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中HBVDNA定量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43 8例乙型肝炎 (其中慢性轻中度肝炎 2 47例 ,慢性重度肝炎 78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4例 ,活动性肝硬化 89例 )中HBVDNA定量的变化。结果 HBsAg、HBeAg、抗HBc模式与其它模式比较 ,HB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各组间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慢性轻中度肝炎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重度肝、慢性肝重型组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HBV复制水平是肝脏慢性炎症活动的条件 ,但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 ,而不是体内病毒负荷。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仲年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465-465,47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行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对比临床诊断结果,探讨病理分级、分期与临床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21例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3.35%,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的符合率分别为86.46%、44.44%、48.57%。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不强,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应进行肝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定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敏甲  王芙蓉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27-1528
为进一步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对我院收住的300例乙肝病人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进行检测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02年9月至200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00例。其中,男性213例,女性87例,年龄8~63岁。就诊前未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于就诊后当日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同时进行HBV—M和HBV—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关系,探讨HBsAg定量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7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干扰素组(49例)和拉米夫定组(38例),分别应用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24、36、48周检测血清HBsAg、HBeAg和HBeAb定量水平,分析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的下降幅度与治疗48周时HBeAb/HBeAg比值的相关性。结果拉米夫定组HBsAg定量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干扰素组HBsAg定量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性下降(F=15.112,P<0.01)。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比较,治疗前HBsAg定量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24、36、48周干扰素组HBsAg定量水平低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显著性(t=2.292~9.664,P<0.05)。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幅度与48周时HBeAb/HBeAg比值无相关性(r=0.385,P>0.05),而干扰素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幅度与48周时HBeAb/HBeAg比值呈正相关(r=0.322,P<0.05)。结论治疗12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下降幅度对于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70名未经免疫或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用荧光PCR法检测CHB患者血清、肝组织中HBV DNA的含量,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肝组织中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血清HBV DNA载量,但两者呈高度相关(r=0.882,P〈0.05);肝组织病理分级与血清HBV DNA含量之间正相关关系(r=0.210,P〈0.05)。结论肝组织HBV DNA水平较血清HBV DNA水平更能准确反映HBV DAN复制情况;随着血清HBV DNA浓度的增高,肝细胞炎症及肝细胞纤维化程度也随着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microRNA-122(miR-122)、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CBH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miR-122和HBV-DNA载量,采用肝功能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ALT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LISA竞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含量的关系。结果?模式1、2和3的患者HBV-DNA载量较模式4患者高(P?<0.05),模式1的患者血清ALT含量较其他模式患者高(P?<0.05)。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ALT阳性率最低(P?<0.05)。超高病毒载量组患者miR-122相对表达量较其他载量组患者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BV-DNA载量与ALT和miR-122均呈正相关(r?=1.024和0.946,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CHB患者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血清HBV-DNA与病理分度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分度的关系及血清HBV-DNA对病理分度的影响.方法对行肝穿的慢性乙肝228例患者的HBV-DNA及HBV-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HBV-DNA定量与大三阳符合率达91.49%,有较好特异性;临床诊断慢乙肝(中度)HBV-DNA阳性率最高达76.06%,与肝硬化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及纤维化程度(S)无相关性.结论判断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应结合HBV-DNA定量及肝穿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病毒YMDD变异与治疗前HBV-DNA基线水平的关系。方法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片,100 mg/次,口服,1次/d,并随访1年。于治疗后第3、6、9、12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ELISA方法检测HBV-M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水平,用PCR-RFLP方法检测YMDD变异。结果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HBV-DNA转阴率71.88%(23/32),HBeAg转阴率25.93%(7/27),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18.52%(5/27),ALT复常率62.50%(20/32);治疗前ALT水平为(132.59±66.07)U/L,治疗6个月ALT水平为(46.28±17.89)U/L,治疗12个月ALT水平为(49.78±27.94)U/L,治疗前与治疗6、12个月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32例患者在治疗前均未发现YMDD变异,治疗12个月发现5例YMDD变异,一年期总变异率15.63%,其中DNA<106copies/mL组1例,变异率为5.88%,DNA≥106copies/mL组4例,变异率26.6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61)。结论治疗前HBV-DNA水平不能预见YMDD变异的发生;随着拉米夫定用药时间的延长,出现变异株的病例增加;变异株被检出时HBV-DNA水平均未超过用药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的临床与肝组织病理相关性。方法对135例ASC的生化学、血清学标志物、病毒定量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5例ASC中仅12例(8.9%)无病理改变,其中男性组与女性组两组病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与≥40岁组两组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两组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阴性组两组病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C人部分有肝组织病理改变,其中≥40岁的病变重,HBeAg阴性的病变重,性别及HBV DNA水平与病理改变无关。故对于ASC应积极行肝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活检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HBV-DNA载量及年龄、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61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病毒载量、年龄、病程及肝穿病理分级、分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郁脾虚型慢乙肝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血清HBV-DNA与肝脏炎症相关(P〈0.05)。结论血清HBV-DNA载量可作为判断肝组织炎症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表达水平与e系统的关系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HBeAg(+)组与抗-HBe(+)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58.89%,两组HBV-DN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细胞损害指标ALT、AST、TB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各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HBV-DNA的定量检测可更准确地反映体内HBV增殖复制水平,HBV-DNA的含量与肝实质损害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cccDNA与现有血清学指标(AST、ALT、TBIL、HBeAg、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58例,采用Roche C6000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日立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HBVcccDNA载量。