,保护左室功能,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塞范围就越小、病死率也就越低,尤其在发病后1h内溶栓,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但静脉溶栓治疗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早发心绞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楚豪 《临床荟萃》1998,13(2):65-66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已为人们所共识。但近年来亦有报道,AMI溶栓治疗是早发心绞痛的一个危险因素,为了探讨AMI早期溶栓治疗对早发心绞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1993年1月~1997年3月所收集的AMI97例,试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3年1月~1997年3月住院的AMI患者97例,其中39例接受早期溶栓治疗,起病在12小时内,其中男性33例,女性6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0.4岁。前壁梗塞(包括广泛前壁及前间壁)22例,下壁梗塞(包括下壁 正后壁、下壁 右室、下壁 正后壁 右室)17例。未接受溶栓治疗58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为62.3岁。前壁梗塞(包括广泛前壁及前间壁)38例,下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溶栓追加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目前简单、有效的方法。溶栓使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再通,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是勿容置疑,是影响心肌梗塞急性期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追加尿激酶的方法,提高AMI的延迟再通率,而不增加其并发症。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的选择与分组 自1993年1月至1998年6月对符合溶栓条件的AMI患者共选人264例,其中男176例,女88例,年龄39~83岁,平均58.7岁。按照临床AMI溶栓临床再通标准判断再通。溶栓后2小时再通165例,再通率为62.5%,  相似文献   

14.
周潇 《现代护理》1996,2(6):27-27
溶栓治疗是80年代以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g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重要方法之一。国际上许多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协作试验已显示,AMI后进行溶栓可缩小梗塞范围,保存左室功能及降低病死率,并有长期随访资料证实,溶栓后不仅住院期病死率降低,而且远期病死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希贤  赵朝印 《临床荟萃》1994,9(22):1020-1021
急性心肌梗塞(AMI)通常是急性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完全阻塞,局部心肌血流丧失的结果。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溶栓治疗可使阻塞冠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而且溶栓治疗时间愈早,心肌再灌注开始愈早,效果愈佳。为争取尽早溶栓,我们对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施行了院前急救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0例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红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992-992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已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救治濒死心肌,有效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射血功能,降低病死率.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了解其过程、目的和意义,对治疗带来了一些不适感.我们针对患者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予以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根据冠脉再通率和病死率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结果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率、心功能明显改善;无一例死于溶栓后出血.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预防再发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再梗塞)的发生,降低其临床死亡率仍是临床重要课题。本文对18例再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初梗塞)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年元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212例,其中再梗塞18例占0.85%。再梗塞病人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0~65岁,平均52.4岁。 再梗塞诊断依据:①既往有确切的心肌梗塞病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PTCR)是国外近年来推广和普及用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新技术之一,具有缩小梗塞面积,降低急性期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的确切疗效。现将我院1989年3月施行PTCR治疗以来13例AMI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 (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 ,死亡率很高[1] 。静脉内溶栓治疗是近十年来治疗AMI的重要进展之一 ,早期行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冠脉再通 ,减少梗塞范围或消除梗塞 ,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2 ]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为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