结果血清HBV cccDNA与HBV DNA有很好的相关性(r=0.880,P=0.000)。HBeAg阳性组HBV cccDNA阳性的比例为67.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37.5%(χ2=5.170,P=0.023)。血清HBV cccDNA与肝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χ2=4.819,P=0.028)。结论血清HBV cccDNA定量检测是评价HBV复制情况和肝细胞损伤程度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HBV-DNA含量与肝功能9项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BV -M阳性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血清中TBiL、DBiLABiL、AST、ALT、AST/ALT、ALP、γ -GT、TBA等 9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 10 6份HBV -M阳性标本分为 3组 :Ⅰ组HBV -DNA含量 <10 0 0拷贝 /毫升的小三阳者 ;Ⅱ组为HBV -DNA含量 10 5- 10 6拷贝 /毫升血清的小三阳者 ;Ⅲ组为HBV -DNA含量为 10 7- 10 9拷贝 /毫升血清的大三阳者。HBV -M采用ELISA法 ,HBV -DNA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PE - 5 70 0型FQ -PCR检测仪测定 ;肝功能 9项指标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CE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 -DNA与肝功能指标测定使用同一份标本。结果 经每组比较分析后 ,大部分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别 ,其中以Ⅱ组各项指标差异尤为显著。特别是ALT、AST、TBA等。结论 通过相关性分析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 9项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r=± 0 .2以内 P >0 .0 5 ) ,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与HBV -DNA含量之间无相关性。定量检测外周血HBV -DNA可以直接反应HBV在血液中的复制情况 ,既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解释感染HBV后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2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和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查,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性(γG=0.357,P>0.05;γs=0.507,P>0.05).在230例HBeAg阳性的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呈明显的负相关(γ=-0.659,P<0.001).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增加,ALT值升高也愈明显,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在HBeAg阳性的患者中,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呈负相关.ALT与肝脏炎症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性,提示ALT仍是观察炎症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1总阳性率54.8%,有显著性差异(X2=53.24,P<0.005).HBV-DNA、PreS1在HBeAg( )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组(HBV-DNA:X2=226.24,P<0.005;PreS1:X2=49.64,P<0.005).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56.9%和63.3%,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HBV-DNA含量低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 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慢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疗效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reS1可作为HBeAg阴性、无条件开展HBV-DNA检测时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含量间的关系 ,为临床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的乙肝六标及HBV -DNA含量 ,用统计学方法对本院及国内近五年医学期刊的相关报导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检测的 775名患者中有 3 3 1人为大三阳 ,92 5%检出HBV -DNA ,含量为 7 49± 1 12 ,HBcAb检出率 95 2 3 >HBsAg85 94,几乎血清标志物的各种组合均有HBV -DNA检出。结论 :①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为大三阳 ,基本可以确定有HBV复制 ;②对于献血员筛选 ,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同时进行乙肝两对半及HBV -DNA检测 ;③对于HBV感染者的复诊 ,尤其是为了观察药物疗效的患者 ,只需进行HBV -DNA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10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83.2%(84/1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其中,轻度62例(61.40%),中度11例(10.90%),重度7例(6.93%),肝硬化4例(3.96%)。HBeAg阴性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P〈0.05或P〈0.01),HBV DNA阴性者肝纤维化分期明显重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及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应尽早进行肝活检,有利于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吴李贤 《海南医学》2013,24(23):3560-356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与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相关性。方法于B超多普勒引导下行肝组织活检制片,并对切片进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组织活检同时进行血常规、血清肝功能、HBV标志物、乙肝五项等检测。根据各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分为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肝功临床分级情况与其病理分级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的小叶内变性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界面性炎症评分、汇管区炎症评分、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PTA、HBV-DNA监测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级符合率情况K=0.148,u=2.349,P〈0.05,提示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级一致性强度微弱。结论临床诊断并不能够完全正确反应肝组织病变情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若无穿刺禁忌证时应当积极接受肝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76例慢性乙型肝患者血清及肝组织外周血HBsAg,如BeAg和HBV DNA水平,常规病理和肝组织内的HBsAg,HBcAg。结果外周血中HBeAg阳性的患者中有91.49%HBV DNA阳性,而在如BeAg阴性的患者中,有58.62%的患者HBV DNA阳性,只有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HBV DNA的复制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中度以上的血清HBV DNA多呈高水平分布。所有样本肝组织的HBsAg均为阳性,从肝组织不同HBsAg表达强度下,HBcAg表达的趋势来看,HBcAg有随着HBV DNA量的增加而表达增强的趋势。结论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HBV的复制水平而不能反应肝脏损伤程度。同时肝组织内的HBsAg检测更适合于低水平HBV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吴丽娟  陈伟  蔡晋  夏季  张雪莹 《重庆医学》2007,36(13):1288-1291
目的 探讨血清HBV-DNA含量与HBV-SM的相关性以及HBV-DNA含量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HBV-DNA含量与临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变程度之间的内在规律,提高实验诊断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HBV-DNA含量采用适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SM采用ELISA定性检查,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HBV-DNA含量与HBV-SM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HBV-SMⅠ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HBV-SMⅡ阳性率和含量次之,两组病例中的绝大多数HBV-DNA在104以上.其余各HBV-SM模式阳性病例HBV-DNA主要分布在104以内.单项HBsAg( )、HBeAg( )、HBeAb( )和HBcAb( )HBV-DNA阳性率及绝对含量较高,顺序是HBeAg( )>HBcAb( )>HBeAb( )>HBsAg( ),单项HBsAb( )和HBV-SM(-)人群中仍然有<10%的人HBV-DNA阳性,其HBV-DNA一般在104以内.HBV-DNA含量与血清总蛋白和白/球比值无关,与AST和ALT呈现单峰曲线关系,随着HBV-DNA含量的升高,AST和ALT活力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结论 HBV-DNA与HBV-SM及血清转氨酶之间存在相关性,HBV-DNA快速适时荧光定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于传染性识别、极早期感染诊断和低水平感染诊断,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损害及病程判断、疗效监测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与ELISA